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 第241节

  随着内地在全球的地位提升,香港这边最大的变化,自然就是华人可以涉足曾经只能英国资本才能控制的水、点、气、公共交通、电话等基本服务,不过香港的公共公司,是没办法退市的,比如港灯、九龙巴士、电话公司等等,这些公共服务中存在垄断的公司,必须要保持上市状态。

  “陈生请说。”董有为说道。

  “这第一,香港的有线电话业务,虽然也还有着上涨的空间,但上限是有限的,所以,我需要你们筹划将无线信号,覆盖整个香港,无线通话,才是未来。”陈志文顿了顿,又说道:“不过也不是要求立刻全覆盖,按照正常的商业模式,一步一步扩张就行了,但需要比之前,更快一点才行。”

  之前陈志文曾经以大股东的身份要求香港电话公司在香港安装无线通信基站,可这个问题就扯皮了很久,后来装了之后也总是信号很差,其实就是因为舍不得投资的问题,这倒也不能怪他们,就是欧美,现在的人估计也想不到再过十年,各种手机便会爆发式的增长,民用电话会被瞬间淘汰。

  “好,没问题。”董有为答应道,这件事,他其实也早就猜到了,甚至雷盛利来这里,可能也与这件事相关。

  ps:求月票

第549章 通信行业的准备

  “按照港府的规定,香港电话公司,只能承接市内的电话业务,海外的通信,全部由大东电报局负责,那如果我们使用的不是有线电话,而是无线的大哥大呢?是不是就能绕过港府的管控?”陈志文又问道。

  香港民生最基本的产业电话通信,有两家。

  一家就是被置地收购的香港电话公司,另外一家就是大东电报局,在原先历史上的80年代末,香港电话公司与大东电报局合并,变成了香港电讯公司,最终又到了李嘉成小儿子李泽凯的手中,因此,后世的人,并不太清楚,香港电话通讯产业的情况。

  与电力、公共交通行业一样,两家通信公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关系,而是香港电话公司负责内到内,也就是香港本地之间的电话,大东电报局则是负责内外联系的电话。

  双方在法律限制内,无法涉及对方的领域,可之前的法律,针对的是有线电话,现在可不一样了,虽说目前还不是手机,可无线通讯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新行业,那就有了绕过限制的可能性。

  之前陈志文让香港电话公司按照了无线信号设备,覆盖了港岛部份地区,除了要先试水,还有就是要试探一下大东电报局的态度。

  而对方也没有反馈,可能也是因为,目前的大哥大价格太贵,一台能抵得上几辆普通的车,不是超级有钱的谁舍得啊?实在不行招个秘书,专门看着电话也行啊。

  就为了在外的那一点时间就专门几万港元,且还经常没有信号,对很多有钱人来说都不划算,因此,这个投资对于香港电话公司来说完全是亏本的,那大东电报局可能也就没那么在意了。

  “理论上,这的确是新产品,港府没有限制,可这个东西,能够使用的人,太少了,就算我们铺设信号塔,恐怕也会有巨亏。”董有为分析说道。

  “现在是亏,可如果信号塔不覆盖好了,那谁还会来买呢?”陈志文淡笑说道:“这玩意其实也属于基建,路建好了,才会有车啊。”

  一旁的雷盛利也笑着说道:“董生,我们内部是非常看好这种无线通信模式的,只是目前的成本高了点,未来必然会与家里电话一样,一个人家里只需要一部电话,但这种手提式的大哥大,说不定每个人都要,市场潜力要大的多。

  现在的问题就是价格贵还有就是体积太大了,但这些都是有可能解决的,就好比几十年前的计算机,比一个房子都大,价值百万美元以上,可现在电脑就是越来越小,还开始平民化,价格也逐步在降低了。”

  “对,所以我们要趁着港府对这一块还没有关注,先一步控制香港市场。”陈志文淡笑说道。

  不要说香港,就是欧美,很多国家也没有重视这一块,都将大哥大以及无线通信当做富人的玩具,根本不会想到会在十几年后就普及到几乎人手一台的程度。

  这其实也正常,计算机的个人化运动,也才出现几年,可即使乔布斯叫了几年,能够用得起计算机的也只是极少数人。

  但电子产业的发展,从85年之后,会有着质的提升速度,摩尔定律就如同滚雪球一般,在初期哪怕翻倍的扩大,也没有人太在意,但等它成了规模后,还在继续着指数倍成长的速度,就带来了科技行业的大革命,包括后续的互联网,也就就此诞生了。

  手机行业也是如此,在85年之前,老态龙钟的大哥大,富豪群体也不屑于放在自己身边,都是交给了助理,在他们心中,大哥大的作用,不过就是补充一下,当自己不在固定住所时候,一段时间的空白罢了,再说,即使没有大哥大,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

  因此,即使是西方国家,也就只有少数城市的核心地段,才铺设了无线信号,而因为使用的人少,通话费用也是非常高昂。

  也许有一些人,眼光好,能看出一旦大哥大的成本降低,用户变多,通信成本也会降低,就此会形成良性循环,但没人能够想到这一天会很快到来。

  港府的人自然也是如此,他们没这个眼光,更不要说,目前香港的情况,他们哪还有心思考虑这些事,唯一需要在乎的反而是大东电报局,他们的背后是英国电信财团,可能也会尝试在香港布局无线通信。

  董有为说道:“可按照港府的历来风格,即使我们先一步垄断了市场,后面也还是有可能被限制牌照的。”

  “是有这个可能。”陈志文点点头说道:“不过以后的港府与以前可不一样了,也许就会有转机,这个事情没办法预测,等以后发生了再说吧!”

  想完完全全垄断,的确不太可能,这玩意利益太高,总有其他人会想进场,原先历史上李嘉成控制香港电讯市场之后,港府又放出几张牌照,顿时引得其他巨头公司参与进来,特别是九龙仓集团,这也导致了香港几大家族中,李家与吴家(包玉冈女婿之一)之间发生了巨大矛盾。

  虽说自己影响力肯定比李家大多了,但也不至于让别人有钱不赚,再说,趁着先机先赚钱是一回事,陈志文很乐意这么操作,但也不至于说自己的领域别人进场了就是得罪自己,商场之上真这么玩就太霸道了,且任何政府,都不会容许这种事。可如果自己靠着规模、靠着更优质的服务与价格获得市场,那任何政府也无话可说。

  “好,那我这安排人就与国际上的那些通信巨头联系,寻找合适的供应商。”董有为答应说道。

  “嗯,通信业务这一块,你们的人也不是很懂,不要被香港电话公司的鬼佬给坑了,美的这边也会派一些人过去帮忙。”陈志文又说道。

  “好的。”董有为答应下来,随后又问道:“雷生,听说美的在内地那边,也有生产电话交换机的业务,莫非美的也是准备进军无线通讯这一块?”

  “是有这个想法,不过香港这边在这个领域属于技术荒漠,这一次,我们的人,参与香港电话公司在香港的无线通讯基站建设,也就是想趁着机会多学习一点。”雷盛利笑着说道。

  “这个行业难度比较高,我们也需要慢慢的来攻克,这次就相当于走一个开始吧。”陈志文说道:“借着这个机会,也让美的的同事多学学。”

  科技公司,虽然可以靠着一些创意来短时间占领市场,获得巨大收益,可公司的本质,还是技术,技术能力够强,那也就不怕被人取代,之前自己的美的计算机硬件发展的不太好,就让陈志文明白了,没有技术,就只能靠着游戏或者服务型软件之中创意来发展,虽说这个市场也不会小,可上限就太低了。

  操作系统这种东西,在目前的环境下,美的做出来不难,可没有背景,是做不到推广全球的,因为这种东西的根基其实也是很多基础技术,没有这些基础技术的支持,那做的再好也没用,比如说,人家的芯片不识别你的软件,那就彻底没辙了。

  通信技术也一样,不过好在这玩意跟操作系统不一样,他不是一种技术,而是成千上万的技术组合,从开始的1g到后面的4g、5g,其实都是很多公司数万专利技术的结合体。

  最重要的是,任何通信技术公司,想将手机做的好,都需要与其他公司交叉授权不同专利,后世强如华、为高通也是一样。而如果没有一点自己的储备,那就别玩这一行了,都买专利绝对血亏,甚至还买不到,如同htc一样,只会是手机行业里的镜水月。

  陈志文的追求也很简单,不需要成为通信行业的顶级巨头,有点市场就行了,这个行业太难,适可而止即可,之所以要坚持做,还是因为未来,自己肯定是要做手机的,而手机想做好,在通信方面的技术储备,就不能差。

  在手机行业刚刚爆发的初期,可不像几十年后小米那样,只要有钱就能让富士康代工出手机的。

  90年代的手机巨头:摩托诺拉、诺基亚、爱立信、三星、索尼,甚至连后起之秀黑莓,都算是在技术层面有着很强基础,才能成功。

  美的也必须往这个方面发展,没有技术,手机绝对难做好,美的的强项是在创意,也许在外形、游戏、界面方面,陈志文可以提供意见,但这些做的再好,假如信号差,那还会有消费者喜欢?

  特别是90年代,当时全球各地包括欧美的信号覆盖强度都远比不了几十年后,信号好不好,是一款手机能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没有之一,而想在初期将手机信号做好,可不容易。

  在计算机硬件领域不算很成功,就让陈志文认识到,科技企业,核心还是技术储备与专利,各种创意的确有用,至少可以获得大量利润,可这条路不可能一直走下去的,特殊的创意总是数量有限的,且历史已经改变太多了,电子行业的未来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明白了,我们一定会全力配合美的。”董有为说道。

  虽然置地价值很高,如果真的如老板所说,香港地产恢复牛市,那价值绝对会再涨几倍,可比起美的,就差远了,人家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嫡系亲儿子,整个集团的核心。

  “好,这件事,你们两以后再协商一下,后面怎么配合,这件事很重要,不过时间方面倒是不急。”陈志文说道。

  “那就麻烦董生了。”雷盛利笑说道。

  “雷生客气了,都是兄弟公司,合作也是应该的。”董有为也说道。

  “嗯,对了,还有一件事,我记得之前我们讨论过文化东方酒店的事情。”陈志文又说道:“内地那边,虽然还没有出台相关法律,但那些对外开放的城市,基本上是可以独资了,你可以与他们去交谈,在这些城市,各建一个酒店吧。”

  ps:求月票,晚上还有一章

第550章 文华东方酒店的扩张

  五星级酒店,在后世,特别是在2000年之后的内地,基本上是不怎么赚钱的,只能说,能够保本或者微利,也是因为地方政府需要,在规划的时候会与大型地产公司协商,然后打包将某个项目一起卖出去,要不然,没哪个地产商会愿意去建五星级酒店,除非那些有资产但不太懂投资的,也是出于求稳的角度,会考虑一下。

  在今天的香港,其实也是如此,五星级酒店,根本比不上同样面积的写字楼,前者还需要辛苦经营,后者指需要躺着收租就行了,这也是陈志文决定要拆掉希尔顿酒店的原因,要不然,美的集团要建总部大厦,想找一块地还是不难的。

  可内地目前却不一样,改开初期,特别是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经常性的要接待外宾,酒店数量较少,因此基本上不愁没有生意,如霍营东投资的白天鹅酒店,8年就完全回本了,自己老头陈天福在燕京、深海投资的酒店,收益方面都非常不错,收益率远超过香港的酒店。

  如今,有关香港的谈判也算进入了尾声,内地今年有开放了十几个城市,在目前80年代还不方便投资地产的时候,去投资酒店就是最划算的。

  置地如今也是自己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惟一一个旗下有连锁酒店业务的,虽然,目前也只有3栋酒店。

  “内地的酒店业务,我也知道一点,收益的确很高。”董有为顿了顿,有些尴尬的说道:“只是目前置地的资金还有点问题,香港这边的几个项目还在建设中,目前还没有太多资金可以投入国内。”

  如果只是一栋酒店,那没什么问题,以置地的规模,即使负债极重也能凑一点出来,可大老板是什么身份,如果只是一栋酒店,他也就不会专门提了,可十几二十个城市一起建的话,的确很有压力。

  “资金方面,可以尝试找内地的银行合作,他们其实也是可以贷款的,如果涉及到需要购买海外的东西,可以找渣打银行,不过应该不多,主要还是内地的人民币就够了。”陈志文说道:“未来,我们在内地的投资会越来越多,不可能都指望海外银行,与内地银行合作,还可以给他们带来利益,算得上互利互惠,有什么麻烦,也可以请他们出面来解决了,就找当地的工商银行吧,如果当地没有,那就找省级别的,各个省应该都有工商银行的分部。”

  如果只是几亿,那香港这边随便借点就行,可陈志文的目标,是在内地的各大城市都建属于自己的五星级酒店,目前的话,就有至少20个城市可以投资,虽然地不值钱,不过既然要投资,那就投资大一点,反正内地目前对于酒店的需求量也是很高的。

  一栋大型的五星级酒店,费还是不少的,20个加起来,需要的资金可就多了去了,且还是多个地方的项目,那这种情况下,找当地的银行合作是最佳的,目前内地银行也也从去年年初开始改革,工商银行也在今年一月一号成立。

  作为商业银行,吸储肯定不难,但贷出去,以目前内地的无数项目亏损的情况,估计也算不上多优质了,而一个资金雄厚的外企,投资的项目也算是会有稳定回报的,这就是在海外,也会是银行眼中的优质目标了。

  “工商银行?好,我会去内地一趟。”董有为点点头说道,这也算是陈志文交给他的任务了。

  目前的置地,在香港的规模很大,可需要操作的事情却不多,按部就班的建好交易广场与其他几个项目就行了,其他的就是维持收租,然后等待香港地产市场回升,这种负债严重的时候,就算眼红和黄、九龙仓的扩张,也只能看着了。

  而集团内部的其他公司,在这两年也都对国内进行了不小的投资,置地自然也需要投入,甚至置地的投资风险是最低的,因为早在几年前,就有很多香港资本进入国内建酒店,从目前的数据来看,都是很赚钱的。

  “行,去一趟,多了解一点,所有的酒店,都需要建大一点,客房数要多一点,另外,燕京、上沪、粤州这样的大城市,你不需要考虑只建一个,如果合适,多建几个也行,你要做的,就是找到最合适最优质的市中心位置,资金方面不用担心。”陈志文想了想又说道。

  跨越全国的连锁五星级酒店,在前世是没有的,因为想做到这一点非常难,首先,海外酒店巨头,都是采用的轻资产模式,也就是在本地找地头蛇,然后一起合作,本地人出钱,他们出管理,然后一起赚钱,可现在的内地,建路造桥的资金都不够,怎么可能跟你建酒店?至于一般的香港资本,在内地建几栋意思一下就行了,谁也不可能到处建,他们也没这个实力,从获利角度来说,这也是不划算的,在香港的投资肯定回报率更高,如果不是陈志文在香港的利益已经占比太高,也不会投资这个。

  而等到21世纪之后,国内各种酒店都不怎么缺了,地产市场也更赚钱,就更没人会做这个了,少数地产巨头如万达,曾经也想做这个酒店品牌,但入行太晚,亏的厉害。

  唯一的机会,其实就在80-90年代,手中有着一定的资本,再有着绝对的胆量与信心,那就能成。

  想象一下,在未来,文华东方酒店在全国一二三线城市都有自己的大酒店,且因为很早就收回了成本,后面的可就都是白赚了。而最重要的是,能够在这个时机,拿下每个城市最优质的地皮,这可比上面的酒店值钱多了,如果三十年后酒店旧了,也可以选择拆了建商场或者大型写字楼。

  “好的,我明白了,地理位置,我会分析当地的具体情况后再决定。”董有为点点头说道,这可以说是陈志文收购置地之后,第一次以置地的名义,进行大规模投资的计划了。

  “嗯,那就这样,这件事很费时间,你可以先不用去,安排手下人去,你坐守香港就行了,另外,我也会让和黄那边找人配合你们,他们的人在内地已经待了很久了,懂的也比较多。”陈志文又说道。

  “多谢陈生。”董有为笑说道。

  “文化东方酒店之前也有做轻资产的计划?这个业务有什么进展吗?”陈志文又问道,之前收购置地之后,整个置地内部规模较大的业务,陈志文、周家杨、董有为几人也曾经坐在一起协商过,其中文华东方酒店就是国内走自持路线,国外走类似国际酒店巨头那样的轻资产模式。

  “我们的酒店品牌,名气太低,而一个酒店的投资动辄几亿港元,目前,也就湾湾那边有一个地方房产大亨有合作意向,其他东南亚地区,都没什么进展。”董有为回答说道。

  “也在意料之中,这种行业,本身也就是最初期的时候最难,继续努力就行了,拿下湾湾的那一个,成功了,以后也就方便了。”陈志文也没有太在意。

  内地自持的酒店,才是他最看重的,而海外,这个市场早就已经被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同行给占据了,希尔顿、洲际这种连锁品牌已经全球经营了几十年,各种成功的例子数百起,想与他们竞争可不容易,就是郭鹤年,在10几年前就成立了香格里拉酒店品牌,这么多年下来,也只能自建,很难做成欧美的那种模式。

  如果真的想做国际连锁酒店,其实收购是最容易的,十几家跨国酒店,总有机会能够收购一家,不过目前来说,肯定不划算,有这钱还不如投资日本去。

  等到哪一天,资本太充分的时候,就再考虑这个问题吧。

  ps:求月底月票

第551章 《联合声明》与香港的未来

  之后的时间,陈志文也在置地总部又看了一下最近半年的财报,虽然置地的规模够大,比起太古、曾经的和黄都要大的多,可业务就简单多了,主要就是收租,原本牛奶国际公司旗下还有很多地皮在开发住宅项目,可因为这两年的地产危机也停了,这让财报相对来说,就简单多了,连陈志文都能轻松很快的看明白。

  目前置地的问题,就是负债太多,且银行的利息还处于中高位,在1984年,欧美的通胀目前已经下落,利息也在下降,但这也需要一个过程,要有几年时间才能降到石油危机之前的低位水平,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初期,香港地产市场的辉煌,其实也与低利息有点关系。

  现在的置地,也不需要做任何事,安心等到85年就行了,再后面就是地产市场恢复并且很快火爆,外加利息降低,到时候置地的财务问题,想不好都难。

  至于陈志文安排的迪士尼投资香港的事情,并没有告知香港这边任何人,这件事迪士尼那边还在收集数据,如果先暴光了,反而可能会影响到迪士尼,估计到了明年初,也就差不多可以告诉置地,然后两边再协商该怎么合作。

  虽然都是自己的全资子公司,可注册地不一样,交税模式也不一样,因此,双方也需要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审计这个投资,因为未来迪士尼是必然需要上市的,而置地则大概率不会。

  不过也不能做的太明显,美国的税务部门也不是傻子,没必要为了一点小利而得罪他们,这个合作最大的利益并非什么门票、授权费,而是借着这个项目,可以拿下大片的土地,建设酒店、商店等物业,甚至还可以带动周边地价,而这个利润,绝对大部分都是置地的。

  时间过的的飞快,很快,就到了12月,与原先历史上差不多的时间,内地与英国,经过了22轮的谈判,终于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并且在燕京正式签订了关于香港未来的《联合声明》。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会回归祖国,在目前至1997年7月1日的过渡期内,港英政府继续管理香港,同时也会遵守《联合声明》中的很多协定,而回归之后,则是维持港人治港的政策,香港的港督(特首),将会继续由香港人担任,维持50年不变。

  至此,困扰无数香港市民及资本的香港前途问题,就此解决,加上这几年来,内地改开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大部分人对香港未来经济的信心,又恢复了。

  整个香港的金融、地产、投资、就业等所有不稳定因素,也都算是尘埃落定了,国际协议一旦签下,虽然后面可能还会有一些扯皮,但基本上不太会出现大问题了,虽说欧洲什么不侵犯协议之类偶尔会有例外,但毕竟那是几十年前,且涉及的利益太大,现在一个香港,还不值得两个五常国家为此彻底闹翻。

  对于金融资本来说,最担心的事情不是发生什么金融危机,而是乱,前者只要没有上杠杆,那就不会亏的太多,可后者一旦发生基本上就是血本无归,这也是为什么一战二战期间,大量欧洲资本、科学家、工程师等人才都前往美国的原因。而如今,这个问题解决了,所有人,又都开始看好香港的地产市场了。

  燕京签下协议的第二天,香港恒生指数立刻上升了52点,当天,原本门可罗雀的购房点,也来了不少访客,而生意较火的移民中介,似乎也一下子少了很多生意。

  香港的社会,突然间就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不过,对于香港的商业大亨来说,他们可不会立刻就改变自己的策略,很多人,还是会以求稳为主,也就是需要等待市场恢复了再说,毕竟,都熬到这个时候了,如果再走错一步,那可就太亏了,哪怕概率低也不行,于是,他们也都开始研究起了《联合声明》,认真的斟酌里面的每一个字,这种大国双方签下的协议,每一个字都可能价值万金。

  太平山顶,陈家别墅内:

  陈天福正坐在三楼的阳光房内,一边晒着温和的阳光,一边看着手中一些列的纸质文件。

  “爸。”陈志文也走了过来,问道:“在看什么呢?”

  “《联合声明》的正式文件,我托人从燕京那边送过来的,可比报纸上的要详细多了。”陈天福说道。

  “这种事情,让手下去做不就行了,法律文件,看多了脑袋疼的。”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虽然知道未来,可陈志文也一样要非常重视《联合声明》里的任何内容,这与普通人不一样,普通人只看一些重要内容就行了,可他们都是应该要认真分析的,因为这里面的一行字,就可能影响香港的金融政策、贸易政策、旅游政策、地产或股市或税收等等,整个香港的命运都在这个文件之中。

  因此,他也让和黄在燕京的同事,以最短时间就拿到了这个文件,不过他也只是大概看了一遍,去逐字分析,那就是手下的任务了。

首节 上一节 241/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