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股东 第309节

听到这里,艾奇逊大吃一惊,“嗷,天呀,竟然会如此迅速!”

哈默先生笑着问道,“那么日本人会不会干预呢?”

“日本人已经坐不住了,日本政府已经再一次宣布增兵,他们很可能会发动一场新的战役!”

史迪威则摇摇头,“新的战役?日本人要占领天津和北平吗?否则我看不出来他们有什么办法,可以严厉的打击环太党根据地!”

“或许吧!”

“北平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意义,一旦日本人占领了北平,那就意味着与中国的全面战争!”

哈默听到这里,笑着说道,“嗷,真是好消息,国内的财团一定会非常高兴!”

众人一边讨论,车队缓缓的驶入进美国天津领事馆,来到领事馆之后,哈默先生显得潇洒自如,他在乎的只是投资机会,他相信此行会有非同一般的收获。

至于美国政府的想法,哈默则不以为然,他们不可能得到他们希望得到的,与苏俄打了十年交道,他知道会发生什么,封锁?他希望的就是封锁,如果没有封锁,怎么可能有超级利润呢……

第278章 东京不详事

就在哈默、艾奇逊等人到达天津的同一天,日本出现了一件东京不详事,这要从今年日本的预算之争开始。

在占领东北之后,日本为了维持对东北的占领及对苏对华战争的需要,日本军费屡攀新高,基本吞噬了其占领东北的收益。

更头疼的是,当时的东北地广人稀,基础设施落后,开发需要大量资金,这是日本所欠缺的。所以在占领东北之后,日本的经济形势并没有好转,反而加速恶化。

九一八到现在已经三年了,鬼子在东北砸了25亿日元,其中政府投资就超过20亿,但即便如此,还是没有解决四路军的强烈反抗,这也逼迫日军不断增兵。

到了1934年,日本陆军在满洲地区的驻军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以上,在加上满洲国防军,满洲地区的日伪军高达三十多万。

依靠兵力优势,日本已经将四路军游击队压缩在东满山区,铁路沿线和重要矿产地的骚扰已经缓解,所以日本人开始了全满洲勘探计划,光光这一条每年就需要6000万日元。

然而除了抚顺6300万吨煤,其他东西全得到40年以后才能获利,本来最获利的每年200万吨大豆,鬼子政府把专营权送给了三井财团,于是三井财团开心的低价收购,高价卖给美国,赚取差价。至于本土需求?那是什么?能吃吗?

因此,到1934年,日本的经济危机和政府财政危机比1931年更加严峻。在谷雨的前世,日本国债近GDP的230%大家都吃惊得不得了,不过在这个时候,不过是毛毛雨,此时日本政府负债已经达到GDP的500%。

欠了这么多钱,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掠夺,所以日本人占领东北之后,就惦记了华北,华北人口密集,开发程度较高,有较为完备的煤铁矿藏及水运和铁路运输线,不需要太大投资就可以利用,因此侵占华北,掠夺其经济资源成为日本经济的救命稻草。

而地理上,东三省向北面临苏联的三面威胁,而其西南面对华北方向则门户大开,缺乏可以依凭的地理屏障。

中国环太党和苏俄的关系众所周知,一旦两家从南北两个方向对东北发起反攻,则日本将首尾不能相顾,在军事上将陷入极其不利的境地。

所以从军事和经济两个方面考虑,日本陆军的态度非常明确,一定要拿下华北,但随着环太党占据了山西全省和河北大部,并且不断凶狠反击日本的军事侵略和经济侵略,日本人到现在连热河都没有搞定,更不要说华北大部,这也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随着中国环太党的不断向西拓展,整个中国西部基本可以确定是环太党的地盘,这样一来,环太党就将拥有庞大的腹地,又背靠苏俄,可以不断获得增援,如果不及早加以限制,他们甚至可以与日本长期周旋。

明眼人都已经看出来了,日本征服整个中国的希望变得越来越渺茫,这是日本人绝不能接受的,连中国都拿不下,又如何和美苏抗衡?又如何实现南下和北上两大宏伟战略。

所以消灭中国环太党,尽快解决中国问题,已经成为了日本各界的共识,但围绕着怎么打,存在着不小的分歧。

日本陆军的意见很明确,从华北入侵中国,直捣环太党工业中心太原;日本海军的意见却是占领长江沿岸,迫降常凯申,然后中外联合一起消灭环太党。

因为陆军在同环太党的一系列战斗中不断失败,陆军的战斗力自然被人小瞧,话语权大跌,海军派在日本国内的优势变得很大,所以海军方案获得了支持,但随着中国环太党在西线的不断胜利,形势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环太党发展的速度实在太快了,环太党每前进一步,都意味着日本征服中国的可能又降低了一分,所以日本各界自然更加着急了,而常凯申在军事上无能至极的表现,也让日本人对他大失所望。

海军选择的那条狗根本就不能打,根本指望不上,而且这条狗背后还有英美,并不积极向日本靠拢,到底能不能指望上,谁也不知道。

此时陆军关于多次失败的解释,也慢慢获得了认可,不是陆军不能打,是环太党总是以多打少,十个打一个,陆军吃亏也就成了必然,只有扩军备战,才可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此时日本事实上也在不断增加军费,军费开支已经达到了九亿多,不到十亿日圆,占到财政总收入的40%以上,按说已经足够了,毕竟此时的日圆非常值钱,一日元和一块大洋差不多价值。

但是这不到十亿日圆,其中一半被海军拿走了,陆军只有不到五亿日圆,一边要应对与环太党的战事,另外一边还要应对苏俄在远东的不断增兵,压力越来越大。

在远东地区的苏俄红军,拥有25个步兵师、3个骑兵师、坦克1200辆、飞机1200架、潜艇30艘,总兵力约30万人。

而在华北地区,环太党的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五十万人,而驻扎在满洲、朝鲜和华北的日军加起来也就二十万,各种飞机不过250架,坦克更是少的可怜。

而如果计算双方后续投入的兵力,情况则更令日本方面感到沮丧,预计到1935年,中国环太党各种军事力量将增加到百万人以上,而苏俄的扩军速度同样惊人,他们同样可以动员40个师,再加上配属部队,总兵力将达到百万以上。

以目前不到40万人的日军,需要抗衡五倍于己的敌人,如何吃得消,即便环太党军队装备不是非常精良,但吃了这么多次亏,日本人也不得不承认,要想稳固占领区,必须有足够的部队填补防线的空白,扩军成了必然。

陆军方面提出1935年度日本陆军常规军费约3亿日元,同时为扩充装甲、航空、防空装备,需另行投入6亿日元。

此外维持关东军日常运转需投入2.5亿日元,但鉴于国际国内形势,关东军需进一步扩充,计划再行投入8亿日元。

也就是说陆军提出了高达19.5亿日元的庞大预算案,除此以外,日本陆军又以整顿日本本土防卫和采购战备物资的名义向内阁申请了5亿日元的特别军费。

换句话说,日本陆军要求的总军费高达24.5亿日元,是1934年度的五倍以上,已经不是狮子大开口,用大藏相高桥是清的说法就是疯了!

按说陆上的压力已经这么大了,海军要吃点亏,压缩一些开支,毕竟陆军确实有现实的需要,同时日本还可以迎合欧美,获得更多的投资,但结果恰恰相反,此时掌握日本政治的是海军,海军军费怎么可能比陆军还要低?

更不要说,此时海军一心要打破华盛顿体系的限制,扩充海军。1922年华盛顿会议中的《五国海军军备条约》规定了日本对美战舰比例大致为5:3,对这个比例,日本人非常非常不满,不过当时处于大正时期,海军捏着鼻子也只能认了。

但其实此次会议上只是限定了列强的主力战舰比例,对于辅助战舰则未作限制,所以之后出现了1930年伦敦海军裁军会议,限制列强辅助战舰的比例,美国出于对日本让步的回报,提高了日本主力战舰的比例。

本来这个条约对日本已经比较有利,但是签署条约的滨口首相被右翼在东京车展刺伤,在1931年已经病重死亡;紧接着1932年515事变,海军军官又刺杀了犬养毅,两年之间,两位首相被刺,日本政界无奈之下,只好对海军让步。

1933年舰队派中心人物末次政信升任联合舰队司令官,他亲手写了《非常时期国民全集·海军篇》,恶意制造1935年-1936年将会发生大规模战争的谣言,强调日本应在此之前大力发展海军。

同年11月,海军省强行增加海军军费到 1934 年海军预算已达 4.9 亿日元,占当年总预算 22.2 亿日元的 22%......海军军费一举增加了105%。

日本海军的头号敌人是美国,美国对日本也十分关注。罗斯福任职总统后采取新政使得美国复兴,走出经济危机,罗斯福也利用新政大规模建设之机,偷偷发展海军,其目的就是防止日本海军。

所以美国人针锋相对,1934年美国战舰的建设费用总数是 1916 年以来海军建设费用的三倍,美日两国大有新一轮海军军备竞争的态势。

而到了1934年夏天,在英国召开的海军裁军会议预备会议上,美国看到了日本财政上的窘境,要求修改1930年海军条约,恢复华盛顿会议上的比例,并在此基础上各国再削减20%的战舰。

这是日本绝不能接受的,谁敢签署这样的条约,谁就是国贼,回去必然死翘翘,见到美国态度极端强硬,决不让步,此时的日本政府已经决定单方面废止华盛顿条约……

而一旦废止华盛顿条约,美国肯定要大规模扩充海军,以海立国的日本自然也需要大规模扩充海军,也就是说,海军同样要大规模扩军。

所以在1935年的预算案中提升了海军的军费比例,更制定了一个建造76艘战舰、组建16个海军航空兵飞行队的扩军计划。

其中造舰费用列支高达十亿日元,新建海军航空兵飞行队则需要八千五百万日元,两者相加又是近十一亿日元的开销。

海陆军相继狮子大开口,日本政府如何能够接受,大藏相高桥是清此时的财政主张是减少政府公债、逐渐健全和调整日本产业结构,换句话说,高桥还想压缩军费,这又怎么可能?

首节 上一节 309/4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