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569节

  草原女子的宿命本就如此。

  与其在混乱中飘零,不如待在他身边。

  虽为妾室,却能得一方安稳,衣食无忧。

  “自然是忧心大金存亡的事情。”

  皇太极的声音缓和了些。

  他伸手将娜木钟拉到身前,让她坐在自己腿上。

  娜木钟的身体微微一僵,随即放松下来,顺从地靠在他怀里。

  皇太极的手掌顺着她的蒙古袍下摆向上摩挲。

  手指触到她腰间的绸带时,轻轻一扯,绸带便松了开来。

  他的动作带着几分随意的把玩。

  这番动作,自然是惹得娜木钟呼吸渐渐急促,脸颊泛起红晕。

  但她却不敢有丝毫反抗,只能将头埋得更低。

  过了许久,皇太极才停下动作。

  看着怀中眼波流转、春潮涌动的美人。

  皇太极指尖轻轻挑起她的下巴,语气里多了几分郑重:

  “阿巴噶部的人,还没有和你联系吗?”

  娜木钟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她定了定神,轻声回道:

  “有是有联系,只是……他们不愿意和大汗结盟。”

  她出身蒙古阿巴噶部,是博尔济吉特多尔济的女儿。

  而阿巴噶部并非普通部落,那是元代东道诸王的后裔部落。

  名字里的“阿巴噶”在蒙古语中意为“叔父”,专指成吉思汗兄弟的后裔族群。

  部落的核心氏族,是别里古台后裔统领的也可万户。

  嘉靖之时,该部驻牧在大兴安岭以东。

  与阿鲁科尔沁部、四子部等组成阿鲁蒙古联盟。

  达延汗改革后,虽被划归喀尔喀万户管辖,却始终保持着相对独立的地位,在蒙古各部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皇太极当初纳娜木钟为妃,一是觊觎她美色。

  娜木钟本就是草原上有名的美人,肌肤白皙,眉眼灵动,比女真女子多了几分柔媚。

  更重要的,是出于政治考量。

  他想借着娜木钟的出身,拉拢阿巴噶部。

  进而争取整个喀尔喀蒙古的支持。

  如今大金与明军对峙,若是能得蒙古各部相助。

  不仅能补充兵力,还能从侧面牵制明军。

  胜算便能多几分。

  “不愿意结盟?”

  皇太极的眉头又皱了起来,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但这丝失望很快便消散了。

  他抬手抚摸着娜木钟的头发,语气平静了些:

  “有联系了就好,结不结盟,倒也无关紧要。”

  “眼下最重要的,是让阿巴噶部保持中立。”

  最好不要与明国勾结,更不要和大金互相为敌。

  只要他们不添乱,待我打赢了明军。

  再回头拉拢他们,便是易如反掌。

  娜木钟听着他的话,心中暗自感叹:

  皇太极果然与林丹汗不同。

  林丹汗只知用武力征服蒙古各部,最后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而皇太极,既有枭雄的狠厉,又有当政者的圆滑。

  懂得审时度势,也懂得循序渐进。

  这样的人,才能在草原上生存下去。

  “大汗放心,臣妾会再派人去与阿巴噶部联络,晓以利害,说不定能够说服他们。”

  皇太极满意地笑了笑,低头在她额上印下一个轻吻,接着,伸手拿起那碗温热的蒙古奶茶,喝了一口。

  酥油的醇厚混着炒米的香脆,暖意顺着喉咙滑入腹中,驱散了几分连日来的疲惫与焦虑。

  他搂着娜木钟,目光望向殿外漆黑的夜空,心中暗自盘算:

  阿巴噶部中立也好,至少少了一个敌人。

  接下来,只需专心应对明军的换防。

  待开春决战之时,定要一举击溃熊廷弼,为大金搏出一条生路!

  就在这个时候,门外传来侍卫的声音。

  侍卫隔着殿门禀报:

  “大汗,户部右侍郎范文程求见!说是有重要的事情要面奏!”

  皇太极闻言愣了一下,原本搂着娜木钟的手臂当即松开,起身整理了一下玄色皮袍的衣襟。

  他转头看向娜木钟,语气带着几分安抚:

  “爱妃,你先去后殿等候。我处理完政务,便来找你。”

  娜木钟乖巧地点了点头,没有多问,提起蒙古袍的下摆,轻步退出正殿,转入后殿。

  娜木钟刚离开没多久,殿外便传来脚步声。

  范文程身着一身青色官袍,腰系玉带,稳步走了进来。

  如今的范文程,早已不是努尔哈赤时期那个任人欺凌的小吏。

  他已是大金汉人文官的领袖,跻身决策层,深受皇太极信任。

  努尔哈赤在位时,他连自己的妻女都护不住,八旗贵族子弟常常借着“清查汉人”的名义,上门骚扰,妻女受辱也只能忍气吞声。

  可如今,他出入皇宫无需通报,议事时能与皇太极同坐,连女真贵族见了他,都要客客气气地称一声“范侍郎”。

  再也没人敢随意欺辱他。

  皇太极坐在御座上,指了指旁边的锦凳:

  “范卿,坐。到底是什么大事,让你这般急切求见?”

  范文程没有落座,而是上前一步,脸上带着笑意,躬身禀报:

  “大汗,是好消息!”

  “熊廷弼、孙承宗、杨涟他们,已经开始着手整顿辽东镇了!”

  “辽阳副总兵张秉益、参将吴奉先等人,不愿束手就擒,打算在辽东掀起兵变!”

  “张秉益还特意派人绕过明军防线,送来密信,邀大汗出兵相助。

  只要大汗肯出兵,他们愿做内应,里应外合击溃明军!”

  这话一出,皇太极猛地从御座上直起身,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眼中满是惊喜。

  但这份惊喜只持续了片刻,他的眉头又微微皱起,眼中多了几分怀疑。

  他盯着范文程,语气带着审慎:

  “此事是真是假?张秉益会不会是熊廷弼派来的诱饵?故意设下圈套,引我们出兵?”

  范文程摇了摇头,语气笃定:

  “大汗放心,张秉益他们绝不可能是熊廷弼的棋子。”

  “他们吃空饷、占军田、私通外敌,桩桩件件都是杀头的罪。

  如今明国要整顿辽东,他们是为了求活,才敢铤而走险发动兵变,怎么会甘心做熊廷弼的棋子?”

  “不过……”

  他话锋一转,语气多了几分谨慎。

  “熊廷弼老谋深算,整顿辽东不可能毫无准备。

  张秉益的兵变,或许会遇到阻碍,大汗若要出兵,仍需多加小心。”

  皇太极缓缓点头,心中已经是开始盘算了:

  若是辽东真的内乱,张秉益做内应……

  这岂不是他皇太极翻身的机会?

  之前担心明军开春进攻,担心大金粮草不足,可若是能借兵变之机击溃明军,抢夺粮草,大金的危机便能迎刃而解!

  只是

  熊蛮子那家伙,会连自己手下的人都镇不住?

  ps:

  9000字大章!

  还有比我更新更多的作者吗?

  求月票!

  求订阅!!!

第412章 蠹贼伏诛,肃清辽东

  赫图阿拉皇宫正殿。

  范文程躬身立在案前,眼角的余光始终留意着皇太极的神情。

  方才他提及张秉益邀兵时,黄台吉眼中虽闪过光亮,但眉头微皱,显然是在权衡风险。

  作为跟随皇太极多年的汉臣,范文程最是清楚,这位曾经的四贝勒看似果决,实则从不打无把握之仗,此刻的犹豫,便是怕落入明军的圈套。

  范文程当即在一边劝慰道:

首节 上一节 569/7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