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家父文宣帝 第49节

  王晞带着酒菜,笑道:“许久不见,特来与君小酌。”

  汉子知道他有事,坐等他摆开菜肴,王晞还没动,他就先夹起来吃了。

  “王君今日带来的酒菜,倒是比往日丰盛许多。看来,今日之事非同小可。”

  王晞提起酒壶,为汉子斟满一杯:“君果然敏锐。今日前来,确有一事相商。”

  “无王君相助,向已亡于暴君之手,不妨直言忧虑,试为王君解之。”

  “君快人快语,在下倒有些舍不得了!”王晞抚须,神色渐渐凝重:“太子高殷,君知否?”

  “暴君之子,谁人不知!”汉子将肉放入口中,狠狠咀嚼:“不过是惺惺作态,将来亦是暴君!”

  “正是。天保已让齐人惶惧,怎可再来一个天保?近日,太子在城中大张旗鼓举办武会,招揽府兵,君可听说了?”

  “还有这事。”汉子微微一怔,随后冷笑:“果然,此前所谓儒弱,不过是其掩饰,年岁到了,就会和其父一样发癔癫。”

  王晞轻咳:“君在我家庄园隐姓埋名,虽无不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而这武会,倒是个机会。”

  汉子闻言,放下筷子,抬眼看向王晞,眼中带着几分玩味:“哦?王君的意思……是让我投奔太子?”

  王晞点了点头,压低声音:“以刘君之武勇,若能在武会上一展身手,必能得太子青睐。到时,便可顺理成章地进入他的大都督府。”

  汉子眯起眼睛,语气悠悠:“王君这是要我去给太子当狗?还是说,另有打算?”

  王晞轻笑,眼神冰冷:“若刘君能埋伏在太子身边,日后对我们大有裨益;何况君就不想报仇?”

  汉子脸色微变,闪过一丝恨意。他沉默片刻,缓缓道:“王君果然深谋远虑。不过他既是太子,想必身边高手如云,我若贸然行动,恐怕难以脱身。”

  王晞摆了摆手,语气笃定:“刘君不必担忧,我已为你安排妥当,君只需在太子面前显露身手,取得他的信任即可。至于其他,在下自有安排。”

  汉子盯着王晞看了片刻,忽然笑了:“王君这是要借我之手,给太子一个教训啊。此事若成,我能得到什么?”

  王晞反问:“君还能得到什么?还想得到什么?人活一世,不图功名便图富贵,然而君族皆已遭戮,只余一幼子,在这齐国,还有什么可以留给他的?”

  “唯独名望罢了。”

  汉子听罢,闷下一口酒,王晞目光避开,任他内心挣扎。

  忽然间,汉子拍案而起,双目迷离,眼角布满血丝,似是醉了,又似清醒了。

  “好!再这么躲下去也不济事,我刘向这条命,就还给王君了!”

第95章 李广

  时间过去的很快,转眼就来到第七日,武会最后一日。

  这其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武人,如牒云吐延举荐的羽破多郁、和卜罗,是出自六坊、郁郁不得志的旧宿卫武者,如今顺利入了府,与其他两个叫做高舍洛、利叱乙的头领一起,一共率了三千左右的同党来投;

  以李波李秀为首的豪族侠魁,各自聚揽同伴和党徒占据一角;

  还有些许散人,像高千里这样父祖势力衰弱,自己不受宗族扶持的落魄子弟,从沧州闻讯赶来的盐户高珣,以及干脆就是普通百姓,来试着碰碰运气的农户窦青、杜兴、刘宠。

  其中最特殊的就是一个还俗的僧人于义,称自己此来不是为了得到赏赐,而是佛祖命他献上经文,呈上一部《首罗比丘见五百仙人并见月光童子经》,宣扬月光童子当出世。

  高殷当即任命于义为大都督府沙门曹,亲自焚香祷告,吟诵佛经,在场众人屏息凝神,俯身叩拜。即便是不信佛者,也被庄严肃穆的气氛所感染,心中对太子生出几分敬畏。

  檀香纷纷,青烟缭绕,隐没了太子的身形,太子的声音也接近不可闻,但钟声奏响,现场摆放了诸多佛陀的挂相、雕像和绘图,配合在座僧尼的诵经声,补完了众人在脑海中对太子诵经的想象,庄重而意义不明的仪式增加了高殷的神力,所谓的佛子滤镜,就在此刻被加上了。

  接下来的擂台武战也充满了这种氛围,仿佛刚刚的仪式请来了漫天神佛,高殷也在这最后一天取消了诸多阴暗的规则,力求一个干净的收尾。

  擂战结束后,诸王经过讨论,选择了一批表现最为出众的武人,高睿宣布这一结果,又命令武人们按顺序入场,说些欣赏、勉励的话,当众授予赏赐,包括金银、兵器、马匹、军职。

  其中更优秀者,会被叫上高台,与贵人说话,亲自奖赏,这不仅是荣耀,还是一层最浅薄的人脉,只要对应的贵人不倒,这些人未来便可以通过这层关系搭线攀附。

  轮到李秀时,出现了一些小插曲,高殷召唤的不只是她,还有她的大兄李波二兄李文,周逸已经将他们的事情探知清楚,他们广平李氏不仅和赵郡李氏没有关系,相反还有着多年宿仇,想来是一群想要攀附贵人的地方豪族。

  这个群体弱于士族,常常被称为“县姓”、“洞主”,但在自己的家乡很有实力,族中积攒了许多土地以及大量被隐匿的人口为奴,许多士族也是从寒门发展为豪族,进而得到机会入仕改变家格,比如已经去世的勋臣李元忠,高欢甚至说当初是李元忠逼着他起兵。

  李元忠也确实有着这个能力,彼时盗贼蜂起,清河郡五百名守军想要回朝,因为道路堵塞而投奔李元忠,李元忠只派出了一名奴仆,说若是遇上贼人,就说是李元忠放他们过去的,由此一路上通行无阻,群盗躲避;他的族人李愍被高欢写信招揽,李愍就带着书信和数千人马投奔高欢。

  能在北方混到现在的士族,多数是更进一步的地方豪族,地方豪族逮着机会,也想取而代之,乃至出现豪族冒称士族的情况。

  与其说同姓互残,不如说正因为是同姓,才要夺取对方的资源。因此大士族对他们往往比平民更忌惮,豪族也舍得出钱出力,迎合贵人;毕竟权力场是一个有价无市的买卖。

  而现在,高殷就打算和他们做这种买卖,广平李氏出人,高殷出钱出官爵,只要紧紧追随高殷,高殷就会让他们有着成为真正的“赵郡李氏”的机会。

  没有人比他这个身怀赵李血脉的齐国太子更合适了。

  一脸懵然的李波李文被带上高台,他们正羡慕着小妹被召见呢,马上自己也被府兵带了进来,途中瑟瑟发抖,生怕是贵人生气,要拿他们开刀。

  最初得到赏赐的时候,李波倒是开心极了,但冷静下来,想到妹子的出格举动,又开始担忧贵人会不会因此不满,送的礼物是标记,日后找个强盗的帽子扣上,把他们杀了。

  李秀开着玩笑说让兄长不要担心,官兵若真打过来,数千人的话他们李氏坞壁也能撑个几天,实在不行就逃跑,落草为寇也不是不能活。

  族中宗主也安慰他,说这是好迹象,让他不要胡思乱想,李波也就渐渐安心。

  今日再次来到北城,突然发生意外被召见的状况,李波心里顿时惶恐,觉得小妹太骄纵了,现在害了自己,当初就不应惯着她。

  “你兄怎么一直在发抖啊?”

  高殷看向李波,衣服下摆以及随着主人颤动而起舞,李秀将哥哥摁跪,自己也俯身跪地:“乡野村夫,没见过天潢贵胄,欣喜之余不能自已,请太子恕罪。”

  双膝跪地,李波的心绪也就安宁了,学着小妹的话重复了一遍。

  高殷对他们恭顺的态度颇为满意,近看李秀的姿容,还是他喜欢的类型。

  他沉吟片刻,想了想:“你们年齿如何?”

  家族的事情,由李波代答:“草民李波,今年二十有三,弟李文二十,小妹李秀,年方二八。”

  原来只比自己大三岁。

  “你战胜四擂,已经有入府的资格,让你做本朝花木兰也未尝不可;但你又与我们打了赌,还主动认输了——你觉得,我该如何发落?”

  点出她的战绩、让她自己说话,就是给她台阶下,李秀领会这个意思,连忙磕头:“草民虽是女子,亦颇知忠义二字,愿赌服输,死而不悔。”

  “触威犯上,广平李氏也一并由太子处置,若民女当死,请同时斩吾兄妹三人之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啊?”

  李波都听傻了,忍不住抬起头来,马上又被人摁下去。

  在场的贵人都忍不住发笑,哪有上来领赏,却说求死之语的人?

  高殷等人更是觉得可乐,她用了《演义》里的台词,隐约表示了自己仰慕的人其实是太子。

  高延宗想说些什么,被高淹所制止,不甘心的坐回去,孝瓘贴近高殷耳旁细语:“这女子精明有趣,太子不如留在身边,以供侍奉?”

  高殷白了他一眼:“我是来招兵的还是来纳妾的?此次是为了选拔壮士,不是选人为奴作婢,她既然有武勇,就应该赏赐,不过说起来,是你和她打的赌吧?”

  高孝瓘美男皱眉,只听高殷对李秀说:“如何发落你们,我已经想好了。”

  “李波李文,你二人是否愿意入我大都督府充一府兵?”

  李波不敢不从,李文略有犹豫,也答应了下来。

  “至于你嘛……就不能太轻松。这样吧,你就做孝瓘的徒弟,以队副的身份留在府中,受孝瓘节制。”

  “太子!”

  高孝瓘的错愕,让高殷略有些得意:“你就好好锤炼一番,为我大齐培养出个女李广吧!”

第96章 拿下

  太子已经打定主意,高孝瓘也没有办法,认下了李秀这个徒弟。

  这也是常理,李秀以女子之身入府,实在太过招摇,背后没有个靠山,很容易为人所害。现在有李秀做大显眼包,对其他得了赏赐和晋阶的兵士,未能得赏的府兵嫉妒之情会稍微轻些。

  流程即将走完,接下来就是大都督府的内部事务,登记名录、安排编制,进而整军训练,马上就要结束武会,就在此时变故陡生。

  打着司徒旗号的府兵涌入会场,驱散开人群,高湛骑着大马闯进来,睥睨会场。

  “是长广王!”

  “他怎么来了……莫非天子也要来了?!”

  众人惶恐不安,想要逃走,却被府兵们拦住去路,不允许他们擅离。

  “太子做的好大事!!”高湛此时兴高采烈,仿佛在与老友打招呼,全然没有前些日子的剑拔弩张:“北城这些天属实热闹,九叔实在按捺不住,特来捧场,太子不会怪罪吧?”

  “您来就来吧,可带这么多士兵,怕不是太热情了!”

  高睿低声向高殷汇报,这些人不是司徒府的兵,司徒虽然开府,但实际职能已逐渐虚化,成为荣誉性头衔,这些人实际上是高湛长广王府的僚属,高淹还在其中认出一些自己京畿府的部下。

  高湛是不可能越过高淹,私自调动京畿府士兵的,所以能调动他们的,只有皇帝的诏令。

  高殷制止住部下们的骚动,上前发问:“至尊要来此吗?”

  气氛为之一凝,都在等着高湛的答案,高湛故意慢悠悠的回答:“至尊……已全权委托于我。”

  “我想也是。”

  高殷左看右看,也没发现领军、护军等府。

  领军府由领军将军管理,负责宫廷警卫和皇帝车驾进出、督率仪仗侍卫,中领军、左右卫、护军管理的区域和领军不同,但职责差不多,所以没看见他们,大概率就不是皇帝亲巡。

  然而百姓不知道这些,只以为天子要来,全都跪拜在地。

  只要不是高洋发癫,高殷在邺都就不怕任何人,尤其是眼前的高湛:“九叔来此何干?”

  高湛得意洋洋:“特来捉捕逆贼!”

  “噢?那逆贼在哪?”众人面面相觑,高殷反问:“九叔人马齐备,想必是有了证据,才如此兴师动众的吧!”

  “太子所言极是!寺正,请带人出来吧!”

  从高湛身后,走出来一队人,苏琼带着大理寺的吏员,吏员们推出一座槛车,而苏琼则走近太子,向他行礼。

  “太子。”

  “哼!苏寺正,你也知道此事?”

  知道却不提前告知,就是对太子的不尊重,苏琼只能回答:“事起仓促,怕打草惊蛇,故未提前告知。”

  “防的是蛇?防的是我吧!既然这样,诏书何在?”

  高湛身边的官员拿出一卷帛书,与苏琼的一起交到高殷手中,上面写着缉捕逆贼刘向。

  “实在抱歉。我等查到逆贼刘向就藏在大都督府中,唯恐其会逃亡,又或者有同党替起掩护,只能在此时缉捕。”

  苏琼话语中带着歉意,但内容却不容置疑:“其能逃亡日久,必有同党庇护,我等恐伤了太子颜面,才去请至尊的诏书。”

  “正是!”高湛眉飞色舞,话语中掩不住阴阳怪气:“我们要好好排查现场的所有人,包括太子新募的府兵,一旦发现刘向及其同党,便就地捉拿,若有不周到之处……还望太子体谅啊?哈哈!”

  他大手一挥:“上,把刘向找出来!”

  “我看谁敢!”

  高殷向前一步,大喝制止府兵,于高台上怒斥:“这是大都督府的武会,有什么事,也要大都督府自己解决,尔等擅闯武会,已是犯了禁例,还要在我这里拿人?”

  高殷指着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府兵:“我先拿了你!”

  康虎儿会意,上前抓住那人,将他提起又抛出去,那人重摔在地发出惨嚎。

  高湛没想到高殷会这么刚硬,气得举起帛书:“天子诏书在此!敢违抗者,视作叛逆!”

  这话一出,大都督府兵们都不敢动弹了。

  他们原先就出身京畿府,和眼前这帮高湛所带的府兵是同事,对方还有皇命在手,自己逆太子而顺至尊,在程序上毫无问题。

首节 上一节 49/2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