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从傩戏班子开始 第145节

  在他的瞳孔之中,倒影出来了吴峰背后的“青日”。察觉到吴峰身上洗涤干净,气息清醒,并无“诡韵”之后。

  他的神色和善许多。

  他说道:“你就是吴峰?”

  不等吴峰回答,他就继续说道:“你做的不错,还之的信里,对你颇有褒奖,我就是来看看,你这个救了一县城百姓的义士,长得什么样子。

  如今看来,还之的眼光不错。

  这也是你的一件功德!我看你身上干净,也没有拜阴鬼,祭淫祀的痕迹。

  你修持的是哪家的法门?”

  吴峰回答说道:“回大人的话,修持的是驱傩的手段。”

  “同知”闻言,说道:“哦,驱傩的手段,拜的是什么坛?哪家的道人坛?”

  吴峰说道:“未曾拜道人坛,是方相氏的驱傩之法。”

  “同知”闻言,顿时起来了兴趣,说道:“哦,还有这般说法——我好多年都没有见过方相氏的驱傩之法了。

  你修持的这方法,倒是有些古风古意!”

  吴峰没有察觉得错,在他说出来自己不是“道人坛”之后,眼前的“同知”,竟然对于自己多了一份亲近!

  “同知”说道:“驱傩之法,相传古老,但是也未尝不是一道正法,这一次,你也护国安民,有功劳,有大功劳!

  故而这一次,我为你做主,不日之后,就会有一道牌匾,送到了忠平县城,是为‘功在赈济’。

  这一番,你就是忠平县的义民!救灾有功,活人无数!”

  “同知”开口就将这件事情定了下来,随后说道:“不过还有一件事情,我要你回去告诉了还之,那就是救灾这件事情做的再好,也要看看这之后的事端——一千的填土之民已经到了地方上了。

  在这旬月时间,这些填土之民,一定都不能有事,只要没有事端,那么万事都好商量。

  你就将我的话,老老实实的告诉还之,可明白?”

  吴峰说道:“明白了,一定一字不差将大人的话带到。”

  “一字不差,一字不差就好。”

  “同知”大人说罢,就示意吴峰可以离开了,吴峰从此间离开之后,“同知”望着离开的吴峰,在自己弟子的书信之上,吴峰的名字上画了一个圈。

  随后小笔写到:“年纪轻轻,不懂礼数,然修行仿佛九品县令,又行驱傩之术,不至于误入歧途。”

  随后总结写到:“义民”。

  “同知”大人也知道自己抬举这个人做“义民”的目的,将笔放下之后,“同知”大人已经精神奕奕的准备公事了!

  Ps:九品县令相当稀少,但是也有,属于非正常行政单位,广曲县土司改县令,就是九品。还之,县令的表字。

  明天醒来补,太晚了

第134章 多事之秋(33)

  晋升成为了“义民”吴峰从“同知”大人的府邸走了出去,马车依旧在门口等着他。

  若是没有这马车,吴峰也回不去。

  反而会在大街上被抓起来。

  行动受限。

  乘坐着马车回到了客栈,吴峰也不说话,只需要闭上眼睛,就觉得自己还是可见到“同知”化作的一道“人道大日”,那一轮“人道大日”之中,绝对添加了别样的“神韵”。

  所以“巍峨而高”,“威严可怖”,悬挂在了吴峰的跟前,炙热又霸道。

  随时可以融化万物。

  ——包括吴峰。

  当然,按照吴峰对于法术的理解,只是这一点“大日”,绝对其力量遮蔽不到“忠平县”。

  所以就算是“同知”,也绝对达不到“府诡”的程度。

  就连知府之下的副官,单凭自身达不到“府诡”的强度,那知府是否可以做到呢?

  “到了。”

  马车停下,小厮虽然不如何说话,但是他轻手轻脚的下车,将马凳放下,叫吴峰下车。

  这一来一回,五更天之后,有人已然是出来了,见到了这马车,一个二个俱都离着这马车远远的,客栈老板对于吴峰,更是客气的紧,满嘴恭维。

  吴峰清楚。

  那是因为自己从“同知”马车下来的缘故。

  他不过是来回了一趟马车,就已经感觉到了差距。

  马车真正的主人,又在城中,是一种甚么样子的光景呢?

  吴峰客气的回到了自己的房舍之中,他的脑海之中,还分析着自己见到了“同知”时候的感觉。

  其人的“官皮”,和周围的“人气”完全勾连在了一起,阴阳相济之间,他们达到了一个完美的结合。

  化作了“大日”。

  所以重点是在他的“官皮”之上。

  那么他的“官皮”很明显,并非是自己修炼,所以他的一身本事,都是在这个朝廷完整的体系之中,牵挂在了整个朝廷之上。

  要是将此当做是一个完整的“仪轨”来看的话,科举之路虽然困难,但是的确是掌握此等权力的不二道路。

  更为要紧的是,在此番情况之下,每一位正印官员,本身就是暴力的象征!

  ‘这就是人道昌隆之景象么?’

  吴峰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这还只是此间的“五品官员”,再往上走,怪不得都说“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刺史。

  “好清晰的层次。”

  但是吴峰在深刻研究了这一门的体系,再度联想到了朝廷的“填土”,还有在县城的“瘟疫”之灾后,吴峰可以确认,这一套“城隍”和“官府”相互勾连,合二为一的法门,一定有其缺陷和致命之处。

  起码“人道愿火”就是如此。

  没有了“人道愿火”,“官皮”自身达不到如是作用。

  “既然如此,若是过量消耗了人气,会有如何的后果?”

  吴峰心中开始盘了起来。

  无果之后,吴峰打算在此地,留下四日时间。

  “师刀”到手之后,去宫观转一圈,感受一下此地的风俗之后。

  立刻回归。

  虽然路引之上写的是“月余时间”,将时间卡死在了月余之上。

  但是吴峰不可能真的在这里等待“月余”时间。

  他在此间的事情,已经做完了。

  找到了县令的“座师”,解决了这一番“瘟疫”最重要的问题,定性问题!吴峰得到了“牌匾”,就说明他的行动是被朝廷认可和嘉奖的,吴峰是义士,县令此次的处置,也没有问题。

  所以“同知”要县令处置好了“填土”的事情。

  这一点上,这两个老狐狸,倒是都看的透彻。

  不过这一张“牌匾”,吴峰虽然将其看重,但是未曾将其看的特别重。

  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一张“牌匾”之大用,可以遮风,可以挡雨。

  可以为他遮蔽了许多不必要的目光,重要的是吴峰“下九流”的身份,若是妥善用了此物,顷刻之间就可以洗白。

  “朝中有人好办事。”

  吴峰只是如此感慨了一声,对于旁人来说难如登天的事情,对于他人来说,不过举手之间就好!

  吴峰盘膝坐在了床上之后,感觉到自己背后有人“拱”他,伸手往后一捞,吴峰就看到“老狗”回来了。

  吴峰将大祭巫的信件从“老狗”脖子上带了下来,展开之后阅读着上面的文字,看罢之后,吴峰蹙眉。

  “柳树道人——”

  虽然在寄出来了信件之后,“柳树道人”就来了。

  但是吴峰未曾想到,大祭巫竟然也不知道“柳树道人”的根基所在,因为“柳树道人”此人,是和他在“阴土”相遇。

  在“蟒巫山”之下,就有一道“阴土”。

  每一次的“送灾”,就是将村寨之中的“灾气”,送到了“阴土”之中。

  “柳树道人”欠着大祭巫好几个人情。

  打造“师刀”,不过是其中一个“人情”罢了。

  大祭巫说,叫吴峰不要担心,既然他已经到了“青柳观”,那么“柳树道人”就一定会来找他的。

  “倒是我心急了。”

  吴峰自言自语说道。

  不过在这信件的后半部分,大祭巫说,村子之中又从山上下来了一些山民,也多出来了一些“猎户”,整个“义真村”一切如常。

  就连人口,也差不多恢复了往日的模样,他也从这些“山民”之中挑选了一些人,培养之后用作“巫师”。

  不知道为什么,大祭巫将这件事情说的理所当然,宛如这件事情是寻常之理,正常之事。

  但是吴峰却看的毛骨悚然!他不确定大祭巫是否觉得这件事情合理,但是他知道,“蟒巫山”上,不可能有山民。

  更加不可能有山民从山下下来!

  要是这样的话,他和师父上一次进入“义真村”,见到的村寨村民,都是往日从“蟒巫山”上下来的山民的话。

  那他们,真的是人吗?他们死了,真的是死了吗?

  但就算是如此,吴峰还是写信感谢了大祭巫。

  又将“老狗”放了出去,旋即他盘膝坐在了床上!

  这件事情又叫吴峰感觉到了此地的诡谲。

  不去思考这些叫人脑后生寒的事情了,吴峰开始修行。

  吴峰“青帝庙”之中的云烟,完全的交感在了“尸”上。

  “青帝庙”的神案之上,则是完全的“勾勒”出来了“尸”的模样。

  剩下来的“两道神韵”,吴峰最先看到的就是“清明”!

  还有一道“谷雨”,吴峰暂且放了下来。

  但是也“暂且”不了多长时间。

  要是没有人再次于此处阻拦的话。

  三天时间,他就可以完整了“尸”的整个“六道神韵”!自己成为“尸”,完成了“青帝庙”开庙的第三步。

  其“韵”融融,吴峰终于是进入了彻底的修行之中。

  时间还未曾至于中午。

首节 上一节 145/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