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人生:校园网红横扫娱乐圈 第159节

  响铃——无人接听;再拨——挂断。

  第三次,对面终于拿起,却没人出声。

  刘建明敲起摩斯密码,对面沉默两秒,“咔哒”挂断。

  几分钟后,陈永仁用公用电话回拨,低声问道:“为什么找我?”

  刘建明:“你就是那张牌?”

  “你是谁?”

  “我是重案组刘建明。黄警司死了,大家都很不开心,不如我们合作?”

  就此二人敲定合作,准备除掉韩琛,一场“警察内鬼”与“黑帮卧底”的联手,正式达成。

  刘建明通过内部渠道,把“傻强是警方卧底”的假消息放给媒体。

  韩琛半信半疑,直到陈永仁回来“交作业”。

  陈永仁:“人我干掉了。”

  韩琛终于相信。

  陈永仁补一句:“仓库他知不知道?要是警方已锁定,那就麻烦了。”

  韩琛大惊,立刻亲自去仓库移货,小弟不知道为什么韩琛要亲自去,那是他不想第二个人知道密码。

  陈永仁一路用摩斯密码把路线敲给刘建明,警方迅速锁定目标,包围仓库。

  韩琛刚把货搬上车,四周探照灯大亮:“警察!放下武器!”

  韩琛让司机冲卡,没想到车子撞墙熄火,韩琛立刻下车逃离,边逃边给刘建明打电话,想要问问他警方这次大行动,为什么没有通知他。

  可是没想到电话铃声竟在身边响起,韩琛惊讶地看着刘建明西装革履,持枪站在他面前。

  枪声骤起,刘建明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开。

  事后,重案组接纳了刘建明,陈永仁则带着被撕开的伤口,找到刘建明。

  陈永仁:“我只想恢复身份,做个普通人。”

  刘建明:“我帮你。但黄Sir的电脑有密码……”

  “这个——”陈永仁随手写下摩斯密码,“很简单。”

  刘建明去开档案,这时陈永仁看到桌上那份自己写有错字“標”的档案赫然在他的桌上,陈永仁瞬间懵了,隔着玻璃看见刘建明习惯性的用文件袋拍自己腿的那一幕,和当初自己跟踪卧底时那人如出一辙。

  这也让他确定了,刘建明就是那个安插在警方的卧底。

  刘建明回来的时候,陈永仁已经离开,桌上韩琛那份小弟资料的档案袋被翻出,他瞬间明白,自己的卧底身份已暴露。

  抢先一步,他进入系统,把“陈永仁”的警察档案彻底删除。

  影片的终极高潮在天台,陈永仁用枪指着刘建明。

  刘建明:“给我一个机会。”

  陈永仁:“怎么给?”

  刘建明:“我以前没得选择,现在我想做个好人。”

  陈永仁:“好啊,跟法官说,看他让不让你做好人!”

  刘建明:“那就是要我死。”

  陈永仁笑道:“对不起,我是警察。”

  刘建明:“谁知道呢?”

  此话一出,二人之间陷入僵局。

  这段对话,字字千钧。刘正宏将刘建明那种挣扎、哀求、自欺欺人的复杂心态演绎得入木三分;而梁智宇的陈永仁,语气冰冷,眼神却燃烧着积压了十年的愤怒、委屈和不容玷污的信念。

  影院里静得能听到空调运作的声音。所有人都被这两位影帝之间迸发的极致戏剧张力所征服。阿强感觉自己的后背紧紧贴在座椅上,这段表演,完全超越了他这么多年看警匪片的感受,更具压迫感,也更令人心碎。

  就在陈永仁即将掌控局面时,刘建明的下属大B趁着陈永仁进入电梯侧身那一刻,一枪击中了陈永仁的脑袋。只剩下电梯门在倒地的陈永仁身上来回关停。

  “唔系嘛!”(不是吧!)有观众忍不住喊了出来。

  阿强也惊呆了。这个反转太过残酷!

  这时大B也告诉刘建明,他也是韩琛派进来的卧底,说以后就跟着他混了。

  电梯里,刘建明毫不犹豫地击毙了知道太多的大B,然后举着警徽走出电梯,说出那句“我是警察”。这一幕,让阿强感到彻骨的寒意。

  影片最后,刘建明以英雄的姿态参加了陈永仁的葬礼,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将永远活在身份的夹缝与心灵的拷问中,永堕无间地狱。

  字幕升起,影院灯光亮起,但大部分观众,包括阿强在内,都还沉浸在电影带来的巨大震撼和悲凉情绪中,一时无人起身。

  阿强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仿佛要将胸腔里的压抑全部排出。他环顾四周,看到许多观众和他一样,脸上带着意犹未尽和深深的触动,这时片尾曲响起。

  “都曾经来过,灯火如昼”

  “就像一阵风,吹开脉络”

  “是生死与共,是言必有中,天高,地厚,是轻,是重”

  “信念在风中,不看透,不说破”

  “……”

  “当光影交错,反方向行走”

  “两双瞳孔”

  “平静汹涌”

  “信念在风中,一边左,一边右”

第297章 开画9.5分

  片尾字幕在略带伤感的片尾曲中缓缓滚动,影院的灯光已经亮起,刺眼的光芒驱散了银幕上的黑暗,却驱不散阿强心头的沉重。

  阿强目光有些失焦地落在那些不断上升的、密密麻麻的演职员名单上。耳边回荡的旋律他听不真切,只觉得那音乐像一层薄雾,包裹着他空落落的心。

  结束了。

  一场长达两个小时的智力与情感的鏖战,就这样戛然而止。心里像是被掏走了一块,留下一种难以名状的虚浮感。不是失望,绝对不是,电影本身堪称完美,无论是表演、节奏、叙事还是内核,都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

  这种空落,更像是一种极致的投入后,骤然抽离带来的失重,以及……一种对角色命运无法释怀的怅惘。

  陈永仁死了,死得那么突然,那么不值,在即将迎来光明的最后一刻,陨落在黑暗的背叛之下。黄警官壮烈牺牲,傻强这个看似愚钝却重情义的家伙也死了,韩琛伏法,连开枪的大B也被刘建明灭口……所有的线索似乎都尘埃落定。

  但是,真的结束了吗?

  阿强的脑海里,反复回放着最后一个镜头——刘建明穿着笔挺的警服,站在陈永仁的墓碑前,敬礼。他的表情肃穆,甚至带着一丝哀伤,可那双眼睛里,深不见底,你永远无法窥探他内心深处,是愧疚,是庆幸,还是继续伪装的冰冷。

  “我是警察。”

  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在影片的结尾,显得如此讽刺,又如此沉重。他成功洗白了自己,以英雄的姿态活了下来,继续戴着面具,行走在光天化日之下。法律无法审判他,世人给他荣誉,可他自己呢?他真的能心安理得吗?

  “无间地狱……”阿强喃喃自语,终于明白了这个片名的真正重量。它不是指肉体的死亡,而是精神的永恒煎熬。刘建明活着,但他将永远活在身份的撕裂里,活在陈永仁的阴影下,活在每一个可能被揭穿的噩梦中。这比死亡更残忍。

  “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佛经中的这句话在影片里被反复引用,而刘建明内心煎熬而如同活在无间地狱中,生不如死,永无解脱。

  这就是那个悬念!

  电影没有用直白的语言告诉大家刘建明未来的结局,但它把最残酷的“刑罚”已经施加于他。这个悬念不在于他会不会被抓住,而在于他的灵魂将如何在这无间地狱里永世燃烧。这个开放式的、聚焦于人物内心炼狱的结尾,比任何明确的结局都更有力量,更让人回味,也更让人感到一种无能为力的悲凉。

  阿强长长地叹了口气,终于动了动有些发麻的身体,随着最后几个观众一起,缓缓走出了放映厅。外面的世界阳光刺眼,人声嘈杂,与影片中那个阴郁、压抑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他仿佛还置身于那个天台,或者那部来回关门碰撞尸体的电梯之中。

  他拿出手机,默默地在那篇关于《无间道》的影评下点了个赞,然后在评论区认真地打下一行字:

  “没想到,最后留下的,是这么一个沉重的悬念。刘建明,其实已经受到最残酷的惩罚。陆士宁,有胆识。”

  这部电影,后劲太大了。阿强知道,自己需要好几天,才能从这种空落与震撼交织的情绪中,慢慢走出来。

  ···

  《无间道》此时已经上映了一天,便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了整个华语电影圈,并在亚洲范围内投下了一颗震撼弹。其在豆瓣斩获的9.5分惊人开画成绩,不仅稳坐今年所有上映新片的头把交椅,更是一举将此前口碑极佳、评分高达8.3分的《望长安》从年度第一的宝座上拉下马来。

  网络上,早已不是“沸腾”二字可以形容,更像是一场久旱逢甘霖的狂欢。

  “我宣布,《无间道》提前锁定我的年度最佳!不,是五年内最佳!”

  “9.5分都感觉给低了!刘正宏和梁智宇的演技是核弹级别的!看完我浑身发抖!”

  “上一次在电影院看到这样让人大气不敢喘的电影是哪一部?我已经想不起来了。”

  “陆士宁是神!”

  “天台对决那段台词,‘我以前没得选择,现在我想做个好人’,‘跟法官说,看他让不让你做好人’,我会背了!这对话简直是经典!”

  “陈永仁死的瞬间,我眼泪直接飙出来了,意难平啊!还有最后刘建明那个眼神,绝了,他活着就是在煎熬。”

  在香港最大的电影讨论区,帖子以每秒数帖的速度刷新着。

  “刚看完,整个人愣在那里。还以为港产警匪片已经完了,结果被一个年轻人玩得出神入化。”

  “刘正宏和梁智宇,好像把积累了十几年的功力一次性爆发出来了!这才是我们想看的戏!”

  “之前还因为陈景行的话犹豫,现在看完,只想跟陆士宁说声对不起。他真的很尊重也很懂港产片的精髓。”

  而韩国市场,瞬间掀起翻拍讨论。

  在Naver电影版块,《无间道》的评分高达9.7分。韩国影迷和媒体对其黑暗、宿命的故事和精湛的演员表演毫无抵抗力。

  “光是剧情梗概就已经是杰作了!双重卧底的设定和‘无间地狱’的概念,完美!”

  “陆士宁导演是天才。他不仅展现了香港黑色电影的精髓,更超越了它。”

  “听说金成勋导演和陆导是好朋友,有没有机会翻拍一下呢?”

  “梁智宇和刘正宏的对立构图,让人目不转睛。希望在韩国也能看到这种水平的犯罪惊悚片。”

  更有不少韩国影视从业者在SNS上发文,直言“《无间道》是近年来亚洲警匪片的最高杰作”,并已经开始热烈讨论“如果韩国翻拍,应该由哪些顶级演员来饰演刘建明和陈永仁”。

  不仅在韩国口碑爆棚,在日本也同样如此,《情书》开辟的渠道,这次先让《无间道》借到了这股东风。

  日本的观众和影评人,更倾向于欣赏影片的影像美学和哲学内核。在Filmarks和Yahoo映画上,评分均超过4.2分。东宝看着如此口碑,接着就公布了自己拿下了陆士宁导演在戛纳的获奖作品《情书》的发行权,正在与陆导协调定档。

  ···

  韩国首尔,一场备受瞩目的亚洲电影文化交流活动正在举行。刘正宏和梁智宇作为香港电影的代表人物,也是本次活动最重要的嘉宾,正端坐在发布会舞台中央,通过翻译与台下座无虚席的媒体和影迷进行互动。

  会场内,气氛异常热烈。令人惊讶的是,除了他们个人的应援牌,台下竟有不少韩国影迷高高举着《无间道》的韩版宣传海报,上面印着他们两人一明一暗、对峙感十足的剧照。

  活动进行到一半,一位韩国资深主持人带着惊叹的表情,向两人提问道:“刘正宏先生,梁智宇先生,首先非常感谢二位带来如此精彩的作品。我们刚刚收到消息,二位主演的电影《无间道》,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都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口碑可以说是爆炸性的。我们现场的很多韩国观众也非常喜欢。想知道二位是否已经得知了这个好消息?此刻的心情如何?”

  翻译将这段话准确传达。刘正宏和梁智宇显然在繁忙的行程中还未及详细了解具体数据,听到“整个亚洲地区轰动”这样的描述时,两人脸上都露出了些许意外和惊讶的神情。

  刘正宏率先反应过来,他身体微微前倾,对着话筒,脸上绽放出标志性无比真诚的笑容。他先用中文说道:“真的吗?非常感谢!非常感谢所有观众的厚爱!”

  随后,他侧头看了看身旁的梁智宇,眼神中带着分享喜悦的意味,继续用他惯有的、温和而得体的语气说:“其实,接到这个剧本的时候,我就知道它非常特别。能参与到这样一部作品里,和智宇,和所有优秀的演员、以及陆士宁导演这样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合作,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听到观众这么喜欢,更是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了。谢谢大家!”

  他的话引来台下阵阵掌声和欢呼。

  镜头转向梁智宇。相较于刘正宏的外露,梁智宇的情感表达一向更为内敛和深沉。他听完问题和刘正宏的回答后,抬手轻轻摸了摸鼻子,这个细微的动作暴露了他内心的激动。

  “很开心,真的很开心。”梁智宇顿了顿,似乎在寻找更准确的词语,“作为一个演员,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遇到好的剧本、好的对手,拍出能打动人的作品。《无间道》就是这样一部作品。看到它能够得到这么多不同地方观众的认可,尤其是看到台下有这么多韩国朋友举着我们的海报……”

首节 上一节 159/1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