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545节

  他放下手中的茶盏,点头道:“让他进来。”

  没过多久。

  方从哲的身影便出现在东暖阁门口。

  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臣,身着一品绯色官袍。

  他进门后,对着朱由校行礼跪拜。

  “臣内阁首辅方从哲,恭请陛下圣恭万安!”

  “元辅辛苦了,赐座。”

  朱由校指了指一旁的锦凳,又示意魏朝递上一杯热茶。

  魏朝捧着描金茶盏快步上前,他小心翼翼地将茶盏递到方从哲面前。

  方从哲接过茶盏,却没心思抿一口。

  待方从哲坐定,朱由校当即问道:

  “元辅清早赶来,不知是何事?难道是西夷那边有了消息?”

  方从哲连忙起身,双手将书册奉上:

  “陛下圣明!昨日李主事随西夷使臣观灯,已将他们的诉求摸得清楚,这便是整理好的详册,请陛下过目。”

  魏朝快步上前,接过书册,轻轻放在朱由校面前的御案上。

  朱由校伸手拿起书册,缓缓翻开。

  起初他还神色平静,可随着目光扫过一行行字迹,眉头渐渐拧成了疙瘩,嘴角的弧度也一点点沉了下去。

  “西班牙以马尼拉为基地,求开漳州、泉州为通商口岸?还想自由停靠商船?”

  他低声念出第一句,眼底已闪过一丝冷意。

  待看到“请求与大明皇帝通婚”时,他表情有些奇怪。

  一个海外蛮夷,竟敢还想要和我大明联姻?

  什么档次?

  也不照照镜子。

  除非那公主长得像费雯·丽、海蒂·拉玛、玛丽莲·梦露那般,他倒是会考虑考虑。

  穿越做了皇帝,西洋马自然也是要试一试的。

  朱由校收回思绪,继续往下翻,脸色却愈发难看。

  他原以为西班牙已经够过分了。

  没想到葡萄牙的诉求更甚:

  “正式承认澳门殖民合法性”、“解除葡船岁入 2艘的限制”、“降低关税”、“增设教堂”.

  澳门本是暂借,如今竟要“殖民合法化”?

  还想借着教堂传播异教,这是要在大明的土地上搞“文化入侵”!

  最让他震怒的是荷兰的要求。

  “割让澎湖”、“开放厦门、金门贸易”、“终止葡萄牙澳门独占权,由荷兰接管中介贸易”。

  朱由校的指尖猛地攥紧书册,纸页被捏出深深的褶皱,他再也按捺不住,“啪”的一声将书册拍在御案上。

  “哼!”

  朱由校的冷哼声在暖阁里回荡,带着彻骨的寒意。

  把我大明当什么了?

  当那日后任人宰割的大清?

  通商便罢了,还敢提割地、通婚、文化入侵!

  真当朕给他们脸了?

  他想起穿越前史书里大清的屈辱,再看看眼前这些西夷的狂妄诉求,怒火几乎要烧到头顶。

  他绝不会让大明重蹈覆辙,这些触及底线的要求,别说答应,连谈判的余地都没有!

  方从哲站在下方,见皇帝震怒,脸上悄悄露出一丝窃喜。

  他就知道,这些西夷的无理要求定会惹恼陛下,看来“驱逐蛮夷、恪守祖制”的主张,终于要被采纳了。

  他连忙躬身,语气带着几分恳切:

  “陛下息怒!

  这些西夷本就是化外蛮夷,不知礼仪,更无敬畏之心,所求之事处处透着贪婪,还敢觊觎我大明领土与帝室血脉,实在居心叵测!

  依老臣之见,不如仿照太祖、成祖旧制,将他们驱逐出境,断绝通商之念,免得日后再生事端!”

  朱由校的胸膛仍在起伏,怒火却渐渐平复。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书册上“白银换生丝、瓷器”几字上。

  西夷虽狂妄,但他们在美洲劫掠的白银,却是大明此刻急需的“救命钱”。

  辽东军饷缺口未补,江南税改尚未完全落地,若能通过通商赚取白银,既能充盈国库,又能借机掌控海外贸易,总比让民间走私赚走大头要好。

  况且

  这只是那李明一人之言。

  这些个科举出来的官员,对那些西夷本就抱着极大的成见,在他们话语之中添油加醋,倒也不是不可能。

  还是要让更多人去试探。

  而且

  就算这些西夷猖獗,那也且让他们多嚣张一会。

  等朕操持完国内的事情,让他们回忆回忆什么叫上帝之鞭!

  朱由校深吸一口气,语气恢复了几分冷静。

  “驱逐倒不必。西夷的白银有用,通商之事可以谈,但他们的无理要求,一个都不能答应。”

  方从哲闻言,脸上的笑意瞬间僵住,心中涌起几分可惜。

  他原以为陛下会彻底打消通商的念头,没想到竟还是要谈。

  可他不敢反驳,只能垂首听着,等着陛下的后续吩咐。

  “传朕的旨意,让礼部主客司郎中专责此事,司礼监的人也参与其中,与西夷使臣谈判。”

  朱由校缓缓开口,条理清晰。

  “通商口岸,只许开天津一处。

  天津有水师镇守,便于监管,绝不能再开漳州、泉州、厦门这些沿海要地,免得他们借机渗透。

  关税额度可以商量,但必须以大明的规制为准,绝不能让他们占了税收的便宜。

  葡船岁入 2艘的限制可以放宽,但得按我们定的数量来,不能由着他们胡来。”

  “至于割地、通婚、承认澳门殖民、增设教堂这些要求,一概驳回,连提都不许再提。

  告诉西夷,想通商,就得守大明的规矩。

  不想守规矩,就滚回去,大明不缺这一笔买卖!”

  “若是觉得朕过于霸道,他们大可发兵来打。

  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朕倒是要看看,他们有几斤几两!”

  此刻的大明,可不是这些弹丸之国可以碰瓷的。

  方从哲心中虽仍有抵触,却也知道陛下心意已决。

  只得在心中叹了一口气。

  哎~

  陛下看似震怒,实则比谁都清醒,既不会因愤怒而盲目排外,也不会因贪求白银而妥协底线。

  他特意吩咐李明将西夷往坏处写,没想到陛下不中招啊!

  方从哲只能躬身领命,声音带着几分无奈:

  “老臣遵命!臣这就去传旨给礼部,让他们按陛下的吩咐,与西夷交涉,绝不让他们越雷池半步。”

  朱由校点点头,挥了挥手:“去吧。谈判期间,让李主事继续盯着西夷的动静,有任何异常,即刻报来。”

  “老臣遵命!”

  说完,方从哲有些疲惫的出了东暖阁。

  方从哲的身影刚消失在暖阁门外,朱由校便起身走到墙边,抬手掀开挂在壁上的《大明海防全图》。

  绢布制成的地图上,江南沿海的松江、苏州、漳州等港口用朱红圈出,天津卫的位置则用鎏金标注,连海面上的航线都画得清晰分明。

  他指尖轻轻划过松江府的标记,眼底闪过一丝冷冽。

  那里不仅是江南税改的关键之地,更是走私贸易的重灾区,多少地方官、士绅与海盗勾结,靠着将大明的丝绸、瓷器私下卖给西夷,赚得盆满钵满。

  “通商一开,这些人的好日子,也该到头了。”

  朱由校低声自语。

  他清楚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德性。

  一旦朝廷将海外贸易收归官营,断了他们的财路,定会有人跳出来作乱。

  轻则散布流言,说“通商辱国”,重则勾结海盗,甚至佯装倭寇,袭扰沿海州县,试图逼朝廷恢复走私。

  可他早已做好了应对之策。

  若是江南真有人敢铤而走险,他正好以“平倭靖海”为名,调京营与天津水师南下。

  届时大军压境,不仅能肃清海盗,还能借机整顿江南官场,将那些与走私勾结的蛀虫一网打尽。

  至于天津卫,他更是有恃无恐。

  水师虽还在扩建,但新造的“镇海”、“靖海”两艘福船已下水,每艘配备十二门大炮,足以应对小规模的海盗袭扰。

  “敢来天津闹事,就让他们尝尝火炮的滋味。”

  不过,他也清楚,天津水师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支撑“天下第一水师”的目标。

  眼下造船厂每月只能造出一艘新船,熟练的水手与炮手也还在招募训练中。

  但他并不着急。

  只要通商启动,天津作为唯一的通商口岸,关税收入定然可观。

  他已打算将关税的三成专门拨给水师,用于扩建船厂、改良火炮、招募兵员。

  用西夷的白银,养大明的水师,再用水师守护通商航线,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用不了五年,天津水师定能超越那些海盗,成为大明乃至整个东亚最强大的海上力量。

首节 上一节 545/7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