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陈玄大手一挥,指向了远方应天府的方向。
“我要做的,不是用这一百二十亿两,去给你造几十艘船。那是涸泽而渔!”
“我要用这笔钱,在应天府的工业区,给你打造一颗全世界最强大的‘工业心脏’!一个能自我造血、自我进化的钢铁巨兽!”
“我要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厂,让钢水像长江一样奔流不息!”
“我要建最先进的机械厂,让蒸汽机的心脏,像战鼓一样日夜轰鸣!”
“我要建十个,一百个,像这样巨大的船坞!让我们的铁甲舰,像下饺子一样,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开出来!”
陈玄的声音,带着一股魔力。
他描述的,不再是一场战争的胜负,而是一个文明的全面飞跃。
他要的,不是鱼。
他要的,是能无限产出渔船的、由钢铁和蒸汽构成的海洋!
朱元璋的大脑,一片空白。
他终于明白了,自己和大哥之间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他想的是如何打赢下一场战争。
而陈玄想的,是如何让大明,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股东们的钱,不是用来填补你的国库的,重八。”陈玄的声音变得平静,却更具穿透力,“它是燃料,是点燃大明工业革命这台巨大机器的燃料!”
“当这颗心脏开始跳动,你就不再需要问能造多少艘船。你只需要问,你的敌人,需要多少艘船来埋葬!”
朱棣的身体,在微微颤抖。
他不是被吓的,而是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兴奋感所冲击。
作为一个将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陈玄描绘的这幅蓝图,一旦实现,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大明的敌人,将要面对的,不再是一支舰队,而是一个能源源不断生产舰队的、永不枯竭的战争机器!这不再是战术层面的胜利,而是文明级别的碾压!
“我明白了!”朱棣猛地抬头,双目赤红,他对着陈玄,深深一揖。
“大伯!请下令吧!朱棣愿为这颗‘工业心脏’,做第一颗铆钉!”
朱元璋也从巨大的震撼中回过神来。
他看着意气风发的四子,又看了看运筹帷幄的大哥,胸中的那点帝王的小算盘,早已被这宏伟的蓝图碾得粉碎。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那口气里,有释然,有敬畏,更有无尽的豪情。
“好!好一个工业心脏!”
朱元璋上前,重重地拍在陈玄的肩膀上,放声大笑。
“哥!就按你说的办!”
“朕不管什么工业,什么心脏!朕只要这铁疙瘩!钱,人,地!你要什么,朕给你什么!”
“但是……”朱元璋话锋一转,眼神又变得锐利起来,“工厂建好了,船也造出来了,可谁来开?总不能让朕和徐达那些老家伙,亲自去烧锅炉吧?”
他提出了一个最现实,也最致命的问题。
铁甲舰,已经不是靠着一身力气和胆魄就能驾驭的木头帆船了。
它需要懂得机械原理的工程师,需要会计算弹道的炮手,需要能看懂海图和气象的舰长。
而这样的人,整个大明,一个都没有!
第110章 海军学院!第一课,认识蒸汽机!
朱元璋的问题,如同一桶冷水,浇在了刚刚还火热的气氛上。
是啊,有了船,谁来开?
这不再是那个水手们喊着号子,凭着经验和勇氣就能纵横四海的时代了。
眼前的“镇远号”是一头结构复杂、需要精密协作才能驯服的钢铁巨兽。
让一群连阿拉伯数字都认不全的老水手去驾驭它,无异于让一个孩童去舞动千斤巨锤,不仅毫无用处,反而会伤了自己。
朱棣的眉头也紧紧锁起。
他很清楚,一支军队的灵魂,是人。没有合格的士兵,再强大的武器,也不过是一堆废铁。
“大伯,父皇说得对。”朱棣沉声道,“这种铁甲舰,对士兵的要求太高了。恐怕,我们需要重新建立一套训练方法,从零开始培养。”
“从零开始?”朱元璋哼了一声,“等我们的人教会了,那群红毛鬼的舰队,恐怕已经打到应天府了!”
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起来。
然而,陈玄的脸上,却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表情。
他仿佛早就料到了这个问题。
“谁说,我们要从零开始?”
陈玄神秘一笑,对着身后的钱万三点了点头。
钱万三会意,快步离去,片刻之后,领着一队约莫百人,穿着统一蓝色制服的年轻人走了进来。
这些年轻人,平均年龄不过二十岁,个个精神抖擞,眼神中闪烁着自信与求知的光芒。他们看到陈玄,齐刷刷地停下脚步,右手握拳,横在胸前,行了一个奇特的军礼。
“院长好!”
声音整齐划一,响彻船坞。
院长?
朱元璋和朱棣都愣住了。
陈玄满意地点了点头,转身对朱元璋父子介绍道:“给你们介绍一下,大明皇家理工学院,船舶动力与武器系统专业,第一届毕业生。”
“早在三年前,我建立理工学院的时候,就秘密开设了这些专业。”
“这三年里,他们学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微积分、流体力学、材料工程和热力学定律。”
“他们每天接触的,不是笔墨纸砚,而是齿轮、杠杆、蒸汽机模型和火炮设计图。”
陈玄指着那群年轻人,就像在介绍自己最得意的作品。
“他们,就是我为这支新舰队,准备的第一批‘种子’!”
朱元璋和朱棣,已经彻底说不出话来了。
三年前!
当他们还在为北元和倭寇烦恼时,陈玄就已经在为今天,为大明的未来,布局了!
这种深不可测的远见,已经超出了他们能理解的范畴。
“所以,重八,四弟。”陈玄的声音,带着一丝戏谑,“你们现在还担心,没人会开船吗?”
“不……不担心了……”朱元璋喃喃自语,他看着那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眼中是掩饰不住的狂喜。
朱棣更是激动地上前一步,他看着那为首的一个年轻人,那年轻人虽然年轻,但站姿挺拔,眼神锐利如刀,自有一股军人的沉稳气质。
“你叫什么名字?”朱棣问道。
“报告靖海王殿下!学生邓世昌,向您报到!”那年轻人朗声回答,不卑不亢。
邓世昌!
好名字!
朱棣心中大赞,他仿佛已经看到,这个年轻人未来驾驭着铁甲舰,在海上纵横驰骋的模样。
“好!都很好!”朱棣大笑道,“从今天起,你们就是我皇家海军的第一批军官!”
“但是!”陈玄却在这时,打断了朱棣的兴奋。
他走到那群毕业生面前,脸色变得严肃起来。
“邓世昌,我问你,你们学了三年,现在,让你们去驾驭镇远号,你们敢不敢?”
“报告院长!我们敢!”邓世昌和所有学生齐声怒吼,眼中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气。
“很好。”陈玄点了点头,随即话锋一转,声音变得冰冷。
“但是,光有理论还不够。”
“从今天起,你们的毕业考试,正式开始!”
他指向那艘巨大的铁甲舰。
“你们的考场,就是它!这艘镇远号的龙骨与核心动力总成,已经由皇家科学院的宗师级工匠铺设完毕。但它还只是一具空壳!”
“你们的教官,是来自皇家科学院最好的工程师和工匠!”
“你们的考题,只有一个!”
陈玄深吸一口气,用不容置疑的语气,下达了命令。
“一个月内,我要你们,亲手将这具钢铁之躯,从一堆零件,组装成一头真正的战争巨兽!我要你们铺设好每一根管线,安装好每一块装甲,调试好每一门火炮!让它的锅炉,第一次烧响!让它的炮口,第一次怒吼!”
“这不是演习!每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炉毁人亡!”
“现在,我再问你们一遍,这个毕业考,你们,敢不敢接?!”
死一般的寂静。
如果说之前是凭着一腔热血,那么现在,所有学生都感受到了那股沉甸甸的压力。
他们将要面对的,不再是书本上的图纸和模型,而是一头真正的,能吞噬生命的钢铁巨兽。
邓世昌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他看了一眼身边的同学,又看了一眼那艘静静蛰伏在船坞中的庞然大物,最后,他的目光落在了陈玄那双深邃的眼眸里。
他从那双眼睛里,看到了信任,看到了期待,更看到了一种不容失败的决绝。
他猛地一咬牙,向前踏出一步,用尽全身力气,嘶吼道:
“报告院长!大明皇家理工学院第一届毕业生,愿立军令状!保证完成任务!”
“保证完成任务!!”
身后的百名学生,也齐声咆哮,声浪几乎要将船坞的顶棚掀翻。
朱棣看着眼前这一幕,只觉得浑身的血液都在燃烧。
他知道,一支全新的,拥有钢铁般意志和精密头脑的无敌海军,就在今天,就在此刻,诞生了!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沉浸在这股豪情之中时,一名锦衣卫校尉,神色慌张地冲了进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启禀陛下!靖海王殿下!护国皇商大人!”
“天眼急报!”
“那支红毛舰队,并未离去!他们……他们在距离我大明海岸线三千里外的‘风暴角’,建立了一座永久性的……军事要塞!”
第111章 股东大会!战争,是要花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