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请自重 第51节

  就算南昭山国多雾,也不至于在三月中降下这等大雾吧。

  “林指挥使,你听!”

  丁岁安眉头紧锁,望向前方,帅旗和将台已逐渐隐没于大雾之内.但攻城军卒既然出动,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撤回。

  此刻理应还能听见嘶吼喊杀之声。

  可.前方却一片寂静。

  这突如其来的大雾不但阻隔了视线,好似还阻隔了声音一般。

  “我去前头看看!”

  林大富起身,走向将台。

  仅仅走出二十几步,身影便消失在了越来越浓的大雾中。

  丁岁安隐隐生出些不安。

  十余息后,肥胖身影去而复返,那双胖短腿倒腾的格外快丁岁安没想到,痴肥如球的身材竟然能跑这么溜。

  一息之后,雾中林大富的面目越来越清晰,那是一种恐慌到了极度、甚至带了些绝望的神色。

  “快~快,马~”

  面色赤红的林大富要说什么,却因为喘的肺叶都要出来了,呼哧呼哧不成言。

  不待丁岁安问起怎回事,左侧浓雾之中骤然响起震天杀声.距离之近,宛如耳边。

  “???”

  左翼,由怀化将军秦寿率三万厢军坐镇,中军近前怎会突然爆发战斗?

  不待丁岁安搞清楚怎回事,左侧浓雾内,影影幢幢,似有无数人正朝他们这边疾冲。

  宛若千鬼夜行。

  ‘铛~’

  一名甲士斜刺里杀出,举刀便砍。

  身着皮甲、头缠土黄裹巾.不是南昭军卒,还能是谁!

  丁岁安挡下一刀,拽着林大富急退两步。

  直到这时,惊惶万状的林大富才说出一句话完整的话来,“逃!左军没了!”

  午时正。

  叩剑关外。

  大雾之后,南国春雨,新山翠艳

  但春山之上、幽谷之内,却到处是身穿赤色军衣的吴国军卒夺路狂奔,为减轻负重,旌旗、甲胄、刀枪.乃至受伤的袍泽,被一一丢在荒野山林。

  身后,更多身穿黄色皮甲的昭军于山林间疾走如平地,途中遇见被丢弃的伤兵、或跪地乞降的吴军,二话不说,一刀斩首。

  随后将首级系于腰间,继续追击山国军卒之彪悍,可见一斑。

  叩剑关东北二十里。

  ‘哒哒哒~’

  马蹄踏碎浅小水洼。

  两匹战马疾驰,但驮着胖子的那匹,速度明显越来越慢,脚力渐渐不支。

  “唔吼~唔吼~”

  二三十丈外的身后,一队南昭马军口呼怪声,紧追不舍。

  偶有一支冷箭射出,昭军军官当即喝止,“停!前方那胖子,看甲胄规制少说是一军指挥使,国师有言,生捉都头以上者,赏银百两!”

  背后对话听得请清楚楚,林大富不由绝望,看了一眼前方,即将奔出山谷进入一处小平原到了视线无遮无掩的平地,更难逃。

  几经犹豫,白白胖胖的脸上罕见的露出坚定神色,最终一咬牙,道:“小丁,再这般下去你我都逃不了,出谷后你我分开逃!你往东北,我逃正南!”

  大吴在南昭东北.林大富这是把那仅有的一线生机让了出去。

  伏在马背上的丁岁安诧异望了林大富一眼,随后目视前方,回道:“你往东北,我去正南!”

  “好!”

  林大富应得干脆利落。

  这老小子!

  又着了他的道!

  少倾,两人奔出谷口,丁岁安正要拉缰南向,却不料,林大富竟率先扯僵转向.只是,他逃跑的方向不是东北,而是正南。

  “林指挥使?”

  “别婆婆妈妈!快逃!”

  林大富匆匆一句,狠抽马臀,本已力竭的马儿口中喷吐着白沫,吃疼之下却又爆发出最后一点气力。

  丁岁安猛拽马缰,朝东北而去。

  三两息后,两人之间的距离迅速拉开数十步,却见林大富忽然转头,大喊道:“小丁!待酥娘好些!让她每年今日给我烧点纸,莫让爹爹做孤魂野鬼.呜呜呜.”

  说罢,林大富骑在马背上放声大哭。

  吴历正统四十八年春,南昭不敬上国,大吴发兵十万讨之。

  三月初,吴军进境,十日克四城,拓地三百里。

  月中,两国陈兵叩剑关。

  于十五日决战。

  战至辰时末,厮杀正酣,天降妖雾,吴军左军擅离防区,致左翼空虚,中军被袭。

  吴军大崩弃尸六十里,川流为之阻塞。

  此战,南昭阵斩一万三千级,俘六千余。

  缴马匹甲胄无算。

  捷报传至云州,昭帝大喜,诏令天下,即日对吴国不臣不贡。

  南昭举国欢腾,改元神武.

  PS:没刀,大家放心。

  存稿一滴都没有了.

第56章 朔晦双魂,阴阳一命

  三月十七。

  大吴帝京,天中城。

  昨今两日,朝堂氛围有点不对劲今日早朝后,陛下更是召集诸多重臣于谨身殿议事,直至时辰近午,殿门依旧紧闭。

  但天中城,熙攘繁华如常。

  一大早,天中各个主要街道的路口,都站着三两个青衣小厮,但凡见到读书人模样的男子,便会凑前送上一本薄薄的小册子。

  这些小册子内容一样,书名却五花八门。

  有的叫做《畸恋》,副标题‘金莲与阿庆不得不说的故事’。

  有些书名叫做《欲海孽缘》,还有更离奇吸睛的叫《一根棍棍引发的血案》。

  ‘二八佳人体似酥,腰间仗剑斩愚夫’

  受赠之人只觑一眼那首定场诗便隐隐猜到了内容,回家后赶紧找个僻静地方细看下去,不多时便沉浸其中。

  但无一例外,所有免费发出去的小册子,统统结尾于同一处。

  ‘金莲匆忙间顾不得许多,里衣、罗袜已被丢出锦帐,西门大官人三两下脱掉衣衫,扑将上去.(完)。欲知后事如何,请购风月传奇《金瓶梅》,全城各大书铺有售。’

  “娘那个得儿!”

  看客看到此处,往往会喝骂一句,随后揣上银子,火急火燎赶往最近的书铺。

  至当日酉时,头批刊印的《金瓶梅》第一册两千本,宣告售罄。

  傍晚,姜轩同书监局刘大人的公子刘浮舟依约来到酌月楼,要了间雅间,两人坐在屋内将刚刚从书铺收来的回款拢在一起。

  清点完毕,姜轩将银钞分作了四堆。

  “这些,留作第二册刊印的本钱!这一堆是你的分红,这一堆是我的”

  “那这一堆呢?”

  “不是说好了么!这一堆是我兄长的!”

  姜轩将自己的分红收好,又将另一份整整齐齐叠好。

  刘浮舟眼巴巴看着,低声建议道:“阿轩,你不是说那人是个赤佬么?咱俩干脆把他这份分掉得了!”

  “什么赤佬?若无我大吴军卒抛家舍业、戍边守关,哪有你这等膏粱子弟在京中歌舞升平!我父亲亦是边镇武人,你下回见了他,是不是也要称他一声‘赤佬’!”

  这话,听着怎么那么耳熟

  刘浮舟老爹书监局的职务并不高,在天中这种地方,尿个尿都能滋湿一群。

  是以姜轩虽然是个入不了族谱的私生子,但拿老爹的名头足够唬住他。

  刘浮舟讪讪一笑,道:“都听你的。”

  “阿舟,我跟你说,人无信不站,咱们要做到言之有理.”

  “阿轩是想说言而有信吧?”

  “管他言什么鸟呢,总之,咱们不能说话不算数。”

  “嗯,我晓得了。”

  ‘吱嘎~’

  两人正说话间,房门被人从外推开。

  一名面皮白皙、眼窝深陷的锦衣青年不请自来,摇扇立于门内,身后跟着伴当。

  姜轩扭头看清来人,噌地站起,慌忙将抓在手里那份丁岁安的分红藏在了身后。

  那锦衣青年瞧见了也不计较,只呵呵一笑,“轩弟,好久不见。”

  “哎呀,哪阵香风把余兄吹来了,数月不见,余兄愈发亭亭玉立了”

  “呵呵,轩弟甚至不愿称为兄一声表哥。”

  “呃表哥。”

  “轩弟,听说你弄了门挣钱的营生,为兄想参一股,如何?”

  “余兄说笑啦,我和阿舟做这点小生意,您怎会看得入眼”

  “呵呵,巧了,我偏就看入眼了!我出一百两银子,往后这门生意,我占八成,就这么定了!”

首节 上一节 51/9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