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天工:开局执教答案 第636节

  进球之后,艾弗森没有看维斯布鲁克。

  他只是缓步跑过他身边,然后将手放在耳边,做出了那个经典的倾听动作。

  全场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维斯布鲁克被激怒了,脸上涨得通红。他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羞辱,他要打回来。下一次进攻,他依旧不顾一切地持球猛冲。

  但他冲得越猛,山猫队的防守陷阱就收得越紧。他突到一半就发现自己陷入了艾弗森、皮尔斯和华莱士的三人包夹之中。他想传球,但已经没有了出球的线路。

  皮尔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猎人,预判了他的传球意图,伸出手轻轻一捅。

  断球。

  皮尔斯将球传给麦迪,麦迪运球推反击。他的面前只有退防的杜兰特,二对一。麦迪没有选择自己上,他一个不看人传球,将球送到了另一侧跟进的皮尔斯手中。皮尔斯接球轻松上篮得手。

  4:4。

  比分被追平,但场上的势头已经悄然逆转。维斯布鲁克从一个搅动风云的英雄,变成了一个鲁莽的闯祸者。雷霆主教练斯科特·布鲁克斯在场边急得大喊:“拉塞尔!慢下来!打战术!”

  但维斯布鲁克已经上头了。他的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找回场子。他要在艾弗森的头上得分。

  而这,正是陆远想要的。他用艾弗森这把最锋利的尖刀,精准地刺中了雷霆队那颗最年轻也最不稳定的心脏。

  第一节后半段彻底变成了艾弗森和维斯布鲁克的个人秀。

  维斯布鲁克用他无尽的能量一次次冲击篮筐。

  他能得分,但每一次得分都要付出巨大的体力消耗。

  而艾弗森则用他炉火纯青的技术和节奏轻松地回应着。他打得更聪明,更高效。

  第一节结束,比分28:24,山猫队反超4分。维斯布鲁克一个人拿下了14分,但命中率是10投5中,并且出现了3次失误。而山猫队全队送出了8次助攻。

  节间休息,陆远将艾弗森换下,换上了安德烈·米勒。

  “阿伦,打得不错。”陆远拍了拍艾弗森的肩膀,“你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交给他们。”

  艾弗森喘着粗气点了点头。他知道教练只是在用他去消耗维斯布鲁克,去点燃那个年轻人的怒火。

  而当那团火烧得最旺的时候,就是釜底抽薪的最佳时机。

  第二节,当维斯布鲁克发现防守他的不再是那个针锋相对的艾弗森,而是一个慢悠悠仿佛在公园打养生篮球的安德烈·米勒时,他感觉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他一身的力气和怒火却无处发泄。

  他想提速,但米勒却用一种黏糊糊的防守拖慢他的节奏。他想传球,但山猫队的轮转防守已经悄然到位。雷霆队的进攻瞬间失去了第一节的那种锐气,变得迟滞而犹豫。

  而山猫队则在米勒的梳理下,打得愈发沉稳致命。汉密尔顿不知疲倦地无球跑动,卡特在侧翼伺机而动,布兰德在内线稳如泰山。

  分差被一点一点地拉开。半场结束时,山猫队已经领先了15分。

  维斯布鲁克在第二节只得到2分,他的脸上写满了沮丧和迷茫。

  他不明白为什么比赛会变成这个样子。而另一边的杜兰特则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很努力地得分,半场就砍下了20分,但他的得分却无法转化为球队的胜利。

  他感觉自己像是在一片沼泽中战斗,无论怎么挣扎都无法摆脱那种被拖拽下沉的感觉。

  下半场,比赛的节奏已经完全被山猫队所掌控。

  陆远甚至没有让艾弗森再登场。

  他用不同的阵容组合去应对雷霆队的每一次反扑。

  当雷霆试图用速度冲击时,他派上马里昂和华莱士组成移动长城。

  当雷霆试图用投射拉开空间时,他派上汉密尔顿和斯泽比亚克,用更精准的投射予以回应。

  他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渔夫。

  无论海里的鱼怎么折腾,都逃不出他手中那张早已撒下的大网。

  最终,全场比赛结束。

  105:88。

  山猫队以17分的优势战胜俄克拉荷马雷霆,取得了开季七连胜。

  这场胜利没有对阵热火时那般酣畅淋漓,但它所展现出的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掌控力,却更让整个联盟感到不寒而栗。

  他们赢的不是数据,不是场面。他们赢的是节奏,是心理。

  终场哨响,杜兰特和维斯布鲁克走向了山猫队的替补席。他们停在陆远的面前,两个年轻人眼中没有了赛前的桀骜不驯,取而代之的是纯粹的求知欲。

  “教练,”杜兰特由衷地问道,“我们输在了哪里?”

  陆远看着眼前这两个代表着联盟未来的年轻人,他笑了笑。

  “你们没有输。”

  “你们只是还需要一点时间。时间会让你们学会如何去控制你们身体里那股强大的力量,而不是被它所控制。”

  说完,他拍了拍两个年轻人的肩膀。

  “未来是你们的。”

  “但现在,还是我们的。”

  他转身,带着他的十一个弟子走进了球员通道,留下了两个若有所思的年轻人,和一座依旧沉浸在胜利喜悦中的城市。

  七连胜。

  不败的王朝继续着它的巡演。而整个联盟都在屏息凝神地等待着,等待有谁能够让这艘从历史中驶来的无敌战舰,稍微放慢一下它的脚步。

第412章 篮球界的新麦加

  如果时间是一条奔流不息的大河,那么在2011年的深秋,这条河在北卡罗来纳州拐了一个最不可思议的弯。

  它的流向,不再是达勒姆(Durham),也不是教堂山(Chapel Hill),而是夏洛特。

  这座曾经在篮球版图上无足轻重,甚至有些尴尬的城市,一夜之间,成为了整个北美篮球世界的耶路撒冷。

  不,用一个更贴切的词来形容——麦加。

  一个所有篮球信徒,都必须前来朝圣的地方。

  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那支名为夏洛特山猫的球队。

  或者说,源于那十一个男人,和一个站在他们身后的教练。

  当陆远带着他的十一位杜克门徒,以一种近乎神迹的方式在NBA重聚时,整个北卡罗来纳州都陷入了一种奇特的精神分裂。

  众所周知,北卡是篮球的圣地。而这片圣地,长久以来被两种颜色所统治——杜克大学的宝蓝,与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C)的天蓝。

  这两种蓝色,是信仰,是血脉,是刻在骨子里的仇恨与骄傲。

  一个北卡州的孩子,从他拿起篮球的那一刻起,就必须做出选择。

  你要么是蓝魔(Blue Devils),要么是焦油踵(Tar Heels),绝没有中间地带。

  这种长达数十年的夙怨,早已超越了体育的范畴,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你甚至可以因为对方支持的球队颜色,而拒绝一桩看似完美的生意。

  然而,山猫队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

  对于杜克的死忠们来说,这简直是上帝降下的福音。

  他们不需要再忍受NBA里那些与自己毫无关联的球队,不需要再将情感寄托在某个毕业于杜克的球星身上。

  现在,他们有了一整支球队!一支由他们最引以为傲的、创造了不败神话的“杜克王朝”原班人马组成的球队!

  这支山猫队,就是杜克大学在NBA的延伸,是他们的精神图腾,是活生生的历史丰碑。

  而对于那些曾经憎恨杜克入骨的UNC球迷来说,事情就变得复杂且痛苦起来。

  他们恨杜克,恨陆远,恨老K,恨每一个穿着蓝色魔鬼球衣的人。

  可他们同样是北卡罗来纳州的居民,夏洛特山猫,名义上是属于他们所有人的球队。

  更要命的是,这支球队打出的篮球,实在是太……太好看了。

  那是一种返璞归真,将团队篮球演绎到极致的艺术。

  每一次传球,每一次跑位,都充满了智慧与默契,仿佛十一个人共享着同一个大脑。

  在如今这个强调个人英雄主义的联盟里,山猫队的出现,就像一股清流,洗涤着每一个真正热爱篮球这项运动的人的眼睛。

  于是,一个奇特的现象出现了。

  每当山猫队有主场比赛时,整个北卡州,除了教堂山那片最顽固的天蓝区域,几乎所有地方都会上演一场浩浩荡荡的“人口迁徙”。

  人们从罗利出发,从格林斯伯勒出发,从温斯顿-塞勒姆出发,甚至从最东边的海岸小镇威尔明顿出发。他们的目的地只有一个——夏洛特,时代华纳中心球馆。

  他们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身上穿着褪了色的、印着“DUKE 99”字样的冠军T恤,那是他们珍藏了十几年的青春。

  他们有西装革履的中年人,在周五的下午提前翘班,只为能赶在交通高峰前抵达球馆。他们有成群结队的大学生,脸上涂着蓝白相间的油彩,在车里放着震耳欲聋的摇滚乐,一路高歌猛进。

  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朝圣者。

  今天,是山猫队本赛季的第八场比赛,主场迎战丹佛掘金。

  而这场朝圣,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

  清晨六点,达勒姆。

  戴维斯·米勒教授从床上醒来。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准备他那堂“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课程,而是径直走进了衣帽间。

  在满是斜纹软呢外套和牛津衬衫的衣柜深处,他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个被防尘袋套好的盒子。

  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件崭新的、带着吊牌的夏洛特山猫队3号球衣。

  背后印着的名字是:IVERSON。

  米勒教授今年已经六十二岁了。

  作为杜克大学的终身教授,他见证了杜克篮球的起起落落。

  但他记忆中最深刻的,无疑是1995年到1999年那段辉煌的岁月。

  那时候,他还是个中年讲师。

  每个比赛日,他都会和学生们挤在卡梅隆室内体育馆那狭窄的木质长凳上,声嘶力竭地为那群年轻人呐喊。

  他记得艾弗森如鬼魅般的变向,记得麦迪飘逸如诗的干拔,记得汉密尔顿不知疲倦的奔跑,记得华莱士每一次撼动篮筐的怒吼。

  他以为,那段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永远封存在录像带和旧报纸里。

  直到两个月前,陆远,那个创造了奇迹的中国教练,带着那十一个他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回来了。

  米勒教授感觉自己仿佛被闪电击中。他第一时间冲进学校的纪念品商店,却发现所有与“杜克王朝”相关的周边产品早已被抢购一空。

  他不得不驱车两个小时前往夏洛特,在官方商店排了整整四个小时的队,才买到了这件艾弗森的球衣。

  他不是艾弗森的球迷,他是他们每一个人的球迷。

  选择3号,只是因为这是他排到队时,唯一剩下的号码了。

  他将球衣平整地铺在床上,又从抽屉里拿出了一条同样崭新的山猫队主题围巾。

  然后,他对着镜子,笨拙地将围巾系在脖子上,又穿上了那件略显宽大的球衣。

  镜子里的自己,看起来有些滑稽。

首节 上一节 636/6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