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493节

  “时候不早了。”

  朱由校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他伸手扣住海兰珠的腰肢,稍一用力,便将她打横抱起。

  “该歇息了。”

  “啊!”

  海兰珠猝不及防,发出一声轻呼,手臂本能地环住朱由校的脖颈,掌心触到他龙袍下温热的肌肤,脸颊瞬间红得能滴出血来。

  她不敢睁眼,只能将脸埋在朱由校的肩窝,心跳得如同擂鼓,连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朱由校抱着她,脚步稳健地走向内殿的床榻。

  锦帐早已放下,榻上铺着厚厚的锦被。

  他轻轻将海兰珠放在榻上,俯身凝视着她。

  少女紧闭着眼,睫毛剧烈地颤抖。

  “别怕。”

  朱由校轻声宽慰。

  没过多久,内殿之中,便生起了少儿不宜的声音。

  外殿的软榻旁,本布泰抱着小羊玩偶,好奇地竖着耳朵。

  她听不懂内殿传来的细碎声响,只觉得那声音软软的,像姐姐们在草原上唱的歌谣。

  见哲哲站在一旁,脸颊通红,她便蹦蹦跳跳地跑过去,仰着小脸问道:

  “姑姑,姐姐和陛下在里面做什么呀?为什么声音怪怪的?”

  哲哲闻言,连耳尖都泛起了红。

  她强压着心头的燥热,弯腰摸了摸本布泰的头,声音带着几分不自然。

  “他们……他们在玩一个大人的游戏呢。”

  “大人的游戏?”

  本布泰歪着脑袋,眼睛亮晶晶的。

  “好玩吗?本布泰也想玩!”

  “傻孩子。”

  哲哲无奈地笑了笑,脸颊的红晕更深了,她轻轻刮了刮本布泰的鼻尖。

  “这游戏要等你长到姐姐这么大才能玩,现在呀,你乖乖在这里等,好不好?”

  本布泰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又抱着小羊玩偶坐回软榻上,只是那双好奇的眼睛,仍不时往内殿的方向瞟。

  就在这时,内殿传来朱由校带着几分慵懒的嗓音,清晰地穿透了帐幔:

  “美人,你也进来。”

  哲哲的身体猛地一僵,随即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袍,进入内殿。

  朱由校朝着哲哲伸出手,眼中带着几分笑意:“过来。”

  哲哲顺从地走过去,被朱由校一把拉入怀中。

  烛火依旧摇曳,帐幔内的身影渐渐交叠,凤鸣龙吟的低吟与软语交织在一起,伴着窗外的风声,将这丽景轩的夜色,晕染得愈发缠绵。

  很快。

  一切都变得风平浪静。

  朱由校靠在床头,一手揽着海兰珠,一手轻搭在哲哲腰间。

  方才的旖旎尚未完全散去,两人脸颊上的红润还未褪尽,发丝凌乱地贴在颈间,透着几分事后的娇弱。

  “朕跟你们说个好消息。”

  朱由校的声音带着几分慵懒的沙哑,却难掩眼底的笑意,他低头看向怀中的海兰珠,指尖轻轻捏了捏她的下巴。

  “大明在辽东打了大胜仗,努尔哈赤那贼酋,已经被咱们的将士斩了。你们科尔沁部这次出兵相助,可是立了大功。”

  “努尔哈赤死了?”

  海兰珠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

  她在草原上时,便常听族人说起努尔哈赤的凶悍,如今听闻他战死,连带着看向朱由校的目光,也多了几分崇拜。

  朱由校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嘴角笑意更浓:“不仅如此,朕还能破格恩准,让你父亲布和台吉来北京城一趟。让他能亲眼看看你在宫中的光景。”

  这话出口,海兰珠的眼睛瞬间红了。

  她入宫几日,虽有哲哲陪伴,却始终思念远在草原的家人,此刻听闻皇帝竟要召父亲来京,只当是朱由校体恤她的思乡之情,心中感动得无以复加。

  她不顾羞涩,抬手勾住朱由校的脖颈,在他脸颊上轻轻吻了一口,声音带着几分哽咽的软糯:

  “海兰珠……谢陛下!陛下对海兰珠真好!”

  温热的触感落在脸颊,带着少女独有的馨香,朱由校心中一荡,揽着海兰珠细腰的手臂收得更紧。

  “你是朕的女人,朕自然要对你好。”

  当然,嘴上是甜言蜜语,心中朱由校却另有盘算。

  让布和台吉来京,既是兑现对科尔沁的承诺,更是要让他亲眼看到哲哲与海兰珠在宫中的恩宠,用这份“皇亲”的荣光,彻底拴住科尔沁的心。

  毕竟,没有什么比让部落首领亲眼见证女儿的尊贵,更能安抚人心的了。

  草原,他迟早有一日也要彻底征服!

  科尔沁部这颗棋子,先安排下去再说。

  怀中的海兰珠还在为即将见到父亲而雀跃,朱由校的目光却转向了身侧的哲哲。

  他指尖划过哲哲的脊背,语气带着几分刻意的打趣:

  “如今努尔哈赤死了,代善战死,莽古尔泰被俘,建奴群龙无首,往后怕是要轮到黄台吉说了算。

  你那夫君,说不定很快就要当上建奴的大汗了。”

  “陛下!”

  哲哲的身体猛地一颤,随即嗔怪地拍了拍朱由校的手臂,脸颊泛起更深的红晕。

  “臣妾如今已是陛下的人,早与他没了瓜葛,陛下再提他,可要惹臣妾不高兴了。”

  朱由校看着她故作娇嗔的模样,心中暗自好笑。

  他当然不会告诉哲哲,自己这话里藏着的恶趣味。

  历史上,哲哲、海兰珠,乃至外殿那个还抱着小羊玩偶的本布泰,都是黄台吉的女人,如今却尽数落在他的手中,这连着三顶“绿帽子”,若是黄台吉知晓,怕是要气得吐血。

  不过,这恶趣味也只是一闪而过。

  朱由校的目光渐渐变得深邃。

  征服一个民族,从来不止于战场上的胜利,更要征服他们的人心,乃至他们的女人。

  建州女真不过是个开始。

  在让他手上,大明迟早要重回巅峰。

  甚至更进一步!

  等哪日,大明的铁骑能踏遍四海,打到英吉利的海岸,饮马法兰西的塞纳河畔,那些所谓的英吉利女王、法兰西公主,又何尝不能成为他的枕边人?

  到那时,他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大明的天子,不仅能在战场上横扫强敌,更能将四方的珍宝与美人,尽数纳入怀中。

  只能说,辽东大胜,已经让朱由校飘了。

  当然,朱由校还没彻底飘上去。

  该享受享受,敢干活干活。

  劳逸结合。

  今日的美梦好好做。

  明日,便又要投入繁重的国事之上了。

  新政、祖制、南京、朝鲜、辽东.

  事情

  还真不少呢!

  ps:

  求订阅!!!!

  这对我真的很重要!

第383章 耆宿进京,天心臣意

  天启元年。

  十一月三日。

  通州码头的寒风依旧凛冽。

  码头上往来的脚夫穿着单薄的棉袄,哈着白气搬运着漕粮,远处的漕运衙门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一派忙碌却又带着几分萧索的冬日景象。

  此刻。

  一艘官船正缓缓靠向码头的专用泊位。

  跳板刚搭稳,便有两人先后从船舱中走出。

  走在前面的老者,身材精瘦却挺拔,一身玄色貂裘衬得他面容清癯,颔下长须如雪般垂落,被风微微吹动。

  “到了啊……”

  这老人感慨一声,话语中,似乎有千言万语。

  此人,正是曾出任内阁首辅的叶向高。

  此刻,吹着运河的江风,叶向高正在审视自己:

  万历十一年,他年仅二十一岁便高中进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从此踏入仕途。

  接下来.

  他历任南国子监司业、皇太子侍班官,以学识渊博、行事稳重著称。

  万历三十五年,他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后因万历皇帝怠政,朝堂党争激烈,他独撑内阁多年,被时人称为“独相”。

  万历四十二年,因无力扭转朝局,又遭言官弹劾,叶向高愤然乞归,回到福建福清故里。

  归乡后的他并未消沉,在龙田镇开辟福庐山,邀曹学佺、陈宏己等文友登山赋诗,留下多篇游记,倒也过得自在。

  直到泰昌元年,新帝朱常洛即位,念及他的功绩,诏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大学士,加少保。

  到了朱由校登基,数次遣使征召,他才终于应允,时隔六年,再度北上返京。

  跟在叶向高身后的,是何宗彦。

首节 上一节 493/7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