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0:我教雷总造手机 第711节

第791章 陈默的All in!(下)

  作为一个立志改变社会内卷风气,有理想、有道德、有底线、有文化的‘四有中年’,陈默始终认为企业家更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反卷斗士。

  这样才能上行下效,引领行业正向发展,而非层层加码,陷入恶性竞争的泥潭。

  创业维艰之时,为了企业生存、员工福祉,他不得不亲力亲为,先苦一苦自己。

  如今彼岸已经做大做强,他也当上了明面上的首富,如果还继续内卷,那这个首富岂不是白当了?

  这让他想起某家全球知名企业的典型案例:创业初期,为了共渡难关,管理层信誓旦旦地向员工承诺“只要做到行业第一,就能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全体员工齐心协力,不仅将企业推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更连续七年稳居榜首。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

  随着企业登顶,为了维持龙头地位,该企业内部提出了“百日攻坚”计划,要求全体员工“奋斗百天,共克时艰”。

  员工们发现怎么都世界第一了,怎么他们迎来的却是更为严苛的考核标准、更繁重的工作任务。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这套加班文化区别对待,海外分支机构仍保持正常的工作节奏。

  在被内部员工披露,媒体曝光后,企业对外发言人光速否认三连,问就是谣言,问就是自愿,问就是误读。

  因为这项要求没有明文规定,都是内部人员口口相传,声称:“这是员工自发的奋斗精神,我们没有强迫大家。”。

  嗯,说的只是企业

  经过六年的探索,彼岸集团已然成为行业新范式的试验场。

  由于IT行业本身就具有高强度和不确定的特殊性,但在彼岸大部分业务八小时工作是完全可以覆盖掉的,紧急项目通过增配人手解决。

  如果真需要加班才能解决,所有人员都有加班费和相应记录,人力和工会会同步记录在案。

  如果加班时长触发设定的阈值,无论业绩多出色,相关部门领导都要接受人力和工会的联合约谈,绩效评定也将受到影响。

  彼岸这套“反常识、反常理”的运作模式,与其他企业的价值观和工作模式背道而驰,甚至在一些友商眼里,彼岸模式就是倒反天罡、倒行逆施。

  在配送、网约车等特殊岗位,彼岸推行“多劳多得”的公平机制;

  彼岸系其他成员企业,比如京东、顺丰,也都给那些快递员工,分拣工人缴纳社保,也从之前的两班倒改为更为良性的三班倒。

  这些举措虽然增加了短期成本,但带来的长期效益已经显现:

  首先,彼岸系企业从不担心招聘问题,永远有大量人才排队等候加入;

  其次,员工在正常工作时间内的工作效率远超同行,甚至经常出现超额完成工作的案例,而且乐此不疲。

  反观一些友商企业,下面员工早已磨练出新的技能:“自适应上班法”,上班时间用来摸鱼,加班时间才是用来干活的。

  这不是说那些员工懒散,只是被逼出来的无奈之举,因为他们知道即便提前干完分内工作,还会有其他新的工作,工作是干不完的。

  一正一反,差距何止道里计。

  彼岸模式的成功实践证明:遵守劳动法不仅可行,更能带来可持续的发展优势。

  既然彼岸能做到,彼岸系的成员企业能做到,那么其他友商凭什么做不到?

  接下来,陈默想要做的就是像现在胖东来爆改永辉那样,爆改友商。

  如果改造不成功,那就打死它,然后扶持新的竞争者,正如他与小马哥约定的那样。

  这就是陈默腾出精力后最想做的事。

  他将把这些计划当作一个个战略项目来推进:分析现状、制定方案、落地执行、总结复盘。陈默很清楚,这条路比冲击首富宝座更加艰难。

  但那又如何?

  凝视着屏幕上不断扩张的“彼岸系”版图,陈默胸中豪情激荡:互联网半壁江山尽入吾手,千万漕工衣食所系,彼岸大势已成,完全有能力支撑他的理想抱负。

  这才是属于他陈默的All in!

  当然,口号易喊,执行维艰。

  为此,陈默已着手制定个人OKR:

  2017年完成集团新架构磨合,形成全新的战斗力;

  2018年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同时爆改友商;

  2019年启动全球化布局,为可能到来的‘三年之期’未雨绸缪,得尽可能的早做准备.

  在对三年规划进行系统性修订时,一个未解的疑团始终萦绕在陈默心头:

  他总感觉乐视的事情不像表面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这场涉及2位资本大佬、19位明星投资人、17家金融机构和26万散户的资本闹剧,最终以705亿债务和200多亿资金神秘蒸发收场。

  2个大佬一个投了真金白银的150亿,另一个投了20亿美金。

  投资失败,当年坐牢都没哭过的大佬,为这事泪洒发布会。

  “一手好牌打个稀巴烂,我当初咋就看走了眼。”

  言辞悲切,眉目苍凉,那真叫一个闻者落泪,听者伤心。

  即便人不在,但依旧时不时能传来还债的消息,真假未知。

  更荒诞的是,这些小道消息竟在国内收获一批忠实信徒。

  时至今日,仍有拥趸坚信他只是“时运不济,命途多舛领先时代好几步的商业奇才”。

  陈默也曾短暂地被这套叙事所迷惑,直到多年后才看清这场骗局的本质。

  这哪里是什么“枭雄末路”的剧本,分明是“傻子与骗子”的经典寓言。

  老贾唯一有价值的,就是把自己这一次的传奇经历,好好找个人写一写、拍一拍,说不定还能成为反诈宣传片,用以还些债务。

  与其一比,后来什么行业冥灯老罗、京城四少之一王科,欠的那几个亿都不够人家零头。

  这是陈默曾经的记忆,之所以如此深刻,实在是当时这事闹的人尽皆知,久久不绝于耳。

  但这一回,陈默再两次亲密接触贾跃亭,却发现,贾跃亭这个人老,实话不多。

  虽说被先入为主的记忆带偏,但此刻陈默敏锐地察觉到这里其中蕴含更深层的玄机

第792章 老贾,这次你就别走了

  亿万富翁,可能还真有傻子和蠢货,那么身价到了上百亿,可以说没有一个易于之辈。-——陈默

  如果说孙宏斌的150亿学费还能用“识人不明”解释。

  那么许家印在明知前车之鉴的情况下仍重蹈覆辙,就只能说明——某些人从一开始,就是在借乐视这个资金黑洞玩更危险的游戏。

  或者说孙的这150亿也是某些人眼中的蛋糕?

  在这个量级的资本博弈中,当百亿级别的资金开始流动时,每个参与者都是戴着面具的猎手。

  而今看来,贾跃亭或许不过是某些人精心设计的资金转移计划中,最耀眼的那枚烟雾弹罢了。

  一个房地产巨头为何会毫无征兆地跨界互联网?正如陆奇所言:“事出反常必有妖。”

  陈默意识到,即便是重生者的先知优势也存在局限性。

  那些基于普通人视角的记忆认知,往往与事实真相相去甚远。

  此刻,他必须结合现有资源与信息渠道,对已知信息进行重新编译。

  想至此,陈默给天机阁发了一封邮件,“关于融创和乐视合作,给我查!”

  同时他还给黑雨某位成员发了一条信息,打探内幕情况

  双管齐下。

  如果说天机阁是明面上的智囊,那么黑雨就是黑暗中的参谋。

  弄完这些,陈默打开天眼查的后台系统,看着乐视的庞大且纷杂的股东列表.

  四大行旗下基金、其家族成员持股,浮现出许多熟人的身影,甚至万达老王、老马的云锋基金都榜上有名。

  乐视影业更是凭借贾妻在影视圈牵线搭桥,拉来一些明星入局

  数了数,一共19个明星股东,这些在镁光灯下光鲜亮丽的明星,在资本面前就清纯的像朵白莲花一样,上杆子榜资本所得到的就是血本无归。

  当看到其中刘滔,陈默有些无语,怎么哪倒霉哪都有她,想傍大款,嫁给京城四少之一,结果对方是个伪豪门光速破产,只能维持贤妻人设替夫还债,这次投了乐视6000万,还赔个底朝天。

  不过后来倒是混了个妈祖光环傍身,这辈子倒是无忧了。

  当陈默检索到乐视近年来的土地收购记录时,目光骤然锐利。

  房地产-互联网-土地储备,这三者形成的闭环模式引起他的警觉。

  他立即追加指令:“重点调查乐视土地储备详情”。

  天机阁的办事效率很高,当天下午一份报告就回了过来。

  这是一份乐视房产估值情况和乐视融创合作内幕分析报告。

  「根据查询检索统计,乐视在过去数年通过旗下公司(包括乐视控股、乐视汽车、乐视生态等)在全国多地大规模购置土地。

  以下是主要土地储备情况:

  1.浙江莫干山地块(计划建设乐视汽车生态产业园,未动工)

  面积:约 4300亩(约286万平方米)

  价格:政府以优惠价出让,乐视仅支付约4.19亿元(承诺未来投资200亿建厂)

  用途:FF(法拉第未来)生产基地

  2.京城亦庄地块(乐视汽车)

  面积:约 5000亩(333万平方米)

  价格:未完全披露,但市场估值约 50亿-100亿

  3.重庆两江新区地块(乐视云、乐视体育)

  面积:约 2400亩(160万平方米)

  价格:约 30亿(含配套投资承诺)

  4.深圳前海地块(乐视总部)

  面积:约 5.5万平方米

  价格:2015年以 16.5亿元竞得

  5.其他土地(天津、沪市等地)总估值:约 50亿-100亿

  天津蓟县(乐视超级生态城,未完全落地)

  沪市虹桥(乐视大厦等)

  综上,按照目前市场价均值对乐视土地进行估值

  【保守估值】200-250亿人民币

  【开发潜力】(京城、深圳、沪市等地)核心地段商业价值不可限量

  」

首节 上一节 711/8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