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523节

  擒下这位“伪元余孽”,正是他经略草原的第一步!

  “林丹汗已逃!降者不杀!”

  刘兴祚猛地扯开喉咙,声音穿透风雪,传遍整个战场。

  身后的亲兵们见此情形,立刻接力大喊,一声声“降者不杀”像惊雷般,炸在每一个察哈尔士兵的耳边。

  正在抵抗的察哈尔士兵们,本就因怯薛军溃败而心生退意,此刻听到“林丹汗已逃”,又看到那面九旃白旗确实在远去,最后的战意瞬间崩塌。

  有人率先扔掉弯刀,跪在雪地里双手抱头。

  有人转身就跑,却被身后的明军骑兵追上,一刀斩落马下。

  还有些侥幸逃脱的,也只是朝着远离战场的方向疯跑,连同伴的呼救都顾不上。

  没了军心的抵抗,只剩下徒劳的挣扎。

  明军骑兵像虎入羊群般,在战场上纵横驰骋。

  他们策马追击逃窜的残兵,弯刀挥舞间,血花溅落在雪地上,很快又被新的落雪覆盖。

  投降的人越来越多。

  许多明军开始下马收拢投降的士兵,用绳索将他们串联起来,防止有人趁机逃脱。

  科尔沁骑兵则冲进营地,将被关押的亲族解救出来,欢呼声与哭泣声交织在一起。

  战场之中。

  刘兴祚勒马立于高坡,玄色披风被风吹得猎猎作响,他望着下方明军与科尔沁骑兵追剿残敌的惨状,眼中没有半分怜悯,反而有几分快意。

  不过。

  当他的目光扫向林丹汗逃亡的西北方向时,他的眼神骤然锐利,手中马鞭猛地指向那个方向:

  “分出五百骑兵,追!林丹汗不能跑!”

  他清楚,擒下这位“伪元余孽”,不仅能震慑草原各部,更能彻底断了察哈尔部死灰复燃的可能。

  这是大明在草原立威的关键一步,绝不能失手。

  “在下愿往!”

  布和几乎是立刻应声。

  他刚从营地救出几名幸存的亲族,亲眼看到科尔沁部的帐篷被烧毁、牛羊被劫掠、族人横尸雪地,心中的怒火早已烧到了顶点。

  不等刘兴祚再吩咐,他已翻身跃上一匹健壮的蒙古马,身后的科尔沁骑兵也纷纷跟上。

  他们大多是“一人三马”,早已备好替换的战马,就是为了应对此刻的追击。

  “林丹汗!你跑不掉的!”

  布和怒吼一声,策马冲入风雪,身后的五百骑兵紧随其后,马蹄踏碎积雪,在雪原上留下一道深深的痕迹,朝着林丹汗逃亡的方向疾驰而去。

  风雪中。

  一场追逐战在草原上展开。

  林丹汗伏在马背上,死死攥着缰绳,亲卫们护着他,拼命催促战马狂奔。

  可他们仓促出逃,只带了一匹换乘的马,跑了不到二十里,战马便开始大口喘着粗气,白沫从嘴角溢出,四蹄踉跄。

  又跑了十里,那匹战马终于支撑不住,前腿一软,轰然倒地,将林丹汗狠狠掀翻在雪地里。

  “废物!没用的东西!”

  林丹汗摔得浑身酸痛,爬起来后对着倒地的战马破口大骂,又慌忙转向亲卫:

  “快!把你的马给我!”

  可不等亲卫翻身下马,身后便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与喊杀声,像催命的鼓点,越来越近:

  “林丹汗!死来!”

  布和一马当先,胯下的战马虽也气息粗重,却仍有马力。

  他一路换了两次马,就是为了这一刻。

  身后的骑兵们也纷纷举起弯刀,形成一个扇形,将林丹汗与他的亲卫团团围住。

  林丹汗看着周围密密麻麻的刀光,感受着冰冷的雪粒打在脸上,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彻底破灭。

  他踉跄着后退两步,目光扫过那些举着鸟铳、拉满弓弩的明军与科尔沁骑兵,喉咙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咽下一口冰凉的唾沫。

  “别杀本汗!本汗愿意投降!”

  他突然双膝跪地,声音带着哭腔,早已没了往日“草原大汗”的威严。

  什么祖宗留下的荣耀,什么漠南草原的霸业,在“活下去”面前,都成了不值一提的泡影。

  他甚至不敢抬头看那些围着他的骑兵,只死死盯着地上的积雪,生怕下一秒就有箭矢穿透自己的胸膛。

  他身边的亲卫们见状,面面相觑,眼中满是失望与无奈。

  他们曾是察哈尔部最忠诚的卫士,跟着林丹汗南征北战,可如今,自家大汗都已跪地投降,他们又何必再抵抗?

  有人率先扔掉了手中的弯刀,“当啷”一声落在雪地上,紧接着,其余亲卫也纷纷放下兵刃,束手就擒。

  布和勒马站在林丹汗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这个跪在雪地里的“草原共主”,眼中满是鄙夷。

  他想起小时候听族中老人说的。

  草原大汗当是顶天立地的英雄,宁可战死,也绝不跪地求饶。

  可眼前的林丹汗,却连一条狗都不如。

  “蒙古人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布和冷冷地开口,声音里没有丝毫温度。

  若是草原上的大汗都像林丹汗这般懦弱,那蒙古人永远只能做别人的奴才,永远抬不起头。

  他懒得再跟林丹汗多说一个字,只抬手挥了挥。

  两名科尔沁亲卫立刻翻身下马,拿出绳索,将林丹汗死死捆住。

  绳子勒进他的皮肉里,他却连挣扎都不敢,只是低着头,像条待宰的羔羊。

  布和调转马头,不再看林丹汗一眼,对着身后的骑兵下令:

  “把他押回去,交给威虏伯处置!”

  说完,便策马朝着战场的方向驰去。

  风雪中,只留下林丹汗被捆在马背上的身影,还有他那面曾象征“大汗威仪”、如今却沾满雪粒的九旃白旗,在寒风中无力地飘荡。

  很快。

  “林丹汗被生擒”的消息便由斥候传入刘兴祚耳中。

  哪怕刘兴祚性格稳住,但此刻眼中还是瞬间爆发出难以掩饰的狂喜。

  “好!好啊!”

  “哈哈哈哈!”

  刘兴祚放声大笑,声音在空旷的草原上回荡。

  生擒林丹汗,这功劳足以震动草原。

  论分量,仅次于红河谷阵斩努尔哈赤!

  要知道,林丹汗虽已落魄,却是草原上最后一位打着“大元后裔”旗号的大汗。

  擒下他,不仅能彻底震慑漠南草原各部,更能向陛下证明,他刘兴祚有经略草原的能力!

  他当即翻身下马,快步走到被押解过来的林丹汗面前。

  昔日不可一世的草原大汗,此刻被绳索捆得严严实实,皮帽歪斜,脸上满是雪粒与狼狈,早已没了半分“四十万蒙古之主”的威仪。

  刘兴祚围着他转了一圈,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

  “林丹汗,你不是要与大明为敌吗?不是要抢科尔沁的物资吗?现在,怎么不硬气了?”

  刘兴祚的嘲讽很是直接:林丹汗,不牛逼了?

  此刻的这位草原大汗低着头,大气不敢喘,只死死盯着地上的积雪,连反驳的勇气都没有。

  见到这样的林丹汗,刘兴祚一瞬间就没了抓弄的心思。

  对于一条死狗,侮辱他只会让自己掉份。

  刘兴祚转身对着亲卫喊道:

  “传我命令。”

  “将林丹汗被擒的消息传遍战场!察哈尔部残兵,降者不杀,顽抗者,格杀勿论!”

  闻此命令。

  刘兴祚的亲卫们立刻扯开喉咙,将消息传遍整个战场。

  那些仍在负隅顽抗的察哈尔精锐,本就因王汗逃亡而士气低落,此刻听闻大汗被擒,最后的抵抗意志瞬间崩塌。

  一个个扔掉兵刃跪地,举起双手高喊“愿降”,不到半个时辰,近万名察哈尔骑兵便尽数放下武器,被明军收拢看管。

  五千明军与科尔沁骑兵,击溃近两万察哈尔部众,还生擒了主帅林丹汗,这无疑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然而。

  刘兴祚看着被绳索串联起来的俘虏,心中却没有丝毫放松。

  林丹汗虽被擒,可皇太极还带着劫掠的物资在逃,若是让他逃回赫图阿拉,日后再想围歼,可就难了。

  就在他心中焦灼之际,南面的雪原上突然出现了一片明黄色的旗帜,旗帜上“陈”字格外醒目。

  是陈策的后军到了!

  刘兴祚心中一喜,当即翻身上马,带着几名亲卫,朝着那支队伍疾驰而去。

  陈策正勒马立于队伍前方,脸上带着几分风尘仆仆,却依旧沉稳。

  见到刘兴祚赶来,他当即翻身下马,拱手笑道:“威虏伯好本事!生擒林丹汗,这可是天大的功劳!”

  方才明军大汗的林丹汗已被生擒的话语,自然也传入了陈策的耳中。

  加之有斥候回禀前方消息,陈策对此处战局的变化,可以说得上是十分清楚。

  “陈帅客气了。”

  刘兴祚也翻身下马,不过他没有心情客套,反而有些焦急的说道:

  “林丹汗虽擒,却拖延了不少时间。不能让皇太极跑了。

  我派出去的斥候一直盯着皇太极,每隔半个时辰就传回消息,他带着牛羊和俘虏,行军速度不快,咱们应该还能追上。”

  陈策点了点头,伸手拍了拍刘兴祚的肩膀,很是自信的说道:

  “威虏伯放心,皇太极跑不远。他带着那么多辎重和俘虏,每日最多走三十里。

  而李秉诚李总兵早已率部在他回赫图阿拉的必经之路上设好了埋伏,萨尔浒、阿布达里岗这些要道,都被咱们的人堵住了。”

  他让亲卫展开舆图,当场就对舆图上的路线指指点点,眼中闪烁着运筹帷幄的光芒:

首节 上一节 523/7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