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从哲率先躬身行礼,语气中满是敬佩。
他本因深夜被唤醒而有些昏沉,此刻听完皇帝的补充策略,只觉得思路豁然开朗,疲惫也消散了大半。
其余大臣也纷纷躬身称颂:“陛下英明!”
朱由校摆了摆手。
对于这些彩虹屁,朱由校向来是不感冒的。
“这些奉承的话大可不必说。
宣大之乱,拖得越久,越容易生变数。
若让王国樑站稳脚跟,再与其他边镇勾结,后续平定只会更难。
今日议定的策略,诸位需即刻去办:
兵部速发调令,户部筹备粮草,礼部拟写敕令与使者的文书,锦衣卫配合使者护送犒军物资……
务必让平叛之师早日启程!”
“臣等遵旨!”
众臣齐声应道,声音铿锵有力。
片刻后。
诸臣皆散去,布置剿抚宣镇之事。
而随着一道道圣旨从乾清宫发出,大明的战争机器已然全速运转:
兵部衙署内,吏员们连夜誊写调令,快马一匹接一匹地从署内奔出,直奔蓟镇、辽东与京营。
户部太仓外,士兵们正忙着将粮袋搬上马车,火把的光芒照亮了夜空。
京营的营地里,号角声骤然响起,士兵们从睡梦中惊醒,迅速穿戴甲胄,准备集结。
另外一边。
保安州新城。
这座小城距宣府城仅百里,城墙是三年前刚修葺过的,青灰色墙砖上还留着雨水冲刷的痕迹,城角的火路墩高高矗立,炊烟从墩顶的瞭望口袅袅升起。
本该是边镇寻常的暮色,却因一队疾驰而来的骑兵,添了几分紧张。
“是马副总兵的旗号!”
城楼上的哨兵高声喊道。
只见远处官道上,一队身披血污甲胄的骑兵奔来,为首者正是马世龙。
他胯下战马已近脱力,口鼻喷着白沫,甲胄上的箭孔还沾着干涸的暗红,身后跟着的京营残部虽疲惫,却仍保持着队列,握着刀枪的手未曾松懈。
守备江武早已接到哨探通报,亲自带着衙役和守军在城门内等候。
他年约四十,身材微胖,平日在保安州过得安逸,此刻见马世龙这般狼狈模样,脸上满是敬畏与疑惑,连忙上前躬身行礼:
“末将保安州守备江武,恭迎马副总镇!不知副总镇驾临,有失远迎……”
“不必多礼。”
马世龙翻身下马,然后对着江武说道:
“宣府城陷,王国樑弑钦差谋反,本将率部突围至此。
如今保安州需由本将接管,即刻传令:
全城守军集合,军册、粮草账簿一并呈来!”
江武心头一震,虽惊于宣府兵变,却不敢违抗。
马世龙是朝廷任命的副总兵,职级远在他这个守备之上。
他连忙点头应下,转身吩咐亲兵去召集守军,自己则引着马世龙往守备衙署走。
不多时,八百一十九名保安州守军便在衙署前的空地上列队。
马世龙亲自点验,将其中精壮者编入京营残部,又派自己的亲信接管了城门守卫与粮仓钥匙。
江武虽仍挂着守备之名,却已被彻底架空,只能在一旁喏喏听命。
而将这些事情做完,世间也就到了深夜了。
守备衙署的正堂内,烛火摇曳。
马世龙捧着一碗热茶,却没心思喝。
一名从宣府逃出来的军卒刚向他禀报了王国樑这几日的所作所为。
擒拿镇守太监刘坤枭首、打开府库赈济百姓、给军户补发粮饷,甚至喊出“宣府人治宣府”的口号。
“好一手收买人心!”
马世龙猛地攥紧拳头,茶碗在手中微微颤抖。
“底层士卒只认粮饷,百姓只求安稳,王国樑这是把‘反贼’的名头,换成了‘为民请命’的幌子!”
他越想越沉重,原本以为王国樑只是被逼谋反,却没料到对方竟有这般手段。
若是宣府军民真被笼络,再想平定,怕是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就在他心绪烦乱之际,衙署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两名风尘仆仆的传令兵掀帘而入,其中一人手里还攥着两封书信,脸上满是兴奋:
“将军!周参将、赵参将回信了!他们愿听将军调遣!”
马世龙连忙接过书信,就着烛火细看。
东路杯来永宁参将周通在信中写道:
“王国樑弑钦差、谋叛逆,天人共戮之!
末将愿率三千部曲,即刻从永宁出发,赴保安州听令,共讨逆贼!”
南路顺圣蔚广参将赵承业的信更简短,却态度坚决:
“顺圣川东城已整备兵马,三日内可至,愿随将军平叛!”
“好!好!”
马世龙连说两个“好”字,紧绷的脸色终于有了几分缓和。
周通、赵承业二人各带三千兵卒,再加上自己麾下的京营残部与保安州守军,总兵力已达八千。
虽算不上精锐云集,却也有了与王国樑对峙的底气。
他抬头看向窗外,夜色似乎也没那么沉了,
“只是这吴谦……”
想到上西路万全右卫参将吴谦至今未回信,他眉头又微微皱起。
“怕是还在观望,需派人再去催问。”
话音刚落,衙署外又传来一阵驿铃响,一名身披“驿卒”服饰的骑手疾驰而至,翻身下马时险些摔倒,手里高举着一封盖着兵部火漆印的文书:
“马副总兵!朝廷急报!”
马世龙快步迎出去,接过文书,撕开火漆封口,展开一看,眼底瞬间燃起光芒。
文书上写得明明白白:
陛下命熊廷弼为宣府剿抚主帅,率一万辽军、两万客军南下。
陈策为先锋,领南兵、川兵一万、蓟镇一万兵马先行。
另调京营骑兵三千、神机营两千,由曹文诏、曹文耀兄弟统领,赶赴保安州汇合。
算上自己麾下的八千人,平叛大军总计六万三千人,且皆是辽军精锐、京营劲旅与蓟镇老兵!
“六万三千人……”
马世龙喃喃自语,心中彻底安定下来。
熊廷弼在辽东平定建奴,威名远播,有他挂帅,足以震慑宣府叛军。
陈策麾下的川兵南兵骁勇善战,曹文诏、曹文耀的京营,尤其是神机营,带着都是新式火器与火炮。
这般兵力配置,对付王国樑那点临时拼凑的叛军,绰绰有余。
他走到衙署前的空地上,望着远处正在整备的士兵,腰间的环首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王国樑!”
马世龙眼神闪烁。
“你以为杀了钦差、笼络了民心,就能据城作乱?
如今天兵云集,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挡!”
此番,他要让王国樑付出代价。
他要协助熊廷弼,彻底整顿了宣府。
不还给宣府一个朗朗乾坤,钦差之死的污点,便在他身上洗刷不去了!
他的政治生涯,还不想终结在宣府!
九月总结以及月初双倍月票期求月票!
读者朋友们,这个月的更新,是我提笔写网文以来,写最多,也是最拼的一次。
一个月更新五十万字,还有谁?
不是想卖惨,是真的想跟你们说:
他娘的,这段时间,是真的要累死了!
每天睁眼就盘算着码字,白天赶完工作,晚上回家连口热饭都顾不上扒拉,就扎进电脑前。
手指在键盘上翻飞,有时候码到后半夜,站起来腿都是麻的,眼睛盯着屏幕看久了,字都变成了重影。
日更一万字是常态,偶尔冲两万字的时候,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
现在回头想,其实挺后怕的。
前阵子刷到同行猝死离世的消息,我盯着屏幕愣了好久。
我跟他一样,白天要应付现实里的工作,晚上才能偷出时间跟故事里的人“打交道”,一天就睡四五个小时,有时候心脏突突跳,真会忍不住想:
会不会下一个就是我?
还好我这人不爱钻牛角尖,没那么多精神内耗,加上还没到三十岁,精力还算能扛,这才没掉链子。
但我心里清楚,网文这碗饭,真没那么好端。
我没别人那样的天赋,人家日更四千,成绩就能稳稳当当。
我得把键盘敲到手指发酸、腰酸背痛,日更一万、两万,才能勉强追上人家的脚后跟。
但人生就是这样,没办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