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股东 第154节

  铝土矿的价值不是很高,从铝土矿到铝,需要电解,自然需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山西又是煤炭大省,正常情况下,老毛子想开发利用,最划算的办法自然是在山西建立大型发电厂和炼铝厂,而这自然需要大量的投资。

  在中国搞这样的大厂,环太党肯定没钱,那就需要苏俄出钱,在目前苏俄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刚实现的当下,可能性并不大,不是急需项。

  再说了中国的形势也不稳定,大量投资万一喂了狗,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所以老毛子就算找到了铝土矿,也不会在意,毕竟现在还有德国的稳定供应;就算在意,最大的投入也就是援助投资-个氧化铝厂,把中国的铝土矿精炼之后,再把氧化铝拉回国电解。

  但再过几年,德国人开始到处攻伐,老毛子肯定要想断供怎么办,这个时候就会想到山西的铝土矿,而那个时候,环太党对山西的控制也将更加完善,除了鬼子可能的轰炸以外,其他问题都不大。

  但到那个时候,中日全面战争大概率打响,海上道路堵住,老毛子就算把矿挖出来,怎么运回去也是一个问题,所以大概率会在环太党控制区搞一个电解铝厂,只要做好了防空问题,就不用担心铝的来源了。

  无论老毛子如何选择,只要他们对山西的铝土矿有需求,谷雨就很满意,有来有往,双方才可以好好相处。

  一味依赖老毛子,那只能当儿子,要是敢不听话,以老毛子的糙性,肯定会被敲打;但是你有他需要的东西,他的态度自然会好上很多,世上的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当然老毛子的到来,也不仅仅是确定谷雨所说的丰富铝土矿,同时谷雨还要他们帮着看一看山西各地的矿产,比如代县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搞一个钢铁厂还是有可能的。

  又比如灵丘的刁泉铜矿,虽然被古人开采了不少,现在只剩下边边角角,只能算是一个小铜矿,但后世却又发现了一个不错的金银铜复合矿,也许老毛子的专家可以帮着找到呢。

  所以在老毛子通电同意派人后,谷雨立刻给下面各单位发报要求他们做好接待工作,要高度重视,现在土改初期,山区很有可能会出现顽匪,一定要保证专家的安全……

  在两位同志离开后,梁朴同志看着报告皱着眉头,“老王,从这一次的退股数据来看,民族资产阶级对我们还是不信任呀!”

  “我们的政策虽然说得清楚,但恢复信任还需要时间,另外还有一点,我们只占据了半个山西,他们有所怀疑不奇怪!”

  “嗯,只能慢慢来了!

  靠人不如靠己,现在做好土改才是最重要的!”

  一边翻看着报告,梁朴一边随口说道,不过连续看了好几份报告之后,梁朴猛然间站了起来,“乱弹琴!”

  说完,梁朴把这些报告递给王剑秋,然后戴上军帽,就准备出门,王剑秋见他急匆匆的,知道出了事情,他接过来一看,有些无奈的摇摇头。

  “有出租地就是地主;凡是雇人干活就算富农;有剥削就批斗;凡是敌伪残余、就斗;人品思想不好的要斗;上找三辈斗;土地超过平均数要斗;人多东西多的要斗……”

  “现在是均土地,往后就房子、农具、牲口慢慢啥也得均了,就实行共产起大锅……”

  “平分就是共产呀,反正东西谁也不是谁的,都得共同平分……”

  怪不得梁朴同志着急,这样的报告都多少份了,北方局千叮咛,万嘱咐,土改的目的是打破旧的生产关系没错,但一定要注意,不能因为土改,影响了生产,绝不能打消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富农问题暂时不动,要富农放哨,中农睡觉,有利生产。

  但即便如此,土改偏左的问题还是不断出现,这些还算好的,更严重的是乱打乱杀,各地都有这样的事情上报。

  王剑秋同志清楚这里面有很多很多原因,有经济上人多地少的必然矛盾,有地主和贫雇农长期积累的巨大仇恨,也有平均主义文化的历史原因,当然也少不了干部以权谋私的个人原因……

第171章商震上任

  梁朴坐不住,一点都不奇怪,农村的极端复杂超过了环太党干部的想象,近代以来农村传统的解决纠纷机制已经失效,而新的机制尚未形成,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历史积怨多如牛毛。

  阎锡山控制下的山西,表面上看是一个模范省,但事实上,阎锡山通过保甲制度和编户齐民,将各地的反动分子整合起来,建立起一个极端高压的黑暗社会,就如同一个巨大的高压锅,笼罩在广大山西人民头上。

  随着阎锡山的反动统治被推翻,随着支撑这个黑暗社会的反动士绅、大地主们被消灭,这个巨大的高压锅失去了控制,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在土改大规模启动之后,自然就开始了总爆发。

  这种矛盾大爆发的典型特征就是乱打乱杀,乱打乱杀不仅仅针对地主富农,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受害者却是中农和贫雇农,这些人理论上应该是土改政策的受益者,但他们却在土改进行的时候出事了,奇怪吗?

  事实上并不奇怪。

  群众运动具有很强的不可控性。

  在这个革命战争年代,政权交替尚未完成,基层社会尚在重建,司法程序尚不完备,一旦群众运动起来,纵然发现了乱打乱杀现象的弊端,并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实际上也是很难完全杜绝的。

  甚至于有些乱打乱杀事件即使发生了,非但不会受到谴责,反而会博得时人的理解和同情。

  比如一个佃户打死了地主,原因就是佃户的媳妇的初夜被地主玷污了,事情发生后,并没有人觉得这个地主被打死是冤枉的,也没有人觉得这位佃户有什么错。

  这还是在山西,而且政策上已经三令五申,要求给地主富农一条活路的情况下发生的事情,此时完全可以想象,在南方苏区,极左的政治气氛下,会出现什么事情,各种乱打乱杀,甚至是暴虐又该多么严重。

  相比于乱打乱杀,人头落地,富农政策、平均主义大锅饭、乃至于干部腐败这些问题,事实上都是小问题,通过政策的纠偏可以做到,但是农村社会矛盾大爆发之后,如何重新建立一套村民广泛认同的解决纠纷机制则非常困难。

  传统的地主士绅被消灭了,宗族关系和种种陈规陋被推翻了,最起码也是削弱了,以后谁来做仲裁者,那批村干部吗?

  事实上,环太党并不完全相信他们,这帮人中,充斥着太多投机分子和流氓无产者。

  使用他们,说白了是无奈之举,环太党放在每一个县不过几百军人,两百名不到的干部,相比于山西每一个县平均十万人口,这几百人根本算不得什么。

  要想在山西立住脚,就必须让这些最先靠拢过来的人来破局,而倚重这些人,自然也要承担起这些人乱来的后果。

  土改初期,正是这些人主导着阶级成分的划定,而在土改胜利果实进行分配时,其中很多人分配到了好地和相对多的胜利果实,成为土地改革的受益者。

  廖德华同志对几个县土改初期情况进行了一番考察,他给出了一个让人极端担忧的比例,两百多名区乡干部的考察中,执行中犯错误的竟然超过一半。

  其中包庇家庭亲友的,占到六分之一;贱买、窃取、多占、掠夺土改果实,高达三分之一;甚至敢于冒险贪污的,也有一定的比例。

  更有甚者,某些村干部积极分子,私吞了地主富农的财物,害怕揭发,杀人灭口,所有这些不仅阻碍了土地改革的正常进行,而且恶化了干群关系,影响了环太党政权的声誉。

  谷雨之所以对这类事件如此警惕,是有惨重教训的,大革命失败,跟当时的工农运动失控有很大的关系;而前世南方苏区的失败,跟苏区土改过左,引起了社会主要阶层一致反感,树敌太多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在谷雨的计划中,初步土改完成后,山西解放区将开展严厉的纠偏运动和整党运动,这些先前有污点的干部自然成了被批评和斗争的对象,要坚决的把这些石头搬走。

  这同样又是一次群众运动,这个时候必然会有一些人反报复,到时候肯定又会出现乱斗乱打,结果必然是人心不安,农村很可能会极度紧张。

  但是谷雨知道不这么做不行!

  第一波打掉阎锡山的支持者,可以完成对农村基层的控制,第二波就要打掉这些投机分子,缓和绝大部分无辜受害者的怨气。

  这样一来,农村和农民身上长期积累的各种矛盾就将基本扫除,接下来就可以从零开始,这样就可以在一张白纸上作画,接下来不管是仿效阎锡山的八政四事,还是准备试点的合作化等等,都将可以较为顺畅的进行。

  但即便如此,谷雨同样清楚,投机分子不可能被完全扫除,有些矛盾还会延续下去,所以他准备拿出这三招,这一招没有前世经验,但他左思右想,觉得成功的希望很大。

  按照计划,上万名革命伤残军人将在纠偏运动后,被安排到各个村庄担任村支书。

  这些长期在部队训练过的同志有丰富的军事组织经验,可以将分散的农民进行军事化编组,进行一些必要的军事训练,这样四路军就要拥有百万潜在兵员。

  而组织起来的农民,可以由村支书率领,启动一些水利建设,因地制宜搞一些小工厂,小作坊,这也就意味着,每个村庄最终将会在军人村支书的领导下,变成一个个事实上的小型合作社。

  此时的中国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农民占到90%以上,超过四亿人,环太党根本没有那么多人力对接到每一个农民,交易成本实在太高。

  但一旦形成了一个个小型合作社,各种交易成本陡然间会减少99%以上,这将极大的减少农村的运营成本。

  更重要的是,这些革命伤残军人都在军队中接受过较长时间的政治教育,都是环太党和谷雨最坚定的支持者,他们也与军队系统的高级军官,甚至是谷雨本人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一来,谷雨就会耳聪目明,不会被人轻易蒙骗。

  按照计划,派出这些村支书的,并不是区乡干部,而是北方局军委下辖的革命伤残退伍军人局,他们将负责伤残退伍军人的安置。

  这些伤残退伍军人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以优待的理由,进行安排,谁也不敢炸刺,而他们在退伍前,都会进行相应的政务培训,让他们具体执行八政四事。

  当然了,这些同志素质也许高到哪里去,但不管怎么说,他们在部队中已经基本扫盲,认识不少字,了解党的政策,他们要远比那些新党员靠谱。

  而且这些同志南征北战,到处都是战友,后世那么多部队出身的同志能够创业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谷雨相信他们做的不会差。

  同时部队还会告诉这些勇士,你们在地方上看到的一些问题,要主动、坚决的向北方局和谷雨同志写信反应,上级非常在意你们的反应,这对于正确的贯彻和执行党的决策非常重要,这样做,也会让这些勇士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重视。

  而一旦任命,地方官僚系统想解除他们的职务,最起码需要得到县一级革命伤残退伍军人局的同意,否则很难执行,而更高级别的革命伤残退伍军人局也会经常拜访这些革命军人,与他们谈心交流,所得信息也需要定期向上汇报。

  各级革命伤残退伍军人局属于军队机关,与地方不存在隶属关系,他们的立场理论上应该很客观,有这样一条直通基层的线存在,这对于国家的管理自然是好事。

  当然这样的做法,自然也有可能让一些作风很糟糕的革命伤残军人成为地方恶霸,但在这个战争年代,这样的人就算有,也不会太多,再说了还有地方的把关,大问题肯定没有。

  相比于可能获得的好处,极少量可能的风险,谷雨自然不会在意,这样一来,革命伤残退伍军人既可以获得更好的待遇,发挥余热,而且还可以有效的限制官僚系统兴风作浪。

  谷雨之所以这么担心,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前世教员背的那些个超级大锅,实在太吓人了。

  前世革命那么艰苦卓绝,尚且有那么多狗屁倒灶的事情,这一世,革命进程顺利了,各种狗屁倒灶的事情,只会更多,不小心绝对不行。

  谷雨默默的翻看,各地汇总上来的土改报告,又在脑海中不断复盘自己的思路,理论上应该不存在大问题,但这只是理论,具体执行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现在还不清楚,也只能通过实践慢慢摸索了。

  一份份土改报告看完之后,谷雨把这些资料放在了一边,又拿起了其他报告,这是王运生同志报上来的内外舆情报告。

  国民党冀东惨败,东北军损失惨重,张学良无奈之下,不得不引咎辞职,而他的辞职也已经得到了常凯申的同意,不过谁能接替他的职务,一直争执不下。

  在冀东战场上吃了大亏的韩复渠,向常凯申发报,认为华北形势极端恶劣,非智勇双全、资历深厚者不足以稳定局面,所以韩复榘推荐他的恩帅冯玉祥接替张学良的职务。

  常凯申自然绝不可能同意,冯玉祥的热察联合政府委员长没有玩够,还想搞一搞北方联合政府,见鬼去吧!

  娘希匹,韩复榘,专门给中央扯后腿!

  当然常凯申也不能说老冯不行,他找了一个借口,老冯培养出来的石友三叛国,坊间似有不好传言;冯玉祥听说之后,气得破口大骂,虽然他也知道自己代理不了张学良的职务,但也不能被常凯申这么污蔑。

  这一次石友三叛国,冯玉祥也气得不轻,西北军各将同样咬牙切齿,他们在喜峰口打得相当不错,结果这颗老鼠屎害了所有人,连带着整个西北军的形象都受到影响,他们的胜利不再有人提不说,甚至天津的东北军对他们同样小心翼翼,倍加提防,谁让西北军倒戈出了名。

  所以石友三叛国之后,报界将重点放在了坚守古北口将近两个月的晋绥军名将傅作义身上,很多人都庆幸,幸亏四路军让傅作义将军率部离开了大同,要不然这一次还不知道出现什么,北平能不能守住都不知道。

  如此一来,代理张学良职务的人,也就露出了水面,只能是商震,元气大伤,正在舔舐伤口的张学良能接受商震,他和商震关系不错,商震也不会刻意排挤东北军。

  作为第一个投奔常凯申的北方军政大佬,常凯申一向厚待商震,他使用商震,已经考虑到了这一天,不管是为了暂时稳住张学良,还是拉拢河北的晋绥军,使用商震也都是必然。

  至于西北军,虽然有些不满意,不过西北军一向被排挤,他们的意见并不重要,商震再怎么不好相处,也比南京政府派来的嫡系大员好吧,所以他们也选择了默认。

  就这样,在六月中旬,商震代替了张学良的职务,而在确定商震上任前,常凯申给了商震一个密电,告诉他和日本的谈判取得了重大突破,华北和平在即,接下来他的任务就是与日本人周旋,并配合国民党宪兵三团,一定要扭转平津地区环太党肆虐的不利局面。

  电报中,还要求商震配合南京政府,分化东北军和西北军,驱逐两军之中的环太党徒,同时一定要加强对铁路和长城一线的封锁,做好剿灭环太党的准备云云。

  对于张敬尧、石友三两部叛军,常凯申的电报中只字未提,看到这样的电报,周思诚当时就火了,现在华北都乱成什么样子了,老常竟然还搞这一套,简直是荒唐。

  商震虽然没有多说什么,但他紧接着召见了副官王兴刚,商震并没有说话,而是指了指地图上集宁的位置,然后又把常凯申的电报和一张纸直接交给王兴刚,让王兴刚默记三次,读完之后,他就立刻烧毁了这张纸。

  当天晚上,一封电报发给了北方局,就这样北方局与商震建立了直接联系。

  对于这样的结果,谷雨并不奇怪,商震是一位爱国将领,他虽然看好常凯申,也积极向常凯申靠拢,但他对南京政府消极抗日,把精力全放在打红军身上,一直非常不满意。

  而且商震还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人,对马列著作有一定的了解,对于红色政权,也并不排斥,为什么谷雨知道这些,原因很简单,商震重用的32军副官处副官,主管人事工作的王兴刚是侯逸文、苏亦雄等同志发展的地下党员。

  更重要的是,商震的铁杆亲信,军官团教育长周思诚同样也是一位坚决抗日的爱国军人,在王兴刚同志的影响下,阅读了大量的环太党著作,而军官教导团里面更是有一大堆地下党员。

  有这些多人在商震身边,谷雨自然很了解商震的想法,虽然对晋绥军多少有些担心,但对商震本人却并不担心,当然了,谷雨如此放心,也跟此时形势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商震虽然代理了张学良的职务,但真正听从他指挥的只有一个32军,西北军、东北军,甚至于晋绥军35军,他都指挥不动,更不要说旁边还有战斗力很强的环太党四路军,这个位置注定就是一个背锅的角色,怎么做都不会讨好。

  商震要想不被人骂成是汉奸,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稳住华北局面,四路军对他意义重大,据说商震与周思诚讨论时,对四路军的战斗力惊骇不已,傅作义这么能打,尚且不是四路军的对手,那四路军又该多么强大。

  这么强大的力量却是反政府武装,要是停止内战,两党协调一致,共同抗日,那华北岂不是稳如泰山?

  此时此刻,四路军在热河的反击战还在继续,日军获得冀东大捷之后,骄横的老毛病又犯了,一个愚蠢的骑兵联队长,强迫张海鹏两个支队和他一起加快进攻速度,似乎想证明一下,日军骑兵多么的与众不同。

  高鹏振把握住了战机,在一场硬碰硬的骑兵大厮杀中,全歼了该部日伪军,完整消灭了日军一个骑兵联队近五百人和伪军三千多人,将日军的嚣张气焰彻底打了下去。

  此战之后,伪军各部骑兵胆寒无比,不得不小心翼翼,这帮子骑兵被迫聚集在一起,害怕被四路军各个击破。

  这样一来,环太党在热北地区就取得了战略主动权,没有了骑兵的足够支持,日军只能慢慢爬,来多了,四路军可以用骑兵盯着日军的后勤线穷追猛打。

  来少了,搞不好就被四路军包了饺子,所以如何拯救林西这个独立旅团,日本人也是头疼无比,不救肯定不行,而且必须尽快救,该部辎重支持不了多久,但怎么救,也是一个大麻烦,考虑了一番之后,日军不得不从冀东调兵,增援热河……

  新华之声可以覆盖这个华北,四路军这一胜利,同样鼓舞了整个华北的抗战决心,更重要的是,日军从冀东调兵,也让华北各界充分认识到四路军的存在,对华北的重大意义。

  此时国府虽然与日本人谈判,但所有的有识之士都知道,这样的城下之盟绝不可能有什么好结果,一旦国府不能满足日军的要求,日本人会不会在进攻平津,谁也说不准。

  以新败之军又如何抵挡住十万日军,一个不小心,平津两市几百万人就要做亡国奴,就算这一次逃过一劫,下一次大家怎么办?

  无数人的身家性命怎么办?

  这个关键时刻,十多万四路军在热河发起反击,迫使日军不得不向热河增援,这也为平津两市的防御留下了足够的时间,至少有环太党强有力的牵制,日本人想大举入关,短时间内并不可能,平津各界此时才稍微放下了心。

  也就是说,环太党四路军现在是大家的恩人,即便华北各界知道环太党在山西搞镇反,搞土改,把山西士绅整得惨不忍睹,但环太党的威胁毕竟是未来,而日本人的威胁则是实实在在的。

  与此同时,华北各界对于国府的反感也溢于言表,常凯申在石家庄附近明明有十万大军,硬是不动,反而从湖北调兵,但长城会战打了一个多月,日本人都打到平津了,这些兵才姗姗来迟。

  嘴上说是挡住了日军的进攻,可瞒得了老百姓,怎么也不可能瞒得住他们,这些部队压根都没和鬼子照面,反而热衷于收拢残兵败将……

  这一反一复的对比,让华北各界充分意识到,南方的国民政府根本靠不住,反而环太党作用更大,所以河北和平津各界此时的态度几乎完全一致。

  不管是大学教授、高校学生,亦或是政府官员、北洋余孽,甚至是土豪劣绅,都异口同声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平津两地各大高校的师生也再一次开始了大规模的“逛街”不仅仅平津地区,全国各地的高校师生都在呐喊,巨大的民族危机,让整个中国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再不团结起来,大家真得都要做亡国奴了!

  这样的政治形势,作为河北本地人的商震,无论如何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样的局面自然对四路军非常有利,看来不需要担心铁路线被封锁的问题了……

首节 上一节 154/4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