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闲也不再坚持了:“好吧,那等茶叶做出来再说!”
而直播间内,一些观众也纷纷发弹幕,想要购买这大红袍!
【范闲,求你了,给我卖一点,多少都行,价格你来定。】
【主播,给我也来二十克】
【范闲,给我也来五十克,我爷爷说我要是买不到,就杀了我,算我求你,救救我!】
一时间,直播间都炸开锅了。
【卧槽,原来范闲直播间隐藏着这么多土豪啊!】
【千年的大红袍,得卖多贵啊,主播这不是又要大赚一笔了?】
【钱不钱的先不说,千年大红袍可是有价无市的好东西!】
范闲都能猜到,此刻的直播间是个什么场面。
他考虑了一下,
自己也要弄点钱搞辆车了
这茶叶也是一个办法,不如就卖一些吧!
……
大佬们,求自动订阅!!!.
第65章听说,少女来炒茶,茶叶会更香哦!
第65章听说,少女来炒茶,茶叶会更香哦!.
茶叶是答应卖了。
但最重要的,是要先制作出来才行。
接下来,
范闲,就要准备制作大~红袍茶叶了。
大红袍吸取了炒青绿茶、小种红茶制法的精华,形成了一套独特创-制技术,
它的制作技艺流程在所有茶类里,是最复杂、最多的,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程度也-是非常明显的!
制作工艺主要为:晒青、晾青、做青(包括摇青、做手、静置)、炒青、揉捻、复炒、复揉、毛火、扇簸、摊放、拣剔、足火、炖火等。
晒青、晾青可以汇总成为萎凋,大红袍一般采用两晒两晾的方式,是形成茶叶香味的基础,也决定了成茶的品质,主要目的为了软化叶片,蒸发水分;
做青,这个环节是大红袍工艺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做青的特殊方法是形成大红袍茶色、香、味、韵及绿叶红镶边这几个特质的关键。
不同品质的原料,做青的手法也会不一样。
范闲采摘的大红袍鲜叶,品质极高,则只摇不做;
炒青,这道工序相对于来说简单一些,和绿茶相似,通过高温来破坏酶的活性,中止发酵,达到进一步去除茶叶里青气水分,形成香气的目的;
揉捻、复炒、复揉,大红袍的工艺特性在于它采取两揉两炒的模式。
群在初次揉捻以后,再放入锅中复炒,炒完以后再次进行揉捻,这道工序是形成大红袍“香”、“味”、“韵”的关键。
毛火,俗称“走水焙“,该步骤其实是为了进一步巩固茶叶的品质,为干茶的香气,口感,汤色做准备工作。
扇簸、摊放、拣剔,这三个步骤,是为了取出茶叶中的杂质,而摊放主要为了避免茶叶堆积压,防止茶叶品质变化,另一方面让茶叶转色,有油润质感;
足火、炖火,要采取低温慢焙,温度逐渐降低,这样可以促使茶叶香味慢慢合成,并把品质固定下来,便于保存。
这每一个步骤,都是大红袍茶叶制作出来的关键,环环相扣,不可或缺!
范闲因为动植物百科大全的原因,所以对茶叶的制作,也是非常熟悉的。
九他早已经做好了打算,
做茶的工具,他基本上都能搞到,没有的也可以自己制作,
对于拥有宗师级手工制作技艺的范闲,这些都不在话下。
九但是制作大红袍的关键,是需要一个好的锅灶用来炒茶,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但是,范闲现在家里的锅灶是肯定不行的。
他想了想,决定重新搭建一个灶台。
反正,也经常用得上,
以后,就专门用来炒茶叶!
见范闲要制作茶叶,蘑菇屋的人也都留了下来,
他们也想亲眼见证这千年大红袍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范闲开口说道:“制作大红袍比较复杂,这个过程可能有点漫长!”
“今天估计要熬个夜了!”
何老师笑了笑:“没事,我们都能熬,睡觉哪里有做大红袍重要啊!”
陈贺也笑着接过话:“就是,少睡一觉困不死!”
“范闲,你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说,我们人多力量大!”黄老师也笑道。
虽然他已经很久没有熬夜了,
但是,为了这大红袍,他今天也打算豁出去了。
几个年轻一点的就更是不用说了,纷纷表示要帮忙!
范闲当然不会客气,
毕竟,有人帮忙的话,那就事半功倍了!
在彭彭,大华,巴涂,几个年轻人的帮助下,
范闲很快就将灶台搭建好了。
他将家里一口一直闲置的大锅搬了出来,
又让杨蜜她们几个女生,帮忙把锅刷的干干净净。
放上去,一切就完美了!
接下来,就要正式开始了。
直播间的观众,看到范闲要开始制作茶叶了,都拭目以待,
毕竟,很多人也想买,
所以,他们要看看,范闲是不是真的能把大红袍茶叶成功制作出来。
【卧槽,这就要开始做茶了吗?我怎么有点紧张啊!】
【这可是千年的大红袍茶叶啊,范闲你可别做砸了!】
【听说制作大红袍茶叶要十几个小时,是不是真的啊?】
【一般来说,做茶叶都是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才能掌握好火候和翻炒时间,范闲这么年轻,我都开始替这千年大红袍担心了】
范闲瞄了一眼弹幕,
他知道,观众的担心是正常的,
毕竟,这可是千年大红袍茶叶,
可不是炒个青菜!
但是,
带系统的范闲,
他丝毫不慌,胸有成竹!
范闲开口说道:“制作大红袍,的确需要很长的时间,不过,这也要取决于做茶的人是谁。”
“一般来说,是火培和摇青的步骤会比较久一点,很多卖茶的都会说,他们的制作工序,火培足足十二个小时,摇青六七个小时”
“但很多时候,都是他们的鼓吹概念和制造噱头,你很难分辨它的真伪。”
“在我看来,是不需要那么久的,焙火,诀窍是点到为止,恰到好处。”
“用对方法是关键!”
在场的众人,都觉得范闲说的非常对。
原本还有些担心范闲能不能把这千年大红袍做出来,
现在看来,一切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范闲对大红袍茶叶的了解和制作,可谓是手到擒来!
所以,
他的每一道工序,都会比普通的做茶师傅要更高效!!
不仅仅花费的时间要短很多,
就连茶叶的品质,也控制的非常精准!
趁着现在还有太阳,范闲将大红袍青叶摊晾在地上,让它自然风干,凋零.
·0求鲜花0··
因为范闲在山上的时候就已经将大红袍茶叶采摘下来了,
现在天气热,加上他从山上下来又花了不少时间,
所以,
茶叶晒青,萎凋这一步,基本就省了很多时间。
之后,就是摇青了,
范闲手法熟练,就像一个做了多年茶叶的老师傅一样,
筛子里的茶叶在范闲的摇晃抖动下,互相摩擦碰撞!
如此,摇晃,静置,再摇晃,再静置..
看似简单的动作,范闲反反复复的做了四次,最终看着茶叶变成三红七绿的样子,
范闲满意擦了擦额头的汗!
黄老师,何老师,等几个年纪大一点的,一直在看着范闲做茶,
看到他如此熟练的完成每一个步骤,
几人都惊呆了。
“这小子手法一看就很专业。”
黄老师忍不住发出了赞叹!
何老师也好奇:“范闲,你是跟师傅学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