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厨师学徒开始 第421节

  这次交流让我受益匪浅,希望以后我们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然而,枣庄的餐饮市场并非一片坦途。

  当地有一家颇具规模的老牌饭店——“枣庄味道”,在本地经营多年,深受市民喜爱,是餐饮行业的龙头企业。

  得知王氏全系饭店即将入驻枣庄,“枣庄味道”的老板刘大山坐不住了。

  他深知,这家以融合菜为主打的饭店一旦立足,必将对自己的生意造成冲击。

  刘大山召集了店内的骨干成员,在会议室里召开紧急会议。

  “大家都知道,王氏全系饭店要来咱们枣庄开店了。

  他们那些花里胡哨的融合菜,要是真让他们发展起来,咱们的生意可就危险了。

  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说说。”

  刘大山坐在会议桌首位,眉头紧锁,一脸凝重。

  营销经理小张推了推眼镜,率先发言:“刘总,我觉得咱们可以从价格方面入手。

  他们是新店,前期投入肯定大,咱们可以推出一些特价菜品,吸引顾客,让他们在价格上没有优势。”

  厨师长李师傅也接着说:“对,咱们还得在菜品上做文章。

  他们不是搞融合菜吗?咱们就把传统的枣庄菜做得更地道,突出咱们的特色,让顾客知道还是咱本地菜最对胃口。”

  刘大山听后,微微点头:“嗯,你们说得有道理。

  小张,你尽快去策划一个价格优惠活动,要足够吸引人;李师傅,你和后厨的兄弟们好好研究一下,把咱们的招牌菜再优化优化。

  另外,咱们也得关注一下他们的动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与此同时,王建业一行人也在为枣庄分店的开业做最后的冲刺。

  陈宇负责市场推广,他正与团队讨论宣传方案。

  “陈经理,咱们在宣传上得突出咱们饭店的特色。

  枣庄人对本地菜感情深厚,咱们的融合菜得让他们觉得既新鲜又亲切。”

  一位年轻的市场专员说道。

  陈宇思考片刻,说道:“没错,我们可以强调我们对枣庄传统食材的创新运用,把鲁菜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其他菜系中。

  另外,在宣传渠道上,除了报纸、电台,我们还可以利用新兴的本地论坛和社交群组,扩大影响力。”

  李师傅则在厨房带领厨师团队进行最后的菜品调试。

  “大家注意,咱们的菜品既要保留融合的特色,又要符合枣庄人的口味偏好。

  辣椒的用量要适中,突出枣庄菜的香辣,但不能掩盖其他食材的味道。”

  李师傅一边检查着菜品,一边叮嘱着厨师们。

第624章

  终于,王氏全系饭店枣庄分店在万众瞩目中盛大开业。

  开业当日,枣庄城的阳光格外明媚,暖烘烘地洒在街道上。

  饭店店门口,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红色的彩带随风欢快舞动,宛如燃烧的火焰。

  周围簇拥着五彩斑斓的鲜花,花香四溢,吸引了不少蜜蜂与蝴蝶在花丛间穿梭。

  门前的空地上,人群熙熙攘攘,欢声笑语交织成一片。

  王建业身着笔挺的黑色西装,身姿挺拔地站在店门口,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热情地与每一位路过的行人打招呼,眼神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

  陈宇站在一旁,身着简约的深蓝色商务装,他时不时地抬手扶正眼镜,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人群,虽然面带微笑,可内心却隐隐有些不安。

  李师傅穿着洁白的厨师服,帽子端端正正地戴着,双手背在身后,微微握拳,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

  尽管在开业前,他们通过在当地报纸刊登大幅广告、安排员工在繁华地段发放传单,还在电台投放了精心制作的广告宣传,但面对即将到来的未知,他们的心依旧像紧绷的琴弦,悬在半空,实在难以预料枣庄的顾客是否会欣然接纳这种融合了多国风味的独特菜系。

  开业初期,饭店凭借新颖的菜品和优质的服务,如磁石般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尝鲜。

  店内,装修风格独具特色,融合了多国元素的装饰画挂在墙壁上,风格独特的灯具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搭配摆放整齐的桌椅,营造出一种别样的用餐氛围。

  服务员们身着统一制服,脸上挂着热情的笑容,穿梭在餐桌之间,为顾客提供周到的服务。

  厨师们在厨房里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一道道融合美食在他们手中诞生,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整个餐厅。

  顾客们一边品尝着美味佳肴,一边对菜品的创意赞不绝口。

  然而,好景不长,很快他们就感受到了来自“枣庄味道”的巨大压力。

  “枣庄味道”作为当地一家颇具规模的老牌饭店,在本地经营多年,早已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得知王氏全系饭店入驻枣庄,“枣庄味道”的老板刘大山坐不住了。

  他深知,这家以融合菜为主打的饭店一旦立足,必将对自己的生意造成冲击。

  刘大山召集了店内的骨干成员,在会议室里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

  刘大山坐在会议桌首位,眉头紧锁,脸色阴沉。

  他重重地拍了下桌子,说道:“大家都知道,王氏全系饭店要来咱们枣庄开店了。

  他们那些花狸狐哨的融合菜,要是真让他们发展起来,咱们的生意可就危险了。

  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说说。”

  营销经理小张推了推眼镜,率先发言:“刘总,我觉得咱们可以从价格方面入手。

  他们是新店,前期投入肯定大,咱们可以推出一些特价菜品,吸引顾客,让他们在价格上没有优势。

  就拿咱们的招牌辣子鸡来说,原本一份卖 58元,现在可以特价 38元,肯定能吸引不少价格敏感型顾客。”

  厨师长李师傅也接着说:“对,咱们还得在菜品上做文章。

  他们不是搞融合菜吗?咱们就把传统的枣庄菜做得更地道,突出咱们的特色,让顾客知道还是咱本地菜最对胃口。

  我打算把咱们的传统菜重新梳理一遍,在食材的挑选和烹饪技巧上再下下功夫,让菜品的味道更上一层楼。”

  刘大山听后,微微点头:“嗯,你们说得有道理。

  小张,你尽快去策划一个价格优惠活动,要足够吸引人;李师傅,你和后厨的兄弟们好好研究一下,把咱们的招牌菜再优化优化。

  另外,咱们也得关注一下他们的动向,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我听说他们开业初期生意还不错,咱们得赶紧行动起来。”

  很快,“枣庄味道”推出的特价菜品吸引了大量价格敏感型顾客。

  在“枣庄味道”的店门口,张贴着醒目的特价海报,上面写着“招牌菜特价,限时优惠”等字样。

  店内,顾客们熙熙攘攘,服务员们忙得不可开交。

  与此同时,他们的传统枣庄菜经过优化后,口碑进一步提升。

  顾客们纷纷在当地的美食论坛和社交群组里分享自己在“枣庄味道”的用餐体验,称赞菜品味道正宗、价格实惠。

  一时间,王氏全系饭店的顾客流量明显下降。

  王建业得知情况后,心急如焚。

  他立即召集陈宇和李师傅来到办公室商议对策。

  办公室里,气氛压抑。

  王建业坐在办公桌后,眉头紧锁,手指不停地敲击着桌面。

  他神情严肃地说道:“大家都看到了,‘枣庄味道’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得想办法应对。”

  陈宇坐在一旁,双手交叉抱在胸前,思考片刻后分析道:“王总,我觉得我们不能跟着他们打价格战,这不是我们的优势。

  我们要突出我们的差异化,比如我们的菜品融合创新,以及优质的用餐体验。

  我建议我们推出会员制度,为会员提供专属的优惠和服务,增加顾客粘性。

  会员可以享受菜品 8折优惠,生日当天还能获得一份免费的特色甜品。

  另外,我们可以定期举办会员专属活动,像美食讲座,邀请专业的美食评论家来讲解各国美食文化;新品试吃活动,让会员第一时间品尝到我们新研发的菜品。”

  李师傅坐在沙发上,微微点头,补充道:“对,在菜品方面,我们可以根据顾客反馈,进一步优化现有菜品,同时加快新菜品的研发。

  我们可以推出一些结合枣庄特色小吃和融合菜理念的新品,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

  我最近一直在研究,打算把枣庄的菜煎饼和韩国的紫菜包饭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主食。

  菜煎饼的丰富馅料和紫菜包饭的便捷形式相结合,说不定会很受欢迎。”

  王建业听后,点头表示赞同:“好,就按你们说的办。

  陈宇,会员制度的事情你尽快落实;李师傅,菜品研发这一块就辛苦你了。

  我们一定要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我们的目标是让王氏全系饭店在枣庄扎根,成为顾客心目中的首选餐厅。”

  陈宇迅速行动起来,带领团队设计并推出了会员制度。

  他们精心制作了精美的会员卡,上面印着王氏全系饭店的标志和会员专属字样。

  在餐厅门口和店内显眼位置张贴了会员制度的宣传海报,详细介绍了会员的权益和办理方式。

  为了吸引顾客办理会员,他们还在开业一个月内推出了办理会员赠送精美礼品的活动。

  活动一经推出,就吸引了不少顾客的关注。

  一位年轻的顾客拿着宣传海报,走进餐厅询问:“这个会员制度怎么办理呀?真的有这么多优惠吗?”

  服务员微笑着回答:“您好,办理会员非常简单,您只需要在我们的前台填写一份表格,支付 100元的会员费,就可以成为我们的会员。

  成为会员后,您不仅可以享受菜品 8折优惠,还能参加我们的会员专属活动。”

  这位顾客听后,心动不已,当场办理了会员卡。

  随着活动的持续进行,会员数量逐渐增加。

  李师傅则带领厨师团队日夜钻研,经过多次尝试,推出了一系列新菜品。

  其中,一道名为“枣庄风情卷”的菜品大受欢迎。

  在研发这道菜的过程中,厨师们遇到了不少困难。

  第一次尝试时,由于馅料的水分过多,导致制作出来的“枣庄风情卷”过于软烂,口感不佳。

  厨师们并没有气馁,他们仔细分析问题,重新调整馅料的配方,减少水分含量,增加一些粘性食材。

  在制作工艺上,他们借鉴了紫菜包饭的卷制技巧,同时保留菜煎饼的摊制方法。

  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成功推出了“枣庄风情卷”。

  这道菜用薄饼包裹着丰富的馅料,既有菜煎饼的香辣,又有紫菜包饭的便捷,还加入了特制的融合酱料,口感层次丰富。

  顾客们品尝后,纷纷竖起大拇指。

首节 上一节 421/5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