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身后的斥候已经传来消息,刘兴祚的骑兵离他们只有半日路程,再钻山林,不等绕过去,就会被追兵追上。
“攻?还是绕?”
这个问题在他脑海中反复盘旋。
攻冰堡,若是短时间拿不下来,追兵一到,就是前后夹击。
绕小道,时间根本来不及。
他深吸一口气,对着身旁的斥候下令:“去查!前方冰堡是谁在守?明军有多少兵力?”
斥候领命,快马加鞭朝着冰堡方向奔去。
半个时辰后,斥候气喘吁吁地赶回来,翻身下马禀报道:
“大汗!冰堡城头插的是参将旗帜,上面写着‘李’字!
看城头的明兵数量,约莫有两千人,多是步兵,骑兵很少!”
“参将?李姓?”
皇太极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在辽东征战多年,明军中有名有姓的将领他大多知晓,总兵、副将级别的暂且不论,一个小小的参将,还姓“李”,能有什么本事?
恐怕是熊廷弼临时派来凑数的,连像样的将领都没舍得派。
“区区一个参将,也敢拦本汗的路?”
皇太极勒马向前,目光扫过麾下的八旗子弟。
虽然众将士们连日赶路疲惫,但只要能拿下这座冰堡,就能顺着大路直奔赫图阿拉,摆脱追兵。
这个险还是值得冒的。
当然,真正让皇太极冒险的,有很大的原因,便在守将身上。
若是有名的将军镇守前方冰堡,他肯定绕路。
但.
李姓参将?
路边一条罢了!
两千步兵守一座小冰堡,建奴骑兵全力冲锋,用不了一个时辰就能攻破!
他当即对着身后的恩格德尔下令:
“让蒙古八旗的人休整片刻,等会先派一队人去佯攻,试探一下明兵的底细!”
“是!”
恩格德尔连忙领命,转身去安排士兵。
建奴士兵们听到要攻冰堡,虽有疲惫,却也燃起了斗志。
山道太折磨人了,有些地方,根本连道路都不算,还需要人为开道。
前面的冰城虽然难攻。
但只要冲过去,就能回家,就能摆脱身后的追兵。
更何况,前面冰堡的守将,还是一个不知名的小角色。
可皇太极和他手底下的八旗子弟不知道,此刻冰堡城头,那个被他视作“无名参将”的李姓将领,正凭栏而立,望着远方的建奴队伍,眼中满是锐利的光芒。
他身着轻甲,头戴毡帽,背披红色披风,腰间悬着一柄环首刀,正是在另一个时空中搅动天下、推翻大明的闯王李自成。
只因朱由校的提前布局,让这个闯王出现在辽东,还挡在皇太极前往赫图阿拉的必经之路上。
让这场本不该出现的“皇太极战闯王”,就这么水灵灵的出现了。
ps:
一天更两万多字,身体有点顶不住了。
两点半,还没洗澡。
晕~
另外。
求一下订阅~
这对我真的很重要!!!
第396章 堡前折戟,杀伐果断
大柳河的寒风裹着冰粒,刮在人脸上像刀子割肉。
皇太极勒马立于高坡之上,目光死死盯着前方那座两丈高的冰堡。
城头的“李”字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隐约能看到明兵在垛口后走动的身影。
身后的斥候刚传来消息,刘兴祚的追兵离此已不足半日路程,每多拖延一刻,危险就多一分。
“没时间等了!立刻造攻城器具!”
皇太极猛地挥下马鞭。
身后女真兵卒们不敢怠慢,纷纷放下手中的兵刃,就地取材。
有的劈砍路边的枯树,有的拆毁随身携带的辎重车木板,还有的用绳索将冰块与木头捆在一起,充当简易盾牌。
寒风中,斧凿声、木头碰撞声、士兵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
冻得手指青紫的士兵们咬着牙干活,却没人敢停下。
所有人都知道,能不能活着逃回赫图阿拉,全看能不能尽快攻破这座冰堡。
半个时辰后。
数十副简陋的云梯终于造好:
木头做梯身,横档用粗绳捆扎,顶端削得尖尖的,看着便透着仓促。
临时拼凑的战车更显粗糙,木板薄得能看到缝隙,只能勉强挡住流矢,根本扛不住火铳的铅弹。
“够了!”
皇太极看着这些“攻城利器”,眼中没有丝毫不满。
在他看来,这座两丈高的小冰堡,根本无需精良器具。
只要让精锐踩着云梯冲上去,撕开一道口子,明军的防线必破。
他抬手召来恩格德尔。
“恩格德尔!”
“奴才在!”
恩格德尔快步上前,单膝跪地。
“你去驱使那些科尔沁俘虏打头阵,让他们扛着云梯冲,用他们的命消耗明军的火器和滚木!”
皇太极的声音没有一丝波澜,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蒙古八旗随后跟上,架云梯登城;除正黄旗留作后备,其余八旗精锐作为第三梯队,一旦蒙古八旗撕开缺口,就立刻冲进去,务必一战而下!”
他顿了顿,眼神陡然锐利:
“记住,攻势不能断!绝不给明军调整的时间!半个时辰内,我要看到咱们的旗帜插在冰堡上!”
“嗻!”
恩格德尔应声起身,转身走向俘虏队伍。
他麾下的蒙古八旗兵立刻举起弯刀,对着被绳索串联的科尔沁俘虏厉声喝骂:“都给我起来!扛上云梯,往前冲!敢退一步,立刻砍了!”
俘虏们本就冻饿交加,此刻听到喝骂,吓得浑身发抖。
他们哆哆嗦嗦地扛起沉重的云梯,冻得僵硬的手指根本抓不稳,每走一步都踉跄不已。
有的俘虏实在扛不动,刚想放下,就被蒙古八旗兵的弯刀劈中后背,鲜血瞬间染红了雪白的衣襟,倒在雪地里没了声息。
“冲!快冲!”
恩格德尔骑着马,手中的马鞭不断抽打在俘虏身上,监军的士兵们更是举着弓箭,对准了那些犹豫不前的俘虏。
在他们眼中,这些俘虏不是人,只是消耗明军火力的“炮灰”。
俘虏们在刀箭的威逼下,哭嚎着朝着冰堡冲去。
冰堡城头,李鸿基早已看清了建奴的动向,他对着身旁的副将冷声道:
“果然用俘虏当炮灰,传我命令,火铳手准备,等他们靠近五十步再射!弓箭手盯着后面的蒙古八旗,别让他们趁机架梯!”
“是!”
副将高声应道,命令很快传遍城头。
明兵们握紧了手中的火铳,箭手们拉满了弓弦,目光紧紧盯着冲来的俘虏队伍,眼中没有丝毫怜悯。
战场之上,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随着距离越来越近,冰堡城头突然响起一声大喝:“放!”
“砰砰砰!”
数百支火铳同时开火,铅弹带着尖锐的破空声,朝着俘虏队伍飞去。
冲在最前面的俘虏纷纷倒地,鲜血溅在雪地上,很快又被新的尸体覆盖。
剩下的俘虏吓得魂飞魄散,有的想往回跑,却被身后的蒙古八旗兵射死。
有的只能闭着眼,继续往前冲。
皇太极勒马站在远处,看着俘虏们像割麦子一样倒下,眼中没有丝毫波动。
他抬手对着蒙古八旗的方向一挥:“该你们上了!”
早已准备好的蒙古八旗兵立刻催马冲锋,他们扛着云梯,踩着俘虏的尸体,朝着冰堡冲去。
城头的明兵见状,立刻抛下滚木擂石,“轰隆隆”的声响中,不少蒙古八旗兵被砸中,连人带梯摔在雪地里,惨叫连连。
可建奴的攻势没有停。
第三梯队的八旗精锐已经开始攻城了。
然而。
两刻钟的时间过去了。
蒙古八旗兵的尸体在城下堆成了一座小小的尸山。
却丝毫没有攻破冰堡的意思。
杜度率领的八旗精锐已经开始轮番冲锋,却始终被挡在冰堡之外。
明军的火铳轮换着开火,铅弹像暴雨般倾泻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