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313节

  张郃闻得此口述的皇帝戒书,顿时哭笑不得。

  好消息是,当今天子到底是先帝的种,尚存血性,不至于临阵畏缩。

  但坏消息是,这血性来得有点晚了。

  当下直白对王濬道:

  “请足下速速回禀车驾,长安已失,曹子丹已亡,刘备虽死而余威尚在,今贼势汹汹,关中已不可复得,当死扼河道,以图保全洛中而已!”

  他本以为闻得此言,这位年轻的州从事会惊慌错愕。

  然而后者只是怔了怔,便紧接着道:

  “下吏出发前,徐司隶有一言让我转告将军。”

  “若是不可为,当以保全将士为念。”

  “以关东之富庶,合幽、并、冀、青、徐、兖、豫、淮南之力,尚能养二十万大军。”

  “再设法分化孙刘,结好辽东、北胡,再联吴抗汉,将来未必不能与刘氏继续争雄。”

  “徐公早已经在郖津、陕津准备了足量的渡船,可随时接应大军东归!”

  张郃闻言久久不语。

  直到王濬告辞,才叹道:

  “未虑胜先虑败,徐元直真乃谋国之士也!”

  “你转告他,张某不会浪战,但关内尚有司马仲达在,局势不至于这般糜烂。”

  王濬应声而退。

  接下来数日,张郃竭尽全力巩固关防。

  关中易手之后,潼关就是阻挡汉军入洛的门户所在。

  当年韩遂马超举关中十万众反曹,曹仁就曾在这里坚壁而守,为后续曹操援军到来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那一战张郃跟随曹操入关作战,很清楚这座雄关的战略价值。

  丝毫不敢放松。

  这期间,探马不停汇报汉军动向。

  说关平部旗帜鲜明,营寨井然有序,毫无懈怠之象。

  但就是不再往东进攻。

  似乎打定主意,就在这里盯住张郃和曹丕。

  张郃一不做二不休,

  又命华阴守军分别在渭水和漕渠(关中槽渠)上打下木桩和布置拦索。

  以防止后续被汉军利用,直入大河河道。

  顺便刺激汉军作出动作。

  哪知关平发现魏军打算后,竟直接撤出了弘农郡界。

  一路西退到隶属京兆尹的郑县,方才停下。

  这下张郃反而有点进退两难了。

  自己刚刚才让王濬转告皇帝蜀贼来势汹汹。

  结果王濬前脚一走,关平后脚就退了。

  这不是显得他张郃才是畏战不前之人?

  如此纠结了数日。

  张郃见潼关已经稳固得七七八八,终是坐不住,决定亲自率一部人马北上探一探路。

  毕竟要保住河洛,单守一座潼关是不够的。

  至少还得把上游的蒲板津也给堵住,防止汉军由此流窜进河东。

  按理说,司马懿如果无心在关内死磕下去,此时要么退守临晋,要么已经到了蒲板津。

  正好去接应他的人马渡河。

  然而张郃一路北上,直到抵近临晋城郊外,却始终不见司马懿和夏侯楙的去向。

  反倒是大量鲜卑骑士往这个方向云集。

  张郃立即派人前去联络,很快获悉其是轲比能和素利部的人马。

  二人直言汉军在获得卢水胡各部南下增援之后,单看骑兵数量,已经超过三万之数。

  而他们失去魏军的接济,根本不是汉胡联军的对手。

  眼下更是已经断粮,请求张郃提供一些粮秣救急。

  张郃当然没有轻信。

  直到轲比能亲自送来司马懿的手书,说让鲜卑人留下缠住汉军,直到魏军全部渡河,方准撤退。

  张郃当时就给气笑了。

  虽说大军撤往河东是早晚的事。

  但你司马懿也不能一箭不发就直接跑路啊!

  好歹在临晋抵抗一下?

  真指望鲜卑人忠心耿耿替大魏戍边不成?

  不过气归气,眼下关内,或者说河西(相对于河东)之地除了鲜卑人,还真的无力可借了。

  于是下令临晋守军将城中半数粮秣搬出来。

  给鲜卑人,总好过便宜蜀贼不是?

  当夜,张郃召见各部头人,并亲自议定后续如何阻遏蜀贼渡河的计划。

  鲜卑人得到了粮草,个个眉开眼笑,都很好说话。

  而张郃自持手握精兵,也不疑有他。

  让鲜卑人在城郊扎营,便自领部曲入城去歇息。

  翌日鸡鸣时分,天色将亮未亮之际。

  城外突然传来隆隆的马蹄声。

  张郃以为汉军攻来,迅速披挂出战。

  然而刚刚登城,借着东方熹微晨光。

  却赫然看见原本扎营于城下的鲜卑各部。

  竟已尽数拔营东去。

  片甲不留。

第279章 潼关“大捷”

  张郃被鲜卑人戏弄了。

  骗了吃的就走。

  这事别说张郃本人震惊了。

  就连已经安全退回河东的司马懿,也感觉难以置信。

  他先前固然以激将法让张郃去潼关啃硬骨头。

  但这好歹还是符合实际军事需求的。

  这个局面,总要有个大将去守潼关不是?

  但鲜卑人是怎么回事?

  真以为皇粮可以白吃白拿的?

  不过很快。

  随着汉军各部突然放弃死磕其他城池,直扑张郃所在临晋城。

  司马懿猛然反应过来。

  鲜卑人根本就是私下与汉军有所串通。

  就等着某位魏军大将自己钻进口袋子里,然后通过击败大将大城的防守,以毕其功于一役。

  若司马懿自己跑慢一些,或者张郃不主动出击。

  那当下被围的很可能就是司马懿这部人马。

  而果然,就在张郃被大量汉军堵在临晋城的隔天,潼关方向就传信。

  说关平部突然再次东出,迅速攻克了华阴城,并反过来阻挡魏军自潼关北上救援临晋的路线。

  早前关平故意放纵魏军阻塞渭、渠二水道,正是为了这一天。

  等于说让魏军给他打白工了。

  如此一来,司马懿这部尚未远离蒲板津的人马,就成了张郃眼下唯一指望。

  “张将军还能支撑几天?”

  司马懿看向张郃派来求援的裨将。

  后者颓丧应道:

  “守城的兵力足够,只是粮食不多了。”

  “原本城中存粮足以支撑半月,但因为被鲜卑人取走一半,如今只能再坚持七八日。”

  司马懿顿时头大如斗。

  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张郃稳固了潼关之后,居然还想着回头策应自己渡河。

  他就不能自私自利一点吗?!

  这么积极出击,是想彰显他张郃是当下唯一顾全大局的将军吗?

  司马懿越想郁闷。

  但张郃的部将就在眼前等着,也不好直接骂人。

  该救还得救。

  不然这事传出去,自己的名声就毁了。

  曹丕对自己的信任也会动摇。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怎么救?

  直接原路折返?

首节 上一节 313/3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