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第122节

  “徐达!蓝玉!”

  朱元璋再也按捺不住,手掌猛地拍在桌案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那双虎目之中燃起两团前所未有的烈火!

  “还愣着干什么!立刻去办!”

  “咱要让帖木儿那个蛮子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大明速度!”

  ……

  半个时辰后。

  京郊,工业新城,皇家第一兵工厂专用站台。

  这里已是一片钢铁与蒸汽交织的沸腾海洋!

  “轰隆隆——轰隆隆——”

  沉闷的引擎轰鸣压倒了世间一切声响,震得脚下的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在无数将士震撼的注视下,一辆辆涂着狰狞“霸王”二字的钢铁巨兽正自行开动,以一种缓慢却无可抗拒的姿态爬上特制的加固平板列车!

  那布满铁齿的履带与冰冷的铁轨接触,发出“咯吱——嘎——”的、令人牙酸的摩擦声。

  这声音仿佛是两条来自不同纪元的巨龙,在进行初次、也是最原始的角力!

  另一侧站台上,五千名新军士兵身着崭新军服、手持“炎龙一型”步枪,正以营为单位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安静且迅速地登上闷罐车厢。

  没有一丝喧哗,没有半点骚动。

  只有军官短促有力的口令和军靴踏上车厢时发出的“咚、咚”闷响,汇成一股冰冷的洪流。

  整个场面壮观、高效,充满了工业时代独有的、冷酷的力量感!

  “我的……天姥爷……”

  凉国公蓝玉,这位大明军中的“快”字化身,此刻呆立当场,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拳头。

  他曾以为自己麾下的玄甲锐士一人三马、日夜不休、一日三百里,已是血肉之躯的极限!

  可眼前这头钢铁巨龙呢?

  它不食草料,不饮清水,更不知疲倦为何物!一旦全力开动,一日一夜何止千里?!

  更让他头皮发麻的是,它运送的不是普通的粮草辎重,而是……整整一个重装甲营和五千名武装到牙齿的精锐!

  这是何等恐怖的战略投送能力?!

  蓝玉终于咀嚼出陈玄那句话的真正含义。

  血肉战马的时代是真的要落幕了。

  一个属于钢铁与蒸汽的全新骑兵时代,已随着那刺耳的汽笛声,轰然降临!

  他猛地扭头,双眼冒出灼人的光,死死盯着陈玄,一张黑脸因激动而涨得通红!

  “皇商大人!不!大帅!请让末将去!让末将去指挥这支钢铁骑兵!末将愿为先锋,为陛下碾碎帖木儿的狗头!”

  陈玄看着他那副狂热的模样,只是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别急,蓝将军。”

  “你的舞台在长城之外,而不是小小的嘉峪关。”

  “呜——!!!”

  一声穿云裂石的汽笛长鸣,打断了所有人的思绪!

  整列火车猛地一震!

  随即,在磅礴的蒸汽推动下,巨大的车轮开始转动!一寸、一尺、一丈!

  越来越快!越来越快!

  最终,这列承载着大明最强武力的“战争专列”化作一条咆哮的黑色巨龙,沿着笔直的铁轨,带着碾碎一切的气势朝着西北方向绝尘而去!

  与此同时。

  遥远的嘉峪关前线。

  帖木儿先锋大将巴布尔双目赤红如血,死死盯着身后那片冲天的火光。

  那被烧成灰烬的,是他十万大军的命根子!

  “朱元璋!你竟敢毁我粮草!”

  巴布尔的脸上不见恐惧,只剩下被逼入绝境的野兽才有的疯狂!

  “传我将令!全军集结!明日天亮,不必再用什么攻城器械!”

  他猛地抽出弯刀,指向那在火光中若隐若现的雄关轮廓,发出绝望的咆哮!

  “用人命去填!给本将踏平嘉峪关!”

  “我要用全城明军的头颅来祭奠我军的粮草!”

  “杀——!!!”

  最后的疯狂即将上演!

  而此刻。

  应天府,最高作战指挥室内。

  朱元璋凝视着沙盘上那个代表“战争专列”的金色箭头,它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着嘉峪关的方向飞速移动!

  他拿起通讯器,脸上是绝对的自信与帝王的冷酷,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接嘉峪关,告诉李景隆。”

  朱元璋的声音冰冷而决绝,在指挥室内回荡。

  他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是用铁水浇铸而成。

  “告诉他,最多再守十二个时辰!”

  “朕的霸王,已在路上!”

第83章 钢铁长龙!三天三夜,兵临城下!

  “京平战争专列”已经出发了整整一天一夜。

  车轮与铁轨不知疲倦地碰撞,发出“哐当、哐当”的、富有节奏的轰鸣,这声音成了大明新军唯一的战鼓。

  凉国公蓝玉,这位在马背上度过了半生的悍将,此刻却怎么也坐不住。他站在闷罐车厢连接处的通风口,任凭冰冷的狂风吹乱他的胡须。车窗外,大明的山川河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后飞逝,模糊成一道道流动的光影。

  他曾以为,自己麾下一人三马、日夜不休的玄甲锐士,便是这世间速度的极限。可与眼前这头吞吐着蒸汽的钢铁巨兽相比,他引以为傲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原始、那么可笑。

  “蓝将军,”一个平静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新军统帅邓世昌递过来一个水壶,“喝口水吧,按照时刻表,我们还有不到两天就能抵达北平。”

  蓝玉接过水壶灌了一大口,目光却扫向车厢内部。那些年轻的士兵,没有惊叹,没有喧哗。他们有的在擦拭手中的“炎龙步枪”,有的在低头默读着《步兵作战条例》,有的干脆靠着车壁闭目养神。他们仿佛生来就属于这个时代,平静得像一柄柄插在鞘中的利剑。

  一种前所未有的敬畏感,从蓝玉心底油然而生。这不仅是对武器的敬畏,更是对一种全新战争形态的敬畏。

  与此同时。

  应天府,皇宫深处,最高作战指挥室。

  这里的空气,仿佛已经凝固。

  巨大的沙盘之上,代表嘉峪关的模型一角,已经被插上了一面触目惊心的红色小旗,那代表着城墙的南角已被敌军攻破。

  “滴!滴答!滴滴——!”

  一名机要员猛地站起,声音因紧张而变得尖锐:“收到嘉峪关暗桩死信电报!李景隆将军身负重伤,仍在指挥作战!城中守军已展开巷战!敌军……敌军已入城!”

  “砰!”

  太子朱标面前的茶杯被他失手打翻,滚烫的茶水浸湿了奏折,他却浑然不觉。他的脸上血色尽失,身体因巨大的压力而微微颤抖。

  然而,还不等绝望的情绪蔓延开来。

  另一侧的电报机,也疯狂地响了起来!

  “滴答滴答——!”

  负责追踪专列的机要员,用尽全身力气嘶吼道:“收到‘战争专列’急电!列车已正点通过德州站!全员状态良好!预计明日午时,即可抵达北平!”

  一名绘图员立刻冲到沙盘前,拿起那枚代表着“霸王”铁军的金色箭头,沿着那条笔直的铁路线,重重地向前推进了一大格!

  整个指挥室内的气氛,瞬间从冰点被拉回了沸点!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盯着那个在沙盘上飞速移动的金色箭头!

  它承载着整个大明帝国的希望!

  朱元璋站在沙盘前,那双深邃的虎目中,一半是嘉峪关的血与火,一半是钢铁长龙的希望与光!他的拳头死死攥紧,指甲早已深陷掌心。

  快一点!

  再快一点!

  第三日,午时。

  北平城外。

  燕王朱棣与大明军神徐达,正率领着北平所有高级将领,站在城楼之上,焦急地向南眺望。

  三天三夜,他们收到的所有消息,都像是在听一个神话故事。一支万人的重装军队,正在以一种凡人无法理解的速度,跨越数千里疆域,向他们驰援而来。

  “魏国公,你说……这事,它真的能成吗?”朱棣的语气里,充满了年轻人特有的激动与怀疑。

  徐达没有回答,他那双看过无数风云变幻的眼睛,只是死死地盯着南方的地平线。

  就在此刻!

  “呜——!!!!!”

  一声高亢、尖锐,仿佛能撕裂天空的汽笛长鸣,从遥远的天际传来!

  来了!

  只见地平线的尽头,一缕白烟冲天而起,一个巨大的黑色影子正以肉眼可见的恐怖速度,飞速向北平城靠近!

  当那列庞大的军用专列,带着雷霆万钧之势稳稳停靠在北平城外新建的临时站台时。

  当车门打开,蓝玉率领着五千名精神饱满、甚至连军靴都一尘不染的新军士兵,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走下列车时。

  当数十辆“霸王”坦克发出震天的引擎轰鸣,从平板车上缓缓驶下,在空地上组成一个令人窒息的钢铁方阵时。

  城楼之上,包括徐达和朱棣在内的所有北方将领,全都石化了。

  他们一个个呆立当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大脑彻底失去了思考的能力。

  神迹!

  这不是战争!这是彻头彻尾的神迹!

  徐达这位一生未尝一败的大明战神,此刻嘴唇哆嗦着,他看着那条从南方无限延伸而来的铁轨,又看了看那些已经开始集结的钢铁巨兽,用一种梦呓般的声音喃喃道:

  “战争的规则……从今日起,被彻底改写了。”

首节 上一节 122/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