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他提起安睿和白怡,安甜稍微安心了一点,“士宁,你等我。很快我就能考来京城找你了。”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到时候,咱们找个离你学校或者我学校近一点的地方,租个小房子。你工作累了回来的时候,我做饭给你吃。”
陆士宁的心都快化了,“甜儿,我等你!”
···
清晨寒意未消。陆士宁几乎是掐着点起床,将昨晚随手塞进行李箱的衣物简单整理,便匆匆奔赴机场。
刚坐上出租车,司机师傅从后视镜里多看了他几眼,试探性地问:“哎,小伙子,你是不是那个陆士宁?”
陆士宁有些意外,上车后他摘下了口罩,本以为对方应该不关注什么明星的,没想到居然认识自己,脸上带着笑意回应道:“是的,师傅。”
“哎呀!真是你啊!”司机师傅瞬间激动起来,声音都高了八度。
“昨晚我拉活的时候听着呢!你这歌唱得,绝了!听得我这心里头啊,酸酸涩涩的,眼泪就没停过!不是夸张,是真的!你说这歌词写的,太棒了!还有你这嗓子,听着就让人舒服!长得精神,歌唱得好,这心也好!唱的都是咱老百姓自己的事儿!”司机师傅一路都在夸赞陆士宁,搞得他还有点不好意思。
这份“接地气”的认可,在机场得到了延续。
办理值机、过安检时,几位年轻的工作人员在核对证件后,也认出了他。她们没有尖叫或索要签名,只是露出了比平时更真诚、更温暖的笑容,眼神里甚至带着一丝尊敬。
这种尊敬,并非源于明星光环,平时她们见过的明星也不少,而是被陆士宁的这首歌给打动到了。
陆士宁也一如既往,谦逊有礼地点头致意,道谢,没有丝毫架子。这种自然的互动,反而让工作人员对他的好感更添几分。
也许是前世不算太红,没有什么大牌好耍,以至于如今他面对工作人员也好,粉丝也罢,他都很有礼貌,并没有觉得自己是什么大明星,应该被区别对待。
回到家,刚进门就迎来爸妈还有一众亲戚热烈的目光。
“爸!妈!大伯、小叔、婶婶、丹丹姐......新年好!”陆士宁赶紧快走几步,迎上前,一一给长辈们拜年。
“哎哟,可算回来了!”陆妈笑得合不拢嘴,上下打量着儿子,仿佛怎么也看不够,“累坏了吧?快回家!妈把菜热热,咱们马上就开饭!”
陆爸也走上前,用力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目光里是父亲特有的审视和满意:“嗯,结实了,也长开了。”他的视线在儿子明显宽厚了些的肩膀和轮廓更分明的下颌线上停留,“皮肤也糙了点,挺好,现在看着有男人味了,不像以前细皮嫩肉的。”
陆士宁被老爸的“男人味”评价弄得有点哭笑不得,赶紧扶着老爸的胳膊坐下。
亲戚们热热闹闹地围坐客厅。陆士宁顾不上休息,先打开行李箱,开始分发他精心准备的礼物。
他满意地说道:“不错,现在有点男人味了。”
陆士宁哑然一笑,连忙把自己老爸先扶了坐下。
陆士宁顾不上休息,打开行李箱,把带给爸妈和亲戚们的礼物分一分。
他先拿出一个包装得格外雅致的长条形盒子,双手递给父亲:“爸,上次听我妈说您最近迷上书法了。刚好玉容姐平时也爱研究这些,本来想请她帮忙找找什么适合你,结果她直接让我把这幅字带回来。”
陆俊飞眼睛瞬间亮了,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下,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当那卷宣纸缓缓展开,露出上面遒劲有力、风骨卓然的字迹时,他的呼吸都屏住了。目光急切地扫向落款处的三个字,“邓一松”!
“我的天!邓一松的真迹!”陆爸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手都有些微微发颤。
他丝毫没有怀疑真假,儿子说了是刘玉容给的,刘玉容那是什么人?她收藏的东西,怎么可能有假!邓一松作为近代书法大家,他的作品市场上流传不多,是真正的可遇不可求!陆爸捧着这幅字,爱不释手,脸上的笑容怎么也藏不住。
陆俊彦和陆俊才虽然对书法没什么研究,但邓一松的大名还是如雷贯耳的。他们也知道这份礼物的分量,不由得咂咂嘴,眼神里也带上了几分羡慕。
“妈,”陆士宁又拿出一个深蓝色的丝绒小盒,放在茶几上,“这是给您的,一个翡翠扳指,成色我看着还行,您戴着玩。”
陆妈还在厨房忙活最后的几个菜,只探出头来应了一声:“哎哟,还给我买啥!放那儿吧!”
接着,陆士宁有条不紊地拿出给其他亲戚的礼物:给大伯母和小婶的是质地柔软、花色典雅的丝巾,给小叔的是京城老字号特产的精品点心匣子。
礼物未必件件贵重,但那份用心让收到的人都眉开眼笑,连声夸赞陆士宁懂事了。
“童童,”陆士宁拿出一个印着炫酷游戏机图案的盒子,递给坐在一边玩手机的堂妹,“喏,给你的,最新款的游戏机,学习也不要落下啊。”
一直心不在焉的陆童童,眼睛瞬间黏在了盒子上,一把接过来,脸上露出了今天最真心实意的灿烂笑容:“哇!谢谢哥!”
她立刻就想拆包装,被小叔瞪了一眼才讪讪地收住手,但抱着盒子的样子像得了什么宝贝。
陆丹丹好笑地看着陆童童变脸的迅速,以前她可是很不喜欢这个堂哥,没想到一个游戏机,态度就180度大转弯。
最后,陆士宁的目光落在坐在角落沙发上的陆丹丹身上,拿着最后一个盒子递给她时,陆丹丹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丹丹姐,”陆士宁把盒子递过去,“这是给你的,最新款的iPad。想着你上大学,学习或者看看视频什么的都用得上。”
陆丹丹受宠若惊地接过,脸上瞬间绽开一个极其灿烂的笑容,“谢谢弟弟!”
陆妈端着热好的菜从厨房出来,招呼道:“好啦好啦,礼物也分完了,宁宁肯定饿了,快洗洗手,咱们开饭!”
饭桌上,气氛比昨晚更加热络。话题自然围绕着春晚展开。亲戚们七嘴八舌地问着那些在新闻里压根了解不到的趣事,陆士宁偶尔微笑回应,大部分时间在埋头吃饭。他确实饿了,也更享受这种被家人环绕的温暖。
第126章 冯语的教学
晚饭过后,客厅里弥漫着茶香。陆丹丹终于如愿以偿,拉着陆士宁在客厅背景墙前拍了好几张合影。她拿着手机,手指飞快地在屏幕上点按,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和一丝炫耀般的得意。
陆士宁看着她这副模样,心里隐隐有了猜测。他忍不住带着点探究的笑意问道:“这么急着发照片?难道......你舍友里有我粉丝?”
陆丹丹抬起头:“对啊!我有两个舍友都是你铁粉!天天在宿舍放你的歌,听得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现在连我都会唱了!”
“哦?”陆士宁来了兴趣,好奇地问,“她们都喜欢哪首?”
陆丹丹掰着手指数:“《十年》、《如愿》......哦,还有《海鸥》!这几首最近放得最多,可能因为比较好唱吧。”她随口补充道。
“《海鸥》?”陆士宁倒是有些意外了。这首歌是他为那部唯一参演的电视剧《苦尽甘来遇见你》创作的片尾曲。
“真的!”陆丹丹看他似乎不信,解释道,“主要是你那部剧太火了!我们宿舍那几个,那几天追剧追得昏天黑地,全都看哭了,第二天肿着眼睛去上课,被其他人笑话了好久!哈哈哈!”她想起舍友们的糗态,忍不住笑起来。
提到《苦尽甘来遇见你》,陆士宁心中也掠过一丝感慨。这部他原本以为题材没有那么欢快、可能受众有限的剧,播出后引发的反响远超前世。
豆瓣评分至今高达9.6,稳坐年度口碑剧王宝座。他还记得当时姚宏给他发来的那份数据报告:网络播放量、平台热度、媒体讨论度、百度指数,各项数据一骑绝尘,断层领先于其他剧集。
报告后面还附了一份更让他震惊的数据,《苦尽甘来遇见你》在奈飞上线后的表现。
在当周奈飞全球非英语剧集榜上位居第四,第二周直接跃居第二,最后以550万周播放量登顶Netflix全球非英语剧集榜单,在42个国家及地区进入播放量前十,其中在韩国、印尼、菲律宾等6地排名第一,在IMDb上的平均分高达9.3分。
这份堪称恐怖的数据,彻底打消了姚宏最后一丝顾虑。他不仅拍板了下一部电影的合作,更是主动提出,将他自己的一部分投资份额让渡给陆士宁。姚宏显然没把陆士宁当成需要提携的小孩,而是视作一个值得长期绑定的合作伙伴。
手中握着新剧本的陆士宁,自然也成了圈内关注的焦点。消息灵通的大厂纷纷抛来橄榄枝。最先接触的是上影集团。他们对剧本本身表示了兴趣,但当得知陆士宁想做的是一部网络电影,并且他本人要求以编剧+资金投入的形式占据15%的投资份额时,上影的热情瞬间冷却。
尽管他们也涉足网络电影领域,但每年投入的预算和重视程度都有限。陆士宁也说,如果能上院线当然更好,但是对于陆士宁要这么高的投资份额,上影便显得有些敷衍,很快就没了下文。
中影集团的态度也大同小异。他们倒是有一个网络电影计划,但主要合作伙伴是山海影视。中影只对收购陆士宁的剧本感兴趣,明确拒绝了光芒传媒和陆士宁以投资方身份加入的提议。
接连碰壁让陆士宁有些气闷。姚宏则看得通透,安慰他:“这很正常。大公司盘子大,规矩多,要的也多,反而很难让新人占到实质性的便宜。他们更倾向于掌握主导权。”
然而,最出乎陆士宁意料的转机出现了。西影厂在详细了解了陆士宁的构想和条件后,西影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爽快和魄力。他们明确表示:只要剧本质量过硬,他们不仅愿意投资制作这部网络电影,而且可以接受陆士宁以编剧+资金的形式占据10%的投资份额!
最终,经过几轮洽谈,合作框架敲定,最后一共是四家达成了协议,西影占大头50%、光芒占30%、爱奇艺占10%、陆士宁个人10%。
西影、光芒传媒、爱奇艺三方联合制作,爱奇艺获得独家网络播映权,并负责电影的宣发推广。陆士宁提供剧本+资金进组,同时在剧组挂名副导演,但实际是冯语指导教学陆士宁拍摄。
《少年的你》项目尘埃落定的那一刻,陆士宁松了口气。
思绪回到现在,陆士宁坐在客厅柔软的沙发里,身旁茶几上的普洱茶氤氲着热气,看着陆丹丹还在兴致勃勃地对着手机屏幕打字,他笑了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就听着长辈们聊天。
此时陆丹丹的舍友群直接炸开了锅,一连五六张合照丢在了群里,瞬间让其他五人把群聊发成了直播间弹幕,那滚动的速度让她有些瞠目结舌,陆丹丹只能滑到最前面,一条一条往下看。
“啊啊啊!丹丹姐!你是我的神!真合影了!好帅好帅!”
“丹姐!你知道的,我从来没有求过任何人!真的!只要一张签名照就好!一张!求求了!”
“天啊!活的陆士宁!丹丹姐帮我问问,他后面打算干嘛啊?退网之后啥消息都没了,急死个人!”
“对对对!问问他还开直播吗?好久没看他直播弹琴唱歌了,想听!”
就连没粉陆士宁的舍友,此时也因为能如此近距离“接触”明星,而感到非常兴奋。
陆丹丹被舍友们这狂热的反应弄得有点飘飘然,她抬起头,带着点“任务在身”的使命感看向陆士宁,把手机屏幕往他那边侧了侧:“弟弟,你看,她们都疯了!都在问你呢?”她指了指群里那个“跪地哀求”的表情包。
陆丹丹把手机凑到陆士宁跟前,笑盈盈地说道:“快满足下大家的好奇心。”
陆士宁扫了一眼那飞速滚动的群聊,嘴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他放下茶杯,“年后有个我写的新剧本要开机,是个青春校园题材的网络大电影。直播就算了,都退网了上哪直播去。签名照确实没准备,不过我那张签名专辑倒是带着几份,到时候给你拿。”
“签名专辑?”陆丹丹的眼睛瞬间亮起,这肯定比签名照更有意义,“好耶!谢谢弟弟!你可是给姐姐挣了大面子!”那句“弟弟”再次脱口而出,带着比之前更自然、更发自内心的喜悦。
再次听到这个称呼,陆士宁心中的那点微妙的疏离感和抵触,似乎真的淡去了许多。融合了前身的记忆,他原本对这些血缘关系淡漠、甚至带着点审视的亲戚们,确实没什么亲近感。
但此刻,看着陆丹丹因为自己一份小小的签名专辑就雀跃不已的样子,看着她眼中那份纯粹的兴奋,他忽然释然了。是自己改变了,走到了更高的地方,拥有了更大的影响力,才让周围人的态度也随之改变。这不过是人之常情,是世间常态。
与其纠结于过去的态度差异,不如用一份平常心去看待。
“嗯,一会儿拿给你。”陆士宁对她笑了笑,笑容里多了几分真诚的平和。
陆丹丹得到肯定的答复,心满意足地抱着手机,继续在群里“舌战群儒”,享受着她作为“陆士宁堂姐”的高光时刻。
陆士宁则重新端起茶杯,身体微微后仰,靠在舒适的沙发背上,听着父母和叔伯们聊着家长里短、年节趣事。窗外的鞭炮声零星响起,电视里播放着喜庆的晚会重播。
这一刻,卸下了明星的光环,他只是这个温暖家庭里归来的游子,享受着最平凡的、带着烟火气的团圆时光。
···
年味还未完全散去,初五的清晨,陆士宁便在父母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拖着行李箱再次踏上了北上的旅程。《少年的你》项目已定,五月份开机在即,留给选景、演员试镜和筹备的时间,掐指一算,确实有些仓促。
回到京城,稍作休整,他来到了星海音乐的会议室。冯语导演已经等在那里,巨大的会议桌上摊开着厚厚的《少年的你》剧本、分镜草图以及各种参考资料。
“来了?”冯语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长途奔波后的疲惫。他看着陆士宁精神奕奕走进来的样子,忍不住感叹,“年轻就是好啊,精力旺盛。我这过个年比拍戏还累。”
陆士宁拉开椅子坐下,笑着递过去一杯刚买的咖啡:“冯导您这话说的,您哪里老了?我回家那几天可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彻底休养生息。您过年怕是应酬不断吧?”
冯语接过咖啡,苦笑一声:“可不是嘛。登门的,送礼的,道贺的。人情往来,推杯换盏。收礼要回礼,回礼还要讲究分寸。有时候真觉得烦,但又避不开。等你再过几年,你就懂了。”
她摇摇头,用力搓了搓脸,然后端起咖啡猛灌了一口,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起来。“好了,闲话少叙。开工!”
冯语拿起桌上那份被翻得有些卷边的剧本,正色道:“小陆,你现在开始转换身份,不是编剧,而是导演。作为导演,深入研读剧本,理解故事内核、主题和人物关系,明确影片的情感基调和叙事风格,这是导演工作的起点。今天,我们就从最基础的开始,梳理故事脉络,提炼核心事件节点。”
她用笔在上面快速圈点:“以《少年的你》为例,抛开细枝末节,抓住推动故事的、决定人物命运走向的关键事件。我认为主要有这几个节点。”
“第一,胡小蝶自杀,这是导火索,撕开了校园看似平静的表象,将陈念推到了风暴眼。第二,陈念遭遇系统性欺凌,从被孤立、言语羞辱到后来的暴力升级,这是核心冲突的展开和深化,是压垮陈念的沉重负担。”
“第三,小北与陈念的相遇,这是转折点,两个孤独的灵魂在绝境中相互靠近,彼此成为对方的支撑和光。”
“第四,魏莱之死,这是故事最大的转折和危机点,将小北和陈念彻底卷入风暴中心,推向绝境。”
她放下笔,看向陆士宁:“现在是不是感觉整个故事的主干清晰了很多?其他的情节,比如课堂片段、家庭关系、警察调查等等,都是围绕着这些核心节点,推动情节发展或者塑造人物的。”
陆士宁看着冯语在剧本上清晰标注的节点,再回想整个故事,确实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复杂的剧情仿佛被提炼成了几根坚实的骨架,支撑起了整个故事。
“除了事件节点,时间线也至关重要。”冯语在空白处写了‘高三备考’几个字,“我们这个故事,核心时间背景是什么?是高三备考!这个特殊时期本身就自带巨大的压力场。而校园暴力,是在这个高压锅里渐进式升级的。从胡小蝶自杀到魏莱之死,时间其实不长,但暴力的烈度和对陈念的压迫感是逐步增强的。作为导演在处理节奏时,必须把这种‘渐进式’的压迫感和高考倒计时的紧迫感融合起来,形成双重的张力。”
她敲了敲桌子:“明白了吗?作为导演,你首先要从宏观上抓住这些骨架,关键事件、核心冲突、时间压力线。”
陆士宁重重点头,眼神明亮:“明白了,冯导!”
冯语这种提纲挈领、化繁为简的梳理方式,让他豁然开朗。一部看似复杂的电影,被拆解成了清晰的模块,导演工作的起点和方向感瞬间变得无比明确。
冯语看着陆士宁领悟的表情,满意地点点头。他知道陆士宁有天赋也肯学,前段时间的理论积累不是白费的。
“好,骨架清晰了,接下来是血肉,那就是提炼核心主题。”冯语的神情更加严肃,“导演必须深刻理解剧本想要表达什么。你是编剧,你心里门儿清。但当你拍别人的剧本时,这一步就需要耗费巨大的心力去揣摩、挖掘、和编剧沟通确认。”
她指着剧本封面:“《少年的你》,它的核心主题,我认为集中在以下几点。”
“校园欺凌的残酷性、青少年的生存困境、原生家庭对人格的塑造、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这些是支撑整部电影的支柱。”冯语顿了顿,继续道,“那么,电影的第二主题,或者说情感主线呢?是小北与陈念之间在绝境中的相互救赎!他们是彼此在黑暗深渊里抓住的唯一一根稻草。成人世界的失职,警察郑易的无力,虽有正义感但受限于规则和证据。陈念母亲爱女儿却因自身困境而缺位,魏莱父母扭曲的教育导致魏莱的扭曲,校方的迟钝等等,这些都是为了核心主题服务的。”
冯语拿起一支铅笔,在指尖灵活地转动着:“小陆,记住,作为导演,你要让所有视听手段、演员表演、节奏把控,都服务于这些核心主题和第二主题。镜头、光影、音乐、剪辑,都是你表达这些思想的语言。主题明确了,你的创作才不会迷失方向。”
第127章 拆解剧本
会议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陆士宁全神贯注地听着,飞快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录着冯语的每一句话。他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扇厚重的大门之前,而冯语,正在亲手为他推开这扇门。
陆士宁的目光扫过冯语身边堆积如山的资料,他忍不住咂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语气问道:“冯导,前期真的要准备这么多东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