重生之抗战悍将 第22节

八一三凇沪抗战爆发,日本海军航空兵木更津航空队百架轰炸机开始轰炸江、浙两省,于八月十四日敌机八架,进入杭州市区上空轰炸。当时,航委会命令不抵抗,空军跑警报。而高志航主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家仇国恨,等待何时!日机乱炸我同胞,令人忍无可忍!于是他下令起飞,他首先拦住敌机歼杀,只见空中无数铁鹰,有的俯冲、有的仰攻,翻腾旋转得满天黑烟圈。他首开第一炮,击落日领队机。接着,各中、分队长在四面出击。十分钟战斗后,击落敌机六架,两架负伤逃跑了。辉煌战果,轰动全国。后来,日军调来其海军航空兵的精锐部队佐世保航空队二百架飞机(内中驱逐机一百架),与我军展开激烈空战。数月后,出现了中国四大金刚:高志航、刘粹刚(后牺牲)、李桂丹(高的部下,在高牺牲后继任第四大队大队长,后在武汉保卫战中与日机互撞时牺牲)、乐以琴,将日军四大天王分别击落,俘虏A天王,B、C、D三个天王阵亡于杭州、南京、上海一带。日军A天王俘至南京。A原系杭州航校日籍教官,中国航校学员大多是他的学生,我飞行员都以师生之礼相待,因此他受到无比的感动。

他说:“你们可以炸‘赤诚号’航空母舰,必须牺牲一人一机,把中国机涂改国徽,我把信号交代与你们,发出信号,航空网即开放,人机必须向烟筒窜进,同归于尽,才能完成任务。哪一位愿去,请举手!”全体学员都举起手来,愿意前去炸舰。A看到这一情景,认为中国必胜,日本必亡。他说:“好吧,你们把证章都交给我,摸到谁,谁去。”乐以琴证章被抽中,毅然决定向“赤诚号”母舰袭击。乐发出信号,日舰张开航空网,人机直入尾部烟筒中壮烈牺牲。母舰受了重伤,狼狈逃窜黄浦江港外。A还说:“日本飞行员发誓时说:我要作了亏心事,出门就碰上高志航。”可见高志航在日军中的影响。高志航牺牲噩耗传到航委会、国民政府和军委会,各位首长悲痛之下,由蒋介石主持,在汉口商务会大礼堂举行追悼会,蒋介石亲自献花圈致哀。高志航英雄殉国,死之伟大,生之有威,永垂千古,足称国家的脊梁,民族的精英。

11月22日,在关东军策划下,伪“察南自治政府”、“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于张家口联合成立“蒙疆联合自治委员会”。

这一天,正当33旅移至无锡东郊时突奉师长彭善急电,令33旅迅速救援查桥镇之13师37旅,该旅正遭受日军猛烈攻击,很有被击溃的可能。

“传令下去,全旅部队加速前进,务必救出13师37旅。”刘建业接到命令,不敢有任何的迟疑,迅速下达了命令。

33旅部队经过一阵的急行军,来到了查桥镇外。镇内正不断传出爆豆一样的密集枪声和火炮射击的声音。间杂其间,还有两军肉搏厮杀发出的声音。很显然,13师37旅正与敌人在镇内短兵相接,处境并不乐观。

“先头部队迅速肃清镇外公路上的鬼子,为全旅进攻打开通路。然后以65团向镇内发动冲锋,以66团迂回日军右侧翼。行动要迅速突然,记住,我们的任务是救援13师37旅,不是和鬼子缠斗,掩护37旅撤退后,迅速摆脱鬼子,向东亭镇转移,与师部回合。都明白了?”刘建业迅速做出了战斗部署。

“明白了。坚决执行命令。”周围的军官们齐声回答。

“那好,去执行吧。”看到各位都已经明确了任务,刘建业结束了对战斗的布置。

33旅的先头部队,以密集火力和迅速的行动,很快就肃清了在镇外警戒的鬼子。然后,就如同刘建业所安排的一样,65团向镇内发动冲锋,66团迂回日军右侧翼,从侧翼威胁敌人。鬼子对于突然出现这种情况显然没有充分的准备,本来镇内的对手虽然实力不济,但是一直在借助镇内的建筑构筑火力点,拼死抵抗,甚至不惜进行白刃战,鬼子虽然占据了上风,但是短时间之内也无法完全吃掉他们。现在,自己的背后和侧翼又出现了中国的军队,而且,这两支部队和镇内的部队相比,显然更加难以对付,全部都是德国装备,战术动作也很标准迅速,显然是中国军队里面的精锐。面对这种情况,鬼子只能从镇内的战线抽调出部分部队,先行回身,抵挡一下,等吃掉眼前的部队再集中主力,对付后面和侧翼的敌人。可是,在33旅的迅猛进攻面前,鬼子的算盘失灵了。从两个方向发起进攻的33旅部队,一冲进镇内,就迅速直插镇中心,一路上遭遇敌人抵抗,马上就是先来一阵密集自动火力伺候,紧接着就是手榴弹劈头盖脸扔了过来,下面又是端着刺刀的部队毫不迟疑的跟进。鬼子手足无措,慌了手脚,没有半个小时,镇内的鬼子就被分割成了三股,互不相连。鬼子一见形势不妙,也不愿意动不动就玉碎了,风头不妙就扯乎。好在这些中国军队似乎并不想和鬼子缠斗,对于鬼子的撤退,没有痛打落水狗的意思,鬼子还算顺利的撤离了查桥镇,赶紧向后面的大部队靠拢去了。

第33旅在击溃了敌人以后,胜利与37旅会师。在掩护37旅撤退后,33旅返回无锡东亭镇与师部回合。11师奉命向皖南的广德转移,掩护南京的南翼,保护守卫南京的部队的后路。

第一部 第三十九章 广德失陷

11月24日,(南京战役)军事委员会正式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以罗卓英、刘兴为副司令长官,周斓为参谋长,指挥第2军团、第66、第7l、第72、第74、第78、第83军等部队约10万人保卫南京;25日,又决定成立第7战区,以刘湘为司令长官,指挥第23集团军和由淞沪前线撤退下来的第8、第15集团军,在长江下游沿岸布防。由淞沪前线撤退下来的第3战区部队,在顾祝同指挥下于皖南地区策应保卫南京作战。唐生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后,从他坚持固守南京的一切姿态来看,确有与南京共存亡的决心的。

11月26日,日军攻占无锡。

这一天,第11师部队经过连续的行军,抵达安徽南部的广德,奉第16军团军团长罗卓英的命令固守该处。第31旅负责广德城区、第33旅负责广德东郊。命令一到,第11师所属各部立刻毫不迟疑的在广德城的城区和周围,开始了构筑防御工事,抗击即将进攻的日军的准备。

11月27日,唐生智向新闻记者谈话,表示:“本人奉命保卫南京至少有两件事有把握。第一,即本人所属部队誓与南京共存亡,不惜牺牲于南京保卫战中;第二,此种牺牲定将使敌人付出莫大之代价。”

在唐生智以固守南京为目的方针指导下,就尽量要求增加兵力,蒋介石把一切可以调动的兵力都调去防守南京,以致兵力愈增愈多,共计达到10多万人。蒋介石在离开南京时曾召集守军高级将领讲话,要他们死守;并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说,现在云南部队已经在开拔途中,只要他们死守下去,不久他就会亲自率领强大的军队来解他们的围,歼灭入侵的敌人,光复国土云云。

唐生智为了表示破釜沉舟,背城借一的必死决心,还要交通部长俞飞鹏把下关到浦口间的渡轮撤退;以后又禁止任何部队和军人从下关渡江;并通知在浦口的第一军,凡由南京向北岸渡江的任何部队或军人个人,都请制止。如有不听他们制止的,可以开枪射击。

日军对南京分三路进攻:右路敌主力沿沪宁路西进;中路由宜兴经溧阳、句容攻南京;左路由太湖南侧西进,先攻广德、宣城,趋芜湖,截断南京守军退路,再向南京合围。实际上,日军在一开始,并没有攻打南京的作战计划。上海陷落后,日本军部向松井石根和柳川平助发出一道命令:“扫荡上海附近之敌,追击战线为苏州、嘉兴以东。”但随后,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刚从杭州湾登陆的柳川平助的第10军,实际上拒绝了这道命令。他们当中的狂热的青年军官认为:刚踏上中国国土即停止作战,是件让士兵们无法接受的事。在这种背景下,11月15日,柳川平助临时召开了军团扩大会议,中队长一级的下级指挥官破例被允许参加会议。在会议上,长谷川正宪、奥保夫、野口胜之助、国崎登等年轻军官提议:撇开上海方面的日军,第10军独自向南京方向追击。这无疑是一个疯狂而冒险的计划。因为,第10军最初的使命是配合松井石根的上海派遣军作战,合围由上海败退下来的中国军队。而长途奔袭南京,无论是粮食,还是弹药,都没有保障。但这些忧虑,在1937年的那个冬日被狂热的第10军的年轻军官们省略了:“粮食不足就地解决,弹药不足就打白刃战。”柳川平助同意了这个计划。这位在一年前的“二二六兵变”中和山下奉文一起力挺皇道派士兵哗变的将军认为,局势是有些失控了。所以,在日本军部正式下令进攻南京之前,一直在前进中的柳川军团实际上是一支毫无后勤保障的亡命之师。5天后,1937年11月20日,远在东京的日本军部参谋次长多田骏得知柳川军团已扑向南京。他大为意外,命令停止行动。无效。这时军部又接到松井石根来自上海的电报,称:得知柳川军团独自奔向南京后,他的士兵也要求向南京进军。当时,在日军内阁和军部有两种倾向,一是支持继续扩大战争;一是主张战事止于上海周边。当前方的日军已经造成进攻南京的既定事实后,军部内支持扩大战争的少壮派军官开始占上风。11月28日,军部默许了前方日军的行动。12月1日,正式补发命令:以松井石根为华中派遣军司令官,辖上海派遗军(新任司令官朝香宫鸠彦亲王)和柳川平助的第10军团,在海军第三舰队(长谷川清)的配合下攻占南京。此时保卫南京的部队骨干只有36师、88师和教导总队,而且各部都是刚从淞沪战场撤下,未及补充整顿,兵力严重不足,只得放弃坚守南京东南既设国防阵地的打算,在复廓阵地展开防御,因此防御纵深相当狭小。具体部署为:88师守备雨花台及南京城南,36师守备江山、幕府山及南京城北,教导总队守备紫金山及南京城东,宪兵部队守备清凉山。德式师的精锐——第36师、第87师、第88师和教导总队都在其列,但是这些部队经过淞沪会战的损耗,有的进行过四五次兵员补充,接受过德式训练的精兵所剩无几,平均只占部队员额的20%至30%,总体战斗力与开战之初已不可同日而语,最多只及开战时的四五成而已。蒋介石希望德国能从中斡旋。特意改变将国军唯一的装甲部队——装甲兵团撤往湖南的计划,将装备17辆德制pzkpfw1-a型轻型坦克(即I式a型)的战车第3连留在南京。

11月28日,一只经过长途跋涉的部队2个军共5个师、2个旅来到广德、泗安、长兴一线。这支部队就是由号称“四川王”的刘湘第23集团军。身为总司令的刘湘称病没有来到前方,在第一线指挥的是集团军副司令兼21军军长唐式遵。

“占领敌国首都,迫使中国屈服”松井石根对大本营的战略企图心领神会。他现在的任务,早已经由上海会战时的所谓“保护侨民”变成了“挫败敌人战斗意志,获得结束战争的机会。”战事一开,大日本皇军所向披靡,再不需要师出有名,为下一步的行动寻找借口了。松井石根毫不掩饰这场战争的目的。这位熟知中国历史的敌酋,在日记中写道:“余须谨奉大命,全察圣旨所存,惟仁惟威,举所谓破邪显正之宝剑诛杀马谡。”这个法西斯侵略头目居然自诩为挥泪斩马谡的诸葛亮。他杀气腾腾地叫嚣:“降魔的利剑现在已经出鞘,正将发挥它的神威。”强盗闯进别人家里杀人放火,还要贼喊捉贼。好一个强盗逻辑。眼下,松井石根知道南路部队所攻掠的各地均在蒋介石预先设防的国防线之外,广德属安徽,泗安属浙江,长兴属江苏,均在太湖之西、南京以南。如果该路部队迅速挺进,抢先占领位于南京侧后方的芜湖,就可以截断南京守军退路,南京垂手可得。于是,他命令第18师团牛岛部队越过太湖,迅猛攻击,直取芜湖。谷寿夫第六师团和第18师团主力则进攻广德、泗安、长兴一线。

第23集团军的部队就是在这个危急时刻前来这里的。郭勋祺的144师任左翼,向长兴推进;饶国华率145师,刘兆藜率146师任右翼,固守广德;杨国桢的147师和陈鸣谦的148师共守泗安;独立13旅和独立14旅配守广德。第十一师奉命移交防务于川军,转移到广德外围与第14师共同构筑防线。

刘建业在和前来接防的川军部队交接防务的时候,看到的情况令他感到伤心。川军由于是杂牌军,装备极差,一个连还配不了一挺机枪,一个师才有几门小炮,步枪大多是满清留下来的“老毛瑟”“汉阳造”。不过,最差的是“四川造”,打上几十发子弹,就拉不开栓了。除此之外,他们的装备就是四川特产的马尾手榴弹了。川军士兵身背斗笠,身上还穿着奉命出川时候的单薄的土黄色夏季军服,脚蹬草鞋,经过数千里的长途跋涉,许多的士兵脚上早已经有了裂口,往外直流血。士兵们在江南冬季的潮湿阴冷的天气下,只冻得浑身哆嗦,靠着嚼食自己随身携带的干辣椒来抵御寒气。刘建业自己的部队,虽然刚从淞沪前线退下来,可是好歹身上穿的是军政部刚发来的黄绿色咔叽布冬季军服,脚上穿的黑色胶底布鞋,手里的是一色的德式装备,补给也要好得多。刘建业乘人不备,擦拭了一下润湿的眼角,叫过军需官,命令他尽量多从自己部队的补给品里面,匀出一些,加上一些前一阶段缴获的日式武器,一起转交给这些可敬的川军弟兄,也算自己对他们的一点心意。

正在接防的川军士兵和军官们看到装备德国造步枪、机枪、大炮的中央军都在日本人的阵前败退了下来。有的人就嘀咕着:“中央军那样好的武器都抵不过日本鬼子,我们这些破铜烂铁,咋个得行嘛。”一旁听到这些话的33旅官兵,看看别人的装备,对比自己手里的家伙,不禁脸上发烧,低下头来,感到无颜以对江东父老。

潘文华副司令一听这话来了气:“委员长命令我们抗击敌人,不是要我们发牢骚。有牢骚等打败敌人再发不迟。日本人不是铁打的,我们的枪虽然不好,可我们的子弹照样可以打穿日本鬼子的脑壳!”大个子郭勋祺跳起来用毛笔写了六个大字:“胜则生,败则死”,高高举在众人面前,然后,他瞪大眼睛大声喊道:“有种的,就要下这样的决心,跟敌人拼个高低。敢么?”

“敢!”一时间,川军官兵群情激奋。

11月27日,日军开始进攻第23集团军驻守区域。

日军开始进攻了,空中有飞机掩护,陆上有炮火支援,144师郭勋祺的部队却凭着步枪手榴弹一次又一次打退了敌人的疯狂进攻。正打得兴起,军部来了紧急命令:“立即后撤到广德。”原来,日军牛岛部队一部进攻长兴、宜兴、泗安,另一部进攻广德。潘文华军长、饶国华师长和田兴五旅长率部顽强抵抗,敌人寸步难行。

饶国华的145师担任正面阻击,能否顶住事关全线大局。潘文华给饶国华下了死命令:”打到一兵一卒,也要坚持到底。”饶国华的回答只有五个字:“人在阵地在。”

正在广德外围阵地带领33旅坚守的刘建业,从山上的指挥所,通过高倍望远镜,看到远处的川军部队正在以低劣的装备和血肉身躯,几乎完全凭借一腔胸中热血,和穷凶极恶的鬼子部队血战,阵地上硝烟四起,喊杀声传得很远。而自己这里也面临着第六师团所部的进攻,战事吃紧,不能给于友军以有力的支援,联想到历史上饶国华师长在广德城破以后,坐在军毯之上,开枪自杀殉国的悲壮结局,双手无力地垂下。

日军数十架飞机和重炮向145师阵地狂轰滥炸,阵地几乎被夷为平地,饶国华的指挥所也被炸塌了。他伏在弹坑里继续指挥战斗。正在双方激战时,一股敌人蜂拥冲破了阵地的一角,一下子冲垮了防线,潘文华只好下令全线撤退,广德又落入日军之手。饶国华悲愤交加,他恨不得亲手宰了团长牛汝泽,要不是他不听指挥,擅自撤退,广德不会丢。按军法该把牛汝泽就地正法。可是,军部没下令,总司令唐式遵那儿也没动静。等来等去,等来了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签署的一纸命令:“广德之战,牛汝泽团长奋战临敌,功在史册,着即晋升为旅长。”这真是一个晴天霹雳,打得饶国华五内俱焚。半晌,他终于想明白了,牛汝泽不是唐式遵的亲信吗!

饶国华一腔热血刹那间冷却下来,他提笔写下致家属及唐式遵总司令、刘湘司令长官的信,然后嘱咐卫士面向文德城铺好卧毯。饶国华盘腿端坐卧毯中间,面对广德方向大呼:“威廉第二如此强盛都要灭亡,何况你小小日本,将来亦必灭亡!”说罢,向敌军方向怒目而视,拔出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

11月30日,川军在与日军激战三天后因损失惨重被迫后撤。第145师师长陆军中将饶国华率所部坚守广德,寡不敌众自戕殉国。广德失陷——

第一部 第四十章 人间地狱

12月1日,由于广德已失,负责外围的第11师已无守备的必要,于是也开始了撤退。

队伍离南京的方向越来越远,刘建业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一方面,他知道,随着南京外围阵地的不断失守,南京的陷落已经是不可避免,日军肯定会在中国的首都大开杀戒,向溃散以后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南京的居民,举起屠刀,发泄自己的兽欲,同时也达到所谓震慑敌国人民的目的,制造出人类文明史上有数的几个惨绝人寰的惨案之一的南京大屠杀,那可是至少三十万人的冤魂,这个时间也是前世身为南京人的刘建业心里永远的痛;另外一方面,自己派出去的黄峰,有没有把自己妻子一家人接出南京,至今还没有接到一个准确的消息,自己的力量实在有限,不可能挽救出南京的百姓和十几万军队,只能尽力先救出自己的亲人再说。除此之外,南京还有一批自己在实习期间结识的教导总队的将士们,虽然和他们交往时间很短,可是自己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却很融洽。教导总队,现在是守卫南京的主力部队之一,他们有多少人能够在那场浩劫里幸免于难呢?

副旅长韩应斌看到刘建业这个自己的搭档和小老弟的情绪有一些低落,就过来说:“仲良,不要过于丧气了,你已经做了你能够做的了,在你的位置上,没有办法做得更好了。实在要怪的话,就怪鬼子的实力,实在太强,我们的确很难支持得住。不过,你不是说过,我们中国是有办法的吗?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同它讲和。怎么才打了几个败仗,就开始灰心丧气了呢?”

刘建业摇了摇头,说:“我倒不是灰心丧气,失去信心,而是担心一件事情。首都,眼看就保不住了,不出多久,肯定就要丢失。鬼子前面一阶段,损失很大,仗打得很艰苦,而且,他们扬言要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大话,现在也破灭了。以我的估计,他们在攻陷南京以后,肯定会对那里的老百姓和被俘的军人,大肆屠杀泄愤,同时也对我国其他地方的民众进行所谓精神震慑的。那可是至少几十万条人命,你说,我能有好心情吗?”

韩应斌说道:“仲良,你未免过虑了,日本可是早就签署过《海牙公约》和《日内瓦公约》的,被俘军人和战时平民,他们是受到国际公约保护的,想来日本人不会那么乱来的。不然,他们可是要失信于世界的。”

刘建业等到韩应斌说完,接过来说:“不能对所谓的国际公约有什么期望,那只是在列强之间才被遵守的游戏规则,日本根本就不把我们中国人当人看。他们的文化里也看不起放下武器投降的军人,认为投降是一种耻辱,只有用血来清洗。以他们的信念,屠杀敌国老百姓和投降的军人,根本不是犯罪,而是炫耀自己的武功,震慑敌国抵抗意志的重要手段。况且,日本也从来就不讲究什么道义,他们也早就签署了不使用化学武器的国际公约,可是,他们不还是使用了吗?所以,所谓的公约,在他们看来根本就是废纸,只有他们认为他们的行为会招致相等甚至更加严厉的报复的时候,他们才会不使用超出国际法规定的手段。问题在于,我们没有相对应的手段对他们进行报复,所以,他们肯定会肆无忌惮的。”

韩应斌说道:“我还是不太相信你说的,我不相信他们会是那样的,那样的话,他们和一群野兽有什么区别?”

刘建业说:“日本军队就是一群野兽,他们杀起老百姓来,根本就是不遗余力,以前,他们在旅顺不就干过吗?”

韩应斌还是有不同意见,说道:“这都过去几十年了,他们也不象以前那样的,战前,我们看到的那些日本教官,他们不少人不是还不错吗?很有礼貌的。”

刘建业答道:“他们那是外表上有礼貌,骨子里面就是野兽。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个民族的传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他们只要有机会,必然会显露本性的。”

韩应斌似乎觉得再这样争论下去,没有任何的意思,就说道:“好了,我们都不说了。现在,我们都希望南京城能没有事情吧。”

刘建业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也希望我是杞人忧天。现在,希望上天能够保佑南京城的人们吧。”

两人无语,继续带着队伍转移。

12月2日,日军大本营下达进攻南京的命令。各路日军进迫南京外围。南京卫戍部队以江宁镇、牛首山、淳化镇、汤山、龙潭一线为正面阵地;板桥至淳化一线,孟塘至龙潭一线为防御主阵地;雨花台、紫金山、乌龙山、幕府山、及南京城垣为防御复廓阵地。(这里,我想多说一句,作者我居住的地方就在牛首山,板桥,雨花台附近。)日军“百人斩”竞赛开始被日本媒体报道,向井敏明与野田毅已随队攻到丹阳县城。他们一路上逢人便杀,一共又杀死了70名中国人。其中,野田毅杀死了40人;而向井敏明杀了30人。

12月4日,第11师转移至宁国待命,监视南线日军,避免他们向皖南和皖赣交界地带进攻。

随着12月13日这个日期的一天天接近,刘建业的心情也是越来越沉重,有时候连吃饭的时候,都莫名其妙的发愣,晚上睡觉都难以入眠,经常在早上时候,双眼就带着血丝,烟也抽得凶了,整个人看上去很颓唐。副官杨舟想了各种办法,想要让自己的长官不再这样下去,可是,却没有任何效果。

12月5日,(南京战役)日军开始攻击守军主阵地。至8日,日军分别占领南京东郊的汤山、半边山,南郊的湖熟、淳化和秣陵关,西南郊的板桥、大胜关。守军主阵地各部队撤退。日军接踵追击,迅速进至复廓阵地之前。9日,日军发出通牒劝告守军投降,遭到拒绝。伪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由汉奸苏锡文任市长。

12月6日,汪精卫在汉口主持召开国防最高会议第54次常委会议,决定接受陶德曼调停,“实现中日和平”。

12月9日,(南京战役)日军第9师团进抵光华门。南京外围前沿阵地守军已逐次退入复廓阵地固守。

12月10日,(南京战役)占领南京外围阵地的日军对复廓阵地展开猛烈的攻击,集中步、炮、空协同的威力向各城门猛轰。当天下午就有一部分日军窜入光华门外廓,经尽力反击,到黄昏时才把窜入的日军打退,修好被轰毁的城墙缺口。

首节 上一节 22/36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