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口碑持续发酵,各大社交平台全是被‘马冬梅’、‘袁华’刷屏,赵小飞那段‘一剪梅’BGM出场的片段,在抖音上已经有一百多万个模仿视频了!”
网友们热烈地讨论着:
“不敢相信这是陆士宁写的喜剧!从头笑到尾,眼泪都笑出来了!”
“以前进影院看陆士宁的电影,都是哭着出来的。《姥姥的外孙》哭,《情书》哭,这次居然让我笑到肚子疼!”
“今年国庆节,第一次带爸妈去看电影,本来爸妈更想看《雷霆行动》,但是我自己却不是很喜欢这类电影,有些自私地买了《夏洛特烦恼》的票,没想到我爸妈从开场笑到结尾,我也是第一次看到他们这么开心。”
“有一说一,我感觉抖音未来一段时间全是里面的梗了”
观众们的热烈反响,恰恰印证了陆士宁此前对行业趋势的判断,如今已经进入到了内容为王的时代,唯有真正触动人心的作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随着网络口碑的持续发酵,市场的反应是迅速的。各大影院经理敏锐地捕捉到了《夏洛特烦恼》远超预期的上座率和观众热情,从第二天开始,便纷纷调整排片策略,不仅将更多的黄金场次分配给它,整体排片占比也从首日的约25%小幅提升至28%,与《雷霆行动》的排片已相差无几。
十月二日,国庆档第二日的票房成绩出炉,大盘在假期氛围的推动下整体走高,但格局已然生变:
《夏洛特烦恼》——次日票房:1.52亿人民币(累计:2.37亿)
《雷霆行动》——次日票房:1.18亿人民币(累计:2.08亿)
《九州·神裔》——次日票房:5800万人民币(累计:1.09亿)
《夏洛特烦恼》凭借爆炸的口碑和全网讨论度,实现了票房的强势逆袭,以明显优势击败《雷霆行动》,夺得单日票房冠军。根据猫眼、灯塔等专业数据平台的分析,在排片占比极为接近的情况下,《夏洛特烦恼》的上座率几乎是《雷霆行动》的两倍,真正做到了几乎场场爆满,显示出极其强劲的市场驱动力。
网络上,关于电影的热议达到了新的高潮,各种梗和片段疯狂传播:
“马什么梅?”、“什么冬梅?”、“马冬什么?”这段对话成为年度热梗,广泛应用于各种忘记事情或故意打岔的场景。
赵小飞饰演的袁华,只要他一出现,尤其是带着那忧郁又做作的表情时,网友就自动脑补《一剪梅》的旋律。
相关剪辑视频席卷短视频平台:
“袁华一出场,我的雪花和BGM都准备好了!”
“没有一剪梅的袁华是没有灵魂的!”
“赵小飞这辈子是离不开《一剪梅》了。”
袁华在班会上的经典台词也被玩坏,网友们纷纷造句:“这是我的区长父亲给我买的新手机”、“凭我的区长父亲,这局游戏我必须赢!”
作为公认的喜剧天王,周宇在此片中的表现被赞为“巅峰之作”,“周宇就是长在笑点上的男人”、“你永远可以相信周宇的喜剧节奏”。
“陆士宁夹带私货!怎么重生之后抄自己的歌呢!哈哈哈!”
“我当时看到之后,我都服了”
“陆导怎么不安排一首新歌给电影里的夏洛翻唱呢”
“《一剪梅》、《一次就好》不是吗?”
“我想要听陆导的版本,周宇唱的只能说还行”
“你还挑上了”
更为有趣的是,当晚播出的《奔跑吧兄弟》最新一期,因为赵小飞作为常驻嘉宾,收视率相比前几期出现了大幅提升。
弹幕和评论区彻底被《夏洛特烦恼》攻占:
“哈哈哈不行了,看见赵小飞的脸,《一剪梅》的BGM就在我脑子里自动循环播放!”
“节目组快给赵小飞配上《一剪梅》出场!不要不识抬举!”
“我现在看赵小飞做什么都觉得他下一秒要吟诗……”
“从《夏洛特烦恼》过来的,袁华你好!”
···
看着新鲜出炉的次日票房数据,博纳影业的掌门人于飞将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对着屏幕上那刺眼的排名,沉默了许久。
博纳,作为国内最早涉足并深耕主旋律商业大片的民营电影公司,早已在这一领域形成了工业化、规模化的成熟生产能力。从早年的《威虎山》,到现象级的战争系列,博纳几乎以一己之力摸索并验证了主旋律题材与商业类型片结合的成功路径,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头羊。他们擅长调度顶级资源,构建宏大叙事,其作品往往代表着国产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
也正因如此,眼前这一幕才更让于飞感到一种近乎荒谬的冲击。
一部对外宣称投资高达十五亿、凝聚了无数人心血、代表着中国电影工业脸面的战争巨制,竟然在票房上,被一家新兴公司用区区三千万成本制作的喜剧片给压了过去?
这已不仅仅是票房数字的暂时落后,更像是一种模式对另一种模式的“降维打击”。如今,这部《夏洛特烦恼》更是以一种近乎“野蛮”的姿态,证明了在绝对的内容吸引力和观众好感度面前,巨额投资和宏大场面也可能黯然失色。
“这就是……零号影视的统治力吗?”于飞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以前的电影市场,更像是群雄逐鹿,各家制片公司都有爆款的可能,也都有失手的风险,胜负常有,盈亏自负。但像零号影视这样,从剧集到电影,从艺术片到商业片,从爱情到喜剧,几乎部部爆款,无一失手,这种恐怖的命中率和稳定性,是前所未见的。
它不像是在参与一场有输有赢的比赛,更像是在进行一次精准的、碾压式的市场清理。它所到之处,传统的评判标准似乎都在失效。
于飞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仅仅是与陆士宁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但已经足够让他,以及整个行业,真切地感受到那股来自新时代的、令人心悸的冲击波。在极致的内容创造力面前,似乎也开始显得不是那么牢不可破了。
第310章 两项收购计划
接下来的几天,国庆档的战局再无悬念。《夏洛特烦恼》的排片随着口碑的爆炸性传播一路小幅攀升,稳定在30%以上,而其单日票房更是如脱缰野马,连续数日以超过1.5亿的惊人数据,毫无悬念地碾压着《雷霆行动》。
看着每日悬殊的票房对比图表,于飞靠在宽大的皮质办公椅上,手指最终在办公桌上轻轻一叩,做出了决定。他不再满足于隔空观察,必须亲自接触一下这个“零号影视”的核心层。
很快,安睿接到了来自博纳影业董事长办公室的直接邀约。在一家颇为隐秘的私人会所茶室,两位分别代表传统巨头与新兴势力的掌舵人首次会面。
“安总,久仰了。”于飞主动起身,笑容爽朗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零号影视这次可是给了我们这些老家伙一个巨大的惊喜啊。《夏洛特烦恼》,厉害!”
“于总过奖了,博纳一直是行业学习的榜样。”安睿微笑回应,举止得体,不卑不亢。
寒暄过后,于飞切入正题,语气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熟稔:“安总,我看《夏洛特烦恼》、《无间道》品质上乘,市场反响热烈,完全有资格在专业奖项上有所斩获。今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我们诚挚邀请贵司携片参与。”
安睿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于总,非常感谢您的厚爱。不过,据我所知,金鸡奖的报名截止日期要求影片公映许可证的下发时间在特定时限内。《夏洛特烦恼》的龙标是在7月1日之后拿到的,按章程,应该已经错过了本届的报名时限了。我们很遗憾,但规则如此。”
于飞端起茶杯,轻轻吹了下浮叶,脸上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声音也压低了些:“安总,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夏洛特烦恼》的立项备案是在上半年,这就有了操作的空间。很多事情,关键在于推动。”
他放下茶杯,目光平和:“不瞒你说,我本人也是本届金鸡奖的评委之一。我的意思是,只要你们愿意来,这些技术上的问题,都可以解决。而且,我相信以影片的质量,只要入围,多少都会有所收获,无论是对于影片本身,还是对于桂明导演、周宇、赵小飞这些主创,都是一个极好的肯定。”
他的话已经说得相当直白——我来为你破例开路,保你入围,并且承诺会有奖项上的回报。
安睿脸上的笑容依旧明媚,但眼神却锐利了几分。她没有立刻表达感激,而是轻轻转动着手中的茶杯,问得非常直接:“于总,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只是我有点好奇,博纳和我们零号影视此前并无深交,您如此费心,是希望得到什么呢?我想,仅仅是为了恭喜我们,似乎不必动用如此分量的人情吧。”
于飞看着眼前这个年轻却异常精明的女人,知道绕弯子毫无意义,便也开门见山:“安总快人快语,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了。我这么做,目的很简单,就是想通过安总,认识一下陆士宁陆导。我希望我们能有一个坐下来聊聊的机会,看看未来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真诚的感慨:“陆导是难得一见的奇才,他的眼光、他对内容的把控力,让我非常佩服。博纳有博纳的优势和资源,零号影视有零号影视的锐气和创意。我认为,我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强强联合,或许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这次邀请,就算是我递出的一份诚意。”
安睿听明白了。于飞这是被陆士宁和零号影视展现出的恐怖内容统治力所震动,不再是单纯的竞争心态,而是转而寻求合作与共赢的可能。他用一个金鸡奖的入场券和潜在奖项作为敲门砖,展现的是博纳在行业内的深厚底蕴和能量,也表达了对陆士宁的极高重视。
“原来如此。”安睿展颜一笑,笑容比之前更加真诚了几分,“于总谬赞了。陆总确实是一位对创作极具热情和想法的导演。他能得到于总您这样资深前辈的赏识,我想他本人也会感到非常荣幸。”她的话说得漂亮,既抬高了于飞,也维护了陆士宁。
“至于合作,”安睿继续道,语气把握着恰到好处的分寸,“陆总目前正在冰岛紧锣密鼓地拍摄新片《白日梦想家》。等他结束那边的拍摄回国,我一定会第一时间将于总的赏识和合作意向完整转达。我相信,陆总也会非常乐意与于总您这样的行业翘楚交流心得,探讨未来。”
于飞对安睿滴水不漏的回应并不意外,反而更加高看了这个年轻团队一眼。他举起茶杯:“好!那就烦请安总先代为转达我的问候和邀请。期待与陆导见面详谈的那一天。”
“一定。”安睿也举起酒杯,与于飞轻轻一碰。
···
冰岛的拍摄现场,寒风裹挟着北大西洋的水汽,陆士宁刚结束一个镜头的调度,正准备查看回放,电话便响了起来。是安睿越洋汇报与于飞会面的情况。
陆士宁走到相对避风的地方,听着安睿清晰而条理分明地转述了会面的全过程,于飞的邀请、隐含的承诺以及寻求合作的最终目的。
“金鸡奖?于飞亲自做敲门砖……”陆士宁听完,语气平静,听不出太多波澜,“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博纳这是想寻求合作。”他略一沉吟,指示道:“安姐,你处理得很好。回复于总,感谢他的赏识和邀请,等我回国,一定登门拜访。至于金鸡奖,既然于总说可以操作,那我们就按正常流程报,不必强求结果,顺其自然。这份人情,我们记下。”
陆士宁话锋一转:“安姐,正好有件更重要的事,趁现在跟你沟通一下。”
“等《夏洛特烦恼》、《情书》和《无间道》的票房回款陆续到账,加上之前的积累,公司的现金流会非常充裕。我考虑对零号影视进行集团化重组。”
安睿在电话那头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陆士宁条分缕析地阐述他的构想:“我计划将现有的零号影视作为控股母公司,不再直接承担具体制作业务。然后,将电影制作、剧集制作两大核心业务,分拆设立成两个独立的子公司。这样权责更清晰,也更便于未来引入战略投资或独立融资。”
“每家子公司预留10%-15%的股权池,用于未来引入产业链战略投资者比如流媒体平台、发行公司或者并购小型团队,避免后续融资稀释集团控制权。”
“重点是幻影视效。”陆士宁提到了最关键的部分,“我个人目前持有幻视27.1%的股权,是第二大股东。我希望你能和徐晓蕾沟通,我希望增持至51%,实现绝对控股。”
安睿迅速在脑中计算,徐晓蕾作为第一大股东,目前持股约35%,要让她同意出让足够陆士宁达到51%的股权,需要极具吸引力的条件。
陆士宁给出了他的方案:“作为交换,我们可以将新分拆出来的‘电影制作子公司’的5%股权,出让给徐晓蕾个人。如果愿意将她手中的股份全部出让给我,我可以给她10%的电影制作子公司股权,当然,真有这个可能的话,安姐你在收购完徐晓蕾在幻影的股份后,继续收购其他人的股份,尽量让集团持股67%以上。”
这个方案的精妙之处在于:徐晓蕾用她在特效公司的一部分股权,置换成了零号影视核心电影制作业务的股权。这意味着她将从一家技术服务公司的股东,升级为一家顶级内容制作公司的股东,分享内容带来的更高溢价和成长红利。
而对陆士宁而言,他获得了幻影视效的绝对控制权,将这家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公司牢牢绑定在零号影视的战车上,如果按他未来的计划,幻影视效的价值,绝对超过现有的这个影视制作公司。
但这还不是全部。陆士宁接下来的话,更是让安睿:
“在我个人持有幻影视效51%的股权之后,将由零号影视总公司出面,收购我手中这51%的股权。这样,幻影视效就成为了集团旗下的控股子公司,而我个人,也能通过这次交易,套现一部分资金,用于其他布局或者个人财富管理。”
这一系列操作涉及个人与公司、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复杂股权交易,设计得非常专业和老道。然而,最让安睿心头一震的,是陆士宁对她个人安排的处理。
“安姐,关于你在公司的股权。”陆士宁的语气变得格外郑重,“目前你持有零号影视5%的股权。在这次集团化重组中,我希望将这5%的股权,直接转换为重组后的‘零号影视集团’母公司的同等比例股权。”
安睿瞬间就明白了这其中巨大的区别和诚意!如果陆士宁有意,他完全可以在新设电影、剧集子公司,以及收购幻影视效的过程中,通过增资扩股或股权置换等方式,巧妙地将她的股权稀释,或者将其权益局限在某个子公司层面。这是资本场上常见的操作。
但他没有。
陆士宁明确承诺,将她原有的权益,平移到未来价值无疑会更高的集团母公司。这意味着,她将分享整个零号影视生态(包括控股的电影公司、剧集公司、特效公司以及未来可能拓展的其他业务)的整体价值和成长红利,而不仅仅是某一个业务板块。这5%的含金量,在未来将是天壤之别。
陆士宁的声音透过电话线传来,清晰地落在安睿耳中:“安姐,这段时间,公司里里外外全靠你撑着。你付出的心血和承担的压力,我都知道。这是你应得的。”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一句“你应得的”。安睿握着电话,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她身处资本圈,见过太多狡兔死走狗烹的案例,也见过太多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分道扬镳的故事。陆士宁完全有能力、也有“理由”在资本扩张的过程中最大化自身利益,但他选择了投桃报李,用最实在、最尊重她价值的方式,认可并回报了她的忠诚与贡献。
一种被巨大信任和尊重包裹的暖流冲散了之前所有的疲惫与压力。这种感动,远比任何奖金都来得厚重。
安睿深吸一口气,压下翻涌的情绪,用尽可能平稳专业的语调回应:“陆总,我明白了。这套重组方案非常清晰,也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徐晓蕾的沟通交给我,我会尽快拿出一个详细的谈判方案和股权置换协议草案给您过目。”
“好。”陆士宁在那头应道,他似乎能感受到安睿情绪的变化,只是简单地说:“辛苦了。”
正当安睿准备结束通话时,陆士宁像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关键问题,开口叫住了她。
“安姐,等一下。等《夏洛特烦恼》、《情书》和《无间道》的票房回款全部到位,你预估一下,公司账上的现金流能到多少?”
安睿显然对此早有准备,不假思索地报出经过精密测算的数字:“根据目前的分账比例和后续预期,《情书》和《无间道》的回款相对明确。核心变量在《夏洛特烦恼》。如果它的最终票房能如我们预期突破15亿,那么经过与院线、发行方的分账,再扣除相关税费和制作宣发成本后,我们零号影视作为主要投资方,预计能收回的净收益,加上公司原有的储备,账上累积的现金流大概能达到23亿人民币左右。”
“23亿……”陆士宁在脑中快速盘算着,这个数字给了他足够的底气去执行下一步更宏大的计划。他立刻向安睿部署新的任务:
“安姐,这笔钱不能躺在账上。接下来,我们需要一个能无缝对接好莱坞工业体系的桥头堡。你立即和秦雪沟通,启动在北美收购一家具备完整制作能力和一定行业人脉的电影公司。不需要是巨头,但必须拥有成熟的开发、制作团队以及符合好莱坞工会标准的运作经验。收购资金可以在回款到位后分期支付,减轻我们短期的现金流压力。”
“具体收购目标,我有几个想法,挑选的公司必须年产出2–6部院线片,有常驻30–80人核心团队,包括开发、制片、后期、法务、财务。与编剧、导演、演员、戏剧舞台雇员联盟这四大工会有现行有效的集体谈判协议。”
陆士宁顿了顿:“同时,让秦雪利用她在北美的人脉,试探一下那些掌握着庞大院线资源的公司,比如AMC、Regal,或者像康卡斯特这样的综合媒体集团,看看它们对我们收购后的这家新公司,有没有进行少数股权投资的兴趣。我们需要的不只是钱,更是它们背后的渠道和资源。”
安睿说道:“陆总,其实我不建议他们入股我们的制作公司,这个我和秦雪之前讨论过,当时秦总监给过我一个方案,她的建议是由我们的制作公司和部分核心院线共同成立联合发行公司,专门发行我们的制作公司出品的影片。联合发行公司的收益比如票房分账、宣发收入按持股比例分成,院线既获得分红,又能通过发行环节提前锁定排片。”
陆士宁听到这个消息,有些高兴,她们俩这是想在了自己前面了,“那行,具体的你和秦雪沟通一下。”
然后接着说道:“这次博纳的于飞主动示好,给了我一个启发。《星际穿越》这个项目,投资规模将是空前的,风险也极高。与其我们独自承担所有风险,或者仅与一两家捆绑过深,不如更开放一些,构建一个更具国际性的投资联盟。”
“等我们完成国内的集团化重组,又收购并初步整合了北美的公司后,我们自身的资金链确实会变得相对紧张。西影厂是我们的重要合作伙伴,《星际穿越》这次预计投资在3亿美金,他们恐怕也没有胆魄和实力独自吃下大头。”
“所以,《星际穿越》的投资主体,我初步设想,由我们新分拆成立的电影制作子公司,加上我们即将收购的好莱坞公司,共同作为主要投资方和控盘方。”陆士宁语气笃定,“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向西影、博纳、天明、光芒,乃至我们正在接触的北美院线资本或者媒体集团开放投资份额,形成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并且能覆盖中、美及全球关键市场的强大联合出品方阵。”
“我明白了,陆总。”安睿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她完全领会了陆士宁的想法,他的野心不小,如果《星际穿越》真能成,那么零号影视就能从一家成功的本土内容公司,迈向国际化内容出品公司的关键几步,“我会立刻和秦雪召开越洋会议,启动前期调研和目标筛选工作。”
挂断电话后,安睿深吸一口气,眼中的兴奋不减,她果然没有看错人,让她兴奋的不止是股权,陆士宁对未来的布局和想法更是让她激动。
第311章 公司重组
与秦雪就北美收购事宜进行初步沟通后,安睿片刻未停,立即拨通了徐晓蕾的电话。
“徐总,冒昧打扰,有件关于幻影视效未来发展的重要事宜,想和您深入沟通一下。”安睿的开场白直接而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