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第53节

  这等于,是把半个大明,都交到了陈玄的手上!

  这是何等的信任!

  这是何等的恩宠!

  满朝文武,肝胆俱裂!

  他们看着那个从始至终都一脸平静的男人,心中再也没有了任何一丝的嫉妒和不服。

  剩下的,只有最深的,敬畏和恐惧。

  陈玄,对着朱元璋,微微点了点头。

  仿佛接过的,不是一道足以震动天下的皇命。

  而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转过身,目光缓缓扫过徐达、蓝玉等一众,依旧满脸呆滞的宿将。

  他的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

  “传我总办令。”

  “即刻起,成立‘大明皇家海军’。”

  “全军,即刻开拔!”

  “整军备战,听我号令!”

第36章 这叫流水线!老祖宗的智慧,你们全丢了!

  陈玄那句“一个月之内,我要让‘倭寇’这两个字,从大明的史书上,被彻底抹去”的豪言壮语,还在巨大的船坞上空回荡。

  这句话,像是一道军令,更像是一道神谕!

  瞬间点燃了所有武将勋贵心中的热血!

  对!

  去他娘的倭寇!

  雪耻!报仇!

  然而,这股子热血还没在胸中燃烧三秒。

  以兵部尚书张玉和工部尚书赵勉为首的一众文官,脸上的表情,就比吃了黄连还要苦。

  他们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四个字。

  要完犊子了。

  朱元璋和一众武将,还在为即将到来的复仇而兴奋。

  张玉和赵勉两人,已经硬着头皮,哭丧着脸,小跑到了陈玄的面前。

  “噗通”一声!

  两人齐刷刷地,跪下了!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现场火热的气氛,瞬间降温。

  朱元璋眉头一皱,不悦地喝道:“又怎么了?!哭哭啼啼,成何体统!”

  张玉连头都不敢抬,声音里带着一股子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绝望。

  “总办大人!陛下!”

  “不是臣等不尽力!实在是……这一个月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啊!”

  旁边的工部尚书赵勉,也跟着哭嚎起来。

  “是啊总办大人!这可是几十艘巨舰啊!不是几十条小渔船!”

  “光是给船身安装甲板、桅杆,铺设龙骨辅梁,再进行内部的舱室分割……就算把我们工部所有工匠的腿都跑断了,不眠不休地干,没有个小半年,也根本弄不完啊!”

  张玉也连连点头,补充道:“还有武器!还有粮草!还有各种军用物资的装配!这些都要时间!一个月……一个月,我们连个船帆都未必能装好啊!”

  两人这一哭诉,像是一盆冷水。

  瞬间把所有人的热情,给浇了个透心凉。

  是啊。

  一个月平倭,听着是热血沸腾。

  可这前期准备工作,就是一座根本不可能翻越的大山!

  这已经不是打仗了,这是在跟天斗!

  徐达、蓝玉等一众武将,脸上的兴奋也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凝重。

  他们是武将,不懂造船。

  但他们知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船都造不好,还谈什么出海平倭?

  那不是去送死吗?

  整个船坞,再次陷入了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看向了那个立下军令状的男人。

  陈玄。

  然而,面对张玉和赵勉的哭诉,面对这几乎是死局的难题。

  陈玄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意外,更没有一丝的急躁。

  他只是淡淡地瞥了两个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尚书大人一眼。

  那眼神,就像是在看两个因为算不出一加一等于二,而急得哇哇大哭的幼稚园小朋友。

  “说完了?”

  陈玄的声音,很平静。

  张玉和赵勉愣了一下,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说完了,就起来。”

  陈玄的语气,不容置疑。

  “跟本官走。”

  说完,他便转过身,径直朝着船坞深处,一座规模最为庞大的厂房走去。

  众人面面相觑,虽然不知道陈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下意识地跟了上去。

  朱元璋、徐达、蓝玉,还有那两个哭丧着脸的尚书,全都跟在陈玄身后。

  很快。

  他们就来到了那座钢铁厂房的门口。

  还没等进去,一股混合着汗水、机油和钢铁味道的热浪,就扑面而来!

  伴随着的,是震耳欲聋,却又充满了某种奇特节奏感的,轰鸣声!

  当陈玄推开那扇巨大的铁门,带领众人走进去的时候。

  轰!!!

  所有跟进来的人,再一次,大脑一片空白!

  他们呆立在原地,如同被雷劈中的木桩!

  眼前的景象,再一次,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只见,这巨大的厂房之内,灯火通明!

  上万名工人,被整齐地分成了数百个小组!

  他们没有像传统工坊那样,围在一起乱糟糟地干活。

  而是像一条条长龙一样,站在一条条铺设着铁轨的生产线两旁!

  生产线的上游,是切割好的原木和铁板。

  第一个小组的工人,只负责将原木固定在底座上。

  然后,铁轨上的平台,自动将半成品,推到下一个小组面前。

  第二个小组,只负责安装龙骨的某个特定部件。

  第三个小组,只负责用统一的铆钉,进行固定。

  第四个小组……

  第五个小组……

  每一个小组,只负责一道,甚至是一个动作!

  简单!重复!高效!

  无数的零件,像流水一样,在生产线上飞速流淌。

  然后在工人们那熟练到近乎麻木的动作下,被迅速地组装成一个个标准的船体模块!

  整个车间,就像是一台被设定好程序的,巨大而精密的战争机器!

  每一个人,都是这台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

  他们在以一种,超越了这个时代所有工匠想象的,恐怖效率,疯狂地,生产着!

  “这……这……这……”

  工部尚书赵勉,指着眼前这条钢铁长龙,手指抖得像是筛糠。

  他主管天下工匠,自问见识过各种巧夺天工的技艺。

  可眼前这种生产模式,他别说见了,他连想都不敢想!

  这已经不是人力了!

  这是神迹!

  是鬼斧神工!

  兵部尚书张玉,更是看得浑身发冷!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陈玄的船坞,能造出那么多巨舰了!

  在这种恐怖的生产力面前,大明朝廷引以为傲的龙江船厂,简直就像是一个小孩子过家家的玩具作坊!

  就在所有人,都被这超越时代的景象,震撼到失语的时候。

  陈玄的声音,悠悠地响了起来。

  但这一次,他的声音里,没有了平静。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痛心疾首!

首节 上一节 53/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