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股东 第244节

另外还可以对长庆油田、玉门油田做一些勘探准备,庆阳是个好地方,就算钻不到油,找到一些煤炭也是好的……

谷雨重点提到石油,也是没有办法,没有石油,就没有石化产业,航空和汽车工业没办法发展不说,连根据地内老百姓照明问题都没办法解决,太困难了,所以发展工业的第一步,就是地质勘探,队伍得先拉起来……

当然不仅仅是地址勘探,还有各行各业的专家,谷雨的要求是不少于五百人,甚至越多越好,他告诉米高扬,我们知道苏俄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同样缺乏;

但据环太党驻国际代表团的同志了解,有一批欧洲和德共的同志流亡到了苏俄,数量还不少,能不能把其中对技术有一定了解的同志派往中国,让他们发挥特长,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做出一定的贡献。

米高扬听完,先是一愣,不过他立刻回答,他会向苏俄中央局和国际汇报,但在内心深处,米高扬却相当赞同谷雨的建议。

把这帮子不知道是不是间谍的家伙发配到中国,绝对是一个不错的好办法,一边可以甄别,一些不好处理的家伙,也可以授意中国环太党处理掉!

这帮人在苏俄更多的是捣乱,但在中国,确实可以派上不少的用处,更重要的是,这帮人与中国人的形象差距太大了,他们想当间谍,都没地方当去,中国环太党也没什么可以让他们出卖的,但苏俄就完全不同了……

第248章 阅兵

如果说中国革命是中国的进步人士在深思熟虑,其他路都已经走不通的情况下,主动选择共产主义的话,那么苏俄革命则恰恰相反,是共产主义选择了苏俄。

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加之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初期,对国内外的疯狂掠夺,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诞生了第二国际,但一战的爆发,改变了一切。

第二国际出现了大分裂,社会民主党人选择与帝国主义国家合作,剩下的那些坚决不愿意与帝国主义合作的国际共产主义者则意外的在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虽然苏俄的建立是列宁同志率领的俄国革命者起到了主导作用,但是欧洲的国际共产主义者也同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一战结束,俄国内战大局已定之后,在这些国际共产主义者的促使下,苏俄向欧洲发动了进军,但众所周知的是,他们在华沙战役中失败了,国家共产主义者赤化整个欧洲的梦想破灭了。

苏俄正式成立后,围绕着共产主义如何继续发展,联共布出现了两大政治集团,一个是钢铁同志为首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派;

另外一派就是以托洛茨基为首的一批人,他们并不认为落后的俄国能单独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想大发展,就必须大规模的输出革命。

还有一大批人处在中间立场,他们不喜欢托洛茨基,支持在苏俄建设社会主义,但他们同样也支持输出革命,共产国际内部就有大批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国际派。

国际派的形成有很强大的思想根源,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就是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苏俄那么落后,就算想建成社会主义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在现实中,国际派也需要争取联共布的政治地位,也需要吃喝拉撒,争取更多的经费,自然也需要输出革命,搞出更多的业绩。

而从苏俄的国家利益来说,通过输出革命,迫使资本主义国家解除封锁,承认苏俄,所以国际派输出革命也得到了钢铁同志的认可,但他的认可必须有一个前提,输出革命不是纯粹的输出革命,首先是为苏俄国家利益服务。

钢铁同志通过种种出色的政治手段,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功,成功击败了托派,巩固了党内的领导地位,但是托派的思想不可能彻底消除,更麻烦的是,还有一个处在中间立场的国际派。

时间到了三十年代中期,苏俄的国际环境有了非常大的好转,已经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强国建交,而要与欧美强国缓和关系,再输出革命的意义已经不是很大。

而且苏俄花了那么多钱,输出革命有什么效果呢,命中的死对头纳粹德国上台了,虽然在东方有了中国的重大突破,但中国环太党变得越来越独立,他们也不完全为苏俄国家利益服务。

这样一来,国际派存在的价值已经越来越低,但恰好这个时候,一大帮欧洲共产主义在德国、奥地利等德国传统势力圈待不住了,他们带着拥护者和同情者,跑到了苏俄,人数众多。

这批人天然会支持国际派,希望苏俄加大输出革命打回老家去!可他们忘记了输出革命是需要钱的,这些钱都是苏俄人民的民脂民膏!

更不要说,他们这些人灰溜溜的跑到苏俄,还在要求这个,要求那个,抱怨这个,抱怨那个,谁让苏俄不如德国先进呢,甚至还和党内的反对派有所勾结,掺和到联共布内部的斗争,所以拥护钢铁同志的联共布党内主流派,自然看这些人不惯。

我们支援你们的那么多钱,结果就收获了这些人?他们有什么用?喂狗了,狗还可以看家护院,他们呢,反而一个个成了祖宗,这谁受得了!

未来苏俄大整顿期间,这帮子欧洲共产主义者被搞得那么惨,无数人脑袋落地,无数人被赶到了古拉格,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些人的资历太深了,他们不可能为苏俄的国家利益服务,那还不如干掉他们,然后提拔一批符合苏俄利益的年轻人上台……

虽然手段确实粗糙了一些,也留下了一大堆后遗症,比如南斯拉夫为什么死活要和老毛子保持距离,跟铁托侥幸没有被杀有很大的关系。

但也不能说毫无效果,苏俄留下的那帮子年轻人,后来成为了东欧一系列卫星国的领导人,而他们自然对苏俄服服帖帖,要是那帮子老家伙在,可就完全不同了,季米特洛夫,铁托这样的要是各国都有一大堆,钢铁同志想控制在手,绝非易事……

但此时还是1934年初,钢铁同志虽然不是很满意,但还没有起杀心,所以谷雨这个时候的提议,绝对符合苏俄钢铁派同志的意志,你们不是喊着要输出革命吗,去中国吧,那里需要你们!

米高扬同志甚至想得更远,党内还有一些讨厌的家伙,另外科学界还有一批让人生厌的人,也可以丢到中国吃吃苦头,享受一把被各种虫子叮咬的滋味,米高扬同志有些怪趣味的想道。

看到米高扬有些专注的神情,谷雨意识到这件事实现的可能性很大,要是真成了,环太党急需的技术人才问题真能解决大部分。

这个时候流入苏联的国际共产主义者成百上千呀,里面的人才实在太多了,各行各业都有,即便不是最顶尖的专家,但也绝对符合中国的需要,最起码担任各大学院的老师也好呀!

要不然也不会出现西班牙的国际纵队,让这些得到良好教育的人,来到中国不是很香吗?不管怎么算,都比他们死在古拉格好。

等到这些人知道战友们死在古拉格,必然会安心留在根据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而战;他们享受了中国人民的礼遇,未来回到东欧时,必然会促进中国与东欧国家的友好关系,别的不说,光光东德和捷克就有着太多的好东西。

想到这里,谷雨决定加大驻国际代表团的人员投入,邱爽和王运生两同志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一块,能搞来一些人也是好的。

当然了引进人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把人才送到苏俄留学,对于这个要求,米高扬当即就同意了,加强对环太党的影响符合苏俄的国家利益。

见米高扬心情不错,谷雨提到了国际经济交流史上,必然有一笔的哈默先生,此时这位新晋亿万富翁已经离开了苏俄,回到美国卖酒养牛,但他和苏俄的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

谷雨希望通过米高扬的关系和哈默搭上线,他希望哈默来中国开采矿产,最好是建立一个大型的钢铁联合体,他想做什么都可以;

环太党一穷二白,我们连国内的资本家都在下大力气拉拢,更不要说哈默这样得到列宁同志认可的美国资本家,我们不设立任何限制。

米高扬再一次深深得看了一眼谷雨,通过这几天的不断交流,他发现这个已经领导一党,甚至未来有很大可能领导中国的年轻人,意志极其坚定,眼光极其深远,思想也非常活跃,有着非常强的创造力。

为了发展壮大,他勇敢的追逐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想法设法争取发展的机会,考虑到他的年龄,米高扬有一种强烈的直觉,这个古老而落后的国度,可能真的要复兴了!

米高扬也搞不清楚这种感觉来自于什么地方,可能是谷雨的坦诚,也可能是谷雨的极度自信,也可能是谷雨对中国国内外局势的分析,或者是其他种种,也许每一样都有一些,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对谷雨的信任!

谷雨和米高扬一边走,一边聊着,谷雨借着提到哈默的机会,谈到了环太党对资本家的政策,谷雨将中国正在进行的革命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依据是钢铁同志在1917年前后关于中国革命性质的相关著作。

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要求,党对民族资本采取的是保护,甚至是鼓励发展的态度,这是因为中国太落后了,90%以上是小农经济,剩下的10%相当一部分还是需要被打倒的买办和官僚资本主义,民族资本太过弱小。

保护和鼓励他们的发展,恰恰是因为我们有信心控制住他们,我们正在进行的国有经济体建设,投资远远超过他们,我们还掌握着政权,所以我们理应不应畏惧民族资本主义的挑战,我们肯定可以在这场竞争中,战而胜之!

对民族资本的这种态度,也是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中日战争,必须尽可能的形成一个强大的统一战线,发挥全民族的力量与日本人抗衡,带有一定革命性的民族资本,天然就是环太党的同盟军。

甚至于土改政策,也不得不进行了一些宽松的调整,放松了对富农的限制,尽量不触犯、少触犯富农的利益,给地主阶级也留下一部分土地,让他们可以自力更生,目标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减轻土改的阻力,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并有所提升。

为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在被日本严重威胁的地区,土改可以暂时停下来,改以减租减息,要尽可能团结地主阶级和富农阶层中的爱国人士,米高扬对此表示了认可,他告诉谷雨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是正确的,因为中国相比于日本,太过弱小了。

事实上,谷雨也知道,苏俄在统一战线,在土改政策,在对待民族资本的态度上,远比陈绍宇那帮人清醒的多,也实用多了,要不然他们也不会支持他的北方特殊论,但他必须提起,为什么,就是说给身边的吴冠生和王嘉祥等同志听得,老毛子支持我这一套!

党内的左派思潮,党内的平均主义思想太为深厚,陈绍宇能搞得那么大,支持者绝对众多,党内对谷雨的土改政策,工商政策叽叽歪歪的干部多如牛毛,怎么办,整风是一方面,但老毛子也要用上了,不用不行!

作为一个实用主义者,或者说自诩的实用主义者,谷雨同志并不介意有些事情上挟洋自重,只要能办成事,减轻阻力,他并没有太多的忌讳,所以米高扬的表态,自然也就帮谷雨扫除了不少障碍。

两人的交流很顺畅,谷雨告诉米高扬,中国革命和建设缺乏资金,我们能够想到的资金来源除了自己的积累,苏俄同志的增援,还有海外广大华侨的支援。

谷雨举陈嘉庚先生为例,这位中国著名的华侨领袖是一位爱国人士,他曾经多次捐赠环太党的抗日战争,但如如果中国环太党实行激进的工商政策,很可能会把这样有重大影响力的海外华侨推到反动阵营当中,这很不利。

首节 上一节 244/4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