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股东 第165节

  白崇禧到湖北之后,真得愿意全力剿灭鄂豫皖残余的红军吗?

  很难很难!

  但杨永泰同样清楚,常凯申做出这样的让步绝对是迫不得已,这一次日本人在热河的退却,证明了一点,日本人同样对消灭环太党四路军没有信心,不仅仅没有信心,甚至一不小心就要损兵折将。

  连日本人都不行,国府自然更没有信心,现在日本人退走,环太党四路军东线压力大减,他们的主力必然会转向晋南,目前在晋南的二十万国军能不能挡住,谁也不知道。

  晋南太重要了,国府绝不可能丢失晋南,晋南一失,河北河南陕西三省必然不保,这可是中原腹地呀!

  要是被环太党占据了中原大地,必然会人心动摇,到那个时候,国民政府崩盘都有可能!

  所以必须压制住环太党四路军在北方的扩张,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继续向北方增兵,问题是常凯申的兵力已经用到了极限,他已经抽调不出更多的兵力,此时常凯申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对党内的地方派系妥协,让他们上场。

  让胡汉民复出,就是对粤系妥协,这样两陈才会配合剿灭江西红军;而让白崇禧担心湖北主席,战斗力很强的桂系就要出山,这三家就算做做样子,常凯申也可以抽调一部分部队出来,加强北方。

  想到这里,杨永泰低着头,“委座,卑职无能……”

  常凯申微微叹了一口气,“我早就说过,若环太党不灭,吾等死无葬身之地,可惜呀,党内同仁就是看不清楚这一点,甚至还有张学良这样与虎谋皮的蠢货!

  千防万防,南方虽然限制住了,但没想到北方却又冒出了这么大的一股,现如今,必须谦让共济,内部必先自固!”

  “胡展堂和白健生未必能够体谅委座的苦心呀!”

  “两人我还是了解的,大局为重的道理,他们也是明白的!

  白健生好办,此人有小谋而无大略,湖北省主席他要是不满意,还可以让他兼任鄂豫皖剿匪前线总指挥!

  又能带兵,又能理政,想必他会满意。”

  常凯申站起来,一边走,一边说道,“胡展堂性格崛强,要选一个很好的说客,我有意让戴院长去一趟广州,你也跟着一起过去,迎胡复任!

  有些话戴院长不方便说,你来说,一定要让胡展堂清楚环太党匪徒的实力!”

  “卑职明白!”

  一直离常凯申半步的杨永泰,皱着眉头想了想,“汪院长那边,卑职以为也要劝说一二,避免误会,卑职以为周佛海……”

  “此人虽然无德,但尚有些用处!”

  “陕西那边,最好也要请于老出面,督促杨虎城迎中央军进入关中,环太党匪徒已在陕北立足,若关中有失,卑职恐民心动摇!”

  “阎锡山正在筹划西逃,以两人之力,能否防守关中?”

  “若晋南有失,关中必然三面受敌,卑职以为必须以中央军坐镇,方能确保无虞!”

  常凯申眉头深锁,过了一会这才说道,“军委会准备向河南一线增兵,加强黄河一线的防御。

  为协调指挥,我有意成立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专任晋西南和陕西剿匪任务,蒋铭三可为主任;同时成立军事委员会郑州行营,转任晋东南剿匪任务,刘经扶可为主任,你以为如何?”

  “同一战场,两个总指挥,要是配合不当……”

  “不要紧,两部若有争议,我可亲自协调!”

  杨永泰多聪明的人呀,他立刻就看出了常凯申内心复杂的心理,这么多中央军嫡系,统一交给一个人指挥,他心里不放心,一分为二,这样他就放心多了!

  所以他立刻就表示赞许,“如此可保万无一失!”

  常凯申满意的点点头,安排好杨永泰前往说服胡汉民,常凯申又召开了军事会议,重新调整了部署,老常考虑再三,决定实行梯次防御战术。

  经过阜新、大同、林西三战,常凯申对四路军的战斗力已经警惕异常,彻底改变了随时进攻的念头,而是转攻为守,主力放在二线,杂牌军和税警总团这帮子非嫡系放在一线。

  以税警总团两个团防守娘子关,其他四个团会同一起晋绥军防守长治盆地,镇嵩军十五军三个师防守高平、晋城;第一线的总兵力为镇嵩军三个师四万,晋绥军一个师一万多,税警总团三万多人,加上地方保安团,十万人以上;第二线则为八个中央军嫡系师,十来万人,加起来二十多万人。

  两个德械师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防守石家庄并随时支援娘子关;第二师、第二十五师、第五十二师、第八十三师四部沿着平汉线层层布防,防守邢台、邯郸、安阳、新乡四地,再加上在运城的第一师,在洛阳和潼关一带的第三师,八个嫡系中央师包围了晋南外围。

  常凯申此举战略目的是利用平汉铁路可以迅速机动的优势,重兵防守山西外围,堵住太行山的几条隘口,即便守不住晋南,也不能让四路军冲到黄河以南,进入中原腹地,那麻烦就太大了。

  即便如此,常凯申还是觉得不安,他决定再抽调一部分部队北上,比如刚刚重新组建的第十一师,又比如第三个德械师第三十六师,他准备调到郑州和开封,防守黄河一线。

  另外中央化的地方军,江苏陈调元的第五十五师、第五十七师,原胶东刘珍年的第二十一师、第五十八师,还有守备宜黄表现出色的王耀武补充第一旅,也将陆续调到河南。

  当然,常凯申的部署中也少不得东北军,虽然东北军在冀东战惨败,但二十万东北军搞一搞防守还是可以的,比如于学忠的五十一军,万福麟的五十三军,何柱国的五十七军都可以拉拢使用,填充河南防线。

  这样一来,在河南河北,国民政府可以使用的部队超过五十万人,在他看来,应该能够堵住环太党四路军的扩张。

  但这么一番调动之后,常凯申的统治核心区江浙沪兵力稀疏,万一在这个时候日本人跑到江浙沪,那后路不堪设想。

  所以常凯申考虑再三,决定加快德械师的组建力度,尽快多装备几个战斗力比较强的精锐部队。

  张治中不愿意打内战,就随他的便,不过他编制新军的能力数一数二,他必须想办法再搞出几个德械师,随时准备应急。

  问题是德械师可不是那么好办的,德国人的武器可不便宜,不过再怎么不便宜,也得想办法,所以在这一次军事会议上,常凯申又召见了财政部长孔祥熙,让他想办法再搞一些钱。

  孔祥熙哭丧着脸,答应下来,想办法帮着常凯申筹钱,国债已经发了好几遍了,废两改元正在巩固,纸币现在还不敢发行,一时半会他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筹钱办法,想着想着,孔祥熙就想到了他听来的一个词,资源整合。

  这段时间孔祥熙的日子非常不好过,环太党闪电般的夺取了山西大半,位于太谷的孔祥熙老家自然也被四路军占了下来,他花了无数代价布置的孔家大院,就这样被环太党共产了。

  心痛无比的孔祥熙只好化悲痛为力量,继续想办法赚钱,不过让孔祥熙想不到的是,北方环太党竟然托人给他传了一个口信。

  你放心,孔家大院保护的好好的,你甚至也可以把孔家大院的家具什么的运走,不过环太党也有条件,环太党需要买入一些闲置设备,你得帮忙,当然了该有的酬劳自然不会少了您的,反正这些设备国民政府也用不上,也不如交给环太党资源整合一番。

  面对环太党的胡说八道,孔祥熙自然不以为然,不过谁让他舍不得老家呢,谁让环太党有四路安这样的宝贝呢,谁让山西的煤炭上海也需要呢,所以无奈之下,孔祥熙不得不半推半就,做了一些必要的让步。

  不过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孔祥熙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所以虽然提供了环太党一些中小机械,但江南制造局制造大炮的大批设备,还有炼钢设备,虽然闲置,但他还要咬牙没有卖,即便环太党的出价很高。

  但现在看来,也必须处理掉这些设备,反正就算自己不卖,环太党也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购买,挡是肯定挡不住的,造炮设备可以先放着,但是钢铁设备卖就卖了吧。

  这些设备环太党想利用好,绝非一朝一夕,把他们的钱消耗在这些地方,总比用来扩军攻打国民政府来得好。

  这么一想,孔祥熙觉得卖掉一些设备也无所谓了,甚至于江南制造总局的造炮设备卖掉了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谁都知道太原兵工厂的造炮能力非常强呀!

  就在孔祥熙心中犹豫不决之际,在集宁的谷雨也在进行大规模部署和军事调整,会议期间,谷雨重点提到了太原兵工厂的装备产量。

  从三月底占据太原开始,环太党第一时间希望恢复太原兵工厂的生产,同时对各种档案资料进行了整顿发现,太原兵工厂鼎盛时期的产量相当可观。

  日产山野炮弹300枚,迫击炮弹500枚,子弹日产量2万枚;步枪最高月产量1500支,重机枪30挺,轻机枪和冲锋枪各200支,手榴弹等数量,最高可以达到几万枚。

  太原兵工厂晋造75mm毫米山炮已经相当成熟,月产量最高达到了30门,迫击炮有82mm和150mm两型,都制造过几百门,另外105mm口径的重山炮和88mm口径的野炮也正在研发,离成功已经不远。

  配套的老式火药厂硫酸经过技术改进后,日产量四吨,硝酸一吨多一些,无烟火药400磅,这个产量不能满足需求,所以阎锡山在几年前,又投了很大一笔钱,搞了一个新型火药厂。

  新火药厂设备相当先进,设计日产无烟火药两吨,硫酸十吨,硝酸三吨,酒精三吨,依脱两吨,但中原大战的影响,一直到四路军占领太原,新厂都没有生产。

  这些数据,都是太原兵工厂鼎盛时期的账面数据,在四路军占领太原之后,不少工匠逃走,技术管理人员要么逃走,要么被带走,因为原材料和工人的缺乏,产量恢复一半已经不错。

  即便是加上四路军热西兵工厂,此时总产能也没有达到太原兵工厂的鼎盛时期,有些差距还很大。

  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谷雨自然等不及,要求工业委员会尽快将产能提上去,尤其是新火药厂的各类设备,必须尽快利用,枪炮还可以稍微等等,火药产量必须提上来。

  同时谷雨也认为,太原兵工厂那种比较落后的包工管理体制必须调整,一定要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加大加快人才的培养的力量。

  他要求全面推广苏俄的军工厂管理模式,各种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贯彻下去,别自以为是,人家搞了上百年,比我们这个草台班子强大了,按照人家做的没错。

  无论如何,尽快将两大兵工厂的产能提上去,必须在一年之内实现一个月一个标准纵队装备的生产目标。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能给的我都给你们,怎么搞我不知道,你们自己看着办,苏俄专家说了我们有这样的生产能力,那你们就必须做到。

  苏俄专家说的那些改进意见,比如汤姆逊冲锋枪太贵,引进苏俄撤装的6.5费德罗夫自动步枪取代;又比如改造马克西姆重机枪,德系弹药改俄系弹药,同时引进图拉厂淘汰的俄系弹药生产线;又比如苏俄专家提出的购买苏俄淘汰的115mm重型野炮3个团48门,装备炮兵纵队,用于炮纵攻坚,同时最好是引进相应的技术,再补充一些设备,可以在太原兵工厂生产等等。

  又比如一些兵工厂专家提出,取消马克西姆重机枪的轮子枪架,自己加工德式机枪架,可以减轻重量,行军重量降到了五十公斤以下。

  还有老西的炮兵,75mm山炮看起来产量很大,但基本都是短管,射程比较近,性能甚至还不如迫击炮,所以一些专家们认为要逐渐淘汰。

  他们建议研发82和120后装迫击炮,同时对150重型迫击炮进行工艺改进和性能升级,增加轮架和后装击发装置,作为师旅级支援火力装备部队,以取代75mm山炮。

  谷雨对此表示认可,可以做相应的研究,并进行测试,但他要求一定要广泛听取官兵的意见,一旦得到认可,立刻大规模推广,并淘汰旧装备,出售给西北军或者晋绥军等与我们比较友好的军阀。

  对于最大的困难,也就是需要大量进口材料,谷雨要求立足于自身生产,先解决进口材料问题,实在解决不了,要大量储备。

  太原战役前后,各国洋行在太原的代表处相继搬走,但也有没有搬走的,比如德国、又比如美国,可以与他们继续合作,让他们把我们需要的东西运进来。

  苏俄那边已经有的材料设备,即便落后一些,笨重一些,也没有关系,先解决有无问题,尽快形成生产能力,自给自足才是最重要的;有些欧美限制比较多的设备,比如重型火炮的生产问题,即便苏俄的同志卖得贵一些,能买还是从苏俄购买,比如苏俄的115mm重炮相应的技术转让等。

  谷雨讲话中涉及的所谓标准纵队,目前四路军只有四个,刚刚整编出来的,也就是一纵、二纵、四纵、六纵。

  每个纵队下辖三个师,每个师12000人左右,再加上纵队直属部队四千多人,一个纵队总兵力达到了四万人左右。

  全纵队有步枪16000多只,短枪3000多只,冲锋枪600多只,轻机枪900多挺,重机枪120多挺,掷弹筒600多门,火箭筒300多门,迫击炮、步兵炮或者速射炮54门,120mm迫击36门,75mm晋造山炮12门。

  如果太原兵工厂能够一个月装备一个标准纵队,那就意味着一年时间,四路军就可以装备五十万人,即便考虑到战争损耗,三年装备百万军队绝对不成问题,这样一来,四路军最重要的装备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

  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最大的问题反而是轻武器生产,不过在山西的南面巩县兵工厂此时已经进入到四路军的视线当中,该兵工厂主要以轻武器为主,一年步枪就能生产四五万只,只要这个兵工厂设备被四路军占领搬走,两大兵工厂合一,就可以基本完成目标。

  当然了,巩县兵工厂目前还没有拿下,四路军现在只能是尽可能挖掘自身的潜力,先易后难,一步步提高武器装备的产能和国产化率。

  谷雨想得很清楚,武器质量差一点,射程近一些都不是问题,第一步保证自给自足,有自己的生产能力,然后是把数量搞上去,最后才是想办法提升质量……

  当然了,这一次会议的主题还是调整部署,热河战役和随后热西反击战四路军获得大胜,前后歼灭日伪军一万多人;但四路军同样伤亡很大,战死了六千多人,轻重伤员近两万人,留在热河的干部死伤很大,热河老百姓生命财产损失巨大,此战被害或者失踪的老百姓就超过五万,热河根据地元气大伤。

  现在战事基本结束,战后的安置抚恤等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而作为北方局书记,谷雨自然需要交代一番。

  四路军改为解放军,报给国际之后,目前还没有批准,不过四路军内部已经改了称呼,并利用整修,正在进行相应的思想动员,不过大家还是习惯的称为四路军。

  这一次动员也很简单,把塘沽条约拿出来给战士们一读,绝大部分战斗都会嗷嗷叫着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什么玩意,都被鬼子欺负成这样了,竟然还抗日都不让宣传,这样的反动派不打倒怎么行。

  对于热河老百姓,北方局亏欠较多,为了争取民心,同时为了弥补老百姓过去大半年的巨大损失,所以他决定减免热河这一季的相关税收,让热河人民可以缓一口气。

  当然他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拿到山西,并在河北大规模扩张之后,北方局这一季的的粮食收入应该会有显著的增加,热河还是减免一些好,要不然老百姓真得吃不消呀!

  光靠政治宣传不行,必须给老百姓切切实实的实惠,这一点大家还是清楚的。

  而在政治宣传的同时,四路军新一轮修整和整编已经开始,根据总部安排,林西战役受创不小的一纵和十纵合编为新一纵,徐达三为司令员,谢德元为政治委员,张树棠为一纵参谋长。

  二纵主要以热西南进行防御作战的部队和九纵而成,纵队首长为顾慎为和他的老搭档张庚农;三纵以太岳纵队为核心组建,纵队首长为邝继成和谷柏;四纵、六纵以原六纵和红24军两个旅为主力扩编而成,六纵纵队首长为寻怀周和谢伟俊,四纵首长为吉恒立和苏世杰。

  吉恒立领导的老十纵虽然与一纵合编,但他却成为了新的四纵司令员,当然在此之前,他需要在战术上多学一学,所以军事指挥目前主要由政委苏世杰负责。

  与此同时,四路军两个骑兵纵队被缩编为骑兵纵队,纵队首长为高鹏振、李汉泉,骑兵纵队下辖四个骑兵旅和一个蒙族骑兵旅。

  与此同时,其他各部骑兵被拆分为多个骑兵团,划归给军区使用,主要负责剿匪和维持地方治安,运输等作用,之所以如此缩编,除了草原被四路军控制,不需要太多骑兵有关,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骑兵实在养不起,保留一个纵队足够了。

  以上五个整编纵队和骑兵纵队为主力纵队,太岳纵队因为晋南战事的需要,并没有调整和补充太多的武器装备,不过该部同样下辖几个主力旅,现在的总兵力也有三万多人。

  五纵在陕北,冀东支队改编为七纵,八纵、九纵继续留守热河山区,这四个纵队,都下辖三个旅,除了各有一个主力旅以外,其他都是三个新兵团组成的简装旅,总兵力都在1.5万左右。

  五纵首长为陈树翔、苏亦雄,七纵首长为郝嘉海、李诚五,八纵首长为刘明荣、赵英华担任纵队首长;九纵首长为王东利、黄安利。

  这样一来,四路军就变成了九个步兵纵队,一个骑兵纵队,一个炮兵纵队,总共十一个纵队的庞大规模,总兵力三十万人。

  与此同时,四路军相继成立了冀热辽、绥远、察哈尔、陕甘、晋北五个军区,其中冀热辽和陕甘两大军区为战区,段裕后和刘景丹为司令员,两人都将领导下属的野战部队,其中段裕后领导三个纵队,刘景丹则只领导五纵。

  绥远军区、察哈尔军区、山西军区为内线军区,由孙德胜、李润潭、林喜分别担任司令员,主要任务是剿匪和训练二线部队,保护根据地重点目标的安全。

  其中察哈尔军区设有平绥铁路护路军,下设五个骑兵团和一个守备旅设备平绥铁路一线,而在集宁和大同则驻守了一个警卫旅,保卫北方局的安全。

  在整编之后,一二两个主力纵队,骑纵和炮纵各一部,九万之众,沿着铁路线入关,接下来四路军将集中二十万主力部队,猛烈进攻晋南。

  而就在北方局召开会议,调整兵力部署,并开始迅速调配各种物资的同时,王运生同志来到福建之后,通过19路军的关系,迅速进入到中央根据地,而随着他的到来,中央根据地隐瞒了很长时间的诸多问题终于躲不过去了。

第182章乱时间

  退回来一个月前,有些事情只能瞒得了一时,瞒得了一世,谷雨那个《论新民主主义》都用广播喊了,就算中央苏区听不到,但是其他地区的党支部并没有被完全封锁,广播只要能够收听到的,自然会记录下来,这篇文章迅速从北向南传播。

  地方党员并不清楚中央内部的争论,但天天拿着大喇叭喊的谷雨,他是中央局常委、北方局书记,他的地位大家都知道,所以在绝大部分同志心中,谷雨代表的就是党的声音。

  这个时候再对照苏区中央局和上海中央局的文件或者来信什么的,很多同志都会挠头,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典型的就是白区路线,一个要搞飞行集会,想法设法搞罢工;一个却是低调发展,积蓄发展,完全是南辕北辙。

  这种完全相反的两种路线,同时出现,白区的同志自然头大如麻,一部分同志自然要执行中央来信精神,但是大部分同志一点都不傻,谷雨同志公开广播的文章总不能错吧,执行他的总没有错。

首节 上一节 165/4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