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老大和世界老二之间存在着天然上的战略矛盾,尤其是他们还有漫长的边界线,隐藏的矛盾就更多了。
以沙皇政府的贪婪,他们从来不会放弃任何一次扩张机会。我个人推测,战后印度将成为俄奥之间的矛盾焦点。
假如俄国人拿走了半个印度,神圣罗马帝国还能够容忍他们拿下远东么?
要么亲自下场打一仗,要么扶持代理人。但凡是维也纳政府顾忌吃相,就不可能刚刚击败英国人,就对自己的盟友下手。
远东帝国不成器,根本就扶不起来。在这种背景下,帝国是他们的唯一选择。
当然,不同于英国人,神圣罗马帝国自身就是世界第一陆军强国,对帝国的需求没有那么大,我们的预期需要更低一些。”
看得出来,伊藤博文的心里同样没底。推测始终都是推测,东西方思维模式不一样,谁也不知道维也纳政府的打算。
充当打手不难,送上门去的打手不用白不用。问题是打手也分两种:一种是长期养着的,一种是一次性炮灰。
日本需要的是成为前者,可以长期获得扶持;而不是成为后者,沦为用完了就扔的厕纸。
……
伴随着剧烈爆炸声过后,下方燃起了熊熊烈火,火焰释放出无尽的热情,温暖了这个寒冷的冬天。
只不过对下面的伦敦民众来说,宁愿不要这种特殊的温暖。即便是这个冬天,格外的冷。
连续多日的战斗,英国空军已经识破了神罗空军的真实目的,不再盲目升空拦截。
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英国空军率先进行了战略转移,撤退到了神罗空军无法覆盖的苏格兰地区。
没有空军守护,伦敦的天空彻底沦为了神罗空军的天下,轰炸的模式也渐渐发生了改变。
爆炸后能形成一层火焰向四周溅射,发出1000°C左右的高温,并能粘在其他物体上长时间地燃烧的“凝固汽油弹”,很快就从众多炸弹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神罗空军的最爱。
尤其是在伦敦这种雾霾严重的地方,“凝固汽油弹”爆炸后产生的火焰,还有指引目标的作用。
唯一遗憾的就是建筑物燃烧的烟太大,同样会影响飞行员的视线。
不过这都是小问题,有烟的地方不用管,照着没有冒烟的地方丢炸弹,也算是另类的地毯式轰炸。
原时空“凝固汽油弹”没有在一战中大放异彩,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原材料不足,需要使用大量的天然橡胶。
然而,作为战略资源的天然橡胶产能有限,并且还是一种好几年,根本就不是短时间就能够提高产能的。
产能不足,需要使用的地方又多,自然没有办法拿出太多的天然橡胶来造炸弹了。
现在不一样,在蝴蝶效应的推动之下,汽车工业、电力工业提前爆发,天然橡胶的市场早就被打开了。
光神圣罗马帝国一家,每年都要消耗上百万吨天然橡胶。有市场就有生产,天然橡胶的产能也跟着爆发。
战争爆发后,经济转入战时模式。挤出几万吨天然橡胶,拿来造炸弹对神圣罗马帝国来说,并非什么难题。
然后,就有了现在的熊熊烈火。不同于之前轰炸的一声响就完了,现在的熊熊烈火带来的视觉冲击,可要大得多。
越来越多的英国民众,对这场产生了反感。即便是爱德华七世亲自发表广播演讲,号召大家拿起武器保家卫国,也挡不住反战的呼声越来越高。
尤其是空军放弃防空之后,更是遭到了社会各界的猛批,一时间坎贝尔内阁仿佛成为了不列颠的罪人。
坎贝尔,毕竟不是丘吉尔,个人节操要高得多,无法做到置舆论而不顾。
吞吐了一口雪茄的烟雾后,坎贝尔首相问道:“空军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出战?”
“抱歉,首相阁下。在前面的战斗中,空军已经伤到了元气。短时间内,我们不具备再次出战的能力。”
看得出来,坎贝尔首相的心里预期已经下降了很多,不再要求空军能够击败敌人,仅仅只是要求“出战”。
可惜现实是残酷的,就这么点儿小要求,还是遭到了空军大臣阿蒂利奥的拒绝。
没有办法,现在是真不能打。在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英国空军损失了上千架战机,阵亡了八百余名飞行员。
不列颠的航空工业虽然仅次于神圣罗马帝国,可想要一个月内补充上千架战机,仍然是无法完成的。
尤其是国内工厂,还遭到了敌人的重点轰炸,更是拖延了进度。
飞机补充不及时,飞行员补充速度就更慢了。总不能训练十天半个月,就送上战场吧?
内务大臣阿泽维多:“政治上的压力非常大,民间对空军的不作为已经非常反感,如果再不做点儿什么……”
“爵士,我们已经行动了。在半个月前,我们空袭了巴黎;上个星期,我们又空袭了马德里;昨天我们甚至还空袭了诺登。
帝国空军已经用最大的力量,向敌人发起了反击,但这仍然改变不了双方实力上的差距。
我们需要更多的飞行员、更先进的战机,这些都需要时间。在解决这些问题前,空军不宜同敌人决战。
谁也不能保证,敌人不会强行发起登陆,空军必须要保留一定的力量,在关键时刻给敌人致命一击。”
尽管不愿意接受,但是大家不得不承认阿蒂利奥说得有道理,皇家海军已经无法保障英吉利海峡的安全。
马六甲海战已经证明了:在近海作战中,空军能够对海军进行屠杀。
若是没有一支空军力量,敌人一旦发起强行登陆,不列颠想要拦截都做不到。
一旦让敌人成功登陆,那么什么也不用说,后面的仗根本就没法打。指望龙虾兵保卫英伦三岛,实在是让人难以提起信心。
外交大臣亚当:“飞行员的问题,不用太过担心。外交部已经同盟友们达成了协议。
未来半年时间内,将陆续从各国引进一千名飞行员,下个星期就会有三百名飞行员抵达。
另外我们从合众国采购的两百架战斗机,也会在下个星期抵达。
如果性能能够满足要求的,未来还有源源不断的战机,从美洲运送过来。
这些虽然无法完全解决空军的困境,但是缓解一下压力还是可以的。”
难得有一个好消息,众人额头间的皱纹,终于有了一丝融化的迹象。唯独财政大臣阿斯奎斯的脸色,依旧阴沉的可怕。
“没有那么简单,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最近一段时间工业原材料价格又上涨了。
承接订单的工厂,已经派出代表到后勤部要求重新协商价格,报告已经打到了财政部。
我派人去查了一下,战争爆发以来,国内的物价都出现了普涨。
尤其是战略物资相关的工业原材料,涨幅更是迅猛,部分原材料甚至出现了断货。
因为战争的缘故,远东的航线已经完全中断;印度洋的航线也被拉长了一万多海里;美洲的航线虽然影响不大,但是商船发生意外的频率明显增加。
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难题只会更多,皇家海军需要为商船护航……”
第1133章 苦逼的英军
现代化战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场内;在大多数时候,场外的博弈往往更加激烈。
霸权战争从爆发开始,不列颠就陷入了被动,但那只是受限于战争思维模式,被神圣罗马帝国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对整场战争来说,只能算是先手优势,并不能直接决定最终结果。就如同二战中德国先横扫欧洲,最终还是灰溜溜的退场。
唯一的区别在于,苏联肉盾还没有诞生,美国奶妈还是一个小女孩。
盟友们不给力,不列颠只能独自承受考验。幸好不列颠正处于巅峰状态,不是二战时期的“日薄西山”。
可家底再怎么厚实,也要受到战争的冲击。物价上涨还不算什么,关键是海上贸易线受影响,导致国内物资供应量不足。
短期内或许还可以靠库存支撑,但是战争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结束的,库存早晚都有耗尽的一天。
没有办法,事先大家对皇家海军的期待值太高,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贸易线安全的问题。
若不是资本家们提前觉察到战争气息,囤积了一部分物资,恐怕现在就不是涨价这么简单了。
海军大臣斯温丁:“海军会为商船护航,不过我们的军舰数量有限,又要压制大陆联盟,能够拿出来的军舰数量有限。
为了保障商船的安全,最好还是让商船集中行动,我们统一派出军舰保护安全。”
皇家海军在马六甲海战中的表现,已经引发了国内的轩然大波。尽管他们一再宣扬中了敌人的诡计,但输了就是输了。
对比日本海军来说,皇家海军是幸运的,英国民众最多骂他们是废物,没有给他们扣上“国贼”的大帽子。
无论是为了赢得这场战争,还是为了摘掉头上“废物”的帽子,皇家海军都必须要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好好表现。
可表现归表现,面临的现实难题还是需要解决的。
英伦三岛每天进进出出的船舶数以千计,光远洋轮船都不下三位数,皇家海军就算是一起出动,也护不过来。
尤其是敌人现在采用的破交战术,根本就不和他们决战。
参与袭击的都是高速军舰,战斗力怎么样暂且不论,至少速度是第一流的。
要对付这些敌人,普通军舰根本就派不上用场,只有少数军舰能够参战。
水下的潜艇就更麻烦了。在这个没有声呐探测设备的年代,除非是距离接触,要不然根本就发现不了。
在这种背景下,纵使商船能够集中行动,护航压力依旧沉重。
商业部长伯恩斯:“爵士,将商船集中起来一起行动只存在于理论上,偶尔来一次还勉强,每次都集中根本就不可能办到。
不是所以的商品,都能够同一时间起运,集中行动会严重拖累到运输速度。
尤其是一些冷门航线,一个月都没有几条船,总不能让人家一年就跑一趟吧?
我们的交通资源也不是无限的,经不起这么浪费。”
战争是残酷的,原时空英国人也玩儿过集中运输的把戏,只是结果有些感人。
除了特别重要的物资,需要集中运输、派军舰护航外,其它的都是怎么迅速怎么来。
没有办法,集中运输军舰护航确实解决了安全上的问题,但船队集中起来拖累了运输效率,某些不宜长时间存放的商品,更是直接烂在了仓库里。
其它问题都好说,影响大家赚钱就不行了。战争时期人命是最不值钱的,偏偏海上又赶上了海上贸易最暴利的时候。
只要利润足够大,风险就不算事儿。又不需要亲自押运,资本家们自然不在乎冒险了。
跑一趟远洋航线,差不多就能赚出三分之一条船来。敌人的袭击再厉害,也不可能拦截所有的船舶,甚至十分之一的拦截不了。
每次出海遭遇敌人袭击的概率,最多也就几个百分点,完全可以赌运气。
只要跑四趟没有被击沉,那就是血赚。就算是真发生了意外,还有保险公司兜着。
当然,保险公司也不是白给的。战争爆发后,保险费就蹭蹭的往上涨,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
听了商业部长的话后,斯温丁无奈的摆了摆手:“如果船队无法集中的话,那我们就只能表示遗憾了。
敌人的殖民地分部在非常广,皇家海军一出动他们就缩了回去。除非先拔掉这些殖民地,要不然根本就无法扫清这些老鼠。”
撂挑子?
不,这是政治。不同于以往,政治口号可以随便喊。现在是战争时期,一旦做出的承诺无法兑现,就相当于主动将把柄送到政敌手上。
别看现在大家坐在一起,貌似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但蚂蚱之间也是有竞争的。
真要是遇到了问题,大家都是甩锅比谁都快。同甘共苦不现实,死道友不死贫道,才是政治上的常规操作。
拔掉敌人的殖民地港口,说起来简单,真要是去具体落实,那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不列颠的精力有限,现有的殖民地守起来都勉强,再开辟新的战场明显有些为难人。
陆军大臣马库斯:“好望角已经岌岌可危,东非战场更是糜烂千里,帝国在非洲的经营成果,正在被敌人一点一点蚕食。
亚洲,敌人同时向波斯、中南半岛发起了进攻,敌人的对印度的野心没有丝毫掩饰。
根据前线搜集到的情报,俄国人也向阿富汗地区增了兵,随时有可能发起进攻。
波斯政府已经第七次向我们求援了,如果再不派出援兵,波斯战败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我们也不是没有反击。经过加拿大军团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拿下了阿拉斯加的大部分地区。
因为国策的缘故,陆军一直都保持着较低的兵力,现在同时多线用兵,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极限。”