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我就是顶峰 第340节

  “现在市场火热,蛋糕很大,我们不是竞争关系,不是我吃了一块你就少吃一块的对立关系,我们是一起为观众奉献优质观影体验的合作者。”

  嘴上说得这么冠冕堂皇,但李监制手下可没饶人。

  8号一整天,起码在秋天影城的八十几块屏幕里,华艺兄弟的《摇滚藏獒》只有1.7%的排片率。

  一块荧幕一天的放映排量大概在6-8场,平均一点也有五六场,即秋天影城当天放映了450场电影,《摇滚藏獒》至多放映了8场。

  晚上6点到9点的黄金档,不管其他电影分多分少,反正没《摇滚藏獒》的事。

  大可以说秋天影城荧幕少,造不成什么影响,但这很恶心人。

  李秋棠晚上还不忘在微博阴阳人:

  “他们沉浸在过去时代的夕阳里,对外界的变化漠不关心,也不愿关心。好在这个进步时代同样也是包容的,依然允许他们蜷缩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走街串巷,提笼架鸟,张口规矩,闭口地道。他们老了,为数不多的乐趣就是靠着仅有的一点资历跟后辈们讲自己当年有多牛X。”

第567章 败北

  不是不能玩情怀,情怀是电影卖座的一张非常可靠的牌。

  但想靠情怀卖座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你的“老东西”要尽可能是多数人的集体记忆。

  这也是青春片能卖座的重要原因,先不说青春片中的狗血片段符不符合实际,但校园生活确实是所有人的集体记忆。

  但摇滚不是!

  郑军也不是!

  摇滚和郑军的受众已经不是当前电影市场的主力观影人群了,他们托不起一部电影。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内根本不吃歌舞片!

  拍的再好都没用!更别说还是一部动画电影。

  这就是李秋棠说的,他们还沉浸在过去时代的夕阳里。

  哥们儿以前玩摇滚的!

  摇滚是什么?是叛逆,是个性,是审判,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包括《老炮儿》,那就是胡同混子对过去的缅怀。

  时代变了,再也不能凭一张脸就让别人给你面子,女人也没以前那么好泡了。

  很多网友对李秋棠的这篇微博摸不着头脑,他在说啥呢?

  但有一部分网友敏感地意识到李秋棠说的可能就是《摇滚藏獒》。

  因为《摇滚藏獒》上映前就被有关影评人说过,音乐题材和郑军吸引不了如今的观众,并提醒华艺这部片子放在竞争最激烈的暑期档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果然,首日成绩出炉,《寒战2》和《海市蜃楼》以9570万和8600万的成绩领衔档期。

  《致青春2》依靠主演超高的人气和疯狂票补亦收入7300万,位列第三。

  《摇滚藏獒》只有可怜兮兮的300万。

  首日见生死,《摇滚藏獒》可以提前埋了。

  但华艺不干了,控诉万答院线封杀《摇滚藏獒》。

  “7月6日—8日,《摇滚藏獒》在万答院线的预排片为个位数。”

  郑军也发长文诉苦:“资本家是影院的老板,但观众才是电影的主人。”侧面印证《摇滚藏獒》的排片有问题。

  其实万答封杀《摇滚藏獒》在上映前就有人在说,一直等到现在上映了才“坐实”。

  你把人家CEO挖走了,还不许人报复?

  但万答肯定不认,说“封杀纯属无稽之谈”,并表示周末三天,万答院线旗下全部影城都有《藏獒》的排片,平均每日排片都超过500场。

  尽管万答否认,但外界好像不怎么相信。

  “因为叶凝的问题,华艺兄弟和万答双方的关系一直不和,基于这个原因,出现万答排挤《摇滚藏獒》的传言也不是没理由。”

  秋天影城规模小,就没人说秋天影城“封杀”《摇滚藏獒》。

  首周末成绩也依然由《寒战2》和《海市蜃楼》领衔,前者三天报2.98亿,《海市蜃楼》报2.66亿。

  口碑亦由两片领衔。

  《致青春2》首周末三天收入1.5亿,从这里就能看出青春片捡钱的时代过去了。

  《摇滚藏獒》三天收入没超过3000万。

  急的华艺跳脚,第二天传出华艺内部处理措施,把负责《摇滚藏獒》发行工作的副总及团队降职。

  《摇滚藏獒》应该是没救了,但陈芷熙依然要求公司宣发团队从中吸取经验。

  《摇滚藏獒》为什么会失败?撇开“封杀”之说,只说华艺做错了什么。

  华艺最大的失误在于盲目自信和脱离市场,高估了郑军IP和国际化制作的市场号召力,同时低估了暑期档的竞争。

  郑军他真的已经淡出主流观众视野了,他的个人IP不足以支撑一部电影的营销。

  华艺在《摇滚藏獒》上试验了“中国IP+好莱坞制作”模式,虽有新意,若成功,未必不是一条合拍出海的新路线,但中国观众好像正在对“好莱坞制作”“国际班底”祛魅,不会因为海报上写着“国际大片”就买票进场。

  脱离市场大概是指华艺在《摇滚藏獒》的宣发上锚定错了观众,《摇滚藏獒》应该主打亲子观影,华艺却希望通过国际化路线打合家欢牌,合家欢和亲子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定位策略。

  再加上宣发在“国际化”“摇滚”等非主流卖点上过度投入,导致宣传与受众严重脱节,这才导致了影片的失败。

  《摇滚藏獒》的失败很有学习价值,特别是对秋天这样的大企业。

  因为秋天也有过“中国IP+国际制作”的想法,只不过手脚没华艺快,秋天制片部门想的很好,秋天拥有丰富的海外投资和合拍经验,我出IP和资金,用好莱坞先进技术制作,优势互补,肯定大有可为。但现在看《摇滚藏獒》如此失败,陈芷熙不得不重新考虑这条路是否走得通。

  因为陈芷熙手里在做的就有一部“中国IP+国际制作”,那就是迪士尼的《花木兰》。

  而《花木兰》的情况比《摇滚藏獒》复杂百倍,迪士尼重视中国市场希望《花木兰》能在中国市场取得佳绩没错,但迪士尼不可能将《花木兰》做成中国特供,《花木兰》还将在全球市场上映,迪士尼一定会要求郭凡照顾尽可能多的全球观众,特别是迪士尼公主系列的基本盘——青少年。

  这其中博弈的难度可想而知。

  …………

  李秋棠第一次来到东方影都,为《流浪地球》考察摄影棚。说实话,东方影都现在还未建设齐全,园区还很荒凉。

  但根据接待他的负责人说,再过2个月,A1区的15个摄影棚和11个置景车间就会竣工交付使用,到时候园区的剧组接待能力将呈指数级提升。

  “李导你要是来我们园区拍戏,我们可以给你最优质的服务,和最丰厚的制作补贴和税收优惠。”

  补贴什么的,自然有专业的财务人员去做,李秋棠并不关心这个。

  他要看的是东方影都的硬件实力,目前来看,东方影都的配套跟横店还是没的比,但横店的摄影棚太少而且太小了,吃不下《流浪地球》这么大的组。

  园区负责人把李秋棠一行人带到一处工地,向李秋棠介绍,这里在建的是一座1万平的标准摄影棚,亚洲最大,什么剧组都装得下。

  “横店最大的也才5000平,够干什么?”还不忘踩一脚友商。

  其实横店也在筹备自己的新园区。

  “这种摄影棚什么时候能完工?”

  “明年,明年一定能用。”胸脯拍得噗噗响。

  至于后期制作办公区就更荒凉了些,楼都还没建好,也没什么企业在此办公。

  看了一圈,李秋棠大体还算满意,正要带人离开,被告知,老王和曾茂军正好在青岛,得知李秋棠一行人也在,欲邀请他们一起吃饭。

  “有人请客,我们就去蹭一顿。”李秋棠并不拒绝。

第568章 拿他钱,他还得谢谢咱

  李秋棠当然知道老王请自己吃饭是为了什么。

  肯定是想谈《寻龙诀》第二部的事,今天不谈,万答也会找个时间机会跟自己谈。

  果不其然,上桌刚吃两口,老王就主动说到《寻龙诀》,虽然下映快半年了,但老王谈到26.8亿的票房成绩依然很开心。

  虽然《寻龙诀》的影史冠军只坐了1个月多一点,但这依然是万答实打实的成绩。

  老王主动谈钱,夸李秋棠当初选择和公司签10亿票房保底分成协议是艺高人胆大:“全国也就你一个导演敢签这样的合约。”

  随后主动给李秋棠算账:“按照协议,26.8亿票房,你的导演片酬应该是4.42亿,放心,公司一分钱都不会少你的,财务那边已经在结算了,钱一到账,我们马上给你打过去,最晚不过今年国庆。”

  “那我先谢谢王总了,这笔钱可解了我燃眉之急了。”

  这4.42亿,老王掏的心甘情愿,万答影视的票房分成可能没李秋棠个人高,但万答从《寻龙诀》上赚的起码是李秋棠的2倍。

  掏了4亿,第二部应该可以谈了。

  “你对第二部有什么看法?”

  李秋棠揣着明白装糊涂:“第一部这么赚钱,公司拍第二部也是应该的。”

  老王和曾茂军未必不知道李秋棠对续集已经没兴趣了,但事在人为,总还是要谈的嘛。

  老王道:“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第二部仍然交给你,你觉得怎么样?”

  李秋棠正要开口,曾茂军补充道:“李导放心,在酬劳上,我们肯定不会亏待你,只会比这次多,不会比这次少。知道你也不缺钱,但这也是我们的诚意。”

  李秋棠想,与其磨磨唧唧钓着万答,不如在开始就讲清楚,于是道:“不瞒你们,我后面真的没时间再拍别的了。”

  “你后面不是只有一部文艺片吗?”还有很多人不知道《流浪地球》。

  “还一部科幻片,这两部电影起码要用5年的时间来做,再加上其他工作,我真的分身乏术。

  “而且,”李秋棠轻笑了一声,“公司已经不准我再接外面的片子了。说我只需要专注公司自己的电影就行,犯不着给别人打工。”

  这话说的大老王和曾茂军也笑了。

  但李秋棠说的也有道理,大导和大导也有区别,李鞍也是大导,但李鞍没有一家秋天影业这么大的公司,所以他在好莱坞还能接活,但李秋棠不一样,他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秋天影业,更别说如今公司上市,他拍别的公司的电影会被投资人误解,董事会禁止他接外活也在情理之中。

  可以和别的公司合作,但不能替别的公司拍片。

  就好比老王只能做万答的项目,他不能跑到融创去当董事长。

  李秋棠说的理由基本不容辩驳,老王也没办法,除非万答把《鬼吹灯》转给秋天,但怎么可能呢。

  但李秋棠还是说《寻龙诀》这样的片子好拍,不是非他不可,李秋棠甚至想推陆阳接手第二部,陆阳对类型片有比较成熟的理解和把握,但陆阳刚杀青《绣春刀2》,腾不出手,而且他后面的片子都谈好了,也没档期。

  李秋棠理解万答方面对他的需求,能保证原版人马当然最好了。

  但李秋棠确实有不能再接第二部的理由。

  老王失望归失望,但他应该预料到了李秋棠的回答。

  老王薅不到他,但李秋棠这臭不要脸的却反过来想薅老王:“王总,我这里有一部科幻大片在筹备,不知道你们公司有没有兴趣一起合作?”

  曾茂军知道《流浪地球》,但老王不知道,于是李秋棠就把这个项目简单讲给老王听。

  “剧本有了,已经建组开始筹备了,我来青岛也是为这部片子看摄影棚。”

  首富之姿,胆子很大,别的老板听说是科幻片,下意识就不会投,但老王却很有兴趣:“多少预算?”

  “4亿。”李秋棠直接往最高了报,“现在就我们公司和中影在做,主出品方我们只打算再招一家,投资不能低于5000万。”越是没人投,秋天就越是要把投资门槛拉高。

  5000万对老王来说就是一根毛,老王大手一挥:“5000万而已,我投8000万。”

  曾茂军在一旁打趣:“我们没谈成你,你倒是从我们这拿走8000万。”

  李秋棠道:“这也是一种合作嘛。”

  万答以后会感谢李秋棠从他这儿拿走了8000万。

首节 上一节 340/4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