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裁拿着各种发型的假发样品,来到连卡佛总部。
连卡佛是香港最大最悠久的百货公司,兼营进出口贸易。如今虽然被自家老板收购,但老板和总经理都没有提出协助,自然是需要他自己上门推销。
郑志裁走进贸易部办公室,把样品拿出摊在桌面上。
办公室的数位职员立即围过来看,一名经理问:“这都是哪里来的?”
“香港。”郑志裁简洁地答道。
“不,绝对不可能。”经理说道:“品质这么优良的假发只有法国才能制造,一定是欧洲产品,据我所知,香港没有一家假发工厂,更没有制造假发的人材。”
“我们就是。”郑志裁自信又自豪地说。
向他介绍瑞贝卡的假发工厂,谈瑞贝卡是来自长江工业集团,从美国考察学到的技术和引进的设备;不管是各方面的条件,都十分优越。
经理对瑞贝卡的假发制品十分满意,立即签了合约:每月订购假发100个,每个500港币。
这个价格,比法国制品的价格低三分之二。
而瑞贝卡生产假发的成本,每个只需100多港元,盈利高3倍以上。
当然,仅仅是连卡佛的采购,还不足以让郑志裁高兴,毕竟工厂可是有60个女工,每月远不止生产100顶假发。
所以,郑志裁马上安排得力助手,先去美国寻找销路;同时,他又准备去东南亚大举采购假发材料,建立供应链。
而集团为瑞贝卡提供了百万港币的资金,可供瑞贝卡建立足够的领先地位。
这天,陈光良携严人美来到清水湾的‘时代影城’,经过近四年的开山劈石,这里已经初见端倪。
庄铸九和盛七夫妇作陪,一同参观了时代影城。
两家即将成为亲家,而且陈光良也是庄氏夫妇的‘恩人’,没有他,庄铸九夫妇还在内地劳动;而如今,庄铸九成为香港明面上的‘传媒大王’。
庄铸九夫妇仅持有22%时代影业的股权,但庄铸九却实际上负责全部工作,陈光良一年也未必有几次掺和,也就偶尔提点意见。
“这边是摄影棚.这边是隔音片厂.”庄铸九亲自介绍。
陈光良看着这里的大变样,当即询问道:“目前来说,时代影业能不能做到拍摄基地全部转移至这里?”
庄铸九摇摇头,说道:“还不行,整个工期预计的是十年,虽然后面四年主要是仿古城和酒店等旅游设施,但这里至少也还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将拍摄全部任务转移至时代影城。”
陈光良闻言,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深究。
他的想法本是将时代影业的北角园明山‘凤凰制片’地盘(20万平方尺)、九龙湾的时代制片基地(15万平方尺),统统卖给长江地产。不卖也行,后面就双方合作开发两个大型住宅项目。
“既然如此,那就争取1956年底,整体搬迁至这里来。”
庄铸九说道:“嗯,我们也是这样规划的,目前这里已经是巴士车全天候往返,交通方面也逐渐不是问题。不过有件事要和你商量一下,我们要不要在尖沙咀或旺角、油麻地等区域,再购入一幅商业地皮,修建戏院大楼;而将九龙湾的制片基地出售,回笼资金,充分的利用废弃地盘,来投资商业地盘。”
这是一种转换!
充分说明,庄铸九的眼光超前。
要知道,尖沙咀的商业地皮,目前也就150港币每平方尺,而明年底可能涨到250,1956年涨到300以上。
而且,废弃的九龙湾制片基地已经不产生利润,而投资尖沙咀的商业地盘,则建设好之后,可以产生利润。
陈光良随即说道:“你和长江地产的严经理谈吧!地盘买下来后,等待港府发布新的建筑条例,应该是要鼓励建筑物向高空发展。届时,我们可以在九龙筹备三幢戏院大厦。”
“好”庄铸九接着说道:“时代影业的资产非常规模庞大,如果不是新投资商业地盘,九龙湾那幅地皮也无需出售。”
这是实话,时代影业经过24年的发展,期间战争的损失可以很小,那么多年积累的财富是相当庞大的——仅仅是海外,就拥有200多出物业戏院及十几家游乐园。
而在香港,拥有十二家规模大型的戏院,都是自置物业。
陈光良笑道:“时代影业的规模有多大我没有概念,资产有多少也很难统计。”
这印证了昔日美国富豪的一句话:“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财富时,他才是真正的富有!”
庄铸九说道:“资产清单倒是可以整理出来,就是估值很难,要不要让人估算一番给你?”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算了”
不是他完全相信庄铸九,因为庄铸九本人也不会清楚整个时代影业的资产值总和。
关于制片上的事情,陈光良并没有过多的交流,反正他这几年,让时代影业挖了林黛、李翰祥、邹文怀这些人等,加以培养和支持。
再加上庄铸九这些年研究制片,其能力不会逊色邵逸夫的,所以,就让两人以后慢慢斗吧!
目前,香港的右电影,就只有时代影业、邵氏能打,而东南亚,也是两家在发行和戏院上竞争;但整体而言,邵氏一直是挨打的局面,规模尚且没有时代影业的三分之一。
接下来,陈光良只需要监督时代影业的物业升级,相信依旧可以牢牢的掌控海外华人的娱乐事业。
历经朝鲜战争以后,香港的名声在美国变得很坏,这主要是因为不少美国人认为,香港是走私天堂和毫无吸引力的工厂集中地外,也担心香港会有被「哧化」之虞。
因此,在英国驻美大使的提议下,港督葛量洪曾专程在1954年10月到美国进行巡回演讲,在6星期的行程中,葛量洪一共到了16个城市,所到之处都他会发表演说,推销香港,此外他又接受不同电视台访问,而且还与不少团体展开公开论坛,就香港前途发表意见。
为了使香港建立一套清新良好的形象,葛量洪在美国还发表了题为《香港—东方柏林》与《香港—自~由~基~石》等等的演说。
香港工业挽救了香港的经济,当中,根据1954年的数字,本港纺织成衣业工人的数量更占上全港劳工总数的30%。相反,当时英国的传统纺织工业区却因此导致生意一落千丈,结果促使他们多番向葛量洪提出抗议。不过,从这例子就可窥看出,当时香港纺织业发展之蓬勃。
而伴随着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美国,向香港开放,香港工业终于迎来‘大爆发’。
年底,陈光良再次走进Rebecca假发工厂时,这里的工人已经有几百个女工,扩充近十倍的规模。
郑志裁作为总经理,兴奋的向陈光良汇报道:“陈先生,数以千计的订单,像雪花一样飞来。幸亏我们提前准备充分,短时间内扩充了产能,不然都错过了这一波订单。”
一个赚300港币,一千个就赚30万,数以千计就是上百万的利润。
陈光良说道:“香港的轻工业优势大,欧美的订单必然转向香港。对了,在假发原材料上,你们做的怎么样?”
郑志裁很有信心的说道:“我们在印尼、印度建立了采购中心,牢牢的控制着当地最大的真发收购网络。”
“嗯,接下来就看假发的全球市场,会发展到何种程度,能不能支配香港一个重要的工业类出来。”
将陈光良开口提出‘香港新工业品类’,郑志裁说道:“最近,不少人想挖我们的职员,以及千方百计来偷窥我们的商业机密,很是让人烦恼!”
陈光良说道:“虽然说,通常新兴产业对技术是非常保守,但我们却不能如此做。本来我进入这一行时,想的就是造福整个香港。所以接下来,凡是有人提出考察我们的工厂,可以安排人接待,并向大家公开选购假发的原材料、假发制造机器的途径,对于他们派人来学习,我们也照收不误。我相信你出自新丰纺织集团,应该明白!”
郑志裁一震,不敢置信的说道:“老板,假发行业不同于纺织行业,同行很快就能学会,那我们的竞争优势,就只剩下提前建立好的销售途径、假发原材料、规模和管理。”
陈光良笑道:“这不就是已经足够么!放开吧,以后你就是全港假发公会的主席,大家会记住你对香港的贡献!”
郑志裁连忙说道:“不敢,我也是被公司委任,这一切都是公司制定的战略!”
陈光良拍拍他的肩膀,随即说道:“有人派人来学习,我们不用发薪水,做假发又不是造高科技产品。大家在外面这里学不到什么,就会走其他渠道,就算走一些弯路,最终也能走通。香港的假发业繁荣,对谁都有好处!”
“我明白了!”
“好,晚一点平安银行会派人专门驻守,会支持香港的假发产业发展。当然,我还是对Rebecca假发很有信心,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更容易做大规模。”
“是,陈先生”
陈光良满意的离开!
不是他真的高风亮节,而是他知道取舍。
他垄断不了假发产业,与其如此,倒不如提升长江工业集团和他本人在香港的影响力。
香港越繁荣,他手中的地产、银行等产业,也会跟着提升。
一荣俱荣!
第405章 塑胶花
新的一年来临(1955)。
年初,英文版《塑胶》杂志,一则长篇的新闻,在塑胶世界传播:香港一家公司,已开发出利用塑胶原料制成的塑胶花,即将投入成批生产推向全球市场。
维港实业的李家成,看到这则消息后,如迷途的夜行人看到亮光,兴奋不已。
他认为,欧美的家庭,室内户外都要装饰花卉。这些植物花卉,经常要浇水、施肥、剪修、除草。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许多家庭主妇变成职业妇女,对这些家庭来说,不再有闲情逸致花费时间去侍弄花卉。并且,植物花卉花期有限,每季都要更换花卉品种,实在麻烦得很。
塑胶花正好弥补这些缺陷。现代人以趋赶时髦为荣,塑胶花的面市,将会引发塑胶市场的一次革命,前景极为乐观。
他连忙找来收下大将盛颂声和周千和商量。
“我们也要做这个产品,这将是改变我们公司命运的一件产品!”
盛颂声看了《塑胶》杂志上的新闻,迟疑的说道:“只是这个塑胶花,已经被注册为专利,看样子,华泰塑胶未必想拿出来分享。”
李家成说道:“我听说,长江工业集团旗下的瑞贝卡假发,在获得成功后,对于香港想做假发的同仁,并不排斥;凡是派来的学徒,照单全收,甚至对原材料的采购、机械设备的渠道,都大方的告知。显然,陈光良先生高风亮节。虽然这个塑胶花注册专利,但他们未必会严防死守。换一句话来说,我们要千方百计第一时间得知具体的工艺,比香港其他工厂更先一步。”
“对,只要比其它工厂先一步,我们便能掌握一些小优势。”
随后,李家成安排一番,决定亲自去打听消息。
另外一边。
在观塘的一幢三层工业大厦里,华泰塑胶厂正在安排紧密的生产任务。
总经理苏东生,此时正在向陈光良做工作汇报:“目前,我们已经招募和培养500名工人,批量生产各式的塑胶花而依托连卡佛、广告宣传、前期建立的欧美代理商(假发),我们的产品可以第一时间向欧美完成销售.”
陈光良看着生产现场,说道:“可有应对香港众多山寨工厂摹仿的后果?”
苏东生点点头,说道:“有。第一,我们目前的设备和规模,能让我们第一时间占领市场,特别是拿下欧美的大型代理商;第二,我们要求至少三个月内,技术做到不外流,待我们占领市场后,再考虑放松。”
市场的竞争,又是时间的竞争;赢得时间,就赢得市场。
陈光良思索片刻,说道:“那好!三个月时间,倒是足以我们占领很大的市场;三个月后,我们不再设置门槛,但要优先向我们宁波、沪籍的商人敞开技术。”
“好”
随后,陈光良考察了生产车间。
整个三层都是‘塑胶花’生产基地,足足有三万多平方尺,如今连一层都没有占满。
而华泰塑胶厂已经购入了相当的塑胶机器,随时可以组建一个上千人的工厂。
各方面来讲,都不是香港那些山寨工厂可以比拟的。
这样一来,欧美的经销商来港考察,基本就是选择华泰塑胶作为合作。
华泰塑胶的塑胶花,在短短的两周时间,就已经在香港、东南亚、欧洲、北美铺货。
不过此时香港一些新产品进入欧美市场,只有通过本港的洋行,他们在欧美设有分支机构,拥有稳固的客户,双方建有多年的信用,例如长江实业集团旗下的连卡佛百货。
陈光良和苏东生等人,不甚满意这种交易方式,一切都缺乏透明度——塑胶花具体销往何国何地?代理商是谁?到岸价、批发价、零售价是多少?销路如何?消费者有何反馈?
境外的批发商,也希望绕过香港洋行这个中间环节,直接与香港的厂家做生意,这对双方都大有好处。
所以,华泰玩具厂在国际杂志《塑胶》等上面,做了广告宣传,吸引海外的批发商前来加盟。
一名欧洲的批发商布朗斯,就看到这里面的商机,他第一时间订了机票,来到香港考察。
华泰塑胶厂安排汽车,从机场直接将布朗斯接到工厂,然后用实力来征服。
“哇偶,很难想象,这是一家香港的工厂!”
苏东生想说,香港工厂和香港工厂也是有区别的,凡是长江工业集团旗下的工厂,都追求4S管理,且不同于山寨工厂,他们的设备永远保持着‘先进’、‘新’。
他们的老板对于那种‘压榨劳工来获取利润’的方式非常反感,他们作为管理层都知道一个‘内幕消息’——长江工业集团虽然是本港工厂的巅峰,但利润率却只能说在香港属于中等,因为老板要求给予工人‘高人一等’的福利待遇,要比外面的工厂好。
假设不是他们的产品,一直属于香港的优等品,或者饮‘头啖汤’,他们长江工业集团可能在香港生产不下去。
当然这里面的两者关系,本来就是相辅相成,他们提高员工福利待遇,员工的质素水平就高;他们购入新机器、研发新技术,他们获得的利润就更大;他们追求质量品质,他们的工厂就能建立长期的口碑。
苏东生对布朗斯介绍道:“这是得力于我们是一家大集团,在设备和技术上舍得投入,且塑胶花就是我们研发的专利产品另外一方面,我们工厂实行4S管理制度”
一下子,让欧美人对香港山寨工厂的印象,发生改变。
不消说,欧美代理商只要看到华泰塑胶的工厂,无不称赞,并且马上直接进行合作,不再通过本港的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