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咚!咕咚!咕咚!
吞咽口水的声音,此起彼伏!
所有人的眼睛,都直了!死死地盯着那一百口大锅里,翻滚着的,色泽红亮诱人的——土豆烧肉!
“妖物?什么妖物能这么香?!”
“管他娘的是不是妖物!闻着这个味儿,就算死了也值了!”
一个胆大的汉子,再也忍不住,第一个冲了上去!
“给我来一碗!”
大厨手起勺落,满满一大勺,连肉带土豆,浇在了一碗白米饭上!
那汉子接过碗,也顾不得烫,刨起一大块被肉汁浸透的土豆,塞进了嘴里!
土豆炖得极其软烂,入口即化!
浓郁的肉汁,瞬间在口腔里爆开!
那股子软糯香甜的口感,混合着咸香的肉味,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好吃!!”
汉子双眼圆瞪,发出一声惊天动地的吼叫!
“太他娘的好吃了!!!”
他三两口刨完一碗,把碗一递!
“再来一碗!”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剩下的百姓,再也控制不住了!
“给我也来一碗!”
“还有我!我也要!”
“别挤!别挤!都有份!”
人群,瞬间就炸了!
之前还对“妖物”避之不及的百姓们,此刻像是疯了一样,从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向广场!
什么妖言!什么不祥!
在这一碗香得让人走不动道的土豆烧肉面前,全都是狗屁!
朱雀大街对面的酒楼二楼。
雅间里。
胡惟庸端着酒杯,脸色铁青地看着楼下那人山人海,吃得满嘴流油的疯狂场面。
他听着那一浪高过一浪的“好吃”的赞叹声,气得浑身发抖。
他精心策划的,用“民意”来打压陈玄的阴谋。
就这么……
被一碗土豆烧肉,给破了?
而且,破得这么简单!这么粗暴!这么彻底!
“废物!一群废物!”
胡惟庸气得发疯,猛地将手里的青瓷酒杯,狠狠地砸在了地上!
“啪”的一声,碎裂四溅!
一名心腹战战兢兢地站在他身后,低声道:“相……相爷,现在怎么办?”
胡惟庸死死地盯着楼下,那个站在人群中,云淡风轻,仿佛只是办了一场普通宴席的陈玄。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极致的阴狠与疯狂。
他缓缓地,露出了一个狰狞的冷笑。
“他能喂饱京城的人,难道还能喂饱天下不成?”
胡惟庸的声音,冰冷得如同地狱里的寒风。
“传我的命令下去!”
“让江南所有的粮商,把粮仓,都给老夫锁死了!”
“他不是能吗?他不是有钱吗?”
“我让他一粒米,都买不到!”
第23章 粮价飞涨?不好意思,我的船队,到了!
胡惟庸的命令,就像是一道黑色的瘟疫,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整个江南!
仅仅一夜之间,应天府,乃至整个江南富庶之地的天,就变了!
前一天还敞开大门做生意的米铺、粮行,第二天,齐刷刷地上了门板!
“关门了!没粮了!”
“东家说了,今年收成不好,不卖了!”
市面上,一夜之间,竟然无粮可买!
恐慌,如同野火,瞬间在百姓之中蔓延开来!
家中有余粮的,死死捂住米袋子,不敢再动一粒米。
家中无粮的,则彻底陷入了绝望!
而黑市的米价,更是像坐了火箭一样,一天一个价!
昨天还是十文钱一斗,今天就飙到了三十文!
明天,直接就是五十文!
而且,还是有价无市!
整个应天府,因为买不到粮食,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打架斗殴,当街抢劫的事情,层出不穷!
百姓的怨气,如同即将喷发的火山,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奉天殿。
早朝的气氛,比冰窖还要冷!
户部尚书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整个人都快哭抽过去了。
“陛下!出大事了啊陛下!”
“江南……江南要乱了啊!”
“所有粮商,一夜之间,全部关门!米价飞涨,百姓已经买不到一粒米了!再这么下去,不用等北方大旱,我们这鱼米之乡,就要先一步饿殍遍地了啊!”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脸色铁青,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他刚刚才因为解决了“仙薯”的谣言而心情大好,转眼间,胡惟庸就给他来了这么一记狠的!
囤积居奇!哄抬粮价!
这是在挖他大明的根!
就在这时,胡惟庸的党羽,御史中丞王博站了出来。
他一脸“痛心疾首”地对着朱元璋拱手道:
“陛下!臣有话要说!”
“自古以来,我大明商路通畅,粮价稳定!为何偏偏在这位护国皇商大人,开设了什么‘钱庄’,搞出了什么‘物流’之后,就乱了套了呢?”
王博的声音陡然拔高,矛头直指站在一旁,云淡风轻的陈玄!
“臣以为,正是这位皇商大人,以商贾之术,行干政之实,搅乱了市场,破坏了祖宗规矩,才导致了今日粮价飞涨的恶果!”
“臣恳请陛下,立刻查封大明第一钱庄!严惩护国皇商!以正视听,以安民心!”
“臣附议!”
“王大人所言极是!请陛下严惩!”
胡惟庸一系的官员,瞬间跪倒了一片,声势浩大,仿佛陈玄就是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好一招祸水东引!
好一招颠倒黑白!
朱元璋气得眼珠子都红了,他猛地一拍龙椅,刚要发作。
可他的目光,却下意识地扫向了陈玄。
然后,朱元璋就愣住了。
因为他发现,自己的这位大哥,面对这漫天的污水和指责,竟然连眼皮都没抬一下。
陈玄就那么静静地站着,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
那模样,哪像是在被人围攻?
分明就是在看一群猴子,在卖力地耍把戏!
看到陈玄这副模样,朱元璋那颗暴怒的心,竟然奇迹般地安定了下来。
他决定,再看看。
他想看看,自己的大哥,这次又准备怎么掀桌子!
就在朝堂之上,胡惟庸的党羽们叫嚣得最厉害的时候。
就在应天府的粮价,被黑市炒到了“一百文一斗”的历史最高点,所有参与囤积的粮商都躲在自家府里,准备开香槟庆祝的时候。
应天府外的长江入海口。
负责巡视的岗哨士兵,揉了揉眼睛,呆呆地看着远处水天相接的地方。
他看到了一个黑点。
不!
不是一个!
是密密麻麻,数都数不清的黑点!
那些黑点,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变大!
那是什么?!
当他终于看清那是什么东西的时候,他手里的长矛,“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嘴巴,猛地张开,大得能塞进一只鹅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