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坛天工:开局执教答案 第412节

  整个尼克斯队,仿佛脱胎换骨。他们走上球员通道时,每一个人的眼神,都像即将奔赴战场的死士。

  下半场与终章:燃烧的意志,最后的尊严

  第三节比赛开始,所有人都被尼克斯队的变化惊呆了。

  他们不再执着于复杂的战术跑位,而是打起了最简单、最强硬的篮球。

  韦德,像一头被激怒的公牛,一次又一次地,用自己的身体冲击着杜克队的内线。

  他一次次被布兰德和马里昂撞倒,又一次次地从地板上爬起来,眼神里的火焰愈发旺盛,然后用更凶狠的姿态,再次发起冲锋。

  一次突破中,他迎着马里昂的防守,强行上篮,被后者狠狠地犯规,摔出底线。

  但他只是拍了拍身上的灰,走上罚球线,稳稳命中两罚。

  加内特,则完全化身“狼王”。

  他在防守端,用近乎野蛮的方式,和布兰德、大本进行肉搏。

  每一次篮板,他都像是在拼命。

  一次,卡特试图在他头上完成补扣,被他直接从空中一把拽了下来!

  裁判立刻响哨,判了一个恶意犯规。

  加内特毫无惧色地瞪着卡特,嘴里咆哮着:“这里是禁飞区!小子!”

  纳什也放弃了那些花哨的传球,而是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组织着进攻。

  尼克斯队,用一种近乎自残的方式,在场上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和意志。

  杜克队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他们没想到,这支上半场看起来温顺如羔羊的球队,下半场会变成一群嗜血的饿狼。

  他们轻松写意的节奏被打乱了,场上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艾弗森的突破,被韦德用一次同样凶狠的犯规拦下。

  两人倒在地上,互相瞪着对方,但起身后,却互相拍了拍对方的屁股,这是一种强者之间的相互认可。

  但是,天赋的鸿沟,是巨大的。

  即使尼克斯队拼尽了全力,他们也只能勉强跟上杜克队的得分节奏,无法迫近比分。

  因为当比赛变得艰难时,杜克的天才们,也会变得更加认真。

  麦迪在关键时刻,面对韦德和基里连科的双人包夹,用一记匪夷所思的、后仰漂移的干拔三分,在24秒进攻时间即将到时,将球投进,浇灭了尼克斯反扑的火焰。

  皮尔斯则在底角,用他那“真理”式的、看似缓慢却无法封盖的跳投,一次次地惩罚着尼克斯收缩的防线。

  第四节,比赛的胜负已经没有悬念。

  但场上的对抗强度,却丝毫没有减弱。

  尼克斯队为了尊严而战,杜克队则为了回应这份尊严而战。

  最终,当终场的哨声响起时,比分定格在了128比105。

  杜克蓝魔军团,以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宣告了他们在这场“王朝战争”中的绝对统治力。

  尼克斯队输了,但他们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他们在下半场展现出的那种永不放弃的冠军意志,让每一个观众都为之动容,全场观众起立,为他们送上了长久的掌声。

  比赛结束后,艾弗森主动走过去,紧紧拥抱了几乎虚脱的韦德。

  “你是个真正的战士,D-Wade。”艾弗森在他耳边,真诚地说道。

  韦德大口喘着气,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后背:“你们也是一群了不起的混蛋。下次,我们不会再输了。”

  球员们互相致意,没有垃圾话,只有眼神中的敬意。

  这场比赛,没有失败者。

  它向全世界展示了篮球的两种极致——一种是纯粹到极致的、足以碾压一切的天赋,一种是坚韧到极致的、永不屈服的冠军意志。

  而当这两者碰撞时,所产生的火花,足以照亮整个篮球的历史长河。

  王朝战争,还剩下最后一场。

  将是同样取得了一场胜利的铁血公牛,对阵这支不可一世的、由一群怪物组成的——杜克蓝魔。

  那将是一场真正的,残酷的,决定最终王者的——内战。

  是陆远在NBA成熟的“铁血哲学”更胜一筹,还是他最初在NCAA缔造的“天赋风暴”更加无可匹敌?

  全世界,都在期待着最后的答案。

第317章 这儿才是全世界体育的焦点!

  2005年的盛夏,纽约,这座被钢筋水泥和无尽欲望包裹的巨兽,正被一种远超其自身体量的热浪所炙烤。

  这股热浪并非源自大西洋的湿热气流,也不是城市热岛效应的寻常发作。

  它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高烧,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躁动,而其震源,正精确地指向了曼哈顿中城,宾夕法尼亚车站上方的那个圆形圣殿——麦迪逊广场花园。

  今夜,MSG俨然已经成为了整个篮球世界,乃至全球体育界的暴风之眼。

  空气燥热得仿佛要燃烧起来。

  走在第七大道上,柏油路面被午后的烈日晒得发软,蒸腾起扭曲的、肉眼可见的蒸汽,像无数挣扎的灵魂。

  然而,与这物理上的暑气相比,那种弥漫在人群中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终极氛围,才是真正让人窒息的根源。

  每一口吸入肺中的空气,都带着一丝电离后的焦灼感,仿佛一场史无前例的雷暴正在云层之上酝酿,而球馆的巨大穹顶,就是那惟一的引雷针。

  距离这场被全球媒体冠以“世纪对决”、“王朝内战”、“篮球究极进化之战”……以及无数更夸张名号的表演赛开始,还有足足两个小时,但麦迪逊广场花园周围的街区早已沦陷。

  人潮不再是简单的流动,而是变成了一种粘稠的、不断膨胀的有机体,吞噬了街道、人行道、甚至是街边的消防栓和报刊亭。

  纽约警察拉起的警戒线在人浪的反复冲击下摇摇欲坠,骑警的高头大马在人群中艰难地维持着秩序,马匹不安地打着响鼻,似乎也对这股狂热感到畏惧。

  警察的哨声尖锐而急促,却像投入沸水中的一颗小石子,连一圈像样的涟漪都无法激起,便被鼎沸的人声彻底淹没。

  “嘿!伙计!看这边!最后两张!前排视角!你能闻到T-Mac身上的汗味!”一个满脸横肉的黄牛站在一个垃圾桶上,挥舞着两张薄薄的卡片,声嘶力竭地对着涌动的人群嘶吼。

  他的报价足以在曼哈顿租下一间不错的公寓一个月,但依然有无数人挥舞着现金,试图挤到他跟前。

  这是一个供需关系彻底失衡的疯狂市场,理智在这里是最多余的东西。

  转播车组成的钢铁长龙几乎从第八大道一直延伸到了第六大道。

  NBC、ESPN、TNT、当然还有来自欧洲的Sky Sports和华夏的CCTV5……全球最顶尖的体育媒体都在此集结。

  巨大的卫星天线像一排排巨型向日葵,整齐划一地对准了万里无云的天空,仿佛在向整个宇宙宣告:今夜,地球人的目光将聚焦于此。一个金发的ESPN女记者,妆容精致,正在镜头前做着现场连线,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观众朋友们,我从未见过如此景象……”

  就连卖热狗的小贩都成了这场盛宴中最投入的参与者。

  一个头戴洋基队棒球帽、围裙上沾满番茄酱和芥末酱的大叔,在给一个顾客挤酱料的间隙,被一台摄像机逮个正着。

  他毫不怯场,对着镜头信誓旦旦,唾沫横飞:“看着吧,伙计们!听我的,绝对没错!今晚注定是杜克那群野小子的狂欢夜!他们是上帝派来重新定义篮球的!我拿我下个月的营业额打赌!”他说着,还煞有介事地指了指身后烟雾缭绕的烤肠车,“他们的天赋,就像我的热狗,滚烫、多汁,没人能挡得住!”

  这场由一个名叫陆远的东方男人一手掀起的篮球风暴,其热度已经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成为了一种席卷整个北美大陆的文化现象。

  NBA?早已进入休赛期。

  NCAA?赛季结束多时。

  NFL?还在训练营阶段。

  在铺天盖地的报纸头条、电视台24小时轮番轰炸的专题片和网络论坛上每秒刷新数千条的讨论帖面前,其他一切新闻都成了无足轻重的点缀。

  NBA总裁办公室里,大卫·斯特恩正对着电视屏幕,红光满面,嘴角那标志性的微笑几乎咧到了耳根。

  他手里夹着一支雪茄,却忘了点燃。

  身边的高管们正在汇报着惊人的数据: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转播权,广告时段的售价创造了体育赛事的新纪录,周边产品的预售额已经超过了过去任何一届NBA总决赛的总和。

  全世界所有能接入信号的地方,都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关注着这场比赛的最终结果。

  TNT(America online 's timeswarner' Turner Television network, LLC)的转播信号卖不到了200多个多家和国家,他们总裁特许这次现场转播直接免费,然后利用分段贴片广告植的形式收钱,广告赞助名单多达80家!最终这场娱乐慈善性质公开挑战表演赛转播分成都创了天价!简直超过NFL总决赛的营收不知道多少亿级!!

  斯特恩知道,联盟的声望和荷包,都被陆远这块横空出世的金字招牌喂得盆满钵满。

  他甚至有些后怕,幸好当初选择和陆远合作,而不是将他视为威胁。

  而NCAA的高层们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杜克蓝魔,这块在篮球界本就响当当的招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烫金过。这场表演赛的全球独家转播权,据小道消息疯传,卖出的价格是一个能让所有职业联盟高管的下巴集体砸穿地板的数字——而且,单位还不是美元,是欧元!

  这个传闻的真实性无人能够证实,但它本身就足以说明一切。

  赞助商的名字像繁殖力旺盛的蜈蚣脚,爬满了球场地板、篮架、技术台,以及所有能被镜头捕捉到的缝隙,连球员热身时喝水用的杯子上,都印着清晰醒目的Logo。

  穿过拥挤的媒体区和安检口,当那扇通往球馆内部的大门被推开时,一股更为强大、更为纯粹的声浪瞬间扑面而来,仿佛要将人的灵魂直接从躯壳里掀翻出去。

  MSG的内部,已然是一个浓缩的世界。

  看台上,那是真正意义上的群星璀璨,好像一个全球名人堂加名利场颁奖礼,被硬生生地搬到了篮球场边。闪光灯的密度之高,甚至让场馆顶棚的专业照明都显得有些苍白。

  传奇观赛团的位置依然是最耀眼的中心,仿佛天然存在一个引力场。

  迈克尔·乔丹,今天特意换上了一件略显复古的芝加哥公牛队丝质夹克,敞开的领口处,一条粗大的金链子若隐可现。

  他翘着二郎腿,姿态慵懒,但那双被无数人奉为神祇的眼睛却锐利如鹰。

  他嘴角带着一丝玩味的、高深莫测的笑意,手指无意识地在真皮座椅的扶手上敲击着,那富有节奏的嗒、嗒、嗒声,仿佛是他内心正在计算的某种方程式。

  在他身旁,“魔术师”埃尔文·约翰逊穿着一身剪裁考究的深蓝色西装,洁白的衬衫一丝不苟,他那富有感染力的笑容如同好莱坞明星般迷人。

  他正侧着身,气定神闲地和拉里·伯德聊着什么。

  伯德,这位“大鸟”,依旧是那副“我早看透一切”的乡下人淡然模样,宽松的休闲衬衫显得他与周围的衣香鬓影格格不入。

  他很少主动开口,只是偶尔用那双仿佛能洞穿人心的浅色眸子扫过场地两边的热身区域,在看到某个细节时,会简洁地和身边的哈基姆·奥拉朱旺或者帕特里克·尤因低声交换两句意见。

  “大梦”和“大猩猩”这两位传奇中锋则坐得笔直,他们的目光始终锁定在场上的球员身上。

  “我说埃尔文,”查尔斯·巴克利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即使在雷鸣般的喧嚣中也极具穿透力,他像一尊移动的小山,挤在斯科蒂·皮蓬和雷吉·米勒中间,手里拿着一张皱巴巴的投注单,“你看今天这赔率了没?拉斯维加斯那帮混蛋都疯了!杜克那帮小子现在的赔率低得离谱!他们昨天打尼克斯那场,简直就像成年人戏耍小学生!你说,光凭公牛那套铁疙瘩防守,真能锁死这一群飞天遁地的怪物?”

  魔术师优雅地笑了笑,端起面前的苏打水抿了一口,像是在品味陈年佳酿。

  “查尔斯,篮球比赛不是简单的天赋加减法。永远别低估一颗总冠军的心,尤其是一颗由陆亲手锻造出来的、经历了血与火考验的铁血心脏。公牛的防守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两个人,那是整个体系的结晶,是肌肉记忆,是刻在骨子里的纪律。你看他们热身,每个人的间距,每次传球后的跑位,都像用尺子量过一样。至于杜克……”他看了一眼场地另一侧,那边正上演着一场即兴扣篮秀,文斯·卡特每一次起飞都会引爆全场的欢呼,“他们太依赖天赋的瞬间迸发了。他们的比赛像一首华丽的摇滚乐,充满了即兴的华彩乐章。但在绝对的、令人窒息的压力下,这种即兴能维持多久?华彩会不会变成噪音?这是个问题。”

  乔丹冷哼了一声,终于开口,他的声音不大,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关键在特雷西身上。”他的目光精准地锁定了那个身穿公牛1号红色球衣的高瘦身影,“这小子是个异类。他穿上公牛球衣的时候,能在纽约头上完成不可能的绝杀。穿上杜克的球衣,他也能在底特律活塞那种防守铁桶阵里,迎着两个人的封盖干拔杀人。他的天赋和陆的战术体系有一种奇怪的兼容性。他打舒服了,整个公牛队就能上天,每个人都会被他的节奏带动起来。但反过来,他要是被摁住了……”乔丹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正在球场另一端,像一头被激怒的野兽般进行着防守滑步训练的罗恩·阿泰斯特,后者那凶神恶煞的表情,足以让任何对位者心生寒意,“那……今天这比赛就有得看了。”

  皮蓬在一旁默默点头,作为最了解乔丹和公牛体系的人,他补充道:“迈克尔说得对。杜克的策略一定是斩首。掐死特雷西这一点,不惜一切代价。罗恩(阿泰斯特)会像膏药一样贴上去,本(华莱士)会在内线等着他。杜克的其他人,艾弗森、卡特,他们单打能力是历史级的,但他们能把球队串联起来吗?在一场每一秒都充满绞杀感的比赛里?”

  雷吉·米勒则搓着下巴,眼中闪烁着属于一个超级射手的兴奋:“别忘了外线!杜克那边的射手群太可怕了,理查德,沃利,公牛也有迈克尔,这是两种不同风格神射手的对决。谁能先找到手感,就能为内线拉开巨大的空间。这比赛,每一个对位都像是教科书。”

  如果说篮球界的巨星们是在进行一场专业的战术研讨会,那么场边的另一侧,则完全是好莱坞的年度派对。

  星光几乎要把球馆的地板映成银色。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不知道从哪里弄到了一件杜克的3号T恤——阿伦·艾弗森的号码,他正手舞足蹈、兴高采烈地和邻座的“蜘蛛侠”托比·马奎尔分享着什么惊人的猜测,时不时爆发出毫不顾忌形象的大笑,引得周围的超模们频频侧目。

  “我跟你说,托比!我赌第一球绝对是AI的crossover晃倒对手,然后VC从另一侧空切进去,接AI的背后传球,360度暴扣!剧本就该这么写!”莱昂纳多说得眉飞色舞。

  托比·马奎尔扶了扶眼镜,显得更内敛一些,他指了指公牛队那边:“可你看那边,莱奥,那根本不是一支球队,那是一台机器。你看本,他热身的时候甚至都没笑过,眼神像要吃人。我有点担心杜克那些艺术家们。”

首节 上一节 412/6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