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厨师学徒开始 第260节

  听到闫阜贵的话,杨瑞华有些不满道:“都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了,你怎么还说呀?而且跟闫解成有什么关系?咱们说的是闫解放啊。”

  闫阜贵叹了口气解释道:“你这就是头发长,见识短了,在王建业看来,闫解成的人品不好,那么作为闫解成的弟弟闫解放的人品也不会好,

  所以王建业不愿意收闫解成为徒,自然也不愿意收闫解放为徒。要是没有当年那档子事儿的话,咱们去求一求王建业他肯定就答应了。”

  听到闫阜贵的话。张大妈杨瑞华有些懊恼,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

  王建业的饭店现在这么火,四九城的其他饭店都有了危机感。

  如果是一般的酒店,那么这些饭店的老板可能专门派人去这家饭店吃饭,然后评价说菜做的不正宗或者做的不好。

  可是王建业的饭店跟一般的饭店不一样。

  王建业的名头特别响亮,是公认的烹饪大师。这就是最好的招牌。

  如果饭店被说不好的话,那么其他人第一反应是怀疑。

  这就是王建业名气带来的好处。

  而且王建业还是即将举办的全国烹饪大赛的荣誉主席兼评委。

  这场大会,许多的饭店都会派厨师参加,为了打响自家饭店的名声。

  所以这些饭店的老板就更加不想得罪王建业,采取栽赃嫁祸这种下三滥,不入流的手段来对付王建业的饭店。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不知道是谁出了一个馊主意,将王建业饭店对面买了下来。

  开始施工,打算在那里建立一家饭馆儿,做的菜和王建业的饭店一模一样,但是价格非常的低廉。

  那个大聪明就是想要采用价格战,来打击王建业的饭店。

  因为在他们看来,王建业饭店哪里都好,就是资金可能不太充足。

  如果专门有一家饭店开在王建业饭店的对面,跟王建业的饭店打价格战的话,他们相信王建业坚持不了多久。

  想要避免这种困境就需要融资。

  而融资的话,他们这群人正好有钱,可以对王建业的饭店进行入股。

  只要入股成功,那么他们就会期望王建业饭店多赚钱,因为这样他们也能分到好处。

  “师父,我刚刚在对面正在施工的工人那里打听过了,他们说要盖一家饭店,他们专门开在咱们饭店的对面,这不是想跟咱们打擂台吗?”

  陈晓阳对这种挑衅的方式十分不满。

  王建业在听了陈晓阳的话后,眯起了眼睛。

  这是要打擂台啊。

  不过打就打,比拼手艺,他王建业还没有怕过谁。

  于是王建业淡定的对陈晓阳说道:“不必着急,要对咱们饭店的水平有信心,别的饭店不会有咱们饭店这么多的高手。”

  王建业对这一点很有信心,他饭店里的徒弟们个个都是国宴级。

  这样的配置再别说在整个四九城,就是在全国也找不到第二家。

  而来自己饭店吃饭的客人非富即贵,他们吃的是菜品的水平,肯定不会贪便宜,就到对面水平较低的饭馆吃饭。

  所以对面饭馆可能使用的价格战,对自家饭店并没有太大的用处。

  王建业不知道这是哪个大聪明的决定。

  但是王建业觉得这个大聪明肯定要失策了,他们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王建业和他的徒弟们的水平,注定会失败。

  在王氏全系饭店走上正轨后,王建业招了一个经理来负责日常管理。

  这个经理不是别人,是王建业的女儿王冰冰,20多岁的她风华正茂。

  虽然很聪明,但是在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去研究所工作,或者留学校里担任大学讲师。

  而是愿意给王建业的饭店做管理。

  王建业从来都不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干嘛干嘛,而是愿意遵从孩子们的想法和意见。

  既然王冰冰愿意去自己的饭店做经理,那么王建业肯定是支持的。

  王冰冰非常的聪明,无论学什么东西都非常的快。

  无论是科学知识还是管理方式方法,王冰冰上手的速度都非常迅速。

  为了能够接手饭店,王冰冰甚至还专门学习了会计学,对于帐本那是非常的精通,不会被任何的会计蒙骗。

  在接手之前,王冰冰跟着王建业在饭店里接触各种日常管理工作,王建业非常耐心的跟她讲述怎样去管理,王冰冰学习的非常认真。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学习,王建业对王冰冰更加的放心,现在就算这个饭店没有自己也已经能正常运行下去了。

  王建业基本上将饭店日常管理的事儿交给了王冰冰来做,而他自己则是要去忙活全国烹饪大赛的事情。

  作为全国最著名的烹饪大师,王建业理所当然的被邀请作为大会的评委以及荣誉主席。

  这个大会是在七月份举行,到时候全国各地报名参加这场烹饪大赛的厨师们将会来到四九城,进行为期7天的比赛角逐。

  比赛采取的是分组淘汰制。

  不同的菜系分为不同的比赛小组,每一个菜系小组决出来一名冠军、一名亚军,一名季军,并获得相应的奖励等等。

  如果有的厨师特别厉害,掌握两个菜系甚至三个菜系,那么也可以报名参加多个菜系,获得多个菜系的名次。

  这个比赛,王建业的徒弟们是不参加的。

  这倒不是因为王建业是这场大赛的评委主席。

  还是因为王建业的徒弟们水平都已经很高,没有必要参加了。

  倒是王建业徒弟的徒弟会报名参加。

第384章 来了找茬的

  这次全国烹饪大赛,是全国烹饪协会主办的一次大型活动,主要目的是推进中华烹饪的进步和促进烹饪交流。

  报名参加这次烹饪大赛的人非常多,包括四九城许多饭店,都派了厨师代表过来参赛。

  厨师们也非常的积极,因为如果在这次烹饪大赛中获得的名次,不仅可以得到荣誉和利益,而且还能得到由烹饪大师王建业的指导。

  王建业是全国非常著名的烹饪大师手艺非常的好,这一点是毫无质疑,众所周知的事情。

  许多的厨师从开始学艺时,就买了王建业出版的菜谱,学习制作菜品。

  无论鲁菜、浙菜、闽菜,所有的八大菜系王建业都有专门的菜谱出版,而且菜谱写得非常好,写得非常详细,并且通俗易懂,仔细研究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所以就有很多的厨师主动报名参加了这次全国烹饪大赛,因为如果拿到名次的话,可以得到王建业的指导。这是他们非常想要得到的。

  王建业收的徒弟们全部成为了国宴大厨,手艺是极好的。

  这也就使得许多人想要拜王建业为师,跟着王建业学习做菜增长手艺。

  可是这么些年了,王建业已经不收徒弟了。

  他们想要得到王建业的指导,眼前的全国烹饪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就有很多人报名参加了。

  本次全国烹饪大赛举办的场地,是在全国烹饪协会的总部。

  王建业作为全国行业协会的副主席,在这里地位不一般,当他来到这里后,许多人都热情主动的朝他打招呼,

  “王师傅你来了。”

  “唉,王师傅好。”

  王建业微笑着一一回应。

  虽然王建业已经成了协会的副主席,但是他还是习惯别人叫他王师傅。

  王建业来到会议室,这里已经有很多人在此等待了。

  会议桌是一张长方形的木桌,表面已经磨损得有些发亮,但它依然稳固地支撑着各种文件和资料。

  桌子周围摆放着一圈木质的椅子,有的椅子上的油漆已经剥落,露出了班驳的木纹。

  会议开始前,一位工作人员负责点名,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确认着与会人员是否都到齐。

  随后,领导或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他们的声音清晰而有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接着,他们简要说明会议的目的和议程,为接下来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王建业来这里的目的是为了开会商议全国烹饪大赛的各项事情。

  王建业这个烹饪协会的副主席主要负责制作标准,对于其他的各项杂事全部由其他人负责给做好,不需要王建业多操一分心。

  所以今天的会议王建业没怎么发言。

  会议结束之后,王建业叫上了协会里的几位专业厨师,和他们一块儿商议制定了比赛的标准。

  因为本次烹饪大赛分为了八大菜系小组,所以每一个菜系都要制定一个合适的标准。

  毕竟不同的菜系评价一道菜的水平如何,可能会有细小的差异。不能用一种标准来评判所有的菜系的菜品做的如何。

  标准制定完成后,王建业便离开了这个地方,因为王建业要干的活已经干完了,其他的事情都交给别人去做就可以了,而王建业需要等到全国烹饪大赛正式开启的那一天,来这里担任评委就可以了。

  王建业踏进家门的那一刻,一股温暖的气息迎面扑来,瞬间驱散了他一天的疲惫。

  客厅里,柔和的灯光洒满每一个角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他深吸一口气,那是家的味道,是熟悉而安心的感觉。

  “你回来了啊,建业。”陈可佳的声音从厨房传来,带着几分关切和期待。

  她身穿一件舒适的家居服,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脸上洋溢着温柔的笑容。

  手里端着一盘刚出锅的热菜,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王建业微笑着走向厨房,看着妻子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嗯,回来了。今天做了什么好吃的?”

  他边说边接过陈可佳手中的盘子,轻轻放在餐桌上。

  “都是你爱吃的,爆炒腰花、鸡蛋炒韭菜,还有炖了一下午的甲鱼汤。”

  陈可佳边说边解下围裙,走到王建业身边,轻轻地为他拂去肩上的灰尘,“先坐下来歇歇,我把饭热一下,马上就好。”

  虽然王建业是烹饪大厨,但是回到家中,王建业是很少亲自下厨做饭的。

  做过厨师的都有这样的感觉,甭管在外面的饭店做饭做的有多么好,但是当回到家里后就不想做饭了。

  ……

  在王氏全系饭店的大堂内,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宾客如云,每一张桌子上都摆满了丰盛的美食,一派热闹景象。

  这家新开不久的饭馆,以其正宗和精致的菜肴,迅速在城中走红,引得食客络绎不绝。

  一位面容平凡却眼神狡黠的男子,坐在一张靠窗的桌子旁。

  这时,一位名叫孙洁明的中年男子,身着便装,眼神中带着几分轻蔑与不屑,走进了王氏全系饭店。

  他扫了一眼四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径直走向一张空桌。

  服务员面带微笑,快步迎上前去,态度温婉地询问他要点些什么。

  孙洁明懒洋洋地伸出手,指了指墙上的招牌菜:“就来一份你们的酸菜鱼,让我尝尝。”

  不多时,热气腾腾的酸菜鱼便被端上了桌。

首节 上一节 260/5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