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从傩戏班子开始 第142节

  吴峰甚至在一个十分简陋之地,看到了买卖人口的“人市”。

  当然,此间律法规定,是不许“变卖良家人为奴”。

  只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许买卖良家人为奴,那么就出现了“死契”,“家生子”等等一系列名亡实存之强依附关系,吴峰原本也是打算找到了一些类似于猪儿狗儿这样的娃子,将他们从头教起的。

  看了一眼之后,吴峰就暂且不再关注此事。

  从此间走过,来到了门口,拿出路引。

  那守城的军士不过是看了一眼路引,再看了一眼吴峰身上带着的这些“法器”,还有“水牛王”后头拉着的“车”。

  就已经知道此人是来做甚么的。

  故而在收了几个大钱之后,这军士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连行李都不检查,随手放行!

  叫吴峰第一次进入了一个实际意义上的“大城”,“重镇”。

  吴峰吴某人也算是第一次进城了。

  吴峰牵着“水牛王”,进入了这座城郭之中,路过了一段“甬道”之后,吴峰眼前豁然开朗!

  一般而言,这种“军事重镇”的城墙之下,无论是里外,都不应该有大量的建筑物。

  但是和不许良人为奴一样。

  此地承平日久,规矩不抵人情。

  此间也没有这种忌讳。

  方才进入了这座城池,吴峰就看到了大量的建筑,从不远处“生长”出来,因为是“自己生长”出来的,故而这些“建筑”,都十分杂乱。

  并且,相比较于野外,此间的树木绿植实在是太少了。

  这叫吴峰刚一进入了这里,就很不喜欢此处。

  更要紧是吴峰察觉到了一阵来自于“城隍的人道愿火”的极大压制,此地的“人道愿火”,冲天而上,勾勒在每一个户籍之人的头顶里面,在天上形成了看不见的“祥云”!

  这要是落在了外头,哪里还能看到这般的场景!

  并且,吴峰进入了此间之后,他的“人道愿火”也被吸了出去,但是和“狭义上的本地人”,并不相同。

  不提其余的手段。

  在这般的情形之下,“城隍庙”的人只需要远远看一眼,就能看出吴峰是一个“卑鄙的外乡人”。

  虽然广义上来说,“忠平”也是府衙治下。

  吴峰站在此处,若有所感了一回。立刻就有城墙根底下蹲着的闲汉,互相对视了一眼,知道此人是头一回来到城里,赶忙扑了上来。

  一口一个老爷。

  一手一个黑印子。

  一个赛一个的不老实。

  吴峰见状,不动声色。

  不远处,站在了后面撒尿的守城军士看到了这一幕,冷笑了一下,也不搭理。

  吴峰看着这些人,察觉到了这些人的“不怀好意”,也未曾施展了别的法术,只不过是俄而之间,背后一道“青日”升起来。

  刹那之后,这一群闲汉就不知道发生么了甚么事情,一个又一个的晕了过去。

  吴峰看着这一群闲汉,摇了摇头。

  “身体太虚弱了,我且为你们调理调理!”

  都没用到了“衡”,这一群人就如此倒下了!

  “去灾去病,积德多福。”

  作罢了这件事情之后,吴峰不过往前走了不远,就看到了数个杆子。

  这些杆子之下,都是“正经的帮闲”。

  他们也不吆喝,能做什么,在他们背后的杆子之上,都写的清楚。

  吴峰挑选了一个人,上前问道:“叫你城里带路,什么价钱?”

  那“闲汉”见到生意上门,立刻堆起来了笑脸说道:“回这位先生的话。

  要是带一次路,不多不少,五个大钱。

  要是你将我包了,这一天时间,我食宿自理,一天是十五个大钱。

  要是还有旁的事情,要叫我牵桥搭线,那这个价钱就另说。

  先生你觉得合不合适,合适的话,咱们就这样来!”

  吴峰丢给了他十五个大钱说道:“走罢,我包你一天。

  我且问你,青柳观,叠绣坊,同知官衙你是否都熟悉?

  他们是不是在一条路上?”

  吴峰吐出来了这些地方,第一个道观还好,可是随着后面的这两个名字说出来。

  每吐出来一个字。

  这“闲汉”脸色就肃然一分。

  等到了吐出来了“同知”两个字的时候。

  这人见到了吴峰,彻底苦了一张脸,连连拱手说道:“爷爷,你别消遣我了。

  这种地方,我怎么会晓得走呢?

  爷爷,收了钱财罢!”

  说罢,他钱财也不要了,反正说甚么也不肯给吴峰带路,吴峰倒是看的清楚,他不是不知道。

  是不愿意知道。

  想来也是。

  这种地方,位置特定,一般而言,都是知道的不用领路,要领路的没资格过去。

  就算是有资格过去的。

  亦也是仆人如云,衣裳华贵。

  哪里像是吴峰这样,形单影只,一人一牛。

  且衣衫虽然不破旧,但是和华贵,扯不上一点干系!

  不过吴峰无所谓。

  他说道:“那就先带我去青柳观,这地方,你总不害怕了罢?”

  那“闲汉”想了想,终于还是说道:“这地方我知道,请你跟我走!”

  他也不管这旁边的杆子,就带着吴峰行走。

  青柳观距离此处倒是不远,此人也十分的健谈,等到了二人到达了“青柳观”的时候,吴峰就看到“青柳观”的确是一座不大的道观。

  周围还都是农舍。

  不过从门前的香火来看,此地的香火,还算是旺盛。

  吴峰将“水牛王”拴在了门口,随后自己迈步走了进去。

  从偏门进去之后,就听到了一个小童子脆嫩的声音。

  “善信,善信!”

  吴峰看着这小童子从旁侧走了过来。

  小童子对着他打了一个稽首。

  吴峰回礼之后,方才说道:“小道长,我来宝地寻找一位高人。

  叫做柳树道人。”

  小童子闻言,脆生生的说道:“善信,有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是,我不是道人。

  第二件事情是,这里没有一位叫做柳树道人的道人。

  你可能来错地方了。”

  吴峰说道:“小道长是否记错了?是大祭巫叫我过来的。”

  “善信。”

  小童子很有耐心的说道:“不管是谁叫善信过来的,没有就是没有。

  本道观上下就六口人。

  我师父,我两位师兄。

  还有两位火工道人。

  没有一位是叫做柳树道人的。

  要是善信是来找人的话,善信请回罢!我从来不撒谎言。”

  小童子缓缓说道。

  吴峰闻言,看了一眼这道观,就见到一位青年走了出来。

  吴峰点了点头,从自己身上拿出来了几个大钱,递给了小童子说道:“那许是我真的找错了罢。

  一点香火钱。”

  小童子接了香火钱,再对这吴峰行了一礼说道:“善信叫做什么呀?”

  吴峰说道:“就叫做善信罢。”

  说罢,吴峰从此间出来。

  来到了门口之后,“闲汉”再门口等他,帮助吴峰解开了绳子。

  见到吴峰出来,他问道:“先生可找到了自己要找之人?”

  吴峰徐徐摇头说道:“许是我记错了。”

  他回头看着这座不大的道观说道:“道观之中,并没有我要找的人呢!”

第132章 适才相戏耳(13)

  不过在牵着水牛离开的时候,他最后还是朝着道观看了一眼。

  整个道观,平平无奇,其中的道人,吴峰只见到了两位。

  一位是小道童,另外一位是一个青年道人。

  他们身上都没有“神韵”。

  不清楚是否受了“法箓”。

  要是受了“法箓”,那么他们神通手段,难道不依着“神韵”而生?

首节 上一节 142/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