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696节

  只见东南方向的夜空被火光染红,浓烟滚滚,甚至能听到百姓的哭喊声顺着风飘过来。

  “狗日的王威!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张炜狠狠骂了一句,方才的慵懒瞬间消失,脸上露出几分慌乱之色。

  但很快,他就镇定下来了。

  他在大同当镇守太监多年,最是懂得“留得青山在”的道理。

  府城已破,再守便是死路,唯有突围,才能保住性命,去向朝廷复命。

  “小禄子!”

  张炜对着门外大喊,一名贴身小太监连忙跑进来。

  “快!传咱家的命令,让大同府城所有在职官员,半个时辰内到镇监府集合!”

  小太监刚要走,张炜又喊住他:

  “等等!再派一队人去府城武库,拿着咱家的印信,立刻打开武库,把里面的甲胄、火铳、腰刀都运到镇监府来!

  告诉武库值守的千总,敢延误片刻,咱家砍了他的脑袋!”

  武库是大同府城的兵器重地,平日里由兵备道和镇监府共同掌管,此刻情急之下,张炜直接动用了镇守太监的特权。

  有了武器,才能装备集合来的官员,增加突围的胜算。

  “镇监。”

  一旁的锦衣卫千户卢剑星上前一步,躬身道:

  “代王府那边……是否要派人知会一声?

  代王殿下身边还有数百护卫,若是能联合他们,突围的把握更大。”

  张炜眼睛一亮,拍了拍额头:

  “倒是忘了这茬!

  代王府的护卫都是精锐,有他们相助,再好不过!”

  “咱家亲自去代王府!

  沈千户,你留在这里,督促官员集合,清点武库运来的武器,半个时辰后,咱们在镇监府正门汇合!”

  说罢,张炜在数十名锦衣卫的护送下,快步走出镇监府。

  此刻的大同府城,早已乱成了一锅粥。

  街头的百姓们扶老携幼,四处逃窜。

  不时有百姓的门户被“哐当”砸开,一群地痞流氓手持棍棒冲进去,紧接着便传来妇人的尖叫和器物破碎的声响。

  这些平日里被官府压制的泼皮,此刻借着战乱,竟公然劫掠,甚至凌辱妇人。

  张炜看在眼里,气得脸色铁青,却无能为力。

  他身边只有数十名锦衣卫,若是停下制止,恐怕连代王府都到不了。

  他咬了咬牙,催促道:“快走!莫管闲事!”

  锦衣卫们护着张炜,在混乱的人群中穿梭,不时推开挡路的百姓。

  有几个地痞见张炜穿着太监的蟒纹袍,以为是肥羊,提着刀围上来,却被锦衣卫拔出绣春刀,当场砍倒两人,剩下的人吓得魂飞魄散,再也不敢靠近。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代王府终于出现在眼前。

  此刻的代王府,朱红的大门紧闭,门楼上站满了手持长矛的护卫,箭搭在弦上,眼神警惕地盯着下方的混乱人群。

  大门两侧的石狮子旁,各守着十名护卫,腰间的腰刀出鞘,气氛紧张得一触即发。

  “开门!

  咱家是大同镇守太监张炜!

  有要事求见代王殿下!”

  张炜对着门楼上大喊,同时从怀里掏出鎏金印信,高高举起。

  门楼上的护卫头领眯着眼看了看印信,又看了看张炜身后的锦衣卫,不敢怠慢,连忙让人放下吊篮,将印信吊上去查验。

  片刻后,吊篮放了下来,里面除了印信,还多了一张字条,上面写着“验明印信,准予入内”。

  张炜不浪费时间,当即乘坐吊篮,进入代王府中。

  刚进门,便见代王朱鼐钧脸色惨白地站在庭院中,身边围着几名王府官员,个个神色慌张。

  看到张炜,朱鼐钧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快步上前:

  “张镇监!外面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如此混乱”

  张炜弯着腰喘了口气,额头上的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淌。

  他抬起头,看着朱鼐钧急切的眼神,又扫了一眼周围官员紧张的模样,声音带着几分嘶哑:

  “大王,王威勾结张天琳的流民军,已经诈开了东门、西门和南门,叛军正在城里烧杀劫掠,连府衙都被他们占了!

  再不走,等叛军围了代王府,咱们就是瓮中之鳖,连命都保不住了!”

  他往前凑了一步,语气更急:

  “咱家此次来,就是想请大王带着王府的护卫,跟咱家一起从北门突围。

  祖大寿将军正带着人在北门死守,熊经略的大军离大同府城只剩一日路程,只要咱们能冲出去,跟祖将军汇合,等熊经略一到,就能剿灭反贼,保住性命!”

  “什么?三门都破了?”

  朱鼐钧往后退了一步,身子晃了晃,幸好被身边的长史扶住。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暖玉,又抬头望了一眼王府深处那座紧闭着大门的银库,眼神突然变了。

  惊惶里多了几分犹豫。

  “可……可本王的银子还在府里啊。”

  朱鼐钧的声音低了下去。

  “那里面有几十万两银子,还有从江南运来的字画、玉器,要是就这么走了,岂不是全给叛军抢了?

  能不能……能不能让人先把银子运出去?”

  张炜听到这话,差点没背过气去。

  他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的代王。

  都什么时候了,满城都是叛军,人命都快保不住了,这位王爷居然还在惦记着他的银子!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着心里的火气,语气带着几分无奈:

  “大王!都火烧眉毛了!

  叛军说不定下一刻就杀到王府门口了,哪还有时间运银子?

  等逆贼进了府,别说银子,连您的性命都保不住!

  银子没了,日后还能再赚。

  命没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不行!”

  朱鼐钧猛地摆了摆手,厉声道:

  “王府的城墙比府城还厚,还有几百护卫,叛军一时半会儿攻不进来。

  本王就在这里等,等熊廷弼来了,让他剿灭反贼,再保住本王的银子。

  张镇监要是想走,就自己走,本王不走!”

  他嘴上说着“王府坚固”,心里却打着另一副算盘。

  王威当年能当上大同副总兵,靠的是他在代王府打通的关系,平日里逢年过节,王威送来的孝敬从没断过。

  在他看来,王威就算反了,也不敢动他这个“代王”。

  毕竟,反贼要想稳住大同的局面,还得靠宗室的名头。

  只要他留在王府,跟王威“通通气”,不仅能保住性命,还能守住他这几十年攒下的财富。

  “大王!您糊涂啊!”

  张炜急得直跺脚。

  “王威连朝廷的兵马都敢反,还会怕您这个代王?

  他要是真攻进王府,您那几十万两银子,只会让他更想杀您灭口!

  大王三思啊!”

  “本王意已决!”

  朱鼐钧转过身,背对着张炜,语气坚决。

  “张公公请回吧,不用再劝了。”

  张炜看着代王的背影,只觉得有些无语。

  真是良言难劝该死的鬼!

  他知道,再劝下去也没用,这位王爷已经被银子迷了心窍,听不进任何话了。

  可他不能就这么走了。

  代王世子朱鼎渭还在府里,那是代王府的继承人,也是朝廷看重的宗室子弟,绝不能让他跟着代王一起送死。

  “大王不肯走,咱家不勉强。”

  张炜的声音沉了下来,眼神却很坚定。

  “但代王世子绝不能留在府里!

  他是代王府的未来,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朝廷那边也没法交代!

  请大王准许世子跟咱家一起突围!”

  朱鼐钧愣了一下,转头看了一眼站在人群后的朱鼎渭。

  世子穿着一身青布便服,脸色虽白,却比他镇定得多,正担忧地看着他。

  他心里琢磨了一下:

  世子走了也好,要是自己真有什么不测,至少代王府还有个继承人。

  要是自己没事,等平定了叛乱,再把世子接回来就是。

  “好。”

  朱鼐钧痛快地答应了,对着朱鼎渭喊道:

  “鼎渭,你带着一百王府护卫,跟张公公一起出城。

  路上听张公公的话,等熊廷弼来了,再回来接本王。”

  “父王!”

首节 上一节 696/7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