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他竟真的将一场关乎国运的远征,当成了一场生意!而且,他成功了!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军事胜利,而是一种思想上、格局上的彻底蜕变。那个曾经盘踞在北平,眼中只有龙椅的藩王,如今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整个世界。
“大伯……”朱标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的敬畏,“您……您将一头猛虎,变成了一个……商人?”
“不。”陈玄摇了摇头,纠正道,“我只是告诉他,做一个能吞食世界的资本家,远比当一个困守一隅的皇帝,要有趣得多。”
然而,这份在陈玄和朱标看来代表着胜利与成长的电报,在皇宫的御书房里,却点燃了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朱元璋手握着同样内容的电报抄件,手臂上的青筋一根根贲张起来,胸膛剧烈地起伏着。
“资产?坏账?投资方向?!”
他将那张薄薄的纸狠狠拍在御案上,发出一声巨响!
“混账东西!!”
朱元璋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前半句“资产已回收,坏账已清除”,让他心花怒放。这是大明的胜利,是他朱家儿郎的赫赫战功!
可后半句“请示下一步投资方向”,却像一根烧红的铁钎,狠狠捅进了他的心窝!
什么叫投资方向?
大明皇子,率领帝国无敌舰队,开疆拓土,扬威海外,这是何等荣耀!何等霸业!
怎么到了陈玄嘴里,到了自己儿子笔下,就变成了……一桩该死的生意?!
他朱元璋的儿子,大明的燕王,什么时候成了一个需要向掌柜请示下一步去哪里赚钱的伙计了?!
这是对他皇帝威严最赤裸裸的羞辱!是对他毕生追求的皇权霸业最无情的践踏!
“陈玄!”
朱元璋咬牙切齿地念出这个名字,胸中怒火再也压抑不住。他猛地起身,一把推开御案,大步流星地冲出御书房。
“摆驾!皇商府!”
当朱元璋带着一身凛冽的杀气,如同旋风般冲进陈玄的书房时,看到的是陈玄与朱标正对着世界地图,悠闲品茶的场景。
“砰!”
朱元璋将那份电报的抄件,狠狠摔在两人中间的茶几上,茶水四溅。
“大哥!”朱元璋的嗓音因为极度的愤怒而嘶哑,“你看看!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好儿子!这就是我大明的好藩王!”
“他不是去开疆拓土的将军!他是个给你打理生意的账房先生!”
朱标吓得脸色发白,连忙起身跪下:“父皇息怒!”
陈玄却依旧安坐,慢条斯理地为自己重新斟满一杯茶,仿佛朱元璋的滔天怒火,只是窗外的一阵微风。
他抬起眼皮,看向暴怒的朱元璋,平静地问了一个问题。
“重八,我问你。一场仗,打下来,国库要掏空数千万两白银,要折损数万大明好儿郎的性命,这是开疆拓土。另一场仗,打下来,不仅一兵未损,还为国库赚回来数万万两白银,缴获了一支完整的舰队,这是打理生意。”
“你告诉我,哪一个,更荣耀?”
朱元璋的怒吼卡在了喉咙里。
他想反驳,却发现陈玄的话,像一柄重锤,精准地砸在了他最在乎的那个点上——钱,和人命。
陈玄没有停下,他从书架上取下一个黑漆描金的算盘,放在桌上。
“啪!啪!啪!”
清脆的算珠撞击声在寂静的书房里响起,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此役,缴获黄金、珠宝、艺术品,折合白银约三亿八千万两。接收欧洲联合舰队三十艘主力舰,按市价,至少值一亿两。获得印度洋航路独家控制权,未来每年带来的关税和贸易利润,不可估量。”
“而我们的成本,仅仅是‘镇远号’出航的一次燃料和弹药费用。利润率,超过万倍。”
陈玄停下拨动算珠的手,将那只代表着天文数字的算盘,轻轻推到朱元璋面前。
“重八,你的荣耀,需要用无数大明儿郎的鲜血去堆砌,需要用百姓的血汗钱去填补。”
“而我的荣耀,建立在这只算盘上。”
“现在,你还觉得,当个商人,很丢人吗?”
朱元璋死死地盯着那只算盘,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胸口剧烈起伏。
他一生征战,自认看透了权谋,看透了战争,可今天,陈玄用一种他从未理解过的方式,将他所有的骄傲和认知,击得粉碎。
那冰冷的算珠,比最锋利的刀剑,还要伤人。
许久,朱元璋紧握的双拳,缓缓松开。他颓然地坐倒在椅子上,浑身的力气像是被抽空了。
陈玄看着他失魂落魄的样子,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语气恢复了温和。
“重八,做皇帝,不是做天下最大的包工头。你要学的,是做天下最大的东家。”
“至于棣儿问的下一步‘投资方向’嘛……”
陈玄的目光,再次落在了那副巨大的世界地图上,眼中闪烁着一种名为“野心”的光芒。
“我正好有个提议,咱们可以成立一个东西,就叫……”
“大明皇家东印度公司。”
第131章 大明东印度公司,与皇帝的新衣
“东印度公司?”
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俩,同时念出了这个陌生的词汇,眼中充满了困惑。
“大哥,这是何物?”朱元璋的声音已经没有了刚才的火气,只剩下深深的不解和一丝好奇。
“一个工具,一件新衣。”陈玄放下茶杯,站起身,走到了世界地图前。
他指着从大明本土,一路延伸至印度洋,再分叉至欧罗巴与非洲的漫长航线。
“从应天府到遥远的西大陆,路途何止万里。若是朝廷直接派官驻守,一年半载都到不了一个来回,政令不通,耗费巨大,还容易养出不受控制的土皇帝。”
朱元璋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这正是历朝历代中央集权最大的困境。
“但‘公司’就不同了。”陈玄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一点,“它不是官府,却能行使部分官府的权力。它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可以建立自己的港口和要塞,可以与当地的土著王公签订贸易条约,甚至可以为了维护航路安全,发动小规模的战争。”
“最重要的是,它的一切行为,都不需要朝廷来买单。它自负盈亏,并且,每年还要向最大的东家,也就是你,皇帝陛下,上缴巨额的利润。”
朱标听得倒吸一口凉气。
这……这简直就是一个不用朝廷花钱,还能替朝廷打仗、赚钱,并且在海外开疆拓土的怪兽!
朱元璋的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他敏锐地抓住了其中的关键:“不受控制?大哥,你说的这个‘公司’,权力如此之大,若是它在海外做大,不听号令,那该如何是好?朕岂不是亲手养出一条恶龙?”
这是帝王最本能的警惕。
“问得好。”陈玄赞许地看了朱元...亮出了一个致命的诱饵。
“这个公司,对外,它是商业实体;对内,它更是一个平衡朝局的工具。比如,那些战功赫赫,留在京城早晚会心生骄纵的武将,都可以给他们一个‘公司董事’的虚衔,派到海外分部去‘建功立业’。再比如,那些在京城争权夺利的文官,也可以让他们去管理公司的贸易站,用另一种方式为国效力。”
“一个萝卜一个坑。京城的坑就这么大,但海外的坑,有的是。”
这番话,如同醍醐灌顶,让朱元璋浑身一震。
他瞬间明白了陈玄的阳谋。
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帝国,这还是一个巨大的权力泄洪区!能将所有对中央构成威胁的、不安分的因素,统统丢到海外去,让他们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消耗掉多余的精力,同时还为帝国创造财富。
这比单纯的削藩、杀功臣,高明了何止百倍!
“至于你说的控制问题,就更简单了。”陈玄笑了笑,从容地说道,“这个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叫‘董事会’。董事长,由太子朱标担任,坐镇应天,总览全局。而你,重八,是持股超过百分之五十一的绝对控股人。公司的《章程》由你钦定,所有高级管理者的任免,需要你的最终批红。”
“棣儿,就是你在印度洋前线的第一个区域总裁。他有巨大的自主权,但他的一切权力,都来自于你授予的这张‘委任状’。他做得好,利润滚滚而来,他自然能继续做下去。”
“他要是做得不好,或者动了歪心思……”陈玄的语气变得冰冷,“董事会随时可以罢免他,冻结他的所有资金。一个没有钱的总裁,你觉得他还能指挥得动那支只认钱的舰队吗?”
“你,朱元璋,永远是那个穿着龙袍,坐在幕后看戏的东家。而他们,是你披着商业外衣,替你征服世界的棋子。”
“这件新衣,好看吗?”
朱元璋彻底被说服了。
他看着眼前这张世界地图,脑海里不再是传统的疆域和版图,而是一个个金光闪闪的贸易站,一条条流淌着财富的黄金航路。
他的帝国,将以一种他从未想象过的方式,覆盖整个世界。
“好……好一个东印度公司!”朱元璋猛地一拍大腿,眼中重新燃起了雄霸天下的光芒,“就按大哥说的办!”
陈玄微微一笑,一切尽在掌握。
他拿起桌上的电报稿纸,亲自为朱棣拟定了回复。
这一次,电报的内容不再是商业术语,而是充满了帝王霸气的指令。
“兹成立‘大明皇家全球贸易公司’,敕封尔为公司首任‘印度洋总办’,总领该区域一切军、商、政要务。朕,予你全权!”
“你的第一个任务:垄断马六甲以西所有香料贸易。所需人、财、物,公司董事会全力支持。朕,在应天府,等你的第一船黄金!”
这封电报,以八百里加急的最高权限,发往了印度洋。
它将告诉那个刚刚完成蜕变的燕王,他的新游戏,正式开始了。
第132章 燕王的新游戏,与总裁的第一天
印度洋,某处临时海军基地。
阳光炙烤着甲板,空气中弥漫着硝烟、朗姆酒和海水混合的复杂气味。
朱棣站在旗舰“征服者号”的舰长室里,手中拿着那份刚刚从应天府发来的电报。
他的手指,在那几个从未听过的词汇上反复摩挲。
“皇家全球贸易公司……印度洋总办……”
身旁,邓世昌和几名核心将领,以及被“特聘”为顾问的费尔南多,都屏息凝视着他。
“总办……这是什么官?”一名习惯了军阶体系的老将,困惑地挠了挠头。
“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邓世昌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是在场唯一能跟上陈玄思路的人,“这相当于……此片海域的总督,而且是军政商一把抓,只对京城的‘董事会’,也就是太子殿下和陛下负责。”
费尔南多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
他曾在自己的国家见过类似的商业特许公司,但从没有一个,能被赋予如此恐怖的权力。一个皇子,亲自担任区域负责人,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了,这是赤裸裸的帝国扩张。
朱棣的嘴角,却缓缓勾起一抹狂野的弧度。
他看懂了。
父皇和大伯,没有收回他的兵权,反而给了他一个更大的舞台,和一个更自由的游戏规则。
从今天起,他不再是那个处处受制的藩王,不再是那个需要看京城脸色的将军。
他是这片广阔海洋的王!
他的功劳,不再需要用敌人的首级去换取,而是用运回京城的、一船又一船的黄金来衡量。
这种感觉,新奇、刺激,让他浑身的血液都为之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