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队是工务司署的,拿着图纸,对铺面的结构指指点点。
“这个油温不合规,停业整顿!”
“你们的消防通道被杂物堵塞,全部清走,罚款一千!”
“这个扩建的檐篷,没有入则申请,属于违章建筑,三天内必须拆除!”
鸡飞狗跳,人仰马翻。食客们被吓得四散奔逃,档主们则个个愁眉苦脸,接到了整改通知书和罚单。
仅仅三个小时,原本热闹非凡的福元里,多个小食摊档被迫停业。铺面上被贴满了黄色的封条,显得萧瑟而讽刺。
消息很快传遍社团内部,质疑的声音再次响起。
肥佬辉在堂会上第一个发难:“阿万,我早就说过,搞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没用!现在怎么样?人家动动手指头,我们一百万就打了水漂!”
龙头坐在主位,脸色凝重,一言不发,只是看着陈惠万。
所有人都以为陈惠万会焦头烂额,但他却异常镇定,甚至还笑了笑。
“辉哥,多谢关心。”他环视众人,胸有成竹地说,“如果雷杰只会派人来砍我,我反而要看不起他。现在他懂得用规则来玩,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打到他的痛处了。”
他转向龙头,微微躬身:“龙头,各位叔父,请给我三天时间。三天后,福元里会重新开张,而且,会比以前更风光。”
散会后,阿标忧心忡忡地问:“万哥,这次是执法部门,我们总不能跟他们来硬的吧?”
“硬的?”陈惠万冷笑一声,前世狗仔队之王的灵魂在此刻完全掌控了局面,“阿标,你记住,当别人想用规则整你的时候,跟他辩论规则是最愚蠢的行为。我们要做的,是攻击使用规则的人。”
他坐在轮椅上,眼神深邃,开始下达一连串指令,一个三路并进的绝杀之局,就此展开。
“第一路,舆论。立刻联系甘志伟。”陈惠万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告诉他,这次的报导,不要提我陈惠万一个字。主角,是福元里的档主们。找那个老公跑路,一个人卖牛杂养活三个孩子的陈嫂;”
“找那个把棺材本都投进来,想开一间云吞面店的退休消防员黄伯。我要看到他们的眼泪,听到他们的哭诉。标题就叫——【太平山下的悲鸣:一个鸡蛋仔,与一个家庭的存亡】。”
“第二路,情报,布置我们的线人。”陈惠万的声音压得很低。
“我要那个市政总署的吴队长,和消防处的王帮办,从今天起,24小时活在我的镜头下。他们去哪、见谁、说了什么、收了什么,我全部要知道。记住,不要惊动他们,我只要结果。”
“第三路,留个后手。”陈惠万的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让档主们都机灵点,表面上毕恭毕敬地配合。但私底下,把录音机都给我藏好。想办法引诱他们说出格的话。这盘带子,暂时不用,等我指令。”
阿标听得心惊肉跳,他从未见过如此阴险却又环环相扣的布局。他重重地点了点头,立刻转身去执行。
一场无声的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第二天一早,甘志伟的采访团队就悄然进入了被查封的福元里。
按照陈惠万的指示,他们的镜头没有对准那些气愤的古惑仔,而是聚焦在最无助的普通档主身上。
在一家被贴上封条的牛杂档前,单亲妈妈陈嫂抱着自己五岁的儿子,对着镜头泣不成声。甘志伟没有多问,只是将话筒递到她嘴边。
陈嫂哽咽着,断断续续地说:“我……我不会说话……我只知道,我儿子昨晚问我,妈妈,明天是不是没鱼蛋吃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
这句朴实而绝望的话,通过甘志伟的笔,化作了第二天《明天周刊》的头版标题。
与此同时,庙街的一家高级茶楼里,雷杰正志得意满地为吴队长和王帮办斟茶。
“两位阿Sir,这次辛苦了。”雷杰笑道,“等风头过去,庙街两间旺铺的茶水钱,算我送给两位的见面礼。”
吴队长和王帮办笑得合不拢嘴,连连道谢。就在这时,一个手下匆匆跑进来,将一份刚出版的《明天周刊》放在桌上。
雷杰拿起报纸,看到那刺眼的标题和陈嫂母子相拥哭泣的照片,轻蔑地一笑:
“雕虫小技,卖惨博同情?陈惠万也就这点本事了。老吴,老王,顶住压力,他想用舆论翻盘,没门!继续给我查封,查到他跪地求饶为止!”
吴队长嘴上附和道:“杰哥放心,我们是依法办事,谁来都没用!”
但他的眼神,却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
他办公室的电话,从早上开始就没停过,全是人们投诉的电话,连自己的上司都打电话来询问情况,语气颇为不悦。
一股莫名的烦躁,在他心底悄然升起。
第一颗石子,已经投入湖中,涟漪正在扩散。
入夜,尖沙咀的一家西餐厅里,吴队长正与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共进晚餐,言谈举止甚是亲密。
餐厅外,一个背着相机,伪装成游客的年轻人,隔着玻璃窗,不动声色地按下了几次快门。
一个小时后,吴队长与情人告别,独自驾车来到尖东一家名为“新花城”的高级夜总会。
在一个隐蔽的包房里,他见到了早已等候在此的雷杰。
包房外,一个伪装成清洁工的阿伯,推着清洁车经过。
他的动作看似缓慢而寻常,但当包房门打开的一瞬间,他突然弓下身子,剧烈地咳嗽起来,顺势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捂住嘴。
就在手帕的遮掩下,他掌心中一台比打火机大不了多少的西德制Minox间谍相机,已经对准门内。
清洁工拇指熟练地一拨,快门发出几乎微不可闻的“咔哒”一声,一张高解析度的底片便精准地捕捉到了吴队长满脸谄媚地为雷杰点烟的画面。
整个过程不到两秒,自然得就像一个老人真的在咳嗽。
第10章 模范街
当晚深夜,吴队长带着一身酒气回到自己位于何文田的公寓楼下。
他正要开车门时,一个骑单车的报童经过,一叠报纸“不小心”散落在他脚边。
吴队长不耐烦地喝斥了几句,那报童连忙道歉,捡起报纸匆匆离去。
吴队长没有注意到,一张没有任何标识的牛皮纸信封,被夹在了他车的雨刮器上。
回到家,他疑惑地打开信封。里面没有勒索信,只有一张照片。
照片上,正是他在新花城夜总会,卑躬屈膝地给雷杰点烟的场景。
照片的角度极其刁钻,将他脸上那种讨好的、谄媚的笑容拍得一清二楚,清晰得彷佛能听到他当时说的奉承话。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他的尾椎骨直冲天灵盖!冷汗浸湿了他的衬衫。
是谁?是谁拍的?对方手里还有没有别的?是拍到了他和情人的照片,还是拍到了他和雷杰交易的过程?
这种未知的、彷佛被一双眼睛在暗中时刻凝视的恐惧,比任何直接的威胁都更令人窒息。
他颤抖着手,拨通了雷杰的电话,声音因为恐惧而变了调:“雷杰!我被人拍了!我和你在一起的照片!”
电话那头的雷杰,第一次感到了事情的棘手,但他依旧嘴硬:“慌什么!照片而已,能说明什么?稳住!”
可他自己的心,也开始沉了下去。
第二天,消防处的王帮办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舆论的发酵,让他走到哪里都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
他正坐在办公室里心烦意乱,一个邮差送来一个普通的包裹,寄件人信息是空白。
他关上办公室的门,狐疑地拆开包裹,里面是一盘小小的录音带。
他将录音带放进录音机,按下播放键。
一阵嘈杂的背景音后,一个档主哀求的声音响起:“长官,给条生路啦……”
紧接着,一个他自己无比熟悉的、带着一丝傲慢和暗示的声音传出:“有些规矩,大家心照啦……”
录音效果清晰得可怕,连他当时清了清喉咙的声音都录了进去。
王帮办的脸色,瞬间惨白如纸。他猛地站起来,又无力地坐下,双腿发软。他知道,自己完了。
这盘带子如果送到廉政公署,他的下半辈子就得在赤柱监狱里度过。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抓起电话打给吴队长。电话接通的瞬间,他压抑的恐惧彻底爆发:
“老吴!我出事了!我被人录音了!我们被那个姓陈的耍了!”
半小时后,在一家咖啡馆的角落,吴队长和王帮办碰头了。两个原本的盟友,此刻都像是惊弓之鸟。
“怎么办?现在怎么办?”王帮办六神无主。
吴队长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猛地一拍桌子,压低声音道:
“切割!必须立刻和雷杰切割!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他挑起来的,我们是被他威逼利诱的!弃车保帅,我们还有机会!”
王帮办如梦初醒,重重地点头。
雷杰很快就接到了他们俩的电话,电话里不再是之前的合作伙伴关系,而是直接的辱骂和决裂。
“姓雷的,我警告你,以后别再找我!你自己的屎自己擦干净!”吴队长怒吼道。
“雷杰你个扑街!你害死我们了!这件事跟我们没关系,是你一个人搞出来的!”王帮办的声音歇斯底里。
听着电话里的忙音,雷杰呆坐在办公室里,他精心构建的“执法联盟”,在无声无息中,被对手递出的两把刀,从内部彻底瓦解。
他第一次感觉到,陈惠万,似乎变了另一个人一样。
在福元里二楼的办公室,陈惠万正通过一个微型窃听器,听完了吴、王二人与雷杰的全部对话。
他平静地放下耳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知道,这两只惊弓之鸟,下一步必然会为了自保而做出点什么。但他不打算被动地等待。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甘志伟的号码。
“甘大侠,准备好见证奇迹了吗?”陈惠万的语气轻松而自信:
“通知你所有相熟的媒体朋友,明天一早,福元里巷口,有猛料。我保证,他们不会白跑一趟。”
挂断电话后,吴队长和王帮办在各自的住所里一夜未眠。
他们清楚,这两天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因为自己得罪了陈惠万,一个与众不同的江湖人物,故此接下来的行动,仅仅与雷杰切割是不够的。
那位隐藏在暗处的陈惠万,需要的不是私下的解释,而是一个彻底的、公开的投降姿态,否则后果绝对是自己无法承受的。
为了拯救自己的前程,也为了向陈惠万表达最大的诚意,他们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同一个决定——第二天亲自去福元里,公开撤销所有处罚。
第三天一早,天还没亮。
福元里巷口,已经被甘志伟召集来的、数十名闻讯而至的记者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架起了长枪短炮,都以为会拍到一场官方的强硬清场行动。
当吴队长和王帮办的座驾抵达,看到眼前这片由数十个镜头组成的“枪林弹雨”时,两人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他们本想主动演一出“迷途知返”的戏来乞求宽恕,却没想到,对方早已料到一切,甚至提前为他们搭好了舞台,将他们的“主动投诚”变成了一场被万众瞩目的“公开处刑”。
事已至此,再无退路。在无数闪光灯的照耀下,他们面如死灰,硬着头皮走上前去。
吴队长和王帮办亲自上前,在数十个镜头前,毕恭毕敬地,将那些黄色的封条,一张一张地亲手撕了下来。
吴队长对着镜头,脸上堆满了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大声宣布:
“误会,全都是误会!经过我们重新、仔细地审核,福元里完全符合所有市政条例,是我们全港的卫生模范街!”
王帮办也紧跟着连连点头,对着记者们竖起大拇指,声音洪亮地补充道:
“福元里的消防设施,堪称典范!设计得非常超前!我们消防处还要请福元里的设计者,作为样板,在全港推广成功经验!”
这番滑稽的、180度大转弯的变脸戏,让所有记者都看傻了眼。
第11章 沉冤得雪撒尿牛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