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训练馆内气氛热烈到顶点之时,助理教练史蒂夫·克利福德拿着一台平板电脑,脸色有些难看地走了进来。他是陆远最近聘请的,负责处理所有杂事,并作为球队对外唯一的联系人,严格执行着陆远的保密指令。
“教练……”克利福德的声音有些迟疑,“TNT最新的节目出来了,还有《体育画报》的专栏……”
陆远接过平板,屏幕上正是查尔斯·巴克利那张夸张的大脸,他正笑得前仰后合:“……我敢打赌!他们现在肯定在练习怎么用意念投篮!哈哈!陆远教练,你如果真的能让他们回到巅峰,我就在演播室里亲吻肯尼的屁股!”画面随之切换,肯尼·史密斯在旁边露出一脸嫌弃的表情。
接着,是《体育画报》那篇尖酸刻薄的专栏文章。“世纪骗局”、“营销闹剧”、“老男孩的最后悲歌”……这些刺眼的词语毫不留情地抨击着他们。
陆远面无表情地看完了这些,然后将平板递给了皮尔斯。皮尔斯看后冷笑一声,递给了艾弗森;艾弗森扫了一眼,眼神变得冰冷,又递给了麦迪。这台平板电脑,就这样在十一位传奇手中转了一圈,将外界的嘲讽与不屑清晰地传递给了每一个人。
训练馆里的温度仿佛都下降了几度。但出乎克利福德意料的是,他没有看到预想中的暴怒和沮丧。这些刚刚还沉浸在喜悦中的传奇们,在看完这些嘲讽之后,反而都异乎寻常地平静了下来。那是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令人心悸的平静,他们的眼神像是在看一群无知的跳梁小丑。
艾弗森第一个开口,他看着陆远,咧嘴一笑:“教练,他们说我们在冥想?”
麦迪靠在墙上,双手抱胸,眼神里带着一丝玩味:“挺好的,让他们继续笑吧。现在笑得越大声,到时候嘴巴张得就越大,也更容易被我们打掉牙齿。”
文斯·卡特活动了一下肩膀,关节发出清脆的响声:“我有点等不及了,真想看看当他们看到我还能飞的时候,会是什么表情。”
大本则只简单地说了一句:“我想盖掉勒布朗。”
这群人,无一不是天生的斗士。他们的一生,都在和质疑与嘲笑战斗。这些外界的噪音,对他们来说从来都不是压力,而是最好的燃料,足以让他们体内那团战斗的火焰燃烧得更加旺盛。
陆远收回平板,关掉了屏幕。他看着弟子们眼中重新燃起的、冰冷的战意,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外界的评价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是谁。”
他停顿了一下,宣布了接下来的计划:“从今天起,恢复正常训练。训练量,是你们在NBA巅峰时期的两倍。”
听到这句话,所有人都露出了兴奋的表情。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疲劳已经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他们渴望训练,渴望压榨这具崭新身体的全部潜力。
“在这之前,”陆远补充道,“我们不会接受任何采访,不透露任何信息。让他们继续猜,继续笑,就让他们把我们当成一个天大的笑话。直到比赛日那天,我们去迈阿密,赴一场王者的晚宴。然后,把他们的王冠,当着全世界的面,亲手摘下来。”
次日,当球员们重回训练馆时,一场期待已久的五对五全场对抗即将开始。陆远拿着战术板,实际上只是为了分组。
白队阵容令人窒息:控球后卫阿伦·艾弗森,得分后卫理查德·汉密尔顿,小前锋保罗·皮尔斯,大前锋肖恩·马里昂,中锋本·华莱士。这个组合拥有极致的突破、无解的跑位、万花筒般的进攻技巧、全能的防守覆盖以及一尊禁区守护神。
黑队的阵容同样恐怖:控球后卫安德烈·米勒,得分后卫沃利·斯泽比亚克,小前锋特雷西·麦克格雷迪,大前锋埃尔顿·布兰德,并由文斯·卡特客串中锋。这个配置拥有稳健的掌控者、致命的射手、无解的天赋得分手、扎实的内线基石,还有一个能飞天遁地的“半人半神”。杰森·特里则在场边作为“超级第六人”,随时准备轮换上场。
陆远甚至没有安排裁判,他只是将球扔到了中圈,然后说了一句“开始”。
比赛从第一秒钟起,就直接进入了总决赛抢七级别的对抗强度,没有任何试探和保留。
艾弗森拿到球权,对上了安德烈·米勒的防守。
他没有多余的试探,仅一个看似朴实无华的体前变向,其蕴含的恐怖爆发力便已展露无遗。
米勒只觉得一阵风吹过,艾弗森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他身后。
麦迪立刻上来补防,两位历史级的天才得分手在这一刻正面相遇。
艾弗森没有选择强突,而是一个违反惯性定律般的急停,在高速冲刺中瞬间静止。
麦迪的反应也快到了极点,立刻贴了上来。
但就在此时,艾弗森手腕轻轻一抖,篮球从他的背后精准地传给了从底线兜出来的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接球,不停顿直接出手,尽管斯泽比亚克飞身扑救,指尖几乎触到篮球,但还是慢了一步。
唰!白队拿下第一分。
攻防转换,黑队迅速组织进攻。米勒稳稳地将球带过半场,交给了麦迪。
麦迪拿球,面对皮尔斯的防守。
“真理”张开双臂,像一头棕熊般罩住了麦迪的所有进攻路线。
然而麦迪没有选择突破,他只是干拔,原地起跳。
那是一种毫无道理的、无视防守的进攻方式。他的身体在空中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出手点让皮尔斯望尘莫及,整个动作舒展优雅,却又充满了致命的杀气。
唰!麦迪用同样的方式还以颜色。
比赛的节奏快得令人窒息。
这边,皮尔斯利用他万花筒般的进攻技巧,背身单打斯泽比亚克,接一个转身后仰跳投命中;
那边,布兰德在内线展现了他扎实的脚步,一个漂亮的小勾手,在大本的头顶上将球打进。
艾弗森再次突破,吸引了所有人的防守注意力,然后将球高高抛向空中,本·华莱士如同一头苏醒的雄狮拔地而起,用一股要把篮筐扯下来的力量完成了空中接力!
文斯·卡特同样不甘示弱,在一次快攻中接到米勒的传球,罚球线内一步起跳,在空中完成了一个惊人的大风车灌篮!
砰!
砰!
砰!
篮球不断地被送进篮筐。
场上没有弱者,每一个人都是进攻强点,每一个人也都是防守悍将。
但最可怕的并非他们的个人能力,而是他们之间那种无需言语的默契。
马里昂的切入时机总是恰到好处,皮尔斯和艾弗森的交叉掩护总能制造出空位,大本与布兰德的内线防守轮转密不透风,米勒的传球总能找到位置最舒服的队友。
他们就像一台被调试到完美的精密战争机器,每一个零件都在以最高效的方式运转。
这根本不是一场训练赛,而是一场毁灭的交响曲,一场篮球天赋最华丽的狂欢。
一个小时后,陆远终于吹响了哨声。
十一个人不约而同地停下动作,浑身湿透,汗水浸湿了球衣,剧烈地喘息着。
然而,他们的脸上找不到一丝疲惫,只有酣畅淋漓后的极致痛快。他们已经太久,太久没有打过这么高水平、这么纯粹的篮球了。
他们看着彼此,眼神里是棋逢对手的尊重,也是同门师兄弟的信赖。
他们又齐齐望向场边的陆远,眼神中充满了无法言喻的感激和狂热。
是这个男人,让他们重新找回了这一切;是这个男人,让他们这群被世界遗忘的旧神,重新拥有了君临天下的力量。
杰森·特里从场下冲了上来,兴奋地张开双臂,模仿着飞机的样子在场上滑翔,大喊道:“我还能打一整天!”
“我也是。”艾弗森擦了擦汗,笑着附和。
陆远看着这群重新找回了灵魂的战士,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走到训练馆紧闭的大门前,手轻轻地放在了门上。
门外,是嘲笑,是质疑,是整个不相信他们的世界;
门内,是十一个重回巅峰的传奇,是一支足以摧毁一切的、来自过去的幽灵军团。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干的不错。”
第407章 回来了,都回来了
夏洛特山猫队,或者说现在应该被称为“夏洛特幽灵队”的这支球队,彻底从联盟的视野中消失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夏季联赛的名单上没有他们。各支球队在拉斯维加斯捉对厮杀,发掘着潜力新人,磨合着阵容,而夏洛特仿佛一座空城。NBA的官方网站上,山猫队的页面除了那个已经引发了滔天巨浪的十一份老将合同,再没有任何更新。他们的训练馆大门紧锁,媒体日被无限期推迟,所有工作人员都签署了严格的保密协议。
联盟进入了季前赛阶段。湖人与快船在洛杉矶上演德比,凯尔特人远渡重洋去打海外赛,就连那些志在摆烂的球队,也象征性地打了打比赛,让新秀们亮亮相,给球迷们卖卖票。惟独夏洛特,依旧悄无声息。他们没有参加任何一场季前赛。这在NBA的历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事情。一支球队完全放弃了所有商业比赛和磨合机会,选择在常规赛开始前,将自己彻底封闭起来。(我忘了那一年因为劳资纠纷有没有季前赛了,如果没有的话就当主角的蝴蝶效应吧~)
外界的舆论,从最初的震惊与嘲笑,逐渐转变为一种混合着鄙夷和不耐烦的微词。
“他们在搞什么鬼?”TNT的演播室里,沙奎尔·奥尼尔对着镜头摊开他那巨大的手掌,“我理解陆远想要制造神秘感。但这是职业体育,不是魔术表演。你总得出来让大家看看你的鸽子是黑是白吧?难道他们真的在里面集体辟谷修仙?”
查尔斯·巴克利则更直接:“我还是那个观点。这是一场闹剧。一场精心策划的,针对夏洛特球迷钱包的收割行动。他们不敢打季前赛,因为他们害怕。他们害怕这十一个平均年龄超过三十五岁的老家伙,在场上连跑都跑不动。他们害怕骗局在常规赛开始前就被戳穿。”
外界的舆论,经历了一个极为诡异的演变过程。
最初,是纯粹的震惊。震惊于陆远的操作,震惊于那十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但这份震惊很快就被一个更大的、无法回避的事实所取代,那就是陆远,他现在的身份。
他不是什么隐退多年的名宿,更不是什么初出茅庐的菜鸟。
他是NBA上个赛季的总冠军教头。
就在几个月前,他还站在奥克兰的甲骨文球馆中心,看着自己的弟子们将奥布莱恩杯高高举起。
他所率领的金州勇士队,以一种碾压的姿态,建立了一个崭新的王朝。那个王朝的核心,是已经成长为联盟第一中锋的“移动长城”姚明,是德里克·罗斯,以及那个用三分球改变了整个联盟生态的“萌神”斯蒂芬·库里。
一个手握着如此王炸组合,正处在王朝巅峰的冠军教头,他为什么要走?
这个问题,像一根刺,扎进了所有篮球迷的心里。
他放弃了姚明、罗斯和库里,这三位处在当打之年,并且对他言听计从的超级巨星。他放弃了那套由他亲手打造,被证明是无懈可击的冠军体系。他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卫冕机会,和那注定会载入史册的连冠荣耀。
然后,他回到了夏洛特这个篮球荒漠,签下了一群平均年龄超过三十五岁,被伤病和岁月侵蚀得只剩下名气的老家伙。
这已经不是“疯狂”两个字可以形容的了。
这是背叛。是对他自己一手建立的勇士王朝的背叛。
这是自毁。是对他自己光明璀璨的执教生涯的自毁。
于是,舆论的风向从嘲笑山猫队的异想天开,转变成了对陆远个人行为的极度不解和猛烈抨击。
TNT的演播室里,沙奎尔·奥尼尔的表情是前所未有的严肃。他对着镜头,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收回我之前开的任何玩笑。这件事,已经不好笑了。我无法理解。我真的无法理解。陆远教练,你拥有了所有教练梦寐以求的一切。姚,罗斯,库里,他们是你的士兵,他们能为你赢得一切。你为什么要离开?你告诉我,这十一个老家伙,他们身上有什么东西,是比一个唾手可得的王朝更珍贵的?”
查尔斯·巴克利则用力地拍着桌子,他那张大脸上写满了愤怒:“这是我见过最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对勇士队的不负责任,是对姚、罗斯和库里这三个信任你的年轻人的不负责任!你就像一个国王,在自己的帝国最鼎盛的时候,一把火烧掉了自己的宫殿,然后跑到一片荒地上,说要用沙子堆一个更宏伟的城堡!你疯了吗?你这不仅仅是在赌博,你这是在侮辱篮球这项运动的逻辑!”
相比于这些名宿的痛心疾首,媒体的评论则更加尖锐。
《体育画报》的封面文章标题是《国王的荒唐游戏》。文章深度剖析了陆远离开勇士所带来的连锁反应,认为他的离去直接导致了联盟格局的重新洗牌。
文章悲观地指出,失去了陆远的勇士队,就像失去了大脑的巨人,虽然依旧强大,但已经不再无敌。
而新赛季最大的夺冠热门,已经变成了那支在东海岸虎视眈眈的绿色军团——波士顿凯尔特人。
勒布朗·詹姆斯,这位联盟公认的“皇帝”,在连续几年被陆远的勇士队压制在东部之后,终于看到了冲出东决的曙光。
他所在的凯尔特人,兵强马壮,士气正盛,所有人都相信,今年将是属于勒布朗的一年。
而陆远,这位亲手终结了自己王朝,为最大对手扫清了障碍的“罪魁祸首”,却带着一群“老弱病残”躲在夏洛特,对外界的一切充耳不闻。
这种巨大的反差,让整个事件充满了荒诞的色彩。
而感觉最五味杂陈,最撕裂的,无疑是北卡罗来纳州的本地球迷。
他们对陆远的感情,是刻在骨子里的。
那段属于杜克大学的四年不败神话,是他们篮球记忆中最辉煌的篇章。
陆远,就是他们心中的神。
当神归来时,他们欣喜若狂。
但当他们发现,神归来的方式,是放弃了另一个由他亲手缔造的、更加伟大的神话时,他们迷茫了。
他们既为陆远选择了自己的家乡而感到骄傲,又为他那看似自毁前程的决定而感到痛心和不解。
球迷论坛上的帖子,每天都在激烈地争论着。
“我相信教练!他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当年他执教杜克的时候,谁看好他了?他既然敢这么做,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道理?什么道理?放着满汉全席不吃,跑去啃窝窝头,这是什么道理?我爱陆远教练,但这次,我真的无法理解他。”
“别吵了……我只感觉心疼。心疼姚明,心疼罗斯,心疼库里。他们是那么信任教练,可教练却抛弃了他们。”
“是啊,我甚至不敢去看勇士队的新闻发布会。我怕看到库里那张失望的脸。”
球迷们的担心,很快就成为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