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的齐骑意犹未尽,忽然反应过来,大声疾呼:“他刚是要说些什么?”
“我哪个知道去!像是要投降?”
这些变故同样落在高长恭眼中,他迅速思考,即刻下令:“若胡虏主动跳马便不杀!”
“喏!”
百保鲜卑再度扬起兵刃,马槊在地上划出屠戮的协奏曲,石子蹦跳以应和,很快便追上了胡骑。
这下是再也反抗不了了,同样都是骑兵,齐国的骑兵全副武装,站着给他们砍都不一定砍得动,甚至有几名速度快的骑兵已经冲到了他们跟前,开始对他们进行包抄。
与此同时,周围的箭雨渐渐止息,克干意有所动,勒马止步,迅速跃马而下,跪在地上,动作行云流水,齐军甚至还未反应过来,前方就多跪着一个人。
这也是因为克干的马力已经到了极限,胯下的坐骑口中不断吐出白沫,加之克干勒马的动作太过迅速,又骤然失去了保持平衡的负重物与骑手,顿时力竭,失去平衡,倒在地上。
克干低垂着头颅,一脸死丧之样,根本不敢抬起来;眼前是如林一般的马蹄,宛如一片马蹄林,阴影笼罩,天空失去了色彩,不用想,定然是几个强大的齐骑站在自己身前遮蔽了阳光,几柄马槊与刀刃迅速伸到眼前来,明晃晃的刺得克干眼睛生疼,同时也佐证了他的猜想。
齐骑说着他听不懂的话,其中几个词的意思像是要让他把头怎么怎么的,克干理解了一下,迅速伸手抱住脑袋。
马槊点在他的后背,并不重,却很有指示性,克干冷汗津津的仰面倒在地上,不敢动弹,宛如一具死尸。
带队的头领落地,且没被杀死,奚人也鲜少挣扎,除了少数人宁死不屈,其余大多数胡虏都选择了跪地,甚至不乏太过仓促,从马上跌落摔死的倒霉鬼。
对于投降,奚人心中的包袱实在不是很重,毕竟胜者为王,齐军更强,做俘虏也不丢人。
“全都绑起来!”
主要的大团队投降,轻骑兵便拨动快马,三两成队,去追击那些逃散的零星胡人,最多一个时辰,一个时辰搜不到就会归队,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那些掉队的骑兵就会跟上来。
但为了防止意外发生,比如胡骑的援军出现,高长恭还是下令做好基本的防御和陷阱,而后将这批奚贼全部押到空旷之处。
克干等人不知道自己的命运,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等候齐军的发落。
第486章 留命
诸事稍息,高长恭命人清点损伤,百保鲜卑无一伤亡,这对其他部队来说或许是奇迹,但对百保军士来说是平凡的日常——若是打那么点胡骑都会受伤乃至死亡,那他们也别进这支部队了,趁早滚蛋吧。
反观库莫奚这边就损失惨重了,六百的胡骑被射杀三百,余下逃窜的约有一百来人,被俘虏的士兵有一百四十多人,没有全军覆没的惟一原因是他们选择了投降,高长恭想留点活口。
他也让懂些胡语的士兵上前去问话,但他们只能说出几个音节,实在难以交流,高长恭便不浪费精力了,让士兵们休息恢复体力,顺便等待后军。
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后方有许多人源源不断地赶上来,一批批的百保军士接次浮现,占据了这片山地,先前被围杀的耿、冯二族之人反倒是最后出现的。
高长恭先呼来翻译的随从,问起话:“你们是哪个部落?”
克干抬头,没怎么犹豫便说:“我们是辱纥主部,俟斤是胡剌。”
辱纥主部在库莫奚中是上三部之一,仅次于阿会氏。在这里给他遇上了,那高殷那边遭遇的敌人就不会强过这个,这让高长恭长吁一口气。
“你们攻破黑水关了?什么时候的事?”
“昨日……”
高长恭一一审问完毕,旁边的文士记录在册,接着问起:“如何处置他们?”
“嗯……全杀了吧。”
高长恭一般不会做这种决定,败军也是人,对手无寸铁的人动刀颇为不齿,但这批人是草原胡族,不在中原人序列。
高长恭回身准备离开,克干似乎感觉到不妥,立刻出声呼喊,高长恭问起翻译:“他说什么?”
“他说自己战败,回不去部落了,而且敬服中原军队和将军的神威,愿意做您的奴隶。”
高长恭忍俊不禁:“我需要他?”
远处传来些许嘈杂声,高长恭皱眉,让人过去问问情况,不多时,便有士兵回报:“是那支家兵队伍,他们欲见上将。”
高长恭想了想,拨马过去。
眼前的三人都带着伤,甚至有二人伤势不轻,其中最轻松的披甲文士打扮的人走近,向高长恭拱手:“民冯琳,多谢兰陵王救命之恩!”
高长恭点点头:“汝等带这么多兵马,是要去支援黑水关么?”
冯琳忙不迭地点头,让出半身,耿秋领着周苗走出来:“这位是黑水关的副将周苗,三日前特来和龙城请我等出兵。我等亦是齐人,国家危难,岂可坐视不管?于是纠结了家族部曲,拨援黑水关,谁知道……”
冯琳适时地叹了一声:“谁知黑水关已破,胡骑入关,我等也险遭残害,若不是大王,只怕无命矣!容民等再拜!”
冯琳跪拜的同时,身后的上千人也齐齐跪拜,高声说:“感谢兰陵王救命之恩!”
高长恭面色微变,连忙将他扶起来:“岂敢?自是天意不绝忠族,方才借我之手使诸君幸免于难,何得称谢?”
他心里颇有些担忧,这帮人的嘴碎若是传到至尊耳中,怕是多梦之秋,于是转移着话题:“可惜如今黑水关已破,胡骑入寇,汝等接下来要何处去?是回和龙城抵御胡寇么?”
冯琳之前是这个打算,可见到了高长恭,就换了种心思,当下摇摇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岂可半途而废?我等虽弱,胸有志义,愿随兰陵王夺回黑水关,将胡骑逐出关外!”
高长恭猜得到他要说什么,不过这第一句出自至尊所著的《三国演义》,这本书在他家有各种版本,也翻烂了好几卷,如今听到,心下不由得喜,高看了冯琳一眼。
“君能出此报国之言,足见赤诚之心……”高长恭原本是想把他们赶走的,但辽西郡地的大族难得有此心怀,加上高长恭也隐隐知道高殷的打算,即是走高欢和高洋未曾走的路子,扶持那些未被重视的各地豪族,来稀释此时国内的鲜卑军队血统,进而提高整个齐国血缘的复杂程度,日后更好的锻造出齐族。
现在就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于是高长恭点头:“那便暂授汝等幢主之职,汝等便追随我之军队,一同进军。”
耿秋、冯琳大喜,幢主为从九品,按实际统数百人不等,这官职在一般人眼中算大的了,在大族眼中却不入眼,只能说与他们此时统领的兵马所适配。
但职位的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抱上兰陵王的大腿,现在的大齐国,谁不知道兰陵王是至尊的爱将?跟上他的门路,也就等于跟上了……
“卑职周苗,愧对上将。”
周苗行礼跪拜,神色惭愧,作为齐国官军,他自然不会随耿冯的野路子喊什么大王,谨言将黑水关的情况一一道来。
高长恭听完,惋惜的叹了一声:“也是苦了你了……”
“卑职算得了什么呢?只恨没死在城头罢了。倒是张镇将,既然城破,必是已殉国了!”
周苗双目嗔泪,泣不成声,让周围诸人对他多了一丝敬重,冯琳心中暗暗感觉不妙:希望周将军别抖出他们曾要撤军之事。
周苗抬起衣袖抹泪,他心里是对冯琳极为愤恨的,但毕竟大家一起遇袭、一起反抗,多少也算是战友了,而且冯琳所言是人之常情,此刻更不适合揭底,因此对冯琳耿秋大加夸赞,直言二族忠勇,倒让冯琳内心颇为愧疚。
周将军是实诚人啊。
高长恭点点头,立即表示要对二族进行赏赐,两人推脱,说还未出力,怎可无功受禄?于是顺水推舟的,变成了解决这一战之后再封赏。
“只有一件事请大王恩准!”
冯琳咬牙切齿:“吾堂弟冯盖、耿兄之侄耿喜,全部死在这些胡骑手上,吾欲亲手刃之,生啖其肉,还望大王将他们赐予吾等!”
是这个想法?
高长恭微微挑眉,看向周苗,见他不动声色,心里便有了计较。
“此事不可。彼等即降,则是我军俘虏,古云:杀降不降,若战场上将他们杀尽了是一回事,此时他们已经投降,再杀之则不义。”
冯琳略有些急躁,立刻想要请言,但看见旁边沉默着的百保鲜卑,顿时不敢大声。
看他这个样子,高长恭换了个说辞:“且其等为我军所俘,这么说可能不好听,但汝等此前不算吾军,又未在此战建立功勋,留得性命便已是嘉运,岂能再要求杀我军之俘?这些胡骑技不如人,输给的是我等,涉及到的是大齐与库莫奚,一国一草原胡族的立场,即便是我,也要审问清楚,从中取得利于战事的消息,而后请示至尊。”
“难道之后抓住的胡虏,就都交给你们报仇吗?”
冯琳面色惨白,连连摇头:“不敢!不敢!”
高长恭满意的点头,他发现至尊这种说话方式确实很爽,也很有效:“既已明白,则速所计较,欲建功则可随我军,欲全性命便归去,军事阵仗唯剑力说话,克后而行德法矣。”
高长恭的意思很明白了,你什么东西?还在这儿对自己指手画脚了,即便要杀俘,那也是至尊的命令,或者是他的决定,断然不可能答应这个请求。
他们是至尊的军队,和这几族可没什么军民鱼水情,说得难听点,就算连他们一起杀了,也不算什么事儿,只是高长恭没这么干而已。
冯琳深感懊悔,唯唯诺诺而退,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一席话语,反倒让高长恭转了性子,想留下这批俘虏了,至少要等到高殷决断。
否则又是给他们高呼兰陵王恩德的,又是私做主张杀俘,落到至尊耳中,指不定传成什么样子——恰恰是不想得到这些人望,高长恭才留了人。
这也是一种自保之道。
第487章 三军
主意已定,高长恭便让一百多胡人作为俘虏,将来若不杀,也能转为食干,或者塞到那律的奚旗中。
除了克干等少数几个话说得明白、地位又较高的勇士,其他胡人就都交给了耿冯二族看管,他们也就做这点事情,毕竟就连周苗也不够资格跟随在百保鲜卑的队列中,两千百保鲜卑可不会为了他们拖慢步伐,做个后勤帮看正适合。
这也是试试他们的成色:若能忍住,不对这些胡人下手,那还算是明令之军,将来或可一用,若弄死了胡人,那就十分抱歉,不论如何死的,这一战完后就滚回去,可以扶助的大族多了,不缺这几个。
高长恭看向身旁的李秀,这个女子就是至尊早早预定好的军中妃子,其身后的广平李氏作为当初第一批投效大都督府的豪族,已经得到了丰厚的报酬,其族内有十数人为队主,数个统领,族中文士也各自在邺都开店或加入文林馆做些文事,虽然都还不算太高,但只要按部就班的发展下去,将来平步青云,成为大齐望族也不是梦。
放在高长恭身边,就像高长恭将胡人交给耿冯一样,既是试探,也是眼线,高长恭不知道这女子私下会做些什么,会不会和至尊打小报告,但在她面前,要尽量做到最好,甚至利用她向至尊传递自己的耿耿忠心。
原本的百保鲜卑对于这些新将的加入,也没什么异议,首先他们是高洋的直属卫队,在高洋时期就在卫队内部保持着可以自主专断的行动权,这个权力是高洋赋与的,除了高洋本人,任何人下令都不好使,高殷继位后,保留了这一权力,也顺便继承了他们的忠心;其次,多人向高殷刺心头血表过忠心,同时也是高殷宣传自己为月光王的重点对象,对高殷的礼敬、参拜、侍奉是常课;最后,他们的待遇也和先帝时期有所变化,变得更丰厚了,通过均田令使得他们分到了更多的土地,因此对高殷的忠心也愈发凝固,已经达到了和先帝时期同等的崇拜。
因此在确保百保鲜卑对至尊绝对忠诚的情况下,高殷对他们有两种用法,一是直接使用他们内部的禁卫武官,比如娥永乐、叱门驼、尔朱致、绵云安国等人完成军事任务,当做正常的亲卫部队来使用;第二种则是临时派遣将领,比如高长恭等人,使自己心仪的将领蹭着百保鲜卑的强大战力,迅速刷取军功,同时也是让这支卫队来测试这些新将的水平,能入得几名禁卫武官之眼的将领,就有着为将的才能,同时也不至于让这些新将在初期就发展出只忠诚于他们的部将,因为百保鲜卑是绝对忠于君王的。
宗王、爱将可以用这支强兵打出战绩,获得更高的功名,但关键时刻若是掉链子,则武官有直接接管军队的临机专断之权,隐约形成制衡,强者衡强、弱者下台,算是具备了筛除弱将的保底机制。
当然,百保鲜卑也是会退休的,没有人能打一辈子,但总有新的年轻人能打,不能再战的百保鲜卑就会退居二线,视自身文学素养进入晋阳军中担任中层军官或进入大学学府成为教练,为未来的军事改革做铺垫,这样最欢迎的便是既有军事指挥能力、战场上的猛锐作战能力以及较高文学素养的铁人三项,高长恭是目前最符合这一点、集合高王优秀基因和齐国丰沃资源所堆叠出来的全才怪物——他甚至还是这个时代长得最好看的男人——因此也成为了目前高殷之下统御百保鲜卑的不二将领。
因此高长恭要在这场战争中借用百保鲜卑的力量打出一个极好的战绩,才不负高殷对他的期望,李秀、叱于苟生、綦连延长、雷显和、纥奚永安等将领也是必须奋进努力的,否则就会被后面选拔出的豪族新将所替代,特别是李秀,既然要成为军队的王妃,就要证明自己可以代表军队。
因此六百的胡骑只是开胃菜,重要的是更多的敌军大部,克干等人能被留下,也是出于这点考虑。
休整片刻,取得了足够的情报,高长恭便率领部队继续前进。
……
“不知孝瓘那边如何了?”
高殷乘在马上:“可能已经遇敌了,可能没有……朕不确定。”
他摇摇头,自己与孝瓘仅率百保鲜卑分兵,主要目的还是快速赶来东北最远端的防线,确认库莫奚是否已经进入国境,若没有,就聚合起来,朝长城关外推进索敌;若是有,就先击破他们。
凭这五千百保鲜卑,若是在这辽东战场都能折戟沉沙,那他日后也不用混了,在梦里统一天下吧。
“至尊,我等已经过了锦县,前方就是渝水,再往前就是契丹和高句丽的交境了。”
先锋骑士武居常来报告,高殷点点头,走到这里都没遇敌,那想必敌军大部都还在黑水关附近。
“那我们就在这休整两个时辰,两个时辰后,沿着渝水绕回和龙城去。”
娥永乐应喏,下去吩咐士卒,高殷不免得担忧起来:他这儿是轻松了,但也说明敌人的主力尚隐遁不明,若全都聚集在关外,那黑水关便岌岌可危。
还是要快些去与孝瓘会合。
有一骑疾驰而来,禁卫稍作阻拦,确认是狄湛的部下后,才予以放行。
“狄将军率我等在前线探查,发现了敌情!”
这骑气喘吁吁:“有大股库莫奚的军队,正朝着营丘郡而来!”
高殷等人听闻,颇为惊讶,却也不奇怪,反倒安心了些,这说明敌军同样分兵,打算四处寇略,这次他们来对了。
“他们在何处了?”
“西向三十里,正沿渝水而下!”
高殷点头,忽然禁卫又来报告,前方不远处出现一支数十人的军队,为首的似乎是本地营丘郡的长官。
“营丘郡守柳援叩见至尊!”
不多时,他们被带到眼前,为首的长官朝高殷下拜,高殷在马上受礼,随后伸手虚扶:“柳卿请起。汝不在营丘郡守备,来此何干?”
“闻王师至此,臣特来禀告。近得边报,不惟库莫奚频有异动,契丹、高句丽之属亦皆狼顾鸱张,似有出兵之状......”
高殷眉头皱起,明明只有库莫奚一族,怎么契丹和高句丽也来帮场子了?
是库莫奚联系的?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