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说好了,《流浪地球》得放在青岛拍,这条件不算过分吧?”
“不过分。”
这顿饭吃的很开心。
李秋棠一行人在青岛停留了2天,回到燕京。
电影市场,《海市蜃楼》咬《寒战2》咬得很紧,现在两者成绩基本持平,前者累计票房3.2亿,后者报收3.45亿。
网络平台开分,两部电影相差也不大,一个7.8,一个7.5,《海市蜃楼》略微领先。
大花还是大花,李兵兵在《海市蜃楼》中的表现不说教科书级别,但也是保持了大花的稳定和优秀水平。
至于《致青春2》,首周末1.5亿后,就陷入粉丝向青春片的泥淖,排片和收入骤降,但如今好歹也突破了2亿。
《摇滚藏獒》已经查无此片了,没人看,自然就没影院愿意给排片。
13日,突发爆炸新闻!
美韩决定在韩国东南部庆尚北道星州郡部署萨德反导系统!
中国强烈抗议!
看到新闻的第一时间,李秋棠在秋天影业高管业务群里发了一句话:“韩娱完了,中韩所有在影视娱乐方面的合作都将破产。”
但也有政治敏感度低的同事觉得李秋棠在危言耸听,认为中韩合作可能面临打击,但韩娱产业这么发达,还完不了。
但海外事业部总经理就是干这块的,他的判断和老板一致,当即在群里表态:“咱们和韩国没什么合作,应该不会受影响,就是以后我们的片子也不好送到韩国放了。”
“反正也没多少收入。”李秋棠看不上这仨瓜俩枣。
“各大电视台和视频平台要出血了,合拍的买断的剧那么多,现在基本都播不了了。”
“华谊3月份才花1.3亿投资了一家韩国经纪公司,这下全打水漂了。”
看对手遭殃,好像是一件很痛快的事。
第569章 韩娱完了
“限韩令”没有公文,总局甚至没有以任何非正式形式通知各电视台、视频平台、影视公司要限韩,但这是一种行业上下乃至全国上下的默契。
哪怕你去问文旅部和总局,他们也只会说依然欢迎韩方依法依规来华演出与合作。
但你要真递了申请,就是无法通过。
萨德事件引起国人激愤自不用说,在影视行业内引起的震动同样不小。
秋天影业跟韩国没很重要的业务往来,亏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至于李秋棠说韩娱完了,很多人觉得老板小题大做,但李秋棠第二天特意回公司开高管例会,强调自己没有耸人听闻:
“中国是韩娱产品最大的进口国,韩娱每年从中国赚走多少钱?一旦失去中国市场,就凭韩国狭小的本土市场,根本撑不起韩娱产业。我敢断定,韩娱在未来一定会大举出海欧美市场,但效果不会很好,最多推一两个代表性艺人,但作为行业基础的大量中下层艺人会过得非常艰难,欧美本来就是流行文化的前线,再加上文化隔阂,他们对韩娱产品的需求不会太大。韩娱的培养体系又是养蛊一样,所以失去中国市场,韩娱必死。
“我说的死,不是说韩娱这个产业就完了,而是会放缓增长,甚至停止增长,半死不活吊着一口气。还会有爆款,但赚的钱只能够维持自己不死,发展不了了。”
“像现在的港圈一样?”
“差不多。”
说到兴起处,李秋棠不免多唠叨几句:“我注意到奈飞已经开启了全球战略,他们亚洲第一站就是韩国,最开始几年,韩国公司依靠本土优势以及奈飞水土不服可能还能抵抗,但过几年等奈飞回过神来,韩国影视圈一定会被奈飞冲垮。
“奈飞或许能在韩国做出《纸牌屋》这样的全球大爆款,到时候肯定有人说韩娱走向全球,但这样的超级大爆款的利润都被奈飞拿走了,留给韩国本土的又能有多少?这还只是一个奈飞,如果欧美其他流媒体平台跟着奈飞都进入韩国市场,就韩国社会那崇洋媚外的整体氛围,韩国影视吊着一口气比死了还难受。”
李秋棠说韩国社会整体崇洋媚外还真不是口花花,他跟韩国几家特效公司合作多次,也多次赴韩考察和监督特效制作,崇洋媚外是他多年来观察的结果。
韩国社会从上至下,都热衷于高尔夫球这项烧钱的运动。
有钱人打没什么,但韩国的普通人甚至穷人,也爱打高尔夫。
韩国那么点大的地方,能建几个高尔夫球场啊!
为什么爱打?因为打高尔夫会让自己看起来像有钱人,还因为美国人爱打。
韩国人为了迎合西方,自废民族特色饮食——香肉。
朝鲜族有吃香肉的传统,我国朝鲜族至今仍保持着这一传统饮食,李秋棠去延边吃过,真不赖,但韩国硬是不吃了。
因为这样不利于国家的国际形象。
但这也就忽悠忽悠韩国底层百姓,江南区的有钱人们还会吃,只是不那么大张旗鼓。
李秋棠还想起自己之前在韩国和特效公司的总监一起休闲钓鱼的对话。
李秋棠觉得韩国跟华东的地理气候差不多,韩国钓鱼一般也钓鲤鱼翘嘴之类的。
但韩国总监说韩国人喜欢钓鲈鱼,不喜欢鲤鱼翘嘴。
李秋棠以为是因为韩国人不咋吃淡水鱼,但那总监却说原因没这么复杂,很简单,因为美国人喜欢钓鲈鱼,所以韩国人也喜欢钓鲈鱼。
李秋棠当时听完人都傻了,这样的原因还真是简单又雷人。
还包括韩国人喜欢喝咖啡,也是因为美国人喜欢喝,韩国人嗜美式如命,尤其是冰美式。韩国5000万人口,却是全球第三大咖啡消费市场,人均每年要干掉370杯咖啡。
说到奈飞,海外事业部总经理说到:“之前奈飞找过我们,说想借我们的手搞定审核,让奈飞能进内地市场。”
这件事还真没人向李秋棠汇报。
具体过程就不说了,反正最后秋天也没搞定奈飞的审核问题。
李秋棠听完,道:“本来也不能放奈飞进来,法律规定了,外资不能进入影视文化传媒行业。奈飞又不肯合资,又不会接受国内的审查。”
而且奈飞的订阅制在国内也未必行得通。
说完这些,公司战略投资部的同事突发奇想,提议要不要趁机抄底一些韩娱资产,两国关系遇冷,韩娱公司的股价肯定会受影响。
但李秋棠反问:“我们投资韩娱是为了得到什么?是单纯的趁着股价低买入然后过两年再卖出去,还是韩娱有什么长处值得我们引进来?”
李秋棠并不反对公司进行全球投资,但他还是希望公司能聚焦影视主业的创新,公司所做的投资要能有效地回补国内主业。
“韩娱最值钱的资产是他们的人才培养制度,特别是练习生制度,”这个李秋棠也得承认,“我们是电影公司,不需要练习生。”
李秋棠开玩笑说:“我还想投资奈飞,借他们的平台让我们的片子出海呢,可人家不理我们。”
李秋棠个人很早就买了奈飞的股票,不多也不少,这么多年也赚了,但他个人手里那点股票买几套房还行,并不足以促成两家公司合作。
秋天影业专注电影开发,且成绩斐然,确实有瞧不上韩娱的底气,但秋天影业旗下还有一家专注于互联网娱乐的公司叫幕布文化,却想在这次风波中捞点好处,这家公司行事不同于秋天,他们要胆大的多。
要做类比的话,幕布文化之于秋天影业,就好比青春光鲜之于光鲜传媒,青春光鲜是光鲜的定位年轻群体的厂牌,幕布文化就是秋天影业的互联网娱乐厂牌。
自13年成立以来,公司成绩不算好,亏过也赚过,养活自己这几十口人没什么问题。
今年国内女团呈爆发趋势,蓝台有《蜜蜂少女队》,番茄台有《加油!美少女》,芒果台暑假要推《夏日甜心》,国内做的最成功的女团SNH48也在4月份推出了BEJ48和GZ48分团,朝着百人女团模式进发。
幕布文化也想做女团节目,但始终不得法门,母公司秋天影业不做经纪业务,也没有节目制作经验,能给到幕布文化的帮助十分有限。
但这次萨德事件倒是提醒了幕布文化,没有经验不要紧,可以去韩国买版权啊!
韩国做女团选秀不是手拿把掐?
在此敏感时期,中韩不能在制作上合作,那幕布文化就买版权自己做国产版——这是不禁止的。
幕布文化盯上了一档名叫《Produce 101》的女团选秀节目。
第570章 骑脸挑衅
7月档谁也没想到,是《海市蜃楼》和《寒战2》唱主角。
上映9天,《海市蜃楼》票房终于超过了《寒战2》。
两部电影双双突破4亿,前者目前报收4.21亿,《寒战2》累计收入4.18亿。
但暑期档揭幕半月,唱主角的两部片子连5亿都没过,更别说出现一部像去年《大圣归来》那样的10亿大片。
不过市场整体还比较乐观,认为下半个月的《绝地逃亡》和《封神传奇》或可彻底点燃暑期档。
特别是《封神传奇》,神话大片,又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封神》题材,还是全明星阵容,肯定能大卖。
8月初《盗墓笔记》就会上映,井博然和鹿寒两个小鲜肉主演,有《寻龙诀》珠玉在前,再加上世纪长龙对影片的10亿保底,不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盗墓笔记》或可创造去年贺岁档《寻龙诀》的票房奇迹。
周二,长影节官方通过官网和官微公布了本届电影节的章程及评委会名单。
其中金鹿奖评委14位,主席为韩三评。
金鹿创投终审评委5位,主席为李秋棠,其余四位分别为:演员袁全、编剧黄科、湾岛剪辑师陈波文、制片人章苗。
创投会评委的配置得到外界一致认可,五位评委都是深耕业内多年的大拿,相信他们对市场对艺术水准都有极高的把握。
为了凑齐这套终审班子,李秋棠的团队可是费了大功夫,创投评委不好当,今年首届金鹿创投预计会筛选出三十余个项目进入终审,五位评委要在4天半的时间里全数听完路演,并给出点评意见,必要时还要为项目牵线搭桥,一点不比竞赛单元的评委轻松。
李秋棠对金鹿创投的重视程度自不多言,长影节发布评委名单后,李秋棠就转发了微博并说会尽到一个评委的职责,和其他评委们一起挑选出最好的项目,最优秀的新人。
李秋棠还在微博中神秘兮兮地透露:“据说今年创投的奖励非常丰厚。”
至于如何丰厚,李秋棠选择卖个关子。
创投会主要面向业界,普通观众的心思不会在上面。
初创的金鹿创投可能是今年下半年内地影坛最隆重的电影创投会,海峡对岸的金马创投,内地很多创作者没有条件参加。
李秋棠今天提前去见袁全,不是谈创投评委的事,而是谈戏约。
李蔷还是没把《梁祝》的定稿剧本交给他,但李秋棠靠着已定稿的部分,已经开始做筹备工作了。
女主角祝晓艳一角,他很钟意袁全。
在《梁祝》的选角上,李秋棠几乎抛弃了商业片逻辑,商业片选角会适当考虑演员号召力,在选角上往往会有妥协,但李秋棠的第一部文艺片,他只想要自己觉得演技最好,最能演出自己想要效果的。
袁全把李秋棠请到自己家小区的会所,两人一边喝下午茶一边聊。
《梁祝》的故事并不复杂:一对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夫妻,互相怀疑对方出轨,但最后谁也没抓到证据,两人吵了又好,好了又吵,往日的恩爱、幸福、激情,都消磨在柴米油盐和互相的猜忌和争吵中,最后好又好不了,离又离不成,两人就这样凑合地往下过。
直到李秋棠坐在袁全对面,他才突然想到,自己这故事写的不就是袁全和夏雨吗!
袁全与滕闻骥,夏宇和高媛媛。
两人也是分了一段时间后又和好。
该死,李秋棠暗骂自己,这不是往人家伤口上撒盐吗,来之前光想着袁全形象好演技好,适合祝晓艳,竟没充分考虑她的个人经历,袁全看完剧本跟自己翻脸怎么办?
怎么解释自己不是故意的?
怎么解释袁全都不会信吧。
写这样的故事也就算了,还拿给人正主请人家演,这不是骑脸嘲讽又是什么?
果然,袁全看剧本的神色不对了,李秋棠猜袁全现在估计咬着后槽牙呢。
李秋棠来之前准备了一肚子话跟袁全说,但现在一个字也说不出口,他现在想跑。
袁全肯定代入了自己的经历,她也确实觉得李秋棠在挑衅——这也不能怪袁全,是个人都得这么想。
她放下剧本,出了一口气,端起桌上的杯子喝了一口水。
李秋棠被架着,开口不是,不开口也不是,他知道袁全误会了,不得不说:“这事儿是我考虑不周,但相信我,我真不是故意的,我把剧本拿回去,你当我没来过。”
必须服软,这事儿确实是自己欠考虑。
袁全笑道:“我还没说什么呢,你拿回去干吗。”
“你不生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