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 第446节

  只是可惜了几车准备献给经略公的皮毛与药材,都在混战中被烧了。”

  熊廷弼听完,心中恍然大悟,暗自庆幸。

  若非当今陛下纳了哲哲为妃,让莽古斯兄弟有了攀附明廷的底气,再加上使者带去的优厚条件,恐怕科尔沁部早已彻底倒向建州女真,成为建奴的爪牙。

  到那时,明军不仅要面对建奴的铁骑,还要防备科尔沁部的突袭,收复辽东的难度,不知要增加多少。

  “原来如此。”

  熊廷弼缓缓点头,语气带着几分感慨。

  “没想到科尔沁部内部竟有这般波折,奥巴台吉此举,倒是差点坏了大事。”

  他看向布和,眼中多了几分赞赏。

  “台吉能在同族阻挠下,坚持前来结盟,这份魄力与远见,实在难得。”

  布和摆了摆手,语气诚恳:“经略公过誉了。我此举并非为了个人,而是为了科尔沁部的未来。

  建奴虽暂时强盛,却只知压榨部落,大明才是能给我们草原人安稳生计的依靠。只要我的女儿能顺利入宫,我定能说服更多首领,与经略公一起对付建奴。”

  两人又围绕草原各部的动向聊了许久。

  布和详细介绍了内喀尔喀五部的观望态度,以及林丹汗在察哈尔部的掌控力。

  熊廷弼则透露了林丹汗即将出兵攻打开原的计划,让布和心中对后续战事更有底。

  两人都颇有所得,双方的关系也在交谈中更近了一步。

  聊着聊着,熊廷弼注意到布和脸上渐渐露出倦色,眼底布满红血丝,显然是连日赶路未曾好好歇息。

  再看他身旁的两个女儿,本布泰早已困得睁不开眼睛,小脑袋一点一点的,靠在布和的腿上。

  海兰珠虽强撑着,眼神也变得迷离,小手紧紧攥着父亲的衣袍,一副随时要睡着的模样。

  熊廷弼当即停下话头,语气温和地说道:“布和台吉,你们一路舟车劳顿,想必早已疲惫不堪。军营中已为你们备好帐篷与炭火,暂且先去歇息,有什么需要的物资,尽管跟军需官说,明廷绝不会亏待盟友。”

  布和心中一暖,连忙起身道谢:“多谢经略公体恤!那我便先带女儿去歇息,明日再与公商议后续事宜。”

  他弯腰将困得迷糊的本布泰抱起来,小姑娘在父亲怀里蹭了蹭,嘟囔着几句蒙古语,便彻底睡熟了。

  布和又伸手牵住海兰珠的手,对着熊廷弼躬身行了一礼,才带着女儿缓缓走出大帐。

  布和父女的身影刚消失在帐门外,帐内的轻松氛围便瞬间消散。

  一直静立在帐角的参谋周文焕快步走上前,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担忧,眉头拧成了疙瘩:

  “明公,您答应让科尔沁部女子入宫,此举实在太过冒险!”

  他声音压得极低,却难掩急切:“您想想,朝堂上的言官本就对您经略辽东多有非议,如今您竟主动将两个蒙古异族女子送入皇宫,这岂不是给了他们弹劾的把柄?

  ‘引异族女子乱宫闱’‘擅权越职私定联姻’,随便一条罪名,都能让明公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啊!”

  周文焕跟随熊廷弼多年,深知朝堂斗争的险恶。

  以往熊廷弼治军严苛、耗费军饷,便已遭不少官员弹劾,如今涉及皇室后宫,更是触碰了朝堂的敏感神经,稍有不慎,便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熊廷弼闻言,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他心中何尝没有这份担忧?

  只是事已至此,早已没有退路。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忐忑,缓缓说道:“文焕,你不必担忧。陛下曾给我密信,言明辽东之事由我全权处置,不必事事奏请;而且信中还特意提到,若有机会,可通过联姻拉拢蒙古部落,稳固辽东防线。”

  “可这毕竟只是密信啊!”

  周文焕急得上前一步,脸上的担忧之色那是直接溢出来了。

  “密信无诏旨背书,一旦朝堂非议四起,陛下为了安抚百官,若是翻脸不认,说从未有过此令,您该如何自处?到时候,您便是有口难辩!”

  这话如同重锤,敲在熊廷弼的心上。

  他何尝没想过这种可能?

  帝王心术深不可测,即便当今陛下年轻有为,可历代有为之君皆无情。

  景帝之卖晁错,武帝之诛主父偃

  前朝的例子太多了。

  在朝堂压力与个人权位面前,牺牲一个臣子,并非不可能之事。

  帐内陷入短暂的沉默。

  然而,思索许久之后。

  熊廷弼转过身,眼中没有丝毫退缩,语气斩钉截铁,似乎也是在给自己一些信心。

  “不会的,陛下不是那种人!”

  他想起这段时间与皇帝的密信联络。

  皇帝的对他的绝对信任,绝对不是假的。

  而且,以陛下对待身边人的做法,他不会将他推出去做替罪羔羊的。

  “明公三思啊!”

  周文焕快急死了。

  “若到了那一步,只需牺牲您一人,便能平息朝堂的非议,稳固陛下的权位,您觉得陛下是会保您,还是会……”

  他话未说完,却已将其中的利害关系点得明明白白。

  在皇权与臣子之间,大多数帝王都会选择前者,这是千百年来不变的铁律。

  熊廷弼却突然笑了,笑声中带着几分洒脱,又有几分悲壮:

  “文焕,你跟随我多年,还不了解我吗?我熊廷弼所求,从来不是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是平定辽东、收复失地!”

  “我相信陛下,不仅因为陛下的信任,更因为陛下清楚,辽东战局离不开我。

  可即便退一万步,他日我平定了辽东,陛下为了安抚朝堂,拿我问罪,我也不会有丝毫怨言!”

  “只要能解决建奴,只要能让辽东百姓不再受战火之苦,只要能为大明守住这北疆门户,牺牲我一个人,又算得了什么?”

  周文焕看着熊廷弼坚毅的侧脸,眼中满是敬佩,却也带着几分酸涩。

  到了现在,他心中也是理解了熊廷弼的想法。

  他的这位明公,早已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心中装的,只有辽东的战局,只有大明的江山。

  世人皆有一死,然死生大义迥异。

  或轻于鸿毛随风散,或重于泰山镇乾坤。

  能挽狂澜于既倒,救黎民于水火,留丹心照汗青。

  对明公而言,或许,这便是最好的归宿。

  ps:

  加更会晚,不用等,明天起床来看!

第360章 草原构想,金蒙交战

  翌日清晨。

  抚顺城外的雪又下了起来,细密的雪花如同柳絮,慢悠悠地飘落在地上,给苍茫的雪原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霜。

  明军营寨的校场上,早已备好的车队整装待发。

  三辆装饰华丽的马车并排停放,车轮裹着防滑的麻布,一百草原勇士、三百名身着铠甲的明军士卒,整齐地列在车队两侧。

  布和站在马车旁,目光紧紧落在两个女儿身上,眼中满是不舍。

  海兰珠身着一件淡粉色的蒙古锦袍,头发梳成精致的发髻,上面插着一支银质发簪。

  本布泰则穿着浅蓝色的小袄,怀里紧紧抱着一个毛茸茸的狐狸玩偶。

  姐妹俩眼眶通红,泪水在眼中打转,却强忍着没有哭出声。

  她们虽年幼,却也隐约知道,此番前往北京,或许这辈子都难再见到父亲。

  “到了京师,要听护卫的话,好好照顾自己,也照顾好妹妹。”

  布和蹲下身,轻轻抚摸着海兰珠的脸颊,声音带着几分沙哑。

  他又看向本布泰,伸手揉了揉她的头顶。

  “不许再任性,宫里不比草原,凡事要多忍让。”

  海兰珠用力点头,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

  “额赤格放心,女儿会照顾好妹妹的,也会……会等着父亲的消息。”

  本布泰则扑进布和怀里,哽咽着说道:“额赤格,我会想你的……”

  布和紧紧抱住女儿,心中一阵酸楚,却还是强忍着泪水,拍了拍她的后背:

  “乖,额赤格也会想你们的。等父亲帮大明打赢了仗,就去京师看你们。”

  这番承诺,他自己也不知道能否兑现。

  草原与京师相隔千里,中间不仅有山川河流,还有复杂的局势,未来究竟如何,谁也说不准。

  送别的时辰已到,明军护卫走上前,恭敬地说道:“台吉,时辰不早了,该出发了。”

  布和深吸一口气,松开女儿,缓缓站起身,对着车队挥了挥手:“走吧。”

  海兰珠与本布泰依依不舍地登上马车,掀开毡帘的一角,朝着布和挥手告别。

  车夫甩动马鞭,马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积雪,留下两道深深的痕迹。

  护卫们紧随其后,护送着车队朝着北京的方向疾驰而去,渐渐消失在风雪之中。

  布和站在原地,望着车队远去的方向,久久没有挪动脚步,口中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雪花落在他的头发上、肩膀上,很快便积起了一层薄薄的白霜,却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思绪、

  他只希望女儿们能平安抵达京师,顺利入宫,这样科尔沁部的未来,才有保障。

  “布和台吉。”

  一个沉稳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布和转过身,只见熊廷弼缓步走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营中已经准备好了盟约中承诺的岁赏,一万两白银,加上一千匹布帛,都已装车,台吉可以派人将这些东西送回科尔沁部。”

  布和心中一动。

  一万两白银与一千匹布帛,对如今的科尔沁部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可他转念一想,若是此刻收下岁赏返回部落,却无法立刻给出出兵的承诺,恐怕会惹得这熊蛮子不快。

  他沉吟片刻,说道:“经略公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如今女儿尚未入宫,我若是带着岁赏返回部落,怕是难以服众。

  不如我留在沈阳等候消息,待我的人从京师回来,带来她们入宫的信件,确认大明皇帝已将她们纳入后宫,我便即刻返回科尔沁部,征召兵卒出兵!”

  熊廷弼闻言,哈哈一笑,上前一步拍了拍布和的肩膀:

  “布和台吉多虑了。蒙古诸部分散在草原各处,要想调集兵力,本就需要不少时间。若是等到京师的回信再回去征召,岂不是要耽误战机?

  不若你现在带着岁赏返回部落,一边安抚族人,一边着手征召兵卒。等京师的回信到了,你这边兵力也已集结完毕,正好可以立刻出兵,配合我军攻打建奴。”

首节 上一节 446/71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