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家父文宣帝 第130节

  唱名声起,代表着一人之下的太子已经到了宴殿,晋阳的勋贵们或敬畏、或不屑,此时都恭敬谦卑的向高殷行礼。

  斛律父子与独孤永业也在此处,他们本就是晋阳的人,而今回来,找至尊报道也属正常。

  不过高孝瓘这类大都督府的属官不在场,更有趣的是,不属于大都督府序列、仅仅是太子师傅的薛孤延也不在,想来派系已经竖立起来了,按照军队的实际效忠对象,分成了泾渭分明的晋阳兵和清华军。

  这其实对高殷来说是好事,斛律羡和独孤永业已经有了他的烙印,斛律光也不清不楚,而这几人在晋阳这边都属于不可切割的重量级人物,当高殷的班底被渗透的同时,他也在污染着晋阳的兵马。

  一位年长的壮硕老将向他举酒示意,这还是高殷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见到斛律金,反过来行礼,笑着说:“咸阳王翼成齐业,忠款之至,殷深敬之。”

  “唔……多谢太子。”

  暗里支持高殷的斛律金却没有表现得太过热切,只是端来酒水,回敬一爵。

  另一旁的段韶就热情得多,站起身,拍打高殷的后背:“太子建此大功,实是令至尊大喜,亦令我等侧目!”

  台上的高洋冷笑:“就这点功勋,也值得喜悦?”

  “至尊怎能说此话啊!”段韶接着说:“这一战,尽灭西贼七万大军,战果堪比邙山,若下一战,可不就打下玉壁,成就高王之愿了!”

  高洋哈哈大笑:“他能打下,再给他吹嘘吧!”

  随着高洋的哄笑,众将也热烈起来,场中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第237章 殴帝

  高殷只能陪笑,高洋在此,他不适合夸大战功,若是说多带点人马就打下玉壁,乃至围困长安什么的,就有点和高洋打擂台的意思了。

  “都是父皇教导得好,常与我说打蠕蠕的故事,这些教诲存于神间,因此战场上屡屡福至心灵,将士又用命,想是父皇的福德庇佑。”

  这话说得孝厚,至少不会被捧杀,高洋微微点头,让高殷坐在自己左手上座,悄声问着:“那女子如何?”

  父子共用姐妹,对高洋而言,实在是一件平常之事。

  高殷叹了口气:“肤白貌美气质佳,我很喜欢。”

  “看起来可不像。”高洋这么说,心里却信了,世家儒生们就是喜欢这样,嘴上说不要,实际上心里想要得不行,高殷也沾了一点这样的毛病。

  他知道自己受到的指责,心里觉得这些非议其实是贱人们求而不得的嫉妒。

  他又笑着说:“那看来另一个就不一定如你所愿了。”

  高殷耸肩表示无奈,看来高洋要在今日把这件事情挑明了。

  高洋希望在高殷回邺城前,就把他的太子妃给办妥,一并带回去。

  正如娄昭君现在被困在邺城,不如晋阳容易腾挪一样,高殷在晋阳也毫无根基,虽然有军功,但在座的人哪个没有军功?

  必须要向他们展示武力和人脉,才能震慑他们,让更多人倾向太子。

  因此高殷的部下都已经得到命令,在殿外等待着召唤;而今日就抛出太子妃的消息,给勋贵们一个双重炸弹,娄后不在,有胆子明着坏事的人不多,就能迅速办妥。

  快刀斩乱麻,这是高洋的人生哲学。

  他猛地一摔杯子:“都进来!”

  唱名官闻言大喝:“至尊有召!”

  一排排将领进入殿内,把某些勋贵吓了一跳,还以为至尊要彻底下手了。

  直到看清这些人的面容,才发现有些自己还认识:安德王、赵郡王、薛孤太傅、乐城公……甚至还有上党永安二王。

  殿厅座次是高洋亲自指定的,今日错落得很别致,众将顿时明白,是让太子的人坐进来。

  “这些都是随太子征战的勇士。”

  高洋起身,人群分开道路,任他穿梭,高洋随意拍打其中一人:“长史,可还称职否?”

  高睿俯身,让高洋更轻松些:“太子仁人君子,故而幸不辱命。”

  “哈哈哈!我故知也!”

  高洋大笑,对高氏宗族,是一一说话、拍打、捶胸,宗亲们都忍不住流泪。

  直到三弟与七弟,两人惶恐不已,高洋沉吟片刻。

  “幸尔建功。若无帮助,留之何用?当替道人杀汝等。”

  二王跪伏于地,高洋也不再关注他们了,让群将坐落在位上,与晋阳勋贵混杂在一起,很快就不分彼此。

  高洋坐回主位,看着这一幕,忍不住向高殷发问:“尔臣虽骏,可纵横晋阳否?”

  “连我在内,皆是至尊子臣,俯仰圣恩,全为至尊操使。”

  高洋轻声笑了起来,似乎是有些害羞。

  他用筷子敲起瓷碗,不庄重的举动是新的信号,马上有人提醒臣下,纷纷沉默而侧目。

  “诸君。”

  高洋声音如同常语,却回荡在大殿中,余音绕梁。

  “太子贤睿,朕多欣慰,唯有一事萦怀。”

  他也没吊大家胃口,直接说了出来:“虽纳郑氏为媵,然中馈犹虚,宗祧未定。宜择德配坤仪者,以正东宫之位。”

  “卿等以为,谁可当之?”

  勋贵们心里咯噔了一下。

  这是要给太子在晋阳找个强势岳丈,来和娄后打擂台啊!

  即便自身不愿意,但女儿一旦嫁了过去,就被迫站队了,到时候不投效太子吧,容易被认为不忠,事后若娄太后得胜,又容易因这关系被清算,所以说和太子联姻,算是勋贵们最恐惧的事情之一。

  他们面面相觑,最后不约而同地看向斛律一家。

  虽然自家早有准备,但斛律光看见这个场况,心里还是忍不住开骂。

  怎么不看向段韶?他家虽然没有适龄的女子,但出生不久的也有好几个呢!自己长女阿灵也才九岁,都来欺负自己是吧?

  见高洋也看向自己,斛律光连忙起身:“臣有二女,长女性颇刚直,虽不工针黹、言辞无华,然持身以正。若蒙天恩垂询,愿备东宫甄选。虽不足母仪天下,或可佐太子。”

  高洋看向高殷:“汝觉得如何?”

  高殷避席而拜:“儿臣蒙昧,伉俪之选,惟父皇圣裁。纵荆钗布裙,苟利社稷,亦所愿也。”

  高洋沉吟片刻,笑着说:“朕倒有一个想法。”

  斛律光松了口气。如果不是知道内情,他也不敢这么推荐自己的女儿。

  “朕听闻:突厥可汗有一女,姿仪端淑,礼容自若,英气如兰,刀兵不惊,是为可汗掌珠。不若择吉日以聘,使齐得贤妇,成秦晋之好,永固边圉,共缔姻盟。”

  “众卿以为如何?”

  勋贵们这才明白,自己被至尊耍了,原来至尊早有心属,要让太子纳娶突厥公主!

  甚至为此,还带着太子亲自坐镇晋阳,并且阻隔娄太后归晋。

  否则晋阳大可拖延乃至破坏这次联姻,但如今地位一反,是高洋父子在晋阳静候佳音。

  与在邺都不同,晋阳勋贵若有娄后带头,多得是人进言否决此议。

  即便如此,仍有人壮着胆子:“突厥者,平凉杂胡也,昔为柔然锻奴,今虽势大,然风俗犷悍,终同故匈,难佐东宫。今若以可汗之女配储君,恐夷狄乱夏,齐色非纯,终贻笑青史。陛下圣明,愿三思而后行!”

  “哦?卿如此说,那自然有良选咯?”

  高洋笑容愈发和蔼了:“卿家中可有佳偶?或是知道谁家女郎比可汗之女更适合太子?”

  这人左顾右盼,却不见其他人说话,顿时大骇。

  “唉,想来卿是酒醉,忘了家中妻儿。”

  高洋看向娥永乐,点点头:“送他回家去吧,顺便看看他家里藏着怎样的女郎,配不配得上太子。”

  “臣错矣!至尊……”

  他没说完,就被带甲士兵捂住口鼻拖走,高洋还大喊了一句:“若是其妇有姿色,也报于我!”

  喧嚣没入深沉的黑暗中,再无声息,高洋重新斟起一盏酒,笑着问:“卿等尚有嘉谟否?但言无妨,朕当虚襟以纳。”

  举座肃然,不敢再有异议。

  “卿等怎么不说话?是无有他论了?”

  高洋轻笑着,声音飞扬在殿中,仿佛只有他一人在此。

  他再次斟酒,得意地饮下半盏,忽然将杯一掷,旋即大怒:

  “不用汝等时,多要钱粮,晋阳贸易繁富、珍宝荟萃,仍嫌资用不足,屡屡向国家讨要;而今有事问汝等,却一个个推三阻四,闭口作佛,难道除了明月,汝等就只生男儿,家中无女眷乎!”

  这一下就将斛律光与其他勋贵们隔开来,吓得勋贵们瑟瑟发抖,斛律一家得以安坐。

  然而勋贵们也不敢认罪,根据经验,认罪就是真的有罪了,更会被至尊追讨,因此只是跪地磕头,求至尊开恩,但开的什么恩,谁都不知道。

  高洋怒极反笑,这是杀人的信号,他的双目四处游走,思考杀死哪个人代价最小,最有性价比。

  他想好了,伸手去抓宝剑,忽然被高殷所握住。

  “至尊,今日是议论亲事,宜睦不宜杀,况且又无人再反对,就请息怒吧。”

  这对高殷几乎是必然的,能卖晋阳的人情,他是一定会出手的,对他来说,这次求情才最有成效。

  近年来太子总能劝住至尊,想来今天也大有机会,于是有人附和太子。

  高洋面容狰狞:“你要替他们出头?”

  “非为其等,是为至尊的颜面……”

  “颜汝母!”

  高洋一拳就打了过去,这完全在高殷意料之外,眼前又黑又痛,挨了重重一击。

  “建些军勋,就得意到天上去了!”

  高洋一边踢打高殷,一边怒骂:“真以为全靠汝自己?若无令阿耶扶持,汝能组建起军队?正为汝婚事发愁呢,汝还在这卖人情,阿耶让你卖,让你卖个够!”

  无人敢劝阻,唯一想上前的是高孝瓘,他一动,就被高延宗紧紧抱住:“别、别,至尊有分寸的,四兄别着急……”

  虽然这么说,但他面上仍是露出了担忧,而在谁都无法窥探的内心深处,高延宗又有些许快意。

  就连隐没在暗席的高浚高涣,都对高殷产生了同病相怜之感。

  血液自口鼻中被打出,不知道为什么,他想起了被射死的舞姬,想起楚楚可怜的刘逸,自己的遭遇,比不上她们经历的万一。

  一股悲愤笼罩住他,高殷情不自禁,咬牙用脑袋朝高洋撞过去。

  高洋险险闪过,只见倒在地上的高殷一个翻滚,躲开高洋的践踏,然后迅速爬起来,胡乱抓起地毯和衣物,往高洋身上丢去,然后再跳到父亲的身上。

  “混账东西!这么对待儿子,你还是个人吗!”

  在满场勋贵不可置信的眼神之下,高殷向高洋挥舞起拳头,同样结结实实打在他身上,一拳一拳的还击着。

  老子可是抓了周武帝的男人!你一个老婆孩子都保不住的废物,神气什么!

第238章 自戕

  人只要活得久,什么都能见到,比如太子和皇帝互殴。

  这还是齐国吗?怎么给大伙干到东魏去啦?

  在场诸人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这才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命令侍者上前阻拦。

首节 上一节 130/2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