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从傩戏班子开始 第120节

  看到了这个场面,“女人”再度闭上了眼睛,不再刺激这个“人”。

  自寻死路。

第111章 叹息(33)

  “青衣巫”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方才“女人”说的话,他都听到了。

  他方才也看到了闯入了“阴土”之后,快速离开的一“人”一“狗”。

  之所以他不确定的说这是一人一狗,是因为那二者也不过是看起来像人、看起来像狗。

  吴峰自然没有想到,他这一副样子,落在了“阴土”之中,是会显示出来“本性”!

  这个“性”,自然是为“神韵勾勒之本真清纯之性”。故而并非“人”之形。

  故而他和“老狗”,就属于是“乌鸦落在了煤堆上,看得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

  吴峰还觉着“老狗”长相惊悚,不似“狗”形,但是实际上吴峰自己也好不得哪里去。

  “老狗”二色真火晕染,火焰浸染在了身上,一人高大。

  吴峰虽然并未彻底化作了“句芒”。

  未曾“人面鸟身,操双蛇,或者说是乘双龙”,但是其作为“尸”,实则是莹莹青光落在了他的身上,化作了一不断流淌之生机。

  似水似雾,交织不停。

  这便是“异相”。

  这便是他的“清纯真性”。

  更遑论他未曾深入了“阴土”之中,这一片“阴土”,当真是“死气沉沉”。除非是遇见了甚么“大刺激”,否则的话,此中之物,俱都“封门闭户”。

  只是“青衣巫”不言不语。

  但是在他的身后,血肉交织出来了一张“脸”。

  终究是从他的身体之中钻了出来。

  此物应该不存在正常世界之中。

  因为其看起来好似一只斑斓的猛虎,但是这一张老虎的脸上,却长着熊的耳朵和眼睛。

  此种“巫鬼邪灵”之物交织在了一起,极其的狰狞和古怪。

  其物出现了之后,小心翼翼的看了“女人”一眼。

  “女人”眼睛一闭,看都懒得看“青衣巫”一眼。

  这一次,他没有提醒“青衣巫”。因为她看出来了,“青衣巫”是被当做了“器”。

  他再如此下去,不久之后,不过是会成为了“它”。

  不过是将自己化作了“法鼓”,“旌旗”一般之物。在那“山”上,诸般“神庙”亦是分为三六九等。

  像是“吴峰”——她自然是不知道他叫做“吴峰”,他放在了“山庙”之中,亦是可以放在了“青衣巫”之流微微之上。

  但是也仅仅是微微之上罢了。

  因而再往上,其实就是和他们这般一样。

  并不属于“山”、“人”、“湖泊”、“山林”之鬼。

  他们更接近于“当代朝廷”所说的“妖”但是就算是他们这些“妖”,他们的“神韵”,也依然或是失去,或是隐遁,不复从前之威。

  ‘太不在此,还需等待。’

  “女人”依旧一言不发,要紧的事情上,她的口风很紧。

  她更知道,自从自己出现开始,自从“神韵”之中生出来了“她”开始,她所代表的那个名字,其实就已经是“名存实亡”。

  其中诸多的“神韵”,已经被其余相近之“道”夺去。

  不过也并非是没有办法恢复。

  就如她看出来了吴峰身体之中是有“蛇胆”这件事情一样。

  但这件事情,她不会告诉“青衣巫”和他身后的“诡”。

  她看上了吴峰身体之中所有的“蛇胆”,但凡能出去,她一招就可以灭杀了那个小玩意。

  她已经感觉到了,“太”在发生变化,在此种时候,她只需要等待即可。

  她能够被人轻易的斩杀下来头颅,缝合在了一个山鬼之上。

  但是等到天时到了,她就可以重新化作了本来的“神韵模样”。

  现在,她并非是门外那个“傩师”的对手。

  可是等待时间到了。

  那个“傩师”,就算是出现了那一百个“傩师”,也休想拦得住她。

  这就是一切的差别。

  吴峰尚且不知道大祭巫那句“天时地利人和”之言语,到底是如何难以改变的“金科玉律”。

  更不知道大祭巫对他说过的几句话,是何等的“珍贵”,“珍惜”。

  ……

  忠平县。

  下午时分。

  吴金刚保急匆匆的雇佣了本地的镖局,将那看门的老头都从此间带走。

  老头鳏寡孤独四占其二,本来是不愿意离开,但是吴金刚保不知道使了个甚么法子,还是叫老头老老实实的跟在了车队的后头。

  吴金刚保一反常态,不再顾忌甚么“财不露富”。

  他不但是又买了些不如何好的牲口,更是买了许多粮食,满满当当的架在了车上,再加上前头的草药,逶迤一条车队,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哪家子商行出行哩。

  就算是这镖局行镖之人,都为之侧目,不知道吴班主是要做甚么事情。这番缘由,其实也在吴金刚保的意料之外。

  他早上等到了县衙放衙之后,请县衙的书办“喝茶”。

  随即大问了一下最近城中的事情。

  许多鸡毛蒜皮的小事,在吴金刚保的刻意打听之下,串联在了一起。

  随后吴金刚保立刻察觉到不妙。

  他知道,“瘟疫”,已经在“忠平县城”之中,悄然散播开来了。

  虽然还不知道,为什么县城之中的“城隍庙”,依旧没有动作。

  但是吴金刚保知道,这一趟,他必须要走了。

  这一次的“瘟疫”,来的比他想象之中还要快。

  快的他不得不“暂避锋芒”。

  并且此番离开,可能下一次来城中,城中已经是“乱成一锅粥”。

  吴金刚保是见过这“瘟疫”模样,从那“草席之中的死人”身上来看,可能只需要四五天时间,这“瘟疫”就会在“忠平”蔓延开来,并且死亡甚重。

  属于是“邪祟病”。

  就算是有药物,亦难得大好。

  抱着这样的想法,吴金刚保坐在了车上,跟着镖局之人走了出去,这一趟吴金刚保的车子上,都插着旗。

  镖局出了四位趟子手,一大一小两位镖头,从主街经过。

  不过就在下午行走的时候。

  吴金刚保见到了主街的街面上,还有树上,甚至于这些鸟雀还不怕人,在人的头顶上,多出来了诸多的“鸟雀”。

  黑压压的一片。

  也不叫。

  就是这样的看着所有的“活人”,就像是看着死人一样的冷漠。

  此间的乌鸦,并非是“报丧鸟”。而是属于“孝悌之鸟”。

  甚受“书院”读书人的喜爱,不过此时,“书院”之上也有诸多的“鸟雀”停在了上面。

  一行“行镖”之人见到了街面之上多了这么多的“鸟雀”。

  心里也有些嘀咕。

  “哪里来的这么多的鸟?”

  只有这一趟行镖的“老镖头”,他坐在了马上,摇摇晃晃的行走之间,看着这街面上忽而多出来的这些“鸟”,再看着吴金刚保带着的这些粮食——这些粮食,都是他看着买卖的,有粗有细,吴金刚保只是将几个粮铺子里面的粮食买了许多。

  虽然还价,但也不过是意思意思罢了。

  快刀斩乱麻。

  至于在另外一些车上。

  从上面逸散出来的味道来看,应当是些药材。

  只不过无论是这些药材,还是粮食,又或者是这些不同寻常的鸟雀,还有急匆匆要离开的“驱鬼班子”。

  看着吴班主一个人带着这些药材和粮食从城中出去。

  有了镖局护送,自然出去是好出去的。

  只是出去之后,尚且没有走多远,“老镖头”就勒马来到了吴金刚保的身边。

  和他并排的走。

  “老镖头”将自己怀里的酒壶递了过去,说道:“吴班主,喝一口?”

  吴金刚保摆了摆手:“谢谢杨老镖头好意,不过我不喝酒。”

  说罢,将徒弟给的那一葫芦水,美滋滋的抿了一口。

  看那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喝甚么“二十年陈酿”,见到吴金刚保不喝,杨老镖头也不以为意。

  他将酒壶收了回来,说道:“我以前久闻了吴班主的名字,只是可恨神交已久,却不得相见。

  今日一见,果然有一见如故之感。”

  吴金刚保看着杨老镖头,随即徐徐的点头说道:“的确如此,杨老镖头,你我虽然未曾见过几面,但是我也是久久听闻你的名字。

  我听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个堵。

  我想和老镖头交个朋友,老镖头不会觉得我卑鄙,不愿意罢?”

  杨老镖头闻言,笑了起来说道:“吴班主说的哪儿的话,我愿意,我愿意的很啊!

  我就愿意和吴班主这样的人交朋友。”

  说罢,二人还碰了一下,杨老镖头开口问道:“如今天气潮湿,此地之粮食,药材不易储存。

  吴班主这样去,可是有储存之手段,果然非凡,是有大本事的人。”

  听到老镖头的旁敲侧击,吴金刚保徐徐说道:“老镖头,既然你我都愿意教这个朋友,那就闲话少叙。

首节 上一节 120/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