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证明,大伯的想法相当有远见,哪怕到了现在,火化炉这么一个大件还是有殡仪馆舍不得买。
这些年,仅仅依靠租赁冷藏、火化业务,大伯就将设备的钱赚回来了。
当然,因为火化炉比较老,后期的维护费用也不小,甚至为了之后的环保达标,还加装了环保净化装置。
但这都是后话,当殡仪馆运行起来之后,这些也都不再是问题。
就这样,大伯那半年,直接在殡仪馆上投进去了将近百万!
为此,他甚至还以家里的门面作抵押,又贷出了二十万来缓解资金的压力。
当时在外人看来,绝对是惊世骇俗的。
就算那些因为赌博输光了拆迁款的人,看到大伯这么搞都会嗤之以鼻,说一句‘还不如打牌输了’。
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大伯硬生生扛着外界看笑话的目光,将殡仪馆运转起来,走上了正轨。
第一年过去之后,殡仪馆就顺了起来。
那些一直盯着大伯一家的人的目光,从一开始的看笑话,变成了之后的惊叹。
虽然还是有人觉得做丧葬行业晦气,但耐不住大伯一家凭借殡仪馆跻身天门县富人阶层。
那些看不起大伯一家的人,见面也只能笑脸相迎。
谁家还没个生老病死?
以后办事,总归是要打交道的。
这就是天门殡仪馆的历史。
在了解完天门殡仪馆的相关信息后,陈淼也明白了自己之后要面对的问题。
冷柜、火化炉的维护,殡葬车的保养,殡葬物品的采购,业务的洽谈,员工的招募等等。
这些事情虽然都有专人去做,但作为馆长,总归需要对这些事进行统筹。
至于土地租赁期限快到了这件事,倒是不用他操心,大伯有自己的人脉,倒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所以这一个月,陈淼要做的就是先去了解这些事情。
如果只做一个甩手掌柜,那就要承担被欺瞒的风险。
大伯当了九年馆长,这些事情都了然于心,他作为未来的馆长,自然不能做的更差。
看了一眼时间,陈淼吃饭之后就继续了解相关资料。
临近晚上的时候,他又去了冷库。
冷库管理员还在招募中,这期间,他还得继续守在冷库。
不过进冷库之前,陈淼都会看一眼《俗世成神笔记》来确定是否有危险。
毕竟目前为止发生的事情,都与冷库有关。
就是不知道火化间和骨灰堂,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陈淼觉得,之后他每天的活动轨迹还得再多几个。
能提前发现危险并解决,那就再好不过了。
……
第12章 双胞胎
日子一晃而过。
陈淼这几天也逐渐进入了状态,在大伯的照顾下,陈淼对馆里的情况愈发熟悉了起来。
不过也正因此,馆里大多数人都看出了情况似乎有些不对,渐渐的,就有关于陈淼要成为馆长的风声传了出来。
陈淼并未承认这件事,但大伯也没对这件事做出解释。
大伯的态度,似乎默认了陈淼要当馆长的事情。
起初,陈淼也不知道这会带来什么,直到又有人开始提离职之后,他才明白自己成为馆长会带来什么。
以前大伯坐镇,这些天门殡仪馆的老人可能还不会想太多,福寿殡葬中心要挖人也要下大价钱,但现在如果换成了陈淼当馆长,那他们就得考虑了。
天门殡仪馆倒闭和没倒闭,离开可是两种待遇。
不过用大伯的话来说,该走的还是会走,慢慢招人就是,只要火化工老余、敛容师时慢慢、殡葬礼仪师陈淼这三个持证上岗的人在,这个馆就能运作起来。
其他的岗位,都不是大问题。
在大伯的这种态度下,陈淼也不再纠结,做自己的事就行。
这天,到了给老王举行追悼会的日子了。
老王的追悼会在主告别厅召开,这不是老王的家人舍得为老王付出,而是当时老王家人来闹之后,大伯不仅给赔了二十万,还给老王安排了丧葬一条龙。
老王的丧葬仪式花销全部由殡仪馆承担,如此才有了主告别厅进行追悼会这一幕。
可老王的排场倒是大了,但来追悼的人却不多。
偌大的告别厅中,也就十来个人。
而在这些人中,真正脸上带着悲色的,只有一半。
其中,并不包括老王的妻子。
很快,追悼会开始。
“春风化雨润无声,慈颜笑貌驻心间。今天我们聚集于此,送别一生宽厚仁爱的王涛。”
“他如冬日暖阳,用包容与温柔滋养着家庭;如静水深流,以平凡中的坚守诠释了爱的力量。”
“此刻,让我们以感恩之心,与他作最后的告别……”
老王的追悼会很顺利。
不过让陈淼没想到的是,老王的妻子最后会将老王的骨灰盒留在天门殡仪馆的骨灰堂,而不是带走安葬。
陈淼尽可能的认为老王的妻子将老王放在这里,是因为老王在这个熟悉的地方安眠比起冰冷的地下更舒服一些,而不是因为殡仪馆对老王的终身免费存放待遇。
给老王上了香后,陈淼离开了骨灰堂。
……
“听说了没有,有一对双胞胎在双岭河落水溺亡了。”
吃饭的时候,陈淼听到了一旁两个业务员之间的对话。
“怎么没听说,我还看到那个监控视频了,妹妹不小心掉入河里,姐姐去救,结果双双溺亡,哎!”
“一对双胞胎啊!真不知道他们父母能不能承受着这种打击,对了,你没去试试看,能不能将她们接到我们殡仪馆……”
听着两人的对话,陈淼心中叹息,情绪上却并没有太大的波动。
最近这一周时间,除了主持老王的追悼会外,他还参与了三个逝者的殡葬流程。
其中一个逝者甚至都没有使用冷库,没有举行追悼会,只是在灵堂存放了半天时间就进行了火化,然后带走了骨灰盒。
这个过程中陈淼没有听到哭声,没有看到眼泪,但那个老人带着儿子骨灰离开的背影,却比起老王那个追悼会带给陈淼的悲伤与孤寂更加浓郁。
见多了生死离别,陈淼对这些也就免疫了一些。
吃完饭,陈淼回到了办公室中,继续研究关于民俗方面的知识。
这段时间他不仅重新捡起了当初上学时的书本,还开始与那些民俗论坛中的人讨论民俗知识。
以前,他在论坛只是一个潜水的角色,现在,他都快水成龙王了。
除了这些,陈淼在同学群里露头的频率也变高了。
当初上学时关系还行的那批人拉了一个群,叫做【丧葬一条龙】。
取这个名字倒不全是为了搞笑,在这个群里,确实能凑出丧葬一条龙所有环节需要的人才。
只不过毕业两年之后,【丧葬一条龙】名存实亡。
从群里的聊天中,陈淼得知有人已经改行,有人还在殡仪馆里当牛马,有人待业在家,时不时接一些临时的司仪活计。
当然,有躺平的,也有在这个行业中一步不停往上爬的人。
像这种往上爬的人,在殡葬行业中并不多见。
大多数选择这个行业的人都没有什么冲劲,只需要考到证书,去按部就班的上班就能养活自己。
从这个群里二十个人,只出现了两个这样的人就可以看出一二。
这两个人中的一个比较另类,名叫杨九华,他直接做起了阴间户外直播,专门探索一些阴间场所!
配合上他在学校里学到的那些殡葬民俗知识,直播起来效果还不错,几乎每次开播都有几百固定粉丝追随,算是蹚出了一条路。
至于另外一个就正常了,其名王飞扬,其所学专业和陈淼一样,都是殡葬礼仪。
但相比陈淼的平凡,王飞扬在那一批学生中就有些出众了,其各项成绩都名列前茅,毕业之后直接去了一线城市的殡葬中心。
如今月薪已经破万,但这并不是他收入的大头。
一线城市,客人给的白包要大很多。
同样主持了三场追悼会,陈淼能收到六百块的白包,王飞扬就能收到三千!
真要算起来,在王飞扬所在的那个一线城市,他的收入已经超过了大多数白领,只不过行业的‘名气’在那里,王飞扬就算月入三万,却都没法找到一线城市的对象。
所以王飞扬在一直努力往上爬,他要做管理层,脱离一线工作,然后买房买车,在一线城市扎根!
对此,陈淼表示很励志。
至少在没有继承天门殡仪馆之前,他比不过这两位。
通过这段时间在群里的水群,陈淼也算是了解了自己这些同学的情况。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以后天门殡仪馆缺人了,好挖人来天门殡仪馆。
相比那些不知根底的人,这些同学陈淼还是了解一二的。
就在陈淼照例在潜水看同学聊天的时候,业务员孔方给他发来了消息。
「三水哥,我接了一个单子,客人下午入库,后续还有追悼会要办,主告别厅的,你关注一下哈。」
陈淼回复之后,点开了孔方发来的资料。
打开第一眼,他就看到了两张一模一样的照片。
双胞胎!
……
第13章 上门
天门县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有说法的。
天门县所处的位置刚好在两条山脉尾端的夹角之间,城北、城南外都有山,城西还有单独的一个小山包耸立。
如此,从天上往下俯瞰去,整个天门县就像是身处于一个由山组成的‘门’字当中。
至于为什么叫做‘天门’而不叫做‘龙门’‘玉门’,那是因为传说中,天门县城西的那座独立的门头山上,曾经落下过一位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