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341节

  与此同时,粤籍炒金客还需要走私至香港,但奥门和香港的海域,有‘大天二’这样的悍匪,他们也需要承担风险。

  如今平安银行坐享其成,每次到点就大举套现,丝毫不给粤籍炒金客‘获大利’的机会。

  何善衡苦恼的说道:“那能怎么办?如果平安银行手中的黄金不多,我们后面还能继续抬高价格,引沪籍炒金客上当,赚钱的机会还多。但如果平安银行的黄金很多,那我们也只能承认,赚点小钱。”

  众人不得不承认,事情只能这样。

  如今陈光良是何人,远不是他们这些炒金客可以比的,陈光良不仅是宁波帮、海派的商业领袖人物,更是华人商界的领袖人物,不管是人脉关系,还是实力,都不是他们这些人可以比的。

  随后,何善衡还是说道:“这一次,我们等平安银行套现完成再说,不然黄金价格又得跌破500。但如果我们等他套现完成,沪市那边战争还没有停,金价必然还能维持在500~600港币,我们再继续套现。这期间,我们再假装拉一下。”

  “好,就这样办,我不行平安银行能有多少黄金,真能掌控市场的地步。”

  很快,大家认为,陈光良毕竟只有一人,不可能长期掌控市场。

  实际上。

  他们此举只是稍微稳定一下市场而已,说到底还是不敢彻底破坏市场,哪像平安银行无所畏惧(成本低太多)。

  按照这种节奏,等到10月后,也就是这一波‘黄金行情’结束——最大的失败者,当然还是沪籍炒金客,但实际上他们会比前世少亏一点点;其次的失败者,则是粤籍炒金客,他们肯定是赚钱,但一定是赚不了前世那么多;最大的赢家,便是陈光良家族,因为他手中的黄金成本,不过200港币每两,甚至有的还不到。

  这也是陈光良希望看到的!

  此时的香港,还不能说是粤省人的香港,毕竟大家都是初来乍到,没有‘香港人’的概念;陈光良这个时候的一系列动作,会大大加强‘海派商人’在香港的地位。

  5月27日,沪市JF,香港已经开始弥漫着一种惶惶不安的情绪。

  毕竟沪市JF,就意味着国民政府已经进入倒计时,那么粤省JF还会远吗?

  和粤省仅隔一条河的香港,岂不是也会随时被JF?

  穷人可能不会感觉太多,那些富人可就比较忐忑了。

  陈光良自然没有那种心态,哪怕是历史发生改变,香港提前回归,他也有自己的退路,不至于颗粒无收,这就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好处。

  “哥,沪市航线现在不做了,我准备将船调向东南亚和两广这个方向。北方的航线,国民政府的海军已经加强管制,风险性大增,我觉得环球航运没必要太冒险;当然,去日本的航线需要保留外,其余航线我们得考虑撤出。倒是小虎他又购买了一艘千吨二手船,打算继续跑北方航线。”

  陈光聪向大哥回报着工作。

  最近一年左右,大哥将环球航运的工作,交给了他,只是偶尔询问和参与,十分的信任他。不过陈光聪养成有拿不准的地方,一定会请教大哥,毕竟大哥太利害的眼光。

  “行,和JF区的航线和贸易,就让小虎去做吧,我们也该考虑陆续推出内地的市场了,没有必要冒险。至于小虎要做到什么时候,是由他自己决定,他也已经长大了,也独立了出去,和我们陈家无关。”

  “嗯”

  表弟杨小虎,如今也是有两条千吨二手船的‘大船东’,算是可以扛扛风险——例如一条船被国民政府的海军炸沉,他不至于破产。

  而且现在去北方的航线和贸易,利润非常的高,铤而走险的人不少。

  陈光聪如今更加沉稳,他知道环球航运没必要再去冒险,将船调转至南方的航线,直到最终撤出内地沿海的航运。

  “和日本的航运、贸易,一定要重视,有空就去考察考察。如果新华夏成立,美国对日本会更加重视,那里将是阵营对立的前沿阵地,所以日本一定会被美国扶持起来,虽然这不是我们华人愿意看到的,但我们作为生意人,既然知道,就不能错过。”

  “嗯,日本的航线和贸易,一直都比较重视。”

  去年,香港还爆发了抗议‘美国扶持日本’活动,虽然这并不能阻止什么。

  陈光良一直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而且赚日本人的钱,也是一种本事。

  和陈光聪聊了一会后,陈光良又告知了他自己的行程:“七八月,我和你大嫂会去美国一段时间,你就在香港坐镇吧!你二嫂不善商业,就不用请示他了。”

  “好的,大哥!”

  倘若是严人美留守香港,陈光聪有什么事情,会向大嫂请示或汇报,但显然蒋梅英不管香港的商业,所以无需那么麻烦。

  随后陈光聪说道:“文杰马上也高三了,我们陈家第二代,还有五年就可以加入家族企业了!文锦也不错,马上也高二了。”

  谈及这个,他也有一种自豪,因为侄子真的很优秀,甚至侄子们都非常优秀。

  而他的儿女,在培养上,是一样的;不过遗传他的智商,所以较堂兄弟们还是差一些。

  不过没关系,他就一个儿子(两个女儿),他最大的愿望就是他们平平安安。

  陈光良感叹道:“我不太想给他压力,所以这事都不会提。有时候他们压力太大,我也担心!”

  “大哥的想法当然是对的,但文杰他们自己很优秀,天生就很懂事,所以这不算压力,而是动力。”

  “希望吧”

  这是陈光良的真心话,他从心底里认为——六个儿子一个女儿,只要成长起来,能加入家族企业就是胜利。他不会给他们太大的压力,有人在公司就行。

  毕竟有他在掌舵,不需要子女太大的压力。从基层做起走,能不能接班是未来的事情,隔代接班也是可以的,毕竟陈光良有信心自己的身体。

  夏日炎炎。

  恰逢周末,陈光良的大房、二房聚在一起,联络感情。

  两房平常不住在一起,周末两天或节假日等,便会聚在一起,哪怕陈光良不在香港也是如此。从小这样的培养,让七个孩子感情一直非常的好。

  当然,算上陈光聪的三个孩子,那便是十个孩子。这些孩子的排名,都是一起排的——大哥、二哥.七弟,大姐、二姐、三妹。

  陈光良对大家很少立规矩,但‘团结’两个字却刻在这些孩子们的骨子里。

  如今陈光良在香港的孩子,就五个,大房的陈文杰已经在美国读了两年的高中,二房的陈文锦已经在美国读了一年的高中。这两个孩子,都是17岁高中毕业,21岁大学毕业。兄弟俩在美国,都在一个高中,能互相帮助。

  陈光良带着严人美、蒋梅英,来到干德道别墅的地下室,然后打开一扇门,里面豁然是一些‘宝物’,有现钞、黄金之流,也有古董字画之流,其中还有一个保险箱。

  保险箱里,是他很喜欢留下的‘信托’——一个封好的信封,是他的信托手段。

  陈光良这次从里面拿出信封,随后坐在椅子上。

  “以后,你们两人就是我的信托,所以这种传统的做法,我决定取消。”

  说完,他把信撕毁,等会再进行焚烧。

  此时的严人美,大概熟悉香港未来地产的操作手段,而蒋梅英,则熟悉未来美国最有潜力的股票。所以这个家族就算在陈光良不在的情况下,也能富裕下,只不过没有那么大的潜力了。

  严人美笑道:“早该取消这种信托了”

  以前她就觉得这种做法不太吉利,只是丈夫思虑的太多,她不太好反对而已。

  陈光良回道:“不能去避讳意外,此次取消也是因为家族已经成长起来,我没有必要再弄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因为他和两位妻子的感情稳固,更是因为他的长子也16岁多,在这个时代,十七八岁加入家族企业也有不少,懂事都比后世的早。

  倘若他真有意外,陈文杰上位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有两个母亲,一个叔叔,都是会扶持他的。

  撕完信,严人美主动对蒋梅英说道:“梅英,我带你参观一下这里的珠宝玉石,看看喜欢什么酒拿!”

  蒋梅英笑着说道:“姐姐,参观一下就行,我又不是买不起。”

  从三十年代开始,陈光良确实有收集的习惯,虽然不会刻意去收藏,但累计下来的好东西不少,后世几千万上亿的玉手镯他也有一点。

  这些玩意,不一定是为了收藏和升值,主要是考虑以后女儿、儿媳妇、孙女、孙媳妇一多,作为长辈总归要送礼物的。

  所以包括现在,陈光良也一直在收藏,反正对他来说,也不是很值钱的东西。

  严人美笑道:“我知道你是大富婆,但有些东西讲究机缘的,走,我带你去看!”

  两女参观其宝库来,陈光良并没有打扰,所谓的宝库,实际上也就那么一回事,他心血来潮,可能就会去购买一些古董字画、玉石宝石等物件,然后鉴定没有问题,就直接放在宝库里,平常也没有时间来欣赏和打理。

  严人美有打开的钥匙,而蒋梅英也有自己的宝库,只是没有大房的物件多而已。

第371章 纽约之行

  纽约一所私立寄宿制高中,陈文杰、陈文锦两兄弟在校园草坪的一角坐下。

  “大哥,吃点零食,等会再带点回宿舍!”

  陈文锦打开一个袋子,亲近的邀请大哥品尝。

  兄弟俩年龄前后相差一年,也陆续来到纽约读高中,关系非常亲近。

  陈文杰没有动零食,而是说道:“你又在宿舍里做生意啦?”

  陈文锦笑着说道:“不算做生意了,就是我每周多买点,大家要是有需要,我就卖点给他们,反正我又不需要去推销什么的,很方便啦!”

  说白了,就是在宿舍做售卖零食的生意,陈文锦甚至搞起了‘赊账’的服务。

  陈文杰严肃的说道:“你现在才高中一年级,不要分心,学习最重要;更何况,家里又没有少我们的零花钱,总归是够用的。就算你想赚点零花钱,怎么也得到大学。”

  听到大哥的教诲,陈文锦也认真的保证道:“大哥,我真没有做生意,就是多买点,大家愿意买就买,而且我也没有对学业放松警惕,成绩虽然比不上你,但也比那些洋鬼子好很多。”

  两人言语都是中文,这是私下里的一种默契,不能放松对华夏文化的松懈。

  陈文杰适可而止的说道:“嗯,你有分寸就好。对了,这个月底,爸和你大妈就要来美国,可能要待一段时间,走亲会友,顺便再度度假。”

  “真的?”陈文锦惊喜起来,随即想到什么,连忙说道:“那你不能告状,大不了我不做这个买卖了!”

  他最怕的便是大妈,甚至所有兄弟姐妹都怕这个妈妈,因为要求是非常严格的。至于父亲,大家更是一种崇拜,而且父亲不会特别的严肃。

  陈文杰笑道:“你把我当什么人!总之,如果你不能把成绩做好,那我不会介意做一个恶人兄长的。”

  “收到,我保证!”

  随后,陈文杰倒没有再客气,和弟弟陈文锦在草地上享用零食起来,并且谈论着最近的一些事情,两人都非常依靠对方,毕竟在这纽约,两人是至亲关系。

  当然,他们在纽约也有一些长辈,但毕竟都算是外人。

  6月下旬,陈光良和严人美先后乘坐两趟飞机,前往美国。

  当然,此时香港还没有直飞美国的航班,也没有这种技术,至少也得等待喷气式客机飞行,才会实现。

  所以目前香港飞美国,一般是先飞到菲律宾,再飞到关岛,再飞夏威夷,再飞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最后抵达纽约。

  这一趟下来,至少也是三四天的路途,但比起轮船二十天时间左右,还是省下很多的时间。

  陈光良乘坐飞机的时候,也没有以前那么害怕,仔细想想飞机的事故率还是不算高,且现在不乘坐战争航线,风险性更低。

  通过三天多的飞行,陈光良终于抵达纽约长岛的别墅,和先到一步的严人美团聚,同时还有陈文杰、陈文锦兄弟俩。

  “父亲”

  “嗯,都长高了,好!”

  兄弟俩,身高都有一米七多,长得也是一表人才,仅这一点他就足够的自豪。不少大家族和豪门,后人长相不堪入目,多少也有损先辈的形象,后世网络甚至会用‘地主家的傻儿子’、‘肥头大耳’的形容词。

  陈光良家族的基因就非常好,所以他的六子一女的长相都很出众;反观弟弟陈光聪的一子两女,长相也就比较普通,但算不上难看。

  严人美笑着说道:“他们昨天才放暑假,正好接回来,等你来团聚。平常的周末,他们兄弟俩也来这个别墅,第一是打扫和整理,第二是也可以在这里休假。总归是长大了,可以做一些小事情了!”

  听到这样的夸奖,兄弟俩别提有多高兴了!

  陈光良说道:“好,能做事了,我来参观一下,好久没有来了。”

  随后,众人在别墅参观起来,这个别墅很大,虽然没有宋家的蝗虫谷那么大,但也有50多亩,关键是地理位置更方便更好,价值自然高过蝗虫谷,甚至有私家码头、网球场、篮球场、大泳池、大草坪等很多设施,典型的超级豪宅。

  每次来到纽约,陈光良都有一种错觉,这是未来的世界——摩天大厦林立,公交车和汽车跑满马路,街头的时尚美女如云,城市的现代化程度超越了世界其他地区。

  严人美来到纽约,也立即喜欢上,她换了发型和时尚的服装,戴上一款女士墨镜,拎着时尚的包包,和陈光良走进了第五大道与57街交界处的蒂芙尼(Tiffany)奢侈店。

  店员并没有因为是亚洲人面孔,而有不友好的表情,主动上前迎接招呼。

  而接下来陈光良为严人美挑选了一款‘镇店之宝’钻戒,一枚8克拉的钻石戒指,作为弥补两人当初结婚时的戒指。

  虽然陈光良也知道钻石是本世纪最大的谎言,但不妨碍他觉得这枚钻戒被他赋与的意义,以及严人美高兴的心情。

  不过在准备付钱的时候,陈光良向这里的店长提出道:“我希望重新定制戒托,上面刻上我夫人的姓名,产生的费用,我会出,不过我们在纽约的时间仅有20天时间左右。”

  白人男店长一听,当即说道:“陈先生、严小姐,感谢你们对我们蒂芙尼品牌的信任,陈先生这样的要求非常浪漫,我们将完美的重新打造戒托。”

  出行有劳斯莱斯,有司机保镖,这一看是香港的大富翁,岂有不好好珍惜的道理。

首节 上一节 341/39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