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文华殿。
朱标正在听取工部关于“蜂巢城”项目的进度汇报。
蓝玉的工程兵团如同下山的猛虎,效率惊人。王德发那群商人在公开竞标的压力下,也不敢再有丝毫怠慢,各种物资供应井井有条。
一切,都在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然而,朱标的心中,却总有一丝不安。
这种不安,源于大伯陈玄那日离去时,凝重的眼神。
“太子殿下,皇商大人求见。”一名太监快步入内,低声禀报。
朱标精神一振,立刻道:“快请!”
陈玄和宋应星一前一后,走入大殿。宋应星的手里,还小心翼翼的捧着一个用绒布盖着的巨大物件。
“大伯。”朱标起身相迎,目光落在了那个神秘的物件上。
陈玄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将朱棣的电报递了过去。
“标儿,你先看看这个。”
朱标接过电报,迅速浏览。他的脸色,随着电报的内容,一点点变得凝重,最后,化为一片冰冷的铁青。
“绯红十字……”朱标的手,捏得关节发白,“欺人太甚!”
他抬起头,眼中怒火燃烧:“四弟的舰队,伤亡如何?”
“镇远号受损,三百将士阵亡。这还只是敌人的试探。”陈玄的声音,如同一盆冷水,浇灭了朱标的怒火,却也让他感到了刺骨的寒意。
“他们,将我们视为了猎物。”
朱标沉默了。
他终于明白,自己那份不安来自何处。
大明,沉浸在内部革新、国力日盛的喜悦中。却不知,在遥远的海洋另一端,一群真正的鬣狗,已经嗅到了血腥味。
“四弟在前方顶着,我们也不能闲着。”陈玄看了一眼宋应星。
宋应星会意,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猛地掀开了手中的绒布。
“定远号”战列舰那充满暴力美感与狰狞气势的钢铁之躯,就这样毫无征兆的,闯入了朱标的视野。
朱标的瞳孔,在一瞬间放大到了极致。
他见过“镇远号”的模型,那已经是超越时代的造物。
可眼前的这个……
它比镇远号庞大近乎一倍,船身不再是简单的平直结构,而是呈现出完美的流线型。厚重的装甲覆盖了每一寸船体,密密麻麻的副炮如同钢铁的獠牙,散发着择人而噬的寒光。
最让他灵魂颤栗的,是甲板中央,那两座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的,巨大的双联装主炮塔!
那不是武器。
那是审判!
“这……这是……”朱标的声音,因为过度的震惊而变得有些沙哑。
“‘定远级’,一等战列舰。”陈玄平静的开口,“我为大明未来的无敌舰队,准备的旗舰。”
“它的主炮口径,是镇远号的一倍半。它的装甲厚度,是镇远号的两倍。它的航速,比镇远号快三成。”
“在它的面前,‘镇远号’,只是一个孩童的玩具。而泰西诸国那些所谓的盖伦战舰,连木屑都算不上。”
朱标死死的盯着模型,他的呼吸,变得越来越急促。
他仿佛能看到,一艘又一艘这样的钢铁巨兽,组成一支遮天蔽日的庞大舰队,纵横四海,将所有敢于挑衅大明的敌人,都送入海底!
“大伯!”朱标猛地抬起头,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贪婪与渴望,“要多少钱?要多少人?我东宫的私库,全都给你!”
“不够,我就去找父皇要!国库不够,就加税!就发国债!”
“朕,要一支这样的无敌舰队!”
此刻的朱标,不再是那个温和仁厚的储君。
他是一个帝王。一个看到了能为自己开疆拓土,奠定万世基业的神兵利器后,再也无法抑制内心野心的帝王!
陈玄看着他眼中的光,满意的点了点头。
“钱,不是问题。”
“问题是,你的父皇,和朝堂上那些老大人,愿不愿意为了这支舰队,付出相应的代价。”
陈玄的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走吧,带着它。我们去见见你父皇。”
“是时候,让他也看一看,这个真实的世界,究竟有多么残酷了。”
第161章 朕的道理,就是船要够大,炮要够响!
奉天殿,暖阁。
朱元璋正拿着放大镜,仔细研究着一张巨大的地图。那上面,蓝玉北伐的路线,被用朱砂笔清晰的标注了出来。
“兔崽子们,跑的倒是挺快。”他放下放大镜,冷哼一声。
虽然大胜,但未能全歼北元主力,始终是他心头的一根刺。
就在这时,太监通报,太子殿下与皇商大人求见。
“让他们进来。”朱元“璋头也不抬。
陈玄和朱标并肩而入,他们身后,宋应星捧着那个巨大的模型,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
“重八。”
“父皇。”
朱元璋抬起头,看到他们三人,特别是宋应星手里那个被绒布盖着的东西,眉头一挑。
“大哥,标儿,你们这是又捣鼓出了什么新奇玩意儿?”
他的语气,带着一丝好奇。
陈玄没有回答,只是将朱棣的电报,放在了朱元璋的御案上。
“重八,你先看看这个。”
朱元璋拿起电报,只看了一眼,脸上的轻松便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山雨欲来的阴沉。
暖阁内的温度,仿佛骤然下降了十几度。
当他看到“阵亡将士三百余”这几个字时,一股恐怖的杀气,从他身上轰然爆发。
“好!好一个‘绯红十字’!”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那份由上好金丝楠木制成的御案,竟被他拍出了一道裂纹。
“一群不知死活的红毛鬼!竟敢杀我大明的兵,抢我大明的船!”
“传旨!”朱元璋的咆哮声,在暖阁内回荡,“命蓝玉,不,命徐达!点齐大军,给咱把那什么‘绯红十字’,连同他们背后的国家,从地图上抹掉!”
滔天的帝怒,让宋应星双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
“父皇,息怒!”朱标连忙上前一步,“敌人在万里之外的大洋之上,我们的陆军,过不去。”
“过不去?”朱元璋的眼睛红了,“那就造船!造一千艘!一万艘!用船把大洋填平,咱也要碾过去!”
“重八,你的火气太大了。”陈玄的声音,平静的响起。
他走到宋应星身旁,亲手掀开了那块绒布。
“定远号”战列舰的模型,带着冰冷的杀伐之气,出现在朱元璋的眼前。
朱元璋的咆哮,戛然而止。
他的瞳孔,在一瞬间,缩成了针尖大小。
他死死的盯着那艘模型,从狰狞的撞角,到厚重的装甲,再到那两座散发着死亡气息的双联装主炮塔。
作为一代开国雄主,他比任何人都懂得,这艘船,意味着什么。
那不是一艘船。
那是一个移动的战争堡垒,一个可以摧毁一切的钢铁怪物。
“大哥……”朱元璋的声音,干涩无比,“这是……”
“这是我的答案。”陈玄淡淡道,“对付饿狼,不需要一万只羊,只需要一头更凶狠的狮子。”
“有了它,区区‘绯红十字’,不过是土鸡瓦狗。”
朱元璋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
他绕着模型走了一圈,又一圈。眼神中的暴怒,早已被一种更为炽热的情绪所取代。
那是帝王对绝对力量的贪婪!
“造!”朱元璋猛地一挥手,斩钉截铁,“马上给咱造!要多少钱,咱给!要多少人,咱给!”
“不够,咱就从那些文官的俸禄里扣!谁敢反对,咱就砍了谁的脑袋,拿去祭旗!”
“父皇,”朱标苦笑一声,“建造这样一艘战舰,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远超想象。工部、兵部、户部,必须全力配合。朝堂之上,恐怕……”
“恐怕个屁!”朱元璋大手一挥,“咱明天就开廷议!咱倒要看看,谁敢说半个不字!”
第二天,奉天殿。
当“定远号”的模型,被抬到大殿中央时。
满朝文武,一片死寂。
所有官员,都被这艘充满了未来与暴力美学的钢铁怪物,震慑得说不出话来。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满意的看着百官的反应。
他将朱棣的战报,当众宣读。
当听到大明将士在外洋被红毛鬼子伏击阵亡时,以蓝玉为首的武将集团,瞬间群情激奋。
“陛下!请给臣三万水师!臣必将那红毛鬼子的脑袋,带回来当夜壶!”蓝玉第一个出列请战。
“杀光他们!为我大明将士报仇!”
武将们杀气腾腾。
而以翰林院掌院学士宋濂为首的文官集团,则是另一番景象。
宋濂颤巍巍的出列,跪倒在地,老泪纵横。
“陛下!此乃天罚啊!”
“古语有云,重利轻义,必有灾殃。我大明废海禁,逐商利,如今引来万里之外的强梁,此乃上天对我朝的警示啊!”
他身后,大批的儒臣跪了下来,哭声一片。
“恳请陛下,重颁海禁,罢黜皇商!断绝与海外诸夷的往来,以安天心,以避兵祸!”
“没错!那些红毛鬼子,与倭寇无异!皆是贪婪嗜血之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断不可与之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