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宛城,刻不容缓,众卿今日便要议定一个方略!”
然后便转去殿后更衣。
众臣虽然好奇贾诩到底给曹丕写了什么,但都不敢过问,只能继续商议派谁去救援宛城的问题。
唯有贾诩以身体抱恙的缘故,告辞归家。
几位聪明的大臣若有所悟,知道君臣要私下奏对,却都默契不言。
半日后,军略终于定下。
以骠骑将军曹洪为主将,偏将军夏侯霸为副贰,侍中辛毗行军师。
发洛阳中军三万,民夫十万,南下宛城解围。
不过,就在众人稍喘一口气之际。
忽有黄门自殿后而来,传达曹丕的诏令:
“右中郎将徐庶,前有出使蜀地之劳,今有殿前直谏三公之功,才堪为御史。去郎职,除为御史中丞!”
此诏一下,殿中顿时轰然,纷纷向徐庶道喜。
御史中丞虽然官品与徐庶先前的右中郎将相当。
但作为实际上的台官之首,拥有纠弹百官的最高权力。
过去更是与尚书令、司隶校尉并称“三独坐”。
看似平调,实为高升。
然而徐庶闻得此诏,虽然立即露出感激涕零之状。
但藏于袖中的双手反而暗暗攥紧。
御史中丞固然清贵。
但本质上。
不就是个四处得罪人的显眼包吗?
……
黄初四年六月末,曹魏太尉,一代名臣贾诩薨逝。
一时间,天子悲痛,名士哭丧。
朝廷定谥号为肃侯,子嗣或承爵,或有荫。
不过,就在洛阳这位贾公赢得身后哀荣之际,远在淮南的另一位贾公,却有些度日如年。
甚至可以用煎熬来形容。
身为豫州刺史,远途来救扬州。
结果扬州是救下了,自家豫州却突然起火了。
回去救吧,兵多了朱灵不同意。
兵少了又怕白给……
贾逵不禁在想,自己此番付出,到底值不值得?
为什么明明实施了一次出色的突袭战,成功瓦解了孙权的攻势。
明明打了一场成果丰硕的大胜仗。
反而陷入了更难堪的境地?
思来想去,大概是当初让文聘执行南下阻断荆扬的战略时。
事前谁都没想到会被一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麋威所迅速击败。
甚至反过来侵扰豫州。
前前后后,用时不过两月。
那麋威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怪才!
贾逵揉了揉发胀的双额。
从未有一刻如现在这般忧心忡忡。
但远水已经救不了近火。
为今之计,只能寄望自己这些年治理豫州的成果,能转化为地方上抵抗汉军的潜力了。
天子在洛阳,必不容关羽麋威之徒在河南肆虐。
只要抵抗到援军南下,自可化解危机。
至于眼前。
尽管贾逵不愿意承认。
但淮南这场辉煌大胜,因为后院起火,南阳倾危,已经有些黯然失色。
……
七月流火。
马忠奉麋威军令,督两千正卒,五千余义军,足量辅兵、辎重,北上集结于方城塞。
大军路经堵阳城下,魏将夏侯儒顷刻惊走。
竟连军营都顾不上烧掉,白白便宜了汉军。
这让刚刚归汉的义军们振奋不已。
纷纷称颂起“麋昭汉”的威名。
过去他们遭遇魏军都只有逃跑的份。
哪曾想有朝一日,竟倒反天罡?
义军中实力最强的孙狼,甚至托李鸿向麋威请战,攻略周边郡县。
毕竟连上孙狼在堵阳城中的兵马,麋威当下的正卒和义军,已经有一万三千余员。
彻底超过了昆阳魏军的总数。
不过麋威本人还是保持了头脑冷静。
依旧让马忠稳妥北上扎营,然后召集部下,包括新来的参军李鸿,一同商议下一步进军策略。
一上来,麋威开门见山:
“昆阳敌军已经知悉我部在叶县,我料曹魏援军,不管是洛阳方向还是淮南方向,最晚不超过下月便到。”
“在此之前,我军在颍川尚有兵力优势。”
“我欲在曹魏援军到来之前,先攻取滍水以南诸县,为将来抵御大量敌军作好准备。”
“詹君,敌军兵力布置如何,都探查清楚了吗?”
第205章 问计于下
詹思服应声开口:
“昆阳守军三千余员,明面上主将为颍川典农中郎将徐邈。”
“实则徐邈全靠自身名望总揽全局,临阵指挥为各曲、屯军吏。”
曹魏的典农中郎将,包括典农校尉、典农都尉,看上去似乎是个军职。
实际上是纯粹的屯田农官,不具备军事指挥权。
这一点众人已经知悉,不算意外。
“此外,犨、定陵、舞阳,包括下游汝水边上的偃县,亦有零星县卒戍守,多则一曲,少则一屯。”
麋威:“简而言之,颍川魏军主力集中在昆阳,其他地方不足为道。”
麋威总结一句,转向马忠:
“义军训练得如何了?”
马忠朗声道:
“基本的扎营、行军、列阵,已经初步掌握,但不精熟。”
“恕下吏直言,义军虽多青壮,但屡屡败于魏兵,早已丧胆。”
“今虽借助将军威望稍稍提振了士气,却不过是一时血勇。”
“若在野外遇上魏军堂堂之阵,稍有不顺,怕还是要溃败的!”
一旁的姜维闻言连连颔首,显然还是打心底里瞧不起本质是山贼、流民的义军。
麋威不置可否,看向李鸿:
“李参军一路与孙狼等人南下,想必已经熟知底细,有何看法?”
李鸿赶紧上前道:
“愚以为诸君所言大略上是对路的,流民仓促成军,难堪阵战。”
“便是孙狼所部,虽算有厮杀的经验,却也最好只用于守城。”
“非要外出作战,怕是只能用来打打顺风仗,或者如先前袭取堵阳那般,偷一偷没有大军守备的城池。”
麋威这才缓缓颔首。
却也不见失望。
他从未指望通过仓促训练就能将七千义军彻底改头换面。
更不指望搞几场名将cosplay,什么与士兵同吃同住,给士兵吸坏疽,让义军给自己守夜等等……就能让义军变成一群忠心不二,一上战场就会为主将舍生忘死的猛男。
这不是说他跟姜维一样,存在什么兵源鄙视链。
而是说,自前年与马超对谈之后他就已经明白,军事组织度这个东西,它是一个国家“法度”的外延之一。
而法度的建设,则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
是需要一个国集中大量人力物力,无数顶尖智慧,耗费一两代人的心血,才能形成体系,并且最终在军事上有所反馈的。
两汉的军队为何强悍,横压四方蛮夷?
因为这个名为“汉朝”的系统性工程,已经持续了四个世纪。
哪怕到了东汉末年,这个系统已经玩崩了。
其遗泽,仍足以支撑大分裂时代的诸国继续威服四方将近一个世纪。
直到蛮夷们终于彻底觉醒,主动或被动接受了这一套玩法,双方的优劣态势才开始改变。
这就是法度的威力。
实际上,那个据说跟士兵同吃同住,吮卒病疽的名将吴起。
人家除了会打仗以外,更懂得变法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