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一句重八,朱元璋当庭失态 第121节

  “守将李景隆率全军将士死守三日夜,浴血奋战,然敌军势大,攻势如潮,我军伤亡惨重……”

  “城中箭矢已尽,滚石已绝,嘉峪关……嘉峪关危在旦夕!恳请陛下火速驰援!火速驰援啊!!!”

  轰!!!

  奏报的内容,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所有人的心上!

  整个演武场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前一刻还因新式武器而豪情万丈的文武百官,此刻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

  “十万铁骑……兵临城下?”

  “嘉峪关要破了?!”

  “天!天要塌了啊!”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那些文官。他们一个个面如土色,身体抖得站都站不稳,更有甚者已经两眼一翻,直接吓得昏死了过去!

  “慌什么!一群没卵子的东西!”

  凉国公蓝玉第一个爆喝出声!他那双虎目瞪得血红,浑身的煞气再也压制不住!他一步踏出,朝着朱元璋重重跪下!

  “陛下!帖木儿欺人太甚!末将请战!愿立下军令状,亲率我大明新军,三日之内必将那十万蛮夷杀个片甲不留!”

  “末将请战!”

  徐达、汤和等一众武将也齐刷刷地跪了下来,个个义愤填膺,杀气冲天!

  整个演武场瞬间乱成了一锅粥!文官哭天抢地,武将喊打喊杀,嘈杂的声音几乎要将天给掀翻!

  然而,就在这片混乱之中,所有人的目光,无论是恐惧的还是激愤的,最终都下意识地汇聚到了那个最高大的身影上。

  大明的天,朱元璋!

  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朱元璋一言不发!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脸上的表情看不出喜怒。他那双深邃如渊的眼睛,缓缓从跪在地上的武将身上扫过,又从那些吓破了胆的文官身上扫过。

  最后,他的目光停住了。

  他看向了自己身旁,那个正死死扶着自己的儿子。

  太子,朱标!

  这是无声的帝王之考!朕的军队,朕的武器,朕的朝堂,现在都摆在了你的面前!天塌下来了!标儿,你该怎么办?

  轰!

  当朱标接触到父亲那道目光的瞬间,他的大脑嗡的一声,一片空白!一股山崩海啸般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朝着他狠狠地挤压过来!仿佛整个大明的重量都压在了他一个人的肩膀上!

  完了!父皇这是在考我!

  我该怎么办?是该安抚群臣,还是该立刻下令出兵?出兵?谁去?怎么去?粮草怎么调拨?

  无数个问题像是一团乱麻,在他的脑子里疯狂搅动!朱标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煞白!他的额头上渗出豆大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太子即将被这股压力彻底压垮,当众失态的时候!

  朱标的脑海中突然闪过大伯陈玄在皇家海军学院对他说的第一句话。

  “标儿,记住,身为储君,越是混乱越要冷静。越是危急,越要掌控一切你能掌控的信息!”

  掌控信息!对!掌控信息!

  朱标的眼中猛地闪过一道精光!他那因恐惧而涣散的瞳孔重新聚焦!

  他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了心中所有的慌乱与恐惧。他缓缓松开扶着父皇的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

  在全场或惊愕,或担忧,或幸灾乐祸的目光注视下,朱标没有理会任何人的喧哗。他只是转过身,对着从始至终都一脸平静、仿佛置身事外的陈玄,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随即,他直起身,用一种无比清晰、无比冷静,甚至带着一丝不容置疑威严的声音,说出了一句让在场所有人都为之震惊的话。

  “大伯。”

  “请开启‘天眼’系统。”

  “孤要知道嘉峪关战场上,每一刻的准确情报!”

  ……

  一刻钟后。

  皇宫深处,一间新近落成的“最高作战指挥室”内。

  巨大的房间里灯火通明。正中央摆放着一座覆盖了整个大明北方边境的巨型沙盘,其精细程度连每一条山谷和河流都清晰可见。

  房间的一侧,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二十台电报机,二十名理工学院毕业的机要员正襟危坐。在他们身后,更多的分析员和绘图员手持各种颜色的标尺和旗帜,严阵以待。

  空气中只有“滴滴答答”的电报声此起彼伏。

  当朱标下达命令后,首席机要员立刻敲击电键,向西北前线所有潜伏的锦衣卫电报站发出了最高优先级的指令:“天眼,开!”

  瞬间,沉寂的指挥室仿佛活了过来!

  “滴滴答答——!”

  “收到肃州站情报!敌军左翼约三千骑兵,正沿讨赖河向南迂回!”一名机要员大声喊道。

  一名分析员立刻冲到沙盘前,拿起一面代表帖木儿骑兵的蓝色小旗,精准地插在了肃州南侧的河谷位置!

  “滴答滴答滴——!”

  “收到酒泉站情报!敌军后方出现大量烟尘,疑似后续攻城器械正在集结!”

  另一名分析员立刻在嘉峪关后方,放上了一个代表“重型装备”的黑色木块!

  “收到嘉峪关暗桩死信电报!李景隆将军已负伤!城头南角出现缺口!敌军正在猛攻!”

  一名分析员拿出一支红色的笔,在沙盘上嘉峪关模型的南角重重地画上了一个叉!

  一道道情报通过电报机从千里之外传来!

  一个个分析员将抽象的文字信息,变成了沙盘上直观、动态的战场态势!

  原本静止的沙盘,在这一刻变成了一幅活生生的、正在流血的战场画卷!

  所有人都被眼前这一幕震撼了!这比任何文字描述都要来得直观、来得残酷!

  军神徐达看着那不断移动的蓝色旗帜和不断增多的红色标记,脸色凝重到了极点。他猛地转身,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皇商大人!这不对劲!我们设下的圈套是在长城之外,帖木儿为何会倾主力猛攻数千里之外的嘉峪关?他难道不怕我军从北平出击断他后路吗?那份《京城防务疏》的情报难道是假的?!”

  面对质问,陈玄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凝重的神色。

  “不,情报是真的。帖木儿也相信了。”

  他走到沙盘前,拿起一根长杆,指着遥远的嘉峪关,又指了指东边的北平。

  “正因为他相信了,所以他才更要打嘉峪关!”

  陈玄的声音冰冷而清晰:

  “帖木儿不是蠢货,他是一代枭雄!他虽然贪婪但并不鲁莽。他不会把帝国的命运赌在一份‘窃取’来的情报上。”

  “所以,他在用这十万先锋,下一盘更大的棋!”

  陈玄的木杆在沙盘上重重一点!

  “第一,这是试探!他在用嘉峪关这块硬骨头,试探我大明的反应速度、战争决心和新军的真正实力!”

  “第二,这是牵制!一旦我们把主力,比如新成军的坦克和新军,全部调往遥远的西北,那么我们预设的东线战场就会变得空虚无比!届时,他真正的百万主力才会从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予致命一击!”

  “他这是要逼我们,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打一场我们不想打的消耗战!从而为他的总攻创造机会!”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朱元璋和徐达等人瞬间恍然大悟,脊背上冒出了一层冷汗!

  好一个帖木儿!好恶毒的阳谋!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军事入侵,而是赌上国运的战略博弈!

  朱元璋看着沙盘上那岌岌可危的嘉峪关,又看了看自己身边那个已经冷静下来的儿子,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杀意!

  他猛地一拍桌子,声音如同炸雷响彻整个指挥室!

  “好一个阳谋!那咱就陪你玩到底!”

  他死死地盯着陈玄,一字一顿地问道:

  “哥!现在,敌人的牌已经打出来了!我们该如何破局?!”

第82章 帝国脉动!朕的霸王,在路上了!

  朱元璋那一句嘶哑的问话像一盆冰水,浇灭了指挥室内刚刚因胜利而升腾的火焰。

  整个空间死寂下来,只剩下沙盘上代表帖木儿主力大军的棋子,像无数双猩红的眼睛嘲弄地盯着众人。

  是啊!

  “天眼”看得再清,也只是一双眼睛。

  炮火洗地再烈,烧掉的也只是粮草,而非那十万如狼群般窥伺在侧的帖木儿精锐。

  战争的天平最终还是要靠刀剑与血肉去撬动!

  可他们最锋利的剑、最坚固的盾——“霸王”铁兽与新军,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师!

  远水难救近火!

  所有人的呼吸都滞住了,目光不约而同地像被磁石吸引的铁屑,汇聚到那个男人身上。

  从始至终,他都像风暴中心的船锚,纹丝不动。

  陈玄!

  迎着朱元璋和满堂将领那几乎要将空气点燃的视线,陈玄嘴唇微动,一抹深不见底的笑意在脸上晕开。

  “谁说我们的援军远在天边?”

  他没有直接作答,踱步走向那巨大的沙盘。

  他拿起一根长杆,动作不快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让所有人的心跳都随之放缓。

  长杆的末端轻轻地点在了那条从应天府一路向北、贯穿大明疆域的红色线条上。

  “陛下,诸位将军。”

  陈玄的声音不高,却像钟磬之音,清晰地敲在每个人的心头。

  “你们是不是忘了,我们脚下还沉睡着一条用钢铁铸就的巨龙?”

  轰!

  像一道惊雷在脑海中炸开!

  铁路!

  那条已经全线贯通,被命名为“京平”的钢铁动脉!

  朱元璋的瞳孔骤然收缩,胸膛剧烈起伏,粗重的呼吸声在寂静的指挥室内格外清晰!他想起来了,全都想起来了!

  当初陈玄力排众议,耗费国库巨资修建此路,说是为了运输北地铁矿、为了方便兵力调动!他当时还腹诽,行军打仗靠的终究是战马的四条腿!

  直到此刻,他才窥见这条“钢铁巨龙”背后,那足以颠覆整个战争逻辑的、恐怖的战略价值!

首节 上一节 121/2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