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花呗这次的广告,作为重点项目,覆盖全国范围,宣发费用以亿为单位,正是经过彭蕾最终拍板才推出的。
审批时,她甚至觉得这些广告构思精妙,定然能引发大众共鸣。
毕竟“活在当下,拥抱美好生活”,正是她目前的生活写照,身边的人也大多如此,她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可现在,看着不断下滑的数据,彭蕾忍不住反思:这些用户怎么就不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呢?
毕竟先甜才是真的甜,先苦那可是一直苦!
像什么勤俭持家,省吃俭用,这代为下代,代代如此,无穷匮也。
怒火中烧的彭蕾罕见地拍了桌子,声音带着压抑的低吼:“肯定是陈默在从中作梗?立即召集花呗各负责人开紧急会议!”
“是!”
花呗之所以铺天盖地打广告预热,只因此时正值蚂蚁金服 Pre-IPO的关键期。
年放贷千亿的花呗作为利润增长引擎,将直接影响后续上市的估值。
她的愤怒,并非仅因舆论失控——对手对时机的拿捏实在太刁钻,她绝不容许品牌形象在此刻崩塌。
更何况,她的骄傲也不允许自己失败。
早在阿里创业之初,彭蕾就和老公孙彤宇一起,成了老马的左膀右臂。
她负责人事,孙彤宇则用三年时间打造出了名动天下的淘宝。
或许是“功高震主”,引起了老马的忌惮,孙彤宇最终被打入冷宫,离开了阿里,而彭蕾却得以重用,一路走到如今高位。
就像业内以“少帅”称呼蒋帆,彭蕾作为蚂蚁金服董事长,在业内有着“女版老马”“阿里巴巴背后的女人”之称,深受老马器重。
这不仅是因为外形气质相似,更因作为创始十八罗汉之一,她跟在老马身边十几年,耳濡目染之下,观念、目标早已高度一致,久而久之,连彼此的气质都越发相近。
而更深层的隐忧,源于去年支付宝的社交突围尝试。
当时上线的“生活圈”起初发展顺利,可年底时,“校园日记”“白领日记”中出现了大量低俗不雅内容,最终引发舆论抨击,甚至被上面点名。
作为蚂蚁金服董事长兼 CEO,她不得不在内部发布“罪己诏”,最终引咎辞去 CEO职位,才算是保大放小。
她一直怀疑那件事有对手在背后推波助澜,却苦于没有证据。
而这一次,微信如此肆无忌惮地打击“花呗”,若再度失利,她在阿里的发展定然会受限。
这场仗,不仅是“花呗”的市场份额保卫战,更是彭蕾在阿里的权力保卫战。
会议上,彭蕾语气冰冷地再次强调:“我们的广告是鼓励合理消费!彼岸这是恶意曲解!”
她当即要求法务部对彼岸提起“商业诋毁”和“不正当竞争”的诉讼。
随后,她下令撤换市面上所有“美好生活”系列广告,替换为“理性借贷”宣传,着重强调“额度可控”“还款提醒”。
她还让市场部门发力,通过合作媒体发文,暗示“某些企业借批判花呗为自身金融业务铺路”。
“.最后,把之前讨论过的‘大学生专项额度’‘618免息狂欢’活动上线,立刻放出去!”
“彭总.这样一来,坏账率和影响”有高管忍不住担忧。
用户数下滑,只能通过扩大放贷额度来抹平,只要能顺利融资,这些都不是问题。
彭蕾懒得解释,只是冷冷地瞥了对方一眼:“执行命令!”
“是!”
彭蕾向来以铁血敢干著称,她的会议里从来没有“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这样的话。
对下,她的意志不容置疑,即便是错的,也要严格执行。
“散会!”
千里之外的彼岸集团总部,另一场会议正在进行。
张小龙目光扫过全场十余名各部门负责人,做着最后的战前动员,声音沉稳有力:
“.刚才接到陈彤总那边的通知,吉时已到!
“全体都有,接下来我做如下部署.”
第844章 微贷VS花呗:诉讼与反诉讼
“市场部!”
“到!”
“‘微贷’的新广告全方位、无死角、不计代价进行投放!”
“是!”
“宣发部!”
“到!”
“新广告上线后,配合陈彤总那边的舆论,联动之前联系的媒体助推声势。”
“是!”
“事业合作部!”
“到!”
“最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通知其他几家,按之前约定的方案行动——只要跟着合理合规、合法合情的大势走,花呗的蛋糕,大家一起分!”
“是!”
会议结束,张小龙收拾好文件,转身奔赴下一个战场——关于企业微信私有化部署的议题会。
世人皆言,彼岸集团除了陈默,其他高管的名气远不如其他大厂的明星高管。
可他们怎会知晓,彼岸内部始终强调“大巧不工,重剑无锋”的工作哲学。
能在陈默身边共事五年,这份经历的含金量,除了这些核心高管,外人根本无从体会。
随着张小龙一道道指令落地,彼岸集团微信事业群相关部门即刻行动,一场新的网络金融风暴悄然掀起。
广告1:
深夜的产房外,年轻父亲焦灼地踱步。
妻子早产被急救车送医,医院刚刚通知需缴纳住院押金和手术费。
看着缴费单上的金额,他面露难色,却果断打开“微贷”完成支付。
字幕:
“应急周转,别让一笔急钱留下终生遗憾!”
“微贷可用于突发开支,但请量力而行,按时还款。”
广告2:
大城市的出租屋内,女儿接到老家电话,母亲生病急需购买特定药品,可她的工资要到月底才发。
“妈,药马上到,别担心钱。”她快速下单购药,用微贷完成支付。
画面切换,母亲收到药后露出安心的笑容。
字幕:
“有些事,等不了”
“应急周转可用微贷,但长期医疗支出建议提前规划。”
广告3:
大学毕业生在招聘会上屡屡碰壁,他清楚父母为供他上学耗尽积蓄。
他咬咬牙用“微贷”报了三个月的技能培训班。
镜头一转,他自信地参加面试,最终成功入职大厂。
拿到第一份工资后,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主动偿还微贷。
字幕:
“暂时的投入,为了长远的未来”
“理性使用分期,避免过度消费。”
广告4:
京郊的熟食店因暴雨歇业,老板对着空荡荡的店铺发愁。
他用微贷进了新货,重新开张那天,老顾客们惊喜回归,生意渐渐回暖。
深夜关店后,他对着账本盘算,计划逐步减少负债。
字幕:
“难关时周转,好转时规划!”
“小本经营可短期周转,但长期发展还需稳扎稳打。”
这些广告内容虽然不同,但画面消失后,片尾都会浮现出一行醒目的字母。
“微贷:救急不救穷!”
这一系列微贷广告,巧合般也是四条。
每条广告结尾都强调“按时还款”“量力而行”,通过真实场景引发情感共鸣,既凸显“微贷”在紧急需求中的工具性价值,又传递理性消费观念,杜绝过度负债的诱导。
新广告重磅投放后,凭借与花呗截然相反的立意,借助舆论东风以燎原之势席卷全网。
同一时间,彼岸在微博、知乎、“微贷”贴吧发起《微贷救急故事》活动,鼓励用户分享真实案例,进一步强化品牌的责任感。
众多金融和科技媒体也同步发力:
《如何区分“救急”和“救穷”》
《花呗一时爽,还款火葬场?——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困局》
《“精致穷”是自由还是陷阱?揭开“轻奢消费”背后的债务危机》
《先享受后付款,真的划算吗?算清“分期”背后的真实成本》
《“信用贷”用得好是工具,用不好是枷锁——如何科学管理负债?》
这些报道既提升了公众对信贷风险的认知,又通过真实温情的应急场景,将微贷定位为“短期周转工具”而非“长期消费依赖”,既维护了品牌实用性,又契合监管倡导的理性信贷理念。
更关键的是,京东白条、百度钱包、腾讯财付通等平台也纷纷行动,宣传理念与微信“微贷”趋同,形成围剿花呗之势。
要知道,此前花呗在华夏小微信贷市场可是占据半壁江山。
而这段时间阿里不是没有应对,但短短几天时间风云突变,陷入了舆论的绝对劣势,即便花呗及时调整宣传口径,但在用户心里留下的负面印象,也难以扭转。
一位知乎网友的讽刺被顶上热搜:“昨天忽悠我借钱的是你,今天教育我理性的还是你?How old are U?”
6月25日,就在夏季达沃斯论坛即将在大连召开,来自国内外各行业企业家开始汇聚于此之际。
或许是发现花呗数据多维度节节回落并未有所改观,彭蕾就像上了赌桌输了一半筹码的赌徒,最终使出了最后一招:诉诸于法!
《关于阿里巴巴集团就彼岸公司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提起法律诉讼的严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