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家父文宣帝 第151节

  高洋看向一旁的元氏诸人,不用他再暗示,元氏诸人纷纷起身,殴打元景皓,十来道元家拳把他打倒在地,很快,他就满头是血,奄奄一息。

  “大魏的列祖列宗,睁开眼吧!”

  即使是濒死,元景皓也依然悲愤交加,他的愤怒超越了肉体,撕扯着声带,用凄厉的声音控诉——不只是对高洋,还是对自己的血亲,对这天下:“这就是你们子孙的末路啊!!!”

  高洋轻蔑一笑,朝那方一指:“拖出去。”

  自有禁卫执行他的旨意,元景皓被抓起来,仍在狂笑:“看看这乱世,看看这乱世!当年,你们可曾想到……”

  此前的话语鼓舞了一些人,但忽然间,元景皓的声音戛然而止,使得这些勇气迅速破碎,就化作了生存的动力:

  “乞姓高氏!乞姓高氏!”

  高洋起身,环顾诸人,哈哈大笑:“姓我高氏?”

  “汝等也配姓高?!”

  他的眼角余光捕捉到了异常,这让他起了疑心,更加猜忌:“常山王,你是在干什么?”

  高湛拽着高演的袖子,低声哭诉:“快、快放出来吧!我只怕他一时杀得兴起,连我们都杀掉了!”

  高演无奈长叹,高洋的残暴已经铭刻在他脑海里,没想到今夜又刷新了记录。

  元蛮从高演和高湛的衣摆中钻出来,他和元韶都是元魏宗老,坐于前列,就在高演身边。

  事情发生变故后,身旁的高演就将他拉到自己身后,与高湛一起遮蔽他的身形,谁知还是被发现了。

  高洋见状大乐:“还有这种办法,看来即便姓不了高,找个高氏宗王,也有大用啊!”

  他来了谈兴,一边揉搓下巴,一边回忆:“文襄阿兄便娶了元氏女,却是骤逝。”

  说着,高洋由此大怒:“想来是尔等元氏德衰,贪图我高氏龙兴之运,窃害我等!”

  “汝等也配姓高氏?!”

  说着,高洋抓起桌椅就丢了过去,砸得元蛮哀嚎不已。

  高演出列,广袖垂地,于血泊中端然跪拜,坦然道:“臣演启奏陛下,元开府乃臣之岳丈,其女元氏现为臣之正妃。”

  “伏惟圣心慈悯,乞赐宽宥。”

第274章 风霜

  回答他的,是高洋伸出的一根指头,四五支羽箭顺着指头飞过,穿透高演的长袍宽袖,将他钉在地上。

  同样的箭矢向元蛮飞去,他没有女婿那么好的运气,箭矢穿透了他的脑袋,击碎他的一切思想,也让高演失去了岳丈。

  历史上高洋看在高演的面子上,没有杀害元蛮,但现在因为高殷的活跃,使得世界线大大改变。

  南北朝的皇权中,宗室的含量极高,毕竟外戚外臣都有变现案例,宦官的名声也不好,宗室是其中相对不那么烂的一个,好歹是自家人。

  而又由于娄昭君所代表的晋阳勋贵的压力,使得高洋忌惮造成齐国内乱造成皇位不稳,因此他磨刀霍霍五六年,却始终没有对高演下手。

  然而最后一年,转机来了。高殷在政治与军事上,都证明了不需要太多皇叔的辅弼:手握文襄三子与数位皇叔、掌握忠诚于彼的军队数万、主持齐律工作、迎娶突厥可汗之女、获得部分晋阳勋贵支持、汉人门阀全面拥护、与僧众关系良好、有军功在身……

  说得难听一些,纵容太子到这个地步,高洋自己都不太有信心能够稳稳压住了,也就是他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不然可能又会酿成一场巫蛊之祸。

  由此一来,高演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即便不杀他本人,也可以攻击除他以外的佐臣。高演保不住人,母后也只能保护她的亲儿子,日后做个势单力薄的孤臣,也能让高殷更好掌控这几位亲叔叔。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对高演的保护,如果他没有异心的话,那等着高殷未来的赐予便好,不需要自带一个庞大的势力。

  所以元蛮成为了高殷振翅下的牺牲者,高演双目嗔泪,高湛也是同样的愤恨,但只能拉住六哥,不让他说昏头话:“何必为了外人,伤了自家和气!”

  两人满怀着紧张与恐惧,向高洋俯首。

  高洋满意的点头,这九弟还是有了点长进,也可能死的不是自家岳丈,他不心疼。

  高洋转头,看着目瞪口呆、惊慌失措的元氏诸人们,从中寻找将来能成为高殷班底的人才,其余的——尽皆处死。

  …………

  高殷坐在大都督府的门院中,等待着消息。

  高洋是个擅长利用疯癫来掩盖真实目的的英主,他为什么屠杀诸元,高殷心里其实是很清楚的。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晋阳勋贵不听话。

  他们随时可以收割邺城的皇权,这一点,历史上的高殷以及高俨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后面高湛高纬对高睿、高长恭、斛律光等晋阳军镇的代表人下手,也是因为他们背后的势力早时大力干预皇位传承,后期牵涉太深,根本无法置身事外。

  斛律光虽然支持高纬,但若是支持高俨,也是他一句话的事,而这就是他的取死之道——皇帝根本无法容忍自己的存在由他人随意决定,这本该是皇帝的权力。

  因此,即便高湛父子是受益者,也仍旧忌惮这把刀,仍然要冒着不敌周国的风险,将它们全部打断。

  而元氏这边,自从魏末动乱后,他们就失去了可以反抗的军事力量,没有足够的武力,只能依附于尔朱荣、高欢、宇文泰等霸府权臣才得以生存,而高氏霸府中,晋阳勋贵掌握着绝大部分军力。

  这就是高洋要杀死诸元的原因。元魏仍有着很大的政治影响力,虽然他们没有军力,但若是与晋阳勋贵结合,那就会成为一股强大的军政势力,甚至超越了高氏。

  虽然晋阳勋贵们出身怀朔,而元魏宗室是洛阳天龙人,天然就有着大矛盾。可再大的矛盾,在足够的利益面前都是可以放下的,而且他们对高洋的仇视,大概率是超过了对彼此的厌恶。

  高洋在时,还能压制,高洋若逝世,那么元魏和勋贵中只要有人牵线搭桥,很可能就不是拥护常山王叔政变啦,而是拥戴一个元魏宗室光复大魏。

  说到底,还是历史上的高殷太废,让高洋不得不为他多作绸缪,而这杀孽又多少因为父子关系,传给了高殷,使得他地位不稳,形成恶性循环。

  所以高洋虽然凶残,但做事情还是很有道理的,至少彻底断绝了元魏复辟的可能,而高演只是填补上了这个政治生态位,吃上了政变红利。

  高殷叹息,虽然他已经和历史上的原主有所不同了,但要说是否能和晋阳勋贵全面开战并完胜,他也不敢说万无一失。

  那么在高洋眼里,自己的继位仍是不能稳当,所以对元氏的诛戮仍是有必要的,甚至比原世界线还要有必要——

  原先的自己没有政治能动性和足够的号召力去拉拢元魏宗室,而现在,高洋一个大棒子打死大部分后,自己收拢剩下的元魏宗室,保住他们的性命,就足以安抚他们的心情。

  “希望他们能够顺利吧。”

  与其说是高殷有能力去救人了,不如说是他让高洋觉得自己有能力救人,又能控制住他们的仇恨,转化为对自己的忠诚。

  高殷祈祷着,即使是他想要做到这一点,也必须是高洋有所开放,否则也是空谈。

  没多久,最近的人马快速带回了消息:“据闻诸元今日出府后,至尊的禁卫闯入他们的府邸,带走了部分人,剩下的则被关在府中,还没有发落。”

  “我们的人可以进去吗?”

  “一开始禁卫有所阻拦,但乐城公和安德王坚持,最后他们退让了,让我们得以将人带出来。”

  高殷松了口气,下令所有的将领都如此行事。

  他坐得烦闷,起身四处踱步,想着能救几个是几个。

  陆续有府兵带着元氏家族赶来大都督府,她们不知道自己的处境,见到太子,只是依礼跪拜,仍是惶恐不安。

  至尊和太子同属一国,对他们来说,根本分不清谁好谁坏,或许都是大小王。要论起来,太子对他们的伤害还更大一些,将他们从家里带出来,也没给他们收拾资产的时间,看上去很像找理由抄她们的家,甚至连婴儿都不放过,已经有孩子和女人在暗暗哭泣。

  高殷不能解释,也理解他们的心情,人都有侥幸心理,高洋只是派人把守在府门前,还没有动刀,他们也许觉得不是大事。

  “找个地方安顿他们,等天亮后再说。”

  八旗士兵听令,像驱赶牛羊一样,给她们安排住宿和饭食,将他们庇护在大都督府中。

  有胆大的元氏咒骂,引起士兵们的不满,士兵将刀拔出,吓了她们一跳,顿时不敢再有怨言。

  现在是收买人心的时候,高殷让人呵斥了那名士兵,并让和元氏有交集的文士们去安慰,尽可能将自己的印象给到最好。

  “你们其实很幸运了。”文士们长吁短叹,引起追问,文士支支吾吾,而后才说:“至尊今日要诛杀诸元,是太子将你们力保出来的。”

  “怎么可能?!”

  虽然这么质问,但元氏们相信了,至尊强行掳走一些女人,还以为只是和以往一样,羞辱和发泄,谁能想到是最恐怖的诛灭。

  她们不敢再说回家,也不敢提财产的事,只是希望家主能尽快从宫里回来,给她们一颗定心丸。

第275章 保全

  有些元氏家人就没有这份运气,抓得到逃命的机会。

  “奉太子令,府中上下人等,立刻随我走!事不宜迟,速速启程!”

  这种强硬的命令,引来些许元氏家眷的不满:“莫要吓唬!这邺都里,谁敢闯入我府中?”

  “你们没看见至尊的人马吗!”

  “那就更不行了!至尊人马在此,我们也逃不掉,谁知道你们是不是要骗我等出去,夺占家产?我不去!”

  “等主人回归,我们再听他如何说吧……实在不便贸然出行……”

  这种话说出口,高殷的部下也不好多说什么。

  他们本就是擅自进入,听见府中家眷如此回答,高洋派遣的禁卫也缓缓包围过来,只留下来路,意思很明显。

  高殷的人只得退出去,通往下一家,元家人也隐约有些后悔,却又唤不回他们了,心情随着烛火摇曳,逐渐陷入死寂。

  有人幡然醒悟:“快!快去追太子的人!就说我们愿意走!”

  然而没出府,就被禁卫拦住,任他如何劝说讨好,禁卫都不允许,最后听得烦了,直接持槊杀死。

  尸体被丢回院落中,引起一片尖叫,但看着面无表情的禁卫,家眷们又都不敢发声,心中生出无限悔意。

  也有一些府邸,是高殷的人进不去的,例如元蛮与元黄头。

  对于前者,高殷的部下只是象征性地想要进入,立刻就被阻止,甚至领队武官拔出兵刃,高殷部下也不敢强求;而后者是高洋务必要杀死的人,因此守卫也很严苛,几乎就进不去巷子,何况是府邸内。

  太子的命令不是自然规律,不能做到尽善尽美的执行,因此这些部下只能收兵,回府中向太子报告。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宫中又来了消息,或者说是人头。

  死不瞑目的元氏诸贵,他们的首级被传令官拿在手中展示:“可以动手了。”

  至尊下达过命令,如果见到家主的人头,那就进去将家眷全部杀光,但如果太子的人来取,除了点名的那几户,其他的也不用阻止。

  现在太子的人带走了一批人,怎么办?

  至尊的命令是绝对的,禁卫对此有着专业的理解,府邸内有人,就杀光;

  如果还在路上,没进入大都督府,那就当街斩杀。

  就这样,狩猎开始了,禁卫们闯入元氏府中,对里面的活物大肆凌虐,他们的狂笑与府中家眷的嚎哭形成对比,府中的财物也要上缴给至尊,不过这不妨碍他们给自己扣留一点。

  那些人去楼空的府邸,禁卫们同样进去封存财物,随后派拨骑士,朝着高殷的人马行进。

  谁也没想到,大齐的皇都,居然会在深夜发生追逐战,两方人马摆开阵势,高殷这边以防御拖延为主,尽可能将这些家眷带回大都督府,而禁卫的箭矢不长眼,他们也不怕杀死太子的士兵,一旦遭遇,就受到猛烈的打击。

  “真窝囊!”

  高延宗都不敢出面,跑到最前方,他刚接完第三批,就遇上了变故,吓了他一跳——正因为受到高洋宠爱,他才知道高洋发起怒来,下达的命令会有多决绝。

  而高洋可能会后悔,但禁卫纯粹是他的刀,没有一点人性,只要高洋不下令,他们是真的会杀死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

  “弃车、弃车!骑士们抱上人,剩下的能带多少带多少,先跑回去!”

  高延宗传下命令,随后自己先溜一步,他可不想死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政治倾轧中。

  那些跌落下马的倒霉鬼,就没人能照顾到了,谁都知道她们的下场。

  一批批元氏家眷被带入府中,迅速有人接应、安排,这些惊魂未定的家属们,对高殷产生了无限的感激,跟随府吏领取被褥和热汤,随后进入厢房休息,等待着最终的命运。

  孩子询问长辈,自己会不会死,长辈们也不知道如何作答,只能抱住她们的头:“相信太子吧。”

  “太子不是至尊的儿子吗?”

  “他们不一样,太子比至尊更……”

  长辈们不敢说出来,看着天空中的明月,忽然来了灵感。

首节 上一节 151/2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