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股东 第444节

冯庸选择这条路,虽然是在谷雨意料之中,但他毕竟付出了不小的牺牲,所以除了继续保留抗日联合政府委员的身份,未来在政协有一个副主席以外,谷雨还把冯庸的二女儿冯宝琳招到了谷办,留在身边工作,以此表明信任的态度。

冯庸夫妻失和,离婚之后,前妻江锦涛一直在大同抗战学院任教,两个女儿还没有成年,就成了抗战学院学员,长女毕业后被分配到大同市委工作,陪在母亲身边。

二女儿冯宝琳岁数较小,毕业后被安排到山西学院学习,今年才刚刚毕业,冯宝琳对父亲的无情怨气很大,到谷办工作时,曾经当着谷雨的面抱怨其父的无情。

谷雨就着这件事,让吴冠生同志主持召开了一次会议,提出尊重婚姻自由的同时,也要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什么是历史遗留问题,党内干部很多人在十五六岁,家里就安排好了妻子,后来出来革命了,又有了新的家庭,老家的妻子儿女,以前顾及不上,但现在就有必要安排好。

这类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最典型的就是副秘书长邓中夏同志,他的第一段婚姻非常奇葩,他的前妻杨贤怀本来和他大哥定的娃娃亲,结果算命先生说存在相克,结果就成就了这段婚姻。

邓中夏同志性格激烈,非常反感包办婚姻,终其一生都没有和前妻在一起,他的前妻一直无奈的留在邓家,后来被邓父送到了根据地,然后被安排到红星幼儿园照顾孩子,容强知道之后,对杨贤怀的遭遇十分同情。

在解决了思想问题之后,就由容强介绍,和党内一位丧偶的老同志成家,夫妻生活相当美满,甚至还在四十岁的高龄生下了一个孩子,据荣强说,杨贤怀现在容光焕发,精神完全不一样,她自觉做了一件大好事。

有老婆提点,谷雨觉得类似问题也要注意到,这些不幸的女子多少有一些文化,脱离原来的社会环境后,他们的人生也可以重新开始,同时也帮着党内高层把屁股擦干净。

除了这个历史遗留问题以外,还有根据地各种各样小老婆问题,本来谷雨准备让陈绍宇出来搞婚姻法的,不过这位老兄不上道,只能让吴冠生安排解决。

原则很明确,男女平等,自由选择,平稳过渡,逐步解决存在两千多年的妻妾制度, 一夫一妻正式推行后,法律一般情况下没有溯及力,在婚姻法实施前已经有几个妻子的不用解散,但必须保证她们的合法权益,比如离婚权。

有多个老婆的人,一般要求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妻子,其他的做好妥善安排进行离婚,基本生存条件要有保障,去处要有妥善安排,年龄太大的养老问题要解决,年龄小的,恢复自由身,可以再婚嫁!有儿女的要有探视权!

娘家没有人的,要给基本的居留权,不能让她流落街头!不能一撮而就,是一步一步来的!要视情况而定,不搞一刀切!

因为这个会议,由冯庸的女儿引起,冯庸的家事自然一举成名,成为整个根据地的小笑闻,一向刚强的冯庸虽然觉得有些丢人,但也没办法说女儿的不是,前几年他的做法确实有些无情……

两人聊了一会,把一些细节考虑了一番,刘鼎就找到了安东诺夫,与他交流了一番,告诉安东诺夫,中央愿意给你机会,但我们的条件有限,没有那么多人才,你只能大包大揽,带着一群年轻人开发。

安东诺夫怎么也没有想到竟然真得有机会设计两架飞机,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就这样29岁的安东诺夫开始了他神奇的航空设计师生涯。

不过相比于苏俄配套完全的航空工业,安东诺夫在环太党根据地的起步非常艰难,配给他的一大堆助手,基础都很薄弱。

不过年轻的安东诺夫毫不畏惧,他对航空事业充满着热情,白天忙设计,忙制造各种标准件,固定件,晚上还要当夜校老师,教会助手们和一大堆慕名而来的学生,航空设计相关知识,同时把他关于航空的理念传达给这些年轻人……

安东诺夫唯一的享受就是有一个漂亮的,精通俄语的女助手,每天为他安排好行程,为他准备好茶叶,还有俄国人最喜欢的白酒,甚至还可以和他聊一聊普希金的诗作……

就这样,安东诺夫开始了近乎疯狂的工作,而在他的努力下,只用了不到两个月,一款极富想象力的单发双翼机,慢慢出现在图纸。

气冷星型活塞式发动机、4叶螺旋桨、上下双翼结构,前三点式固定起落架,这些谷雨非常熟悉的东西被整合到了一起,而谷雨熟悉的,都是经典,都是经过战争考验的精华。

当然了,飞机从图纸变成实物,需要漫长的时间,不过年轻的设计团队,不畏艰辛,开始了漫长的制作过程。

他们要做的事情非常多,除工装标准件已经进行了提前制造和储备以外,他们需要制作一万多块木制样板,还要完成型架和标准工装一百四十多项,而在这些制作过程中,他们将面对数之不尽的工艺问题。

而这些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一个从零开始的飞机研发团队但速发展成熟,中国真正的飞机制造业,就这样从无到有,无声无息间开始了……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数之不尽的工艺问题,还有其他种种问题,比如管理,比如资源分配,等等,只不过他们一旦遇到,都会被他们的上级迅速解决。

这是谷雨的指示,在看到单发双翼机的缩小模型后,他投注了巨大的热情,下令刘鼎给予最高力度的配合,务必让这个年轻团队尽快拿出这架飞机,谷雨完全当真了,原因很简单,他怎么看,怎么觉得这架木制飞机就是运-5。

没有经历二战,却可以提前十来年搞出运五的外形,这恰恰说明了安东诺夫对航空业发展有着相当不错的预判力,既然如此,谷雨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搞出来,赶紧搞出来……

谷雨默默计算,只要这款飞机搞出来,运-3就算他搞出来了,双发单翼木制飞机可以推后,接下来安东诺夫团队的任务是设计出一款高速双发全金属战斗机,对付鬼子的零战。

环太党确实没有很好的发动机,但是双发战斗机提供的马力总比零战的单发强,只要能够比鬼子的零战飞得高,飞得快,能够加速俯冲脱离就可以,嗷,到了,弹药之中要加入一定数量的燃烧弹……

谷雨并不知道安东诺夫会不会涉及战斗机,但试一试总是好的,在安东诺夫身上吃了甜头之后,谷雨对这一次苏俄派来的专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

对中国环太党来说,年轻从来都不是问题,还有比谷雨更年轻的吗,只要有能力,谷雨绝对愿意重用。

兴奋的谷雨把这批专家的档案调过来,仔细研究了一番,越研究越是高兴。谷雨发现,这一次派往环太党根据地的专家,有相当一部分与安东诺夫差不多的年轻人,他们刚刚毕业没有多久,但才华横溢,是苏俄各大企业比较重视的后起之秀,很多都是老专家的助手,副主任,副工程师等等。

目前这些人的头上还有不少帝俄时期培养的科学家,还轮不到他们成为苏俄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因而才被派到了中国,一边指导中国的建设,一边积累经验,在中国锻炼一番后,可以回去接班,承担更重要的工作。

在原来的历史上,即将进入高潮的苏俄大清洗会把他们头上的那批人一扫而光,让他们提前顶上去,虽然一开始他们还比较稚嫩,搞出了一些事情,但也正是这一批人铸就了苏俄未来四十年的辉煌,等到他们老迈后,苏俄的国运也就雨打风吹去……

现在这批人竟然有不少来到了环太党根据地,谷雨能不高兴吗?苏俄把中国当作练手的场所是不假,但这些人已经锻炼的差不多了,更重要的是,这帮年轻人要比老油条好对付的多,更容易从他们口里掏出真材实料呀!

必须让他们更好的担负起责任,谷雨考虑一番之后,决定召开一次专门的工建委会议,从上到下要坚决做好小学生,向专家和技术工人学习,要坚决贯彻钢铁同志提出的“技术决定一切”的指示,让精通技术的中外专家充分发挥能力……

为此,谷雨决定成立监委、工建委、财经委联合巡视组,对国有企业存在的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行径予以督查,做到三确保,一打击。

确保国内外专家的意志在生产中得到贯彻执行;确保党配给专家和优秀技术工人的待遇得到全面落实;确保国家的宝贵建设资金没有被浪费或者用于其他不该用的领域,同时对于国有企业中存在的贪污腐化行为予以严厉打击,发现一个惩处一个。

这一次整顿,事实上属于整风运动的一部分,不过谷雨担心影响到国有企业正常生产,采取的是巡视组模式,重在查找问题,接受举报,发现一起,处理一起,迅速解决问题,保证中央的意志得到贯彻。

他这样做是有必要的,第一个四年计划全面展开在即,必须给各家企业的负责人上一上发条,给他们一些压力,让他们老实干活,而不是想东想西。

现在环太党推行的供给制,带有浓厚的战时共产主义性质,上上下下的待遇非常低,但是给予了高级知识分子、技术工人和专家比较高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仅仅是口号,更是百分之一百的事实。

除了科学奖章以外,不同级别的鲁班技术奖章也开始在根据地颁布,而在待遇上,鲁班奖章和科学奖章同等级,政治和经济待遇完全一致。

在党政机关,待遇上的矛盾还不明显,但是到了国企,差距就非常大,佩戴科学奖章和技术奖章的工程师、技术工人越来越多,他们的待遇比厂长、书记还要高,而且要高不少,在鼓舞国企职工努力学习的同时,自然也给了厂长、书记很大的压力。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很快有不少同志心里很不平衡,老子提着脑袋干革命,结果到了国企,一个小年轻就因为会开机床,就敢人五人六,赚得也多,也更受女孩子欢迎,凭什么呀,我们的价值只有这么一点?

看得开的还好,知道现在情况特殊,但还是有看不开的,有的人不满是向上级反应,而有些人的不满则是搞出各种破事。

对前者,谷雨说得很清楚,现在是革命阶段,要想尽一切办法鼓励生产,节省开支,所以现在没办法推行薪金制,未来等到解放后,会定级调整的,到时候会让大家满意,可以说画了一个饼……

而对于后者,谷雨就不会客气了,无产阶级的钢铁铁拳很快会砸向他们,让他们为自己的愚蠢行为付出代价,作为一名环太党员,你竟然因为待遇不满,破坏党的工作,不收拾你,收拾谁!

当然了,在惩罚的同时,也必须有奖励,国企负责人的政治待遇定得相当高,比如太原兵工厂厂长钟林,育才钢铁厂厂长王恩刚等人都是正师级干部,与太原市长同级,而在党的七大上,几个大型国企的负责人都将成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而在未来随着一家家国企成立,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国企干部,他们在国企历练之后,将会出现在中央部委和各地方领导干部的位置,按照谷雨记忆中,国企干部的培养模式,先科研单位,再企业,再部委,在地方,一步步培养出来。

谷雨很清楚,如果一切如他预期,在他的有生之年,必须完成革命一代到建设一代的平稳过渡,如此国家的政治形势才会稳定。

何为建设一代,自然是在工业化大生产中培养历练出来的人,他们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所以这些国企当家人寄托着国家的未来,谷雨当然要对他们严格要求,现在些许待遇问题,都扛不住,还能指望什么……

当然了,这些都是谷雨的小心思,他从来没有对外透露,但是他不断提拔工建委系统的干部则是明明白白的事实,党内所有干部都看得到,李多才成为中央局委员就是明显的证明。

而在年底召开的党的七大上,李多才还要再进一步,成为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谷雨已经在做相应的准备工作,谷雨知道这一步比较艰难,但是他必须做,必须把擅长建设的同志提拔到该有的位置,这样才会避免前世诸多的幺蛾子出现。

就在谷雨不断调整内部事务,苦练基本功的同时,在1936年的三月份,日本和常凯申的撕逼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首节 上一节 444/4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